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钢筋论文-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

水平钢筋论文-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平钢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冲击荷载,有限元模型,响应分析

水平钢筋论文文献综述

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1](2019)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外在因素位移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柱是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因此有必要研究RC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为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正确认识RC柱的性能和表现,同时为RC柱抗冲击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RC柱模型,并分析探讨了四种外在因素(冲击作用位置、冲击接触面积、冲击质量、冲击速度)对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RC柱的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水平冲击荷载作用时RC柱的位移响应会随着冲击速度和冲击质量的降低而减少,而冲击面积则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张昊宇,曲博闻,毛晨曦[2](2019)在《水平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水平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考察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以及加载路径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双向加载下柱的受力特点、承载力变化、位移延性和极限侧移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单向加载,双向加载对柱的抗震性能存在显着不利影响:柱的抗弯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均明显减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随加载方式由单向-十字-菱形-方圈变化,相同位移下柱的强度退化与抗弯承载力下降幅度均有所增加。考虑双向受力后,典型技术标准给出的RC框架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限值的安全冗余度显着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初步提出结构设计及分析建议: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影响时,框架柱的抗震设计宜适当降低轴压比、增加约束箍筋、适当折减柱的抗弯承载力;采用层间侧移角进行结构倒塌判别时,可取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侧移矢量的大小作为判别位移,并根据分析性质(结构设计或既有结构分析)选取恰当的极限层间侧移角判断标准。(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梁柏勇[3](2019)在《发挥标准引领支撑作用 提高钢筋生产技术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7日,2019(第四届)钢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讨会暨钢筋标准实施经验交流会在安徽当涂召开。会议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钒钛资(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07-02)

田飞龙,杨宝军,刘锋,贾兆楠,王巧南[4](2019)在《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钢筋“关联式”精准预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沈阳盛京金融广场项目为背景,论述"外爬内支"结构施工方式下提高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结构楼板埋筋连接质量与结构安全性问题。分析钢筋桁架楼承板埋筋易受混凝土污染及定位精度低的技术难题,提出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钢筋"关联式"精准预埋施工技术,重点阐述埋筋材料选型、定位精度控制、二次校正防偏位、混凝土污染控制措施及埋筋处理的系列质量控制要点,最终有效提高钢筋桁架楼承板埋筋定位精度及埋筋质量,避免后期植筋问题,保证结构连接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叶嘉彬[5](2019)在《水平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的受力机理及动力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吨位船舶靠岸时,由于惯性大导致速度控制不当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往往会引起过大的船舶撞击力。钢筋混凝土高桩码头作为码头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相比重力式码头和板桩码头具有较小的水平承载力及抗侧刚度,在撞击作用下可能发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整体结构倒塌。目前,关于低速水平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结构失效机理的现有研究极少,且现行规范中给出的等效撞击力计算方法主要依据船撞试验结果,对于工程结构抗冲击设计而言,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针对上述背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工作:(1)考虑冲击质量、冲击速度、试件长细比、配筋率和轴压比等5个主要参数,进行了 19个钢筋混凝土直桩试件的低速水平冲击试验(冲击速度为0.4~1.2m/s)。结果表明:水平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桩的冲击力响应可分为峰值上升段、分离段、平台段和卸载段等四阶段;增加冲击质量使冲击力时程曲线更加饱满,提高平台阶段的冲击力,而增加冲击速度对于增大持续时间尤为显着;冲击过程中直桩基本保持匀减速运动状态,试件的位移和应变时程曲线均呈半正弦波形态,而应变率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正弦波形态,最大位移随各参数变化表现出良好的线性规律。水平冲击试验后,选出受到不同能量的冲击作用后损伤较小的6个试件(3组不同长细比分别挑选2个试件)进行剩余承载力静载试验,获得冲击作用后直桩的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为7.38~14.01%。(2)考虑冲击速度、试件倾斜角和轴压比等3个主要参数,进行11个钢筋混凝土叉桩的低速水平冲击试验,并设计2组钢筋混凝土叉桩与1组双直桩试件的单调水平静载试验作为对照组。初始冲击作用后,对于抗侧刚度较小的双直桩,由于小车-试件分离产生的冲击力分离谷十分明显,且相比其余两个叉桩,除峰值以外,曲线整体处于较低的冲击力水平,无大幅鼓起。随速度增大,3组不同倾角的叉桩试件最大位移基本呈线性提高,其斜率随倾斜角增加而有所变大。进行3组连续冲击试验(每组冲击次数为3次),发现随冲击次数增加,试件的损伤状态逐渐加剧,而冲击力峰值仍保持与完好试件的响应规律相似,从位移响应来看,试件尚未破坏时,其最大位移与冲击速度之间保持线性关系,而当试件失效后,其最大位移明显增加,位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斜率显着地超过前一次。(3)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采用非线性有限元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桩的低速水平冲击和静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良好。(4)进行不同冲击动能Ek和动量P下的参数化分析,其中包含多组不同冲击质量m和速度v0组合,通过对直桩与叉桩的动力响应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构件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当Ek相同,m较小而v0较大时试件会在冲击位置出现较为严重的混凝土局部损伤,导致整体最大位移稍小;而当m提高至1t后,直桩的整体变形基本不再受m和v0组合变化的影响;最大位移随Ek提高几乎保持为线性增长。而对于相同冲击动量P,当改变m和v0组合时,试件最大位移随之变化,且不为线性关系。因此,采用Ek描述冲击作用可更为直观地反映和评估试件的变形情况。(5)利用AASHTO-LRFD规范中的等效静力荷载计算式对本文钢筋混凝土直桩与叉桩试验进行计算,将其结果与实测得到的冲击力峰值和静载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发现规范计算式对于刚度相对较大的构件而言,其适用性较好,但对于刚度相对较小的受冲击物,其计算方法将导致过于保守的结果。提出了水平冲击作用下基于位移的钢筋混凝土桩抗冲击设计方法,本方法直观简明,可偏于安全地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桩的抗冲击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6](2019)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内在因素位移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RC)柱是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因此有必要研究RC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为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正确认识RC柱的性能和特点,同时为RC柱抗冲击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合理的RC柱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参数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柱高、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轴压比4种内在因素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RC柱的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纵筋配筋率和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比的方式可以降低RC柱在受到水平冲击荷载作用时的位移响应。(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汪俊文,周德源[7](2019)在《钢筋混凝土柱抗水平冲击行为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工程结构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其在车辆、海啸残骸等水平冲击作用下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柱抗水平冲击工作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精细化的数值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模拟。通过与水平冲击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受力状态和加速度响应。研究表明: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具有局部性和滞后性,其在冲击力达到峰值时未发生明显形变且未开裂;钢筋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发生剪切破坏,其残余刚度和残余强度基本由纵筋提供,柱底固支端会出现拉压双向受力状态。(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1期)

唐云泽[8](2018)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耗能缝及水平装配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装配式建筑研究的重点在于预制构件间的连接节点,本文专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接缝和水平接缝的研究。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接方式还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很有必要提出新的连接方式作为现有连接方式的补充。本文提出了一种竖向耗能缝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其耗能减振性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平接缝形式——局部矩形钢管螺栓连接,将其与现浇剪力墙作比较,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在剪力墙竖向接缝中或剪力墙合适部位开竖缝,在竖缝中加入耗能钢板成竖向耗能缝。首先对竖向耗能缝剪力墙的受力及耗能机理进行分析,推导了耦合比CR和弹性抗侧刚度削弱系数_KR的理论计算公式;对耗能钢板进行了初步选型和设计,推导了半圆形缺口耗能钢板弹性抗剪刚度计算公式;基于耦合比CR和弹性抗侧刚度削弱系数_KR,提出了一种竖向耗能缝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之后根据设计算例,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之前推导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设计了一栋普通剪力墙结构,然后根据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栋竖向耗能缝剪力墙结构,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减振性能。有限模型中,墙身采用壳单元,边缘构件钢筋采用等面积的型钢梁单元替代,耗能钢板采用Slot连接单元模拟。之后选取叁条地震波输入模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竖向耗能缝剪力墙在大部分地震波作用下能降低顶点位移响应和层间位移角;所有地震波作用下都能非常有效地降低基底剪力响应和震后混凝土墙肢的损伤,竖向耗能缝的加入起到保护墙肢的作用,提高了结构的震后可修复和可恢复能力。综合考虑地震响应和震后墙肢损伤等各项指标,验证了竖向耗能缝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减振性能。总结现有连接方式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钢化”的连接方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干式水平接缝连接方法。连接方案为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局部埋入矩形钢管,然后用螺栓连接矩形钢管,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装配方便、连接可靠、受力合理;设计了一片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对其进行简化的理论计算和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作比较。有限分析和理论计算初步证明了这种连接方式的承载力和延性等主要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孙晓凯[9](2018)在《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对PHC管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解决普通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弯性能较差的现状,通过对原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原型桩配置适量的普通非预应力钢筋,运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模计算分析了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对PHC管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较大幅度的提高了PHC管桩的抗弯性能,其开裂破坏时的挠度和弯矩均显着优于普通PHC管桩;并分析了对比桩开裂破坏时内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的作用效应,表明预应力筋先达到应力屈服。通过对比已有实验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接近,进一步说明数值模拟模型的合理性,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为PHC管桩作为水平支护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8年05期)

苗元耀,牛荻涛,程雪莉[10](2018)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荷载模型及应力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车辆荷载的循环累积作用引起桥梁结构疲劳损伤,其安全运营与耐久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公路桥梁疲劳损伤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目前,我国公路桥梁规范尚无疲劳车辆荷载模型的取值相关规定,通过国内外公路桥梁疲劳车辆荷载模型研究分析其适用性.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选取叁座典型桥梁,对其进行设计荷载、标准疲劳车荷载和实际调查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桥梁荷载水平进行计算与分析,提出混凝土桥梁设计荷载应力水平为0.5,实际运营调查荷载应力水平为0.55,可为既有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性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水平钢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水平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考察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纵筋配筋率以及加载路径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双向加载下柱的受力特点、承载力变化、位移延性和极限侧移角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单向加载,双向加载对柱的抗震性能存在显着不利影响:柱的抗弯承载力及极限位移均明显减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随加载方式由单向-十字-菱形-方圈变化,相同位移下柱的强度退化与抗弯承载力下降幅度均有所增加。考虑双向受力后,典型技术标准给出的RC框架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限值的安全冗余度显着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初步提出结构设计及分析建议: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影响时,框架柱的抗震设计宜适当降低轴压比、增加约束箍筋、适当折减柱的抗弯承载力;采用层间侧移角进行结构倒塌判别时,可取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侧移矢量的大小作为判别位移,并根据分析性质(结构设计或既有结构分析)选取恰当的极限层间侧移角判断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平钢筋论文参考文献

[1].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外在因素位移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9

[2].张昊宇,曲博闻,毛晨曦.水平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3].梁柏勇.发挥标准引领支撑作用提高钢筋生产技术水平[N].世界金属导报.2019

[4].田飞龙,杨宝军,刘锋,贾兆楠,王巧南.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钢筋“关联式”精准预埋技术[J].施工技术.2019

[5].叶嘉彬.水平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的受力机理及动力响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9

[6].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内在因素位移响应分析[J].混凝土世界.2019

[7].汪俊文,周德源.钢筋混凝土柱抗水平冲击行为数值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

[8].唐云泽.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竖向耗能缝及水平装配缝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9].孙晓凯.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置对PHC管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分析[J].安徽建筑.2018

[10].苗元耀,牛荻涛,程雪莉.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荷载模型及应力水平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水平钢筋论文-姜浩,任家萱,王勃,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