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动员论文-马元,屈百鸣,车贤达,徐强,俞坚武

细胞动员论文-马元,屈百鸣,车贤达,徐强,俞坚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肌损伤,干细胞,炎症反应,中药

细胞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马元,屈百鸣,车贤达,徐强,俞坚武[1](2019)在《中药“心肌一号”在动员干细胞治疗心肌损伤过程中对炎症反应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心肌一号"在动员干细胞治疗心肌损伤过程中干预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连续以"心肌一号"灌胃28d,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代替,在第7、28天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组化检测两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第28天以HE染色观察毛细血管密度,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面积。[结果]第7天和第28天两组大鼠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IL-6、IL-4、IL-10水平部分太低无法测出,未进行统计;第7天两组大鼠外周血趋化因子SDF-1、CXCR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治疗组外周血SDF-1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CXCR4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第28天两组大鼠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纤维化面积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心肌SDF-1、CXCR4、IL-10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一号"能减弱炎症反应,使心肌纤维化范围相对缩小,同时增强趋化作用,促进干细胞在受损心肌定植,且并不影响心肌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将心肌损伤后炎症反应调控于一个合理的、有利于恢复的水平。(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符史健,李明,吴清松[2](2019)在《螺内酯动员内皮祖细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符史健,李明,吴清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以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6例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20 mg/次,1次/d),每组68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外周血EPCs水平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结果:治疗7d后,螺内酯组外周血EPCs水平显着高于常规治疗组[(1.12±0.26)%比(0.53±0.14)%,P=0.001]。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螺内酯组LVEF[(51.47±8.23)%比(56.52±8.84)%]显着提高,LVESd[(34.52±3.16)mm比(32.90±2.68)mm]和LVEDd[(57.82±8.13)mm比(53.65±7.22)mm]显着缩小(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95)。结论:螺内酯可以显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及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田雨露,张孝平,陈宝安,葛峥,高冲[3](2019)在《供者干细胞动员中诱发肺泡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细胞采集这一技术自1992年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立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安全的技术体系,HLA相合无关供者是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干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有少部分健康供者在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G-CSF)后会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但大部分症状轻微、持续时间较短,无需特殊干预可自行缓解。本中心1例健康供者在造血干细胞(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陆紫敏,李雪晨,方琦,王加勇[4](2019)在《未动员的无关供者其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未作动员的无关供者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4月134例无关供者在本院未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就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分析比较男女2组采集前血常规指标及采集物指标的差异,并分别与采集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单个核细胞(MNC)数、采集时循环血量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采集者均采集成功,其外周血中是存在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1)男性组采集前Hct、WBC、Hb、MNC数(46.34±2.22、6.71±1.30、159.97±8.71、2.71±0.47)均高于女性组(39.62±2.18、5.67±0.92、134.78±7.80、2.40±0.35),采集物中MNC%及MNC数(46.61±14.51、0.449±0.01)低于女性组(55.18±20.44、0.461±0.02)(P<0.05)。2)男性组采集物MNC数(0.449±0.01)与采前WBC指标(6.71±1.30)成正相关、与循环总容量(5169.02±444.88)成负相关;女性组采集物MNC数(0.461±0.02)与采前WBC、Plt、MNC数(5.67±0.92、249.22±40.19、2.40±0.35)成正相关。3)女性组采集物CD34~+细胞(0.856±0.05)与采集者BMI、采前Plt成负相关(21.21±2.26、249.22±40.19)。4)女性组采集物容量(42.60±2.32)与采前WBC、Hct、Hb、Plt、MNC数指标(5.67±0.92、39.62±2.18、134.78±7.80、249.22±40.19、2.40±0.35)成负相关。结论未作动员的无关供者其外周血中是存在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并能采集到满足临床CAR-T细胞疗法所需要的MNC阈值;供者因性别不同其PBSC采集效果不相同;男女两组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血常规指标以及采集过程中循环血量等因素均有关联,但相关性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林书旭,王恋,潘妙仙[5](2019)在《瑞舒伐他汀动员内皮祖细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后对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以及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接受PCI治疗的MI患者128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两组均连续治疗28d。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28d后的外周血EPCs比例,治疗前、结束6个月后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8d后瑞舒伐他汀组外周血EPCs比例[(0.64±0.15)%比(1.08±0.23)%]显着升高,P=0.001;且显着高于常规治疗组[(1.08±0.23)%比(0.58±0.12)%],P=0.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结束6个月后LVEF均显着升高,LVESd和LVEDd均显着降低,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LVEF[(52.24±7.18)%比(58.36±8.62)%]升高更显着,LVESd[(33.46±5.04)mm比(30.26±4.15) mm]和LVEDd[(56.17±8.24)mm比(51.38±7.62)mm]降低更显着,P均=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752。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增加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动员,抑制心室重构,显着改善心功能,使用安全,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韩屹,张天翔,姚星星,柳丽,刘卫平[6](2019)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动员采集现状和疾病负担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干细胞动员采集现状和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定量调研问卷对国内8个城市共20名资深临床医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调研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收治患者的状况、干细胞动员采集成功率、治疗费用等。结果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G-CSF)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动员方法。首次动员中,单用G-CSF和CM+G-CSF动员方案的干细胞采集前的平均动员时间分别为5.33 d和7.43 d,采集时间分别为4.44 d和5.68 d,动员成功率分别为45.56%和62.43%,动员总费用分别为33 319元和46 589元。首次动员失败后,61.5%患者选择二次动员,其中单用G-CSF和CM+G-CSF动员方案的干细胞采集前平均动员时间分别为5.67 d和6.54 d,采集时间分别为5.91 d和4.98 d,动员成功率分别为46.50%和50.00%,动员总费用分别为39 897元和41 686元。首次动员失败后,38.5%患者选择包括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挽救疗法,其平均费用分别为(244 000.00±19 089.82)元、(178 975.00±19 768.41)元和(79 400.00±15 449.14)元。结论目前NHL患者单用G-CSF方案和CM+G-CSF方案进行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成功率均偏低,增加了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使用,因此亟待更为有效的干细胞动员采集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鹏,欧阳玲,高飏,李勇华,张航[7](2019)在《rhG-CSF动员对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对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的健康供者57例,使用rhG-CSF 5~10μg/(kg·d)连续5 d皮下注射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于动员第0、3、5天采集供者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免疫功能五项。结果动员第0、3、5天供者外周血中,总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动员第5天下降尤为明显(P<0.05)。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总B淋巴细胞(CD19~+)亚群比例在动员第3天上升,第5天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56~+)细胞亚群在动员后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CD8~+比值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员第0、3、5天供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rhG-CSF动员不影响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能安全应用于造血干细胞动员。(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连浩宇[8](2019)在《干细胞动员在胫骨横向搬移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1.14亿人,糖尿病足是该人群最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约有25%。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长期外周神经和微血管病变在下肢及其足部损伤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体表溃疡或深部多种组织损伤,多伴发感染或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糖尿病足采用综合治疗方式,但重度糖尿病足愈合不理想,甚至可引起截肢,且截肢风险极高。因此,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如何提高创面愈合率和保肢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导致慢性创面的病因中,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溃疡占比高达33.3%,解决糖尿病足的创面问题,同样有助于慢性创面的修复治疗。根据“张力-应力”法则建立的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体系,早期多用于创伤、慢性骨髓炎引起的大段骨缺损,获得良好的缺损骨段修复效果。我们利用外固定架骨搬移中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用于重度糖尿病足的治疗,使得创面愈合率大大提升并极大的降低了截肢率,还发现创面为再生性修复。胫骨横向骨搬移部位和溃疡部位不在同一部位,甚至在对侧下肢或足部,但是依然获得非常好的溃疡愈合疗效,提示胫骨横向骨搬移的局部损伤刺激,可能产生全身性活化与修复效应。回顾机体修复经典相关理论,结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促进溃疡创面的再生羽和现象,提示其中机理可能涉及机体动员相关生长因子和干细胞的活化动员。其中干细胞的分泌、活化及多向分化性可能参与具体组织结构塑性与修复。干细胞理论表明,机体各组织器官有不同层次的干细胞,骨髓是体内最大的干细胞库。通常生理状态下,骨髓干细胞大多处于静止状态,外周血和循环中仅少量干细胞存在,当组织、器官受损时,可通过SDF-1等干细胞动员因子,活化与趋化骨髓干细胞归巢至损伤部位,并通过损伤部位微环境诱导调节,使损伤部位得以修复。方法1.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科住院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筛选其中136例,通过临床观察重度糖尿病足下肢创面愈合过程,进一步明确胫骨横向骨搬移促进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再生修复现象,统计愈合率、截肢率等,同时分析并总结单侧搬移双侧下肢创面修复以及健侧搬移患侧下肢创面修复的临床案例,并通过血流指标(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足部皮温)、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指标(TCSS评分和10g尼龙丝实验)明晰胫骨横向骨搬移的全身性再生修复效应。2.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2例重度糖尿病足背景纯净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月取其外周血,提取血清,进行GSH-CAA-X00芯片检测,寻找干细胞动员相关因子变化。3.基于芯片结果,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10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月取其肝素抗凝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鼠抗人单克隆CD34抗体,鼠抗人单克隆CXCR4抗体共同标记,探索造血干细胞CD34~+CXCR4~+亚群的改变规律。4.基于芯片结果,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10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其中5人与进行流式检测患者重复,包括两名芯片检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月取其肝素抗凝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配置2×10~4个/ml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于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培养14天,计数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克隆集落数目,进一步明确造血干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改变规律。5.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40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包括上述实验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月取其创面边缘组织,制成组织切片并行HE染色,镜下观察术后愈合情况。6.征求患者同意后,选择40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同上,于术前及术后1月取其创面边缘组织,制成组织切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CK19标记表皮干细胞,Ki-67标记增殖状态细胞,检测手术前后CK19与Ki-67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分布。结果1.总计136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中除5例急性下肢血栓形成紧急截肢外,溃疡创面愈合率100%,保肢率96.3%,创面3至8个月可再生性修复愈合,原创面皮肤皮纹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仅留线性疤痕。患肢疼痛、感觉等均有恢复,可独立行走2000m。患者随访3-24个月,仅出现4例复发。术后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得到改善;足部皮温恢复升高,p<0.05,术后患者下肢血流状况得到改善;术后TCSS评分降低,p<0.05,;10g尼龙丝测试有感觉的点数增加,p<0.05,术后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得到改善。2.GSH-CAA-X00芯片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干细胞动员相关趋化因子中,SDF-1、Mip-a、IL-8 foldchange>1.2,结果显示上调;干细胞动员相关细胞因子中G-CSF、GM-CSF、SCF、IL-3、IL-7 foldchange>1.2,结果显示上调。3.与术前相比,术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CXCR4~+亚群比例上升,p<0.05。4.术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数量增加,p<0.05。5.术前创面边缘组织HE染色镜下显示表皮结构不完整,坏死结构较多,术后1月创面边缘组织可清晰的观察到完整表皮层结构,包括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镜下可观察到血管和胶原纤维,纤维结构少见;术前与术后创面边缘组织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6.术前Ki-6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基底层,量少;术后Ki-67阳性细胞于基底层处增多,且广泛分布于真皮层中。CK19阳性细胞术前表达量较少,术后表达增多,成团状分布于真皮层中。结论1.胫骨横搬技术可以促进重度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再生性愈合。2.胫骨横搬技术可能通过动员和激活机体干细胞(如骨髓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等),促进创面皮肤细胞增殖,参与了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机制。(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01)

贾建芬[9](2019)在《用真诚沟通搭起心灵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人类治疗白血病以及其他众多严重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的当下,患者在兄弟姐妹中找到配型的概率越来越低。因此,建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并在患者需要时义无反顾选择捐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红十字报》期刊2019-05-21)

林春[10](2019)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骨髓源性干细胞动员以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骨髓源性干细胞动员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比较两组CD34+细胞计数峰值及两组预后的差别。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预后差异采用生存分析。结果有66例对照组患者、60例治疗组患者完成研究。比较两组患者CD34计数峰值,治疗组3.0(1.45)个/μl,高于对照组1.86(2.58)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5,P=0.017)。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示Log Rank=4.101,P=0.043,治疗组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对照组,有较高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增强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骨髓源性干细胞动员,并提高存活率。(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5-16)

细胞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作用,以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6例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20 mg/次,1次/d),每组68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外周血EPCs水平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结果:治疗7d后,螺内酯组外周血EPCs水平显着高于常规治疗组[(1.12±0.26)%比(0.53±0.14)%,P=0.001]。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螺内酯组LVEF[(51.47±8.23)%比(56.52±8.84)%]显着提高,LVESd[(34.52±3.16)mm比(32.90±2.68)mm]和LVEDd[(57.82±8.13)mm比(53.65±7.22)mm]显着缩小(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95)。结论:螺内酯可以显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及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元,屈百鸣,车贤达,徐强,俞坚武.中药“心肌一号”在动员干细胞治疗心肌损伤过程中对炎症反应的干预[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符史健,李明,吴清松.螺内酯动员内皮祖细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符史健,李明,吴清松[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

[3].田雨露,张孝平,陈宝安,葛峥,高冲.供者干细胞动员中诱发肺泡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9

[4].陆紫敏,李雪晨,方琦,王加勇.未动员的无关供者其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多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9

[5].林书旭,王恋,潘妙仙.瑞舒伐他汀动员内皮祖细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

[6].韩屹,张天翔,姚星星,柳丽,刘卫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动员采集现状和疾病负担调查[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7].张鹏,欧阳玲,高飏,李勇华,张航.rhG-CSF动员对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9

[8].连浩宇.干细胞动员在胫骨横向搬移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9].贾建芬.用真诚沟通搭起心灵桥梁[N].中国红十字报.2019

[10].林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骨髓源性干细胞动员以及预后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2019

标签:;  ;  ;  ;  

细胞动员论文-马元,屈百鸣,车贤达,徐强,俞坚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