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地热发电论文-武晓娟

低温地热发电论文-武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地热发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热,研究中心,地热资源开发,地热发电,低温,磁悬浮,变革性,绿色能源,干热岩,低碳能源

低温地热发电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娟[1](2020)在《中低温地热悬浮发电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月9日,“中低温地热磁悬浮发电”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研究中心由深圳大学和江苏赐福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将依托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和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中低温地热磁悬浮发电原(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20-01-20)

高雅敏[2](2019)在《专家建议大同推广中低温地热发电及高效梯级利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高雅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同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汪集旸近日通过咨询快讯向我市建议,推广中低温地热发电及高效梯级利用技术。《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叁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叁五”时期,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潜力巨大。(本文来源于《大同日报》期刊2019-10-24)

秦祥熙,张萌,叶佳,刘红梅,王贵玲[3](2019)在《河北沧县台拱带中、低温地热资源ORC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沧县台拱带之献县断凸,利用其地下蓟县系岩溶裂隙热储层热水开展中低温地热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研究。地热发电装机容量280 kW,采用ORC向心透平膨胀技术,系统工质为R245fa。分别于2018年2月4—6日(冬季)、2018年3月6—16日(春季)进行两次试运行,累计发电时长274h,累计发电量36956kWh,平均发电效率9.1%,最高10.4%。发电效率高于我国已有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在目前国际中低温ORC地热发电项目中处于较高水平。试运行期间发电机组整体运行效果较好且运行稳定,冬季地热发电机组运行效果好于春季。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发电、供暖、地热生态园叁级利用,按照90~95/25℃的地热水热能潜力,综合发电供暖两级利用计算能源综合利用率将达70%~76%。(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晓卉[4](2018)在《献县被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称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孙晓卉)昨天,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献县)科研基地阶段成果发布会暨献县“中国温泉之城”授牌仪式在献县举行。献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称号。这标志着献县地热科研基地初步建成,并实现了中低温地热发电、供暖两级高效利用,整体(本文来源于《沧州日报》期刊2018-10-10)

谢和平,昂然,李碧雄,邓建辉,莫思特[5](2018)在《基于热伏材料中低温地热发电原理与技术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技术原理和构想。该技术构想突破了传统中低温地热发电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局限性,利用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将热能直接高效转化为电能,这一创新技术研发对保持中国在地热发电领域尤其是中低温区领域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地热能高效利用和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该战略性技术构想有望引领全球地热发电新的技术革命,以奠定中国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马括,麦巧曼,楼波,王小聪[6](2017)在《基于Ebsilon的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Ebsilon软件,对某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闪蒸式发电、纯有机朗肯循环以及有机回热朗肯循环发电方式进行了计算与比较,通过筛选以R245fa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计算结果显示:纯有机朗肯循环比闪蒸式发电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提高62.9%,而回热有机朗肯循环比纯有机朗肯循环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8.7%。计算结果可为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能源有效利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7年11期)

王敏黛,郭清海,严维德,刘明亮,曹耀武[7](2014)在《青海共和盆地中低温地热流体发电》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省是我国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其主要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长期以来为效率较低的直接利用.以青海东北部地热异常明显的共和盆地为典型研究区,依据前期地热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工作成果,在盆地北部施工了终孔深度为1 852m的DR2井,获取了温度达84.2℃的地热流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海省首个试验地热发电站,设计年平均净发电量为114kW.与利用高温地热流体发电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不同,青海共和试验地热电站是青藏高原利用中低温地热流体发电的典范,有望为青海省能源结构优化做出开拓性贡献.总体来看,共和盆地地热流体温度较高、水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发电潜力,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应注意结垢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刘超,徐进良[8](2014)在《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进口温度为423.15 K的中低温地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采用与热源耦合的反问题方法,选取干工质与等熵工质共6种、湿工质6种,在回灌温度为333.15~353.15 K时进行计算比较,分析了地热水回灌温度对不同临界温度、不同干度工质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工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热水进口温度为423.15 K条件下,随着回灌温度逐渐升高,大多数工质的净输出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相同类型工质进行比较,工质临界温度越高,其最大净输出功越低,且最佳回灌温度越高;湿工质在微过热循环(膨胀机出口为饱和汽态)下与干工质饱和循环最大净输出功相当。综合考虑工质循环性能、环境影响、毒性及易燃性,确定最优工质为R236fa。(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4年08期)

李太禄[9](2013)在《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巨大,供需矛盾尖锐,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结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终只有依靠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发电投资小运行稳定,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Cycle, ORC)技术降低了地热发电的利用温度,增加了地热发电资源总量。本文着眼于90-120℃热水型地热资源,针对中低温地热发电循环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回热有机朗肯循环(Regenerative Organic Rankine Cycle, RORC),提出了并联式(Parallel Double-evaporator Regenerative Organic Rankine Cycle,PDRORC)和串联式双级蒸发回热有机朗肯循环(Series Double-evaporatorRegenerative Organic Rankine Cycle, SDRORC),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火用分析法、熵分析法与火积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RORC、SDRORC和PDRORC理论优化模型,并开展了系统形式和循环参数优化分析和对比研究;以RORC为基础,对25种纯工质、8种二元和11种叁元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发电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并开展了系统关键部件性能和系统发电性能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工质热力学性质及其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高含水期油田伴生地热联产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火用分析和熵分析分别从系统做功能力和不可逆性角度进行分析,而火积分析则是从传热角度进行分析,尽管叁种方法的研究视角不同,但在ORC的热力学优化方面,结果均具有一致性。(2)RORC:火积损失率正比于净发电功率,最大净发电功率对应于熵产率和火积耗散率变化率转折点。PDRORC:净发电功率正比于火积损失率、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但是反比于熵产率。SDRORC:净发电功率、热效率、火用效率和火积损失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最大净发电功率对应于熵产率下降区间内的最小值。(3)RORC发电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回热器效率,以全生命周期内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实际工程中回热器效率推荐值约为60%。SDRORC与PDRORC的发电性能均优于RORC,但SDRORC改善程度更高,随着地热水进出口温差的增大,SDRORC系统优势更加明显。(4)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365mfc/R245fa、 isopentane/R245fa、neopentane/R245fa、isohexane/R245fa和pentane/R245fa较优;叁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245fa/pentane/isohexane和R245fa/isopentaneiso/isohexane的发电性能较优。(5)在额定膨胀比时,涡旋式膨胀机的等熵效率最高;工质传热系数正比于充注量,工质泵出口压力、工质流量、蒸发器热负荷和系统发电功率与热源入口温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工质最佳充注量与评价指标有关,以热效率为评价指标时,R123、R245fa和R245/Isopentane为混合工质所对应的无量纲体积比(Dimensionless Volume Ratio, DVR)分别为0.38、0.38和0.41。(6)热源与工质直接换热方式改善了发电性能;设置回热器和预热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电性能。“电热油”串联联产系统适用于地热水入口温度高而维温伴热地热水入口温度低的场合,而并联系统则恰好相反;地热尾水取代燃油锅炉每年可以节省约8160吨原油,同时还可减排大量污染物。(7)吸收式制冷可以作为ORC的辅助冷源,也可以满足约12000m2的住宅建筑的夏季冷需求。多联产系统可以满足258000m2的住宅建筑的冬季供热需求和47300人的夏季生活热水供应;联产系统中原油的收益超过了74%,而发电的收益尽管很少,但地热发电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具有一定的作用;整个系统的回收期不足4年,油田地热联产系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09-01)

严雨林,王怀信,郭涛[10](2013)在《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高效和经济利用为背景,在以涡旋膨胀机为膨胀部件的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上,以R245fa为工质,在热源水进口温度、冷凝压力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实验考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随工质蒸发压力和膨胀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质蒸发压力和膨胀机转速取值均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分别存在最优蒸发压力和最优膨胀机转速。(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低温地热发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高雅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同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汪集旸近日通过咨询快讯向我市建议,推广中低温地热发电及高效梯级利用技术。《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叁五”规划》明确指出,在“十叁五”时期,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潜力巨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地热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1].武晓娟.中低温地热悬浮发电技术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能源报.2020

[2].高雅敏.专家建议大同推广中低温地热发电及高效梯级利用技术[N].大同日报.2019

[3].秦祥熙,张萌,叶佳,刘红梅,王贵玲.河北沧县台拱带中、低温地热资源ORC发电与综合梯级利用[J].地球学报.2019

[4].孙晓卉.献县被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称号[N].沧州日报.2018

[5].谢和平,昂然,李碧雄,邓建辉,莫思特.基于热伏材料中低温地热发电原理与技术构想[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8

[6].马括,麦巧曼,楼波,王小聪.基于Ebsilon的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分析[J].节能.2017

[7].王敏黛,郭清海,严维德,刘明亮,曹耀武.青海共和盆地中低温地热流体发电[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

[8].刘超,徐进良.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J].可再生能源.2014

[9].李太禄.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3

[10].严雨林,王怀信,郭涛.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低温地热发电论文-武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