关于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的探讨

关于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的探讨

李玉连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30409456X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中,静态交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发展进行规划,采取静态的发展战略,需要了解整个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并从停车、换乘以及收费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保障城市静态交通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静态交通;发展战略

引言

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道路的静态交通,其对于城市交通功能的有效发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发展中,静态交通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当前城市交通中,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行车问题上,却忽视了停车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多,道路所能承受额负荷越小,停车问题中的供需则日渐失衡,各种矛盾频繁发生。所以加强对静态交通发展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交通发展战略是缓解城市矛盾,保障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城市静态交通存在的问题

1、车辆数量的持续增多,有限的停车泊位不能完全满足停车需求

我国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停车泊位极少,根本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甚至跟发达国家来相比较,中心城区的停车指标完全有着很大的差别。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日益加速的城市化以及经济水平的激增问题,另外就是历史问题。有些城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所发展时,在建筑建设方面不断发展,但是忽略了停车上的配建,这历史原因是导致停车供需矛盾显现的一大原因。依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来说,一个城市在配建停车泊位时,其配建的数量应当占据总用户的一半以上。但是实际中我国很多城市在配建停车泊位问题上远不达标。

2、总体的停车设施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从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交通发展来看,配建的停车泊位数量相对不足,远不能满足应有的需求。很多城市繁华街道以及旧城区主干道上过多占道停车场,并且停车泊位的供应很不合理,所以导致供需矛盾较为激烈,并且暂时没有比较完善的处理措施。很多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停车场设置的标志牌不够合理,没有较好的可视性,且诱导功能也不是很强,根本达不到指引车辆停放的基本目的。另外,有一些交叉口位置跟出入口位置太过相近,所以导致停车场停放的车辆和附近道路车辆在行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没有合理的停车场设计布局。

3、没有完善的措施对静态交通进行管理,执法过程中不够严格有序

很多城市在车辆停放问题上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且胡乱停放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城市早高峰和晚高峰时间段上。有些车辆在禁停标志牌上违章停放,有的是在禁停黄线的范围内随意停放,有的甚至还私自设置专用的停车标志。一系列问题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的违章停车率相当的高。并且相关交通部门在此问题上执法和管理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不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此类违章行为造成了一种纵容,使违章者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造成胡乱停车问题的恶性循环,这对整个城市的动态交通也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二、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

所谓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主要是在对整个城市社会经济以及整体的交通状况综合考虑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运用有序的建设规划,保障城市用地与停车建设能够协调的发展,最大化地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问题,不断改善城市投资与生活环境,保障城市交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静态交通战略目标主要有如下两点:

1.1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是短期内停车设施的主要方式,其有效的辅助形式则是路外的公共停车设施,路内局部停车地区则是补充方式,并且对其发展规模应当进行严格的控制。社会公共停车泊位应占机动车数量的15%,自备车的车位应当遵守两车一位的规则。

1.2远期的战略目标则是运用政策手段,促使城市停车能够达到“有法停车、有序停车以及有位停车”的目标。

2、战略措施

对于城市静态交通总体发展战略而言,其发展措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历史遗留的停车位问题应当以“适量建设”来加以弥补;停车市场的健康发育应当以“产业化”来加以促进;停车设施的合理布局应当以“区位优化”来加以完成;停车设施运作要达到规范化的标准应当以“严格管理”进行实现;站在中观的战略角度来看该问题,应当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策略对停车泊位进行建设:对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可以实行“限制性供给”;对于一部分建成区应当采用“供需平衡”的方式。

2.1对城市停车设施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以提高

实施先进的静态交通管理措施对城市停车设施进行规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果,还能最大化地降低违章现象的发生。先进的停车设施信息化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城市在停车管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足,比如严重的路内违章停车现象、不合理的停车标志牌设置等问题,所以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互联网建立城市市区停车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可以建立城市交通信息网站,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可以为停车场的使用出行前的停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2)对停车引导标志牌加强优化设置。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在现在公共停车场引导标志牌的设置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程度的不合理性,这对停车者的停放选择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停车标志牌问题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重视,不断对标志牌的设置加以优化。

(3)积极鼓励设置停车诱导系统,不断加强对停车诱导系统的开发。这是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的必须,其主要方式是在将可变交通信息显示标志设置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驾驶员根据其可以获取最为精确的停车指示,保障其能够快速停车并且提高停车安全性。这样可以有效节约驾驶员搜素停车位的时间和距离,也能有效避免城市出现乱停乱放的违章行为。

2.2对于停车设施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科学合理

我国当前很多城市在停车收费问题上还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以及管理手段。表现为几点:混乱的停车收费标准,不够规范统一的停车收费依据;有些路外停车场常常出现爆满的状况且收费较高,而某些位置相对较好,可达性也较好的路边停车场收费却很低,这容易导致部分地块路外停车场的泊位大量空置的同时路边停车场停车爆满甚至出现违章停车。要想达到扩展停车位需求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有效避免因为车辆停放过于集中而出现的沉重负荷,进而保障停车经营单位的合法利益,可以在停车收费标准上加以改进:

(1)将城区的停车成本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停车往新城区吸引。停车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中心城区的停车需求要适当加以控制,这些区域在停车供需矛盾上问题已经很突出了,从成本问题上加以制约对于矛盾是一种有效的制约。对于部分城市新城区的主干道的泊位数应当加以利用,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是一种优化,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

(2)立体停车库以及地下停车库的停车费用应降低,不断深化其使用效率。立体以及地下停车库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可以统筹规范停车管理,保障城市用地的节约以及交通状况的改良。

结束语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静态交通问题就会显现,处理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核心措施就是对停车规划以及停车设置方式进行变革更新,要从政策手段以及技术水平上加以落实,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静态交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于我国多数城市来说,面对静态交通问题要敢于迎接挑战,切实解决停车难以及乱停车的问题,促进机动车辆能够朝着一个良性的轨道迈进,保障城市交通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侯光勇.对城市停车的问题的调查和思考[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63-65.

[2]李文康.静态交通---对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问题的政策思考[J].城市交通,2013(14):157-158.

[3]沈丽丹.住宅小区停车空间规划问题的探究[J].山西建筑,2013(24):45-47.

标签:;  ;  ;  

关于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