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品质论文-邹敏,王永清,杨洋,陶涛,周珊珊

抗性品质论文-邹敏,王永清,杨洋,陶涛,周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茄子,砧木,嫁接,生长

抗性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邹敏,王永清,杨洋,陶涛,周珊珊[1](2019)在《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铁木砧、RS112、蒜芥茄、茄砧21号、茄砧31号为砧木,以渝茄5号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供试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均较强。RS112和蒜芥茄作砧木对嫁接植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RS112作砧木能够改善果实品质。5个供试砧木均高抗青枯病,RS112和铁木砧作砧木可以推迟青枯病发病时间、显着降低病情指数、有效防控青枯病,蒜芥茄、茄砧31号和茄砧21号作砧木对青枯病则表现为高感或感病。综合评价,RS112是嫁接茄子抗病、增产、优质的优选砧木。(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09期)

陈日新,王昱,王伟,王赛,李沛军[2](2019)在《抗性淀粉对油炸调理鸡排品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炸过程对调理肉制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问题,研究面糊中添加0%~40%的抗性淀粉对油炸调理鸡排品质特性(色泽、脆性、水分和油分含量、丙烯酰胺含量、微观结构及感官评价)的影响,以改善产品质量并实现低脂化。结果表明:添加20%~40%抗性淀粉的鸡排可获得良好的感官可接受性;添加20%抗性淀粉能显着降低油炸调理鸡排的含油量(P<0.05),提高油炸后外壳的黄度值,鸡排外壳表现出更好的金黄色,形成密实、连续的面糊微结构,改善外壳脆性,降低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提高产品安全性。因此,添加20%抗性淀粉能更好地降低油炸调理鸡排的含油量,提升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黄政[3](2019)在《水溶性抗性糊精的性质及其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使得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加工制备的面制品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重要交集,在面粉中添加膳食纤维有望成为增加人们日常膳食纤维摄入的一种重要手段。水溶性抗性糊精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及操作加工特性,是新型膳食纤维中的代表性物质。本文以水溶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作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评估其益生元效应,并将其添加到面粉中,探讨了抗性糊精对面粉加工品质、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抗性糊精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抗性糊精中膳食纤维含量为83.4%,其主要分子量分布<10 kDa。抗性糊精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抗性糊精的微观结构较普通淀粉更为复杂。抗性糊精水溶液抗剪切性强,对pH敏感度低,低浓度溶液表观黏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2)抗性糊精的益生元效应评估。抗性糊精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最大水解度分别为1.3%和3.7%,在消化道中有良好的抗性。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均无法直接利用抗性糊精作为碳源进行正常发酵生长,但在保证两种益生菌具有可维持正常生长碳源的前提下,添加适量抗性糊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所选益生菌的生长。(3)抗性糊精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在面粉中添加适量抗性糊精能显着提高面粉的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和流变特性,在添加量为10%(w/w)时,面粉的稳定时间最高可达17.15 min,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最大增加至65.04 g。抗性糊精在面团中形成叁维凝胶网络结构可能是其改善面粉加工品质的主要原因,而且,抗性糊精的添加增加了面筋蛋白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溶高分子量蛋白聚集体和β-折迭的比例。(4)抗性糊精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在一定添加范围内,抗性糊精可显着改善面包的外观形貌和质构参数。随着抗性糊精添加量增加,面包比容增大且整体外观形态趋于完整,面包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添加量为10%(w/w)时最低可降至1456.04 g和1120.76。感官评价表明抗性糊精添加量为3%(w/w)的面包样品最受参评人员喜爱,体外模拟消化表明抗性糊精添加量为10%(w/w)的面包其水解度为84.5%。(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崔成,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蒋俊[4](2018)在《远缘杂交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性和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缘杂交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可以把野生种的优良性状向栽培种转移。我们2013-2014年通过甘蓝型油菜作母本与荠菜远缘杂交共授粉花朵数826~1 035朵,获得杂种68~87株,合计获得233份存活植株,杂交成功率为5.83%~9.44%。这些植株育性下降,且菌核病接种病斑扩增值显着低于亲本的植株共7株,这7株硬秆双低后代中,硬秆且含油量较亲本有显着提升并符合双低标准的共13株。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的物质渗入,扩大育种资源多样性,提升甘蓝型油菜的抗病倒能力,提高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毛宇飞,陈阳,张倩,马慧坤,李愿[5](2018)在《不同种衣剂对小麦品种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不同小麦种衣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几个种衣剂处理均可提高小麦的抗性、品质,其中拜耳和金卫士种衣剂处理的丰德存麦5号的蚜虫抗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和2.7个级别;3个品种3种种衣剂共9个处理的最终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拜耳种衣剂处理的丰德存麦5号产量提高1364kg/hm2,表现最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18期)

郑康,程菲,鲍喜峰,陈红,孙雄军[6](2018)在《不同番茄砧木苗期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嫁接后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研红2号番茄和7个番茄砧木品种进行苗期青枯病抗性鉴定,并将7个砧木品种与中研红2号接穗品种进行嫁接栽培比较试验,以中研红2号自嫁苗为对照,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的田间生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研红2号番茄幼苗对青枯病表现高感,不同砧木品种的青枯病抗性存在差异;7种砧木嫁接后的番茄产量相比于中研红2号自嫁苗均显着增加,在生长势、品质方面同自嫁苗无显着差异。综合来看,桂砧1号砧木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较好,嫁接后产量较高,对番茄品质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8年16期)

商金颖,张博,李喜宏,张新,潘艳芳[7](2018)在《抗性淀粉对复合营养强化米质构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精选五谷杂粮为原料,抗性淀粉作为主料,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根据其营养成分和食品加工学特性,调节配方和比例混合配比,研究抗性淀粉添加量对复合营养强化米品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抗性淀粉添加量为55%时,复合营养强化米断面比较平整;加热吸水率和膨胀率最大,分别为282%、2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蒸煮品质较优;质构特征最佳,硬度、弹性、黏聚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值分别为869.159 g、0.891 mm、0.473 g·s、546.458 g、536.389 g及0.106 g·s;感官评价最优。综合各种测定指标结果显示,抗性淀粉含量在55%时复合营养强化米品质最优。(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5期)

刘勇,龚林忠,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8](2018)在《LED不同光质对设施葡萄品质与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夏黑’葡萄作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LED补光处理对‘夏黑’果实品质与抗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所有补光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穗重、粒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补光处理(红光:蓝光=6:1)在提高果实穗重、粒重上效果最为明显,处理(红光:蓝光=9:1)可显着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所有补光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对灰霉病的抗性,尤以处理(红光:蓝光=1:1)效果最为明显。葡萄穗长在所有处理中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适宜的LED补光处理可有效提高设施葡萄的品质与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2018年04期)

王桂跃,赵福成,韩海亮,包斐,谭禾平[9](2018)在《浙江省鲜食玉米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分析及其育种目标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0—2016年浙江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表明,16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在品种间、年份间均有显着差异。在产量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3.7%(生育期)~17.8%(穗位高),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2%(生育期)~11.5%(千粒质量);在品质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6%(总评分)~6.4%(风味),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1.9%(气味)~8.4%(风味)。参试品种对玉米螟的整体抗性较差,无高抗品种;对小斑病抗性水平较低,但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对大斑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无对纹枯病高抗的品种,但对纹枯病抗性水平在提高;对茎腐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水平较低,但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综合抗性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多数品种产量较高(1×10~4kg/hm~2以上),品质中等(总评分84~86分),处于中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合区域试验数据与浙江省的实际生产,提出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具体目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苏苗[10](2018)在《采后O_3处理对猕猴桃品质、乙烯代谢及其抗性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由于后熟会迅速软化;同时在猕猴桃生产中普遍使用CPPU处理,加速了果实乙烯代谢与呼吸作用,降低了猕猴桃的贮藏品质。结合生产实际,试验以秦美、海沃德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经O_3处理后冷藏,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的品质、乙烯代谢途径中的相关物质含量以及抗性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为探究采后O_3处理是否能有效减轻采前CPPU处理带来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下降的负面影响,为猕猴桃O_3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研究了2个品种猕猴桃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SSC、TA、VC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CPPU处理降低了采收时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的硬度、TA和VC含量,果实品质降低;同时加速了2个品种猕猴桃贮藏期内果实硬度、TA、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果实品质下降加快,软化加速。O_3处理对2个品种猕猴桃正常果和膨大果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40mg/m~3 O_3处理对维持秦美、海沃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缓果实硬度、TA、叶绿素和VC的下降,并抑制果实SSC上升,延迟后熟软化,提升果实的耐藏性。O_3处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正常果实的贮藏品质,也能有效减轻因CPPU处理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保鲜效果较为理想。(2)分析了O_3处理对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途径中的Met、SAM、ACC、MACC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CPPU处理加速了贮藏期内秦美猕猴桃果实中Met和SAM含量的下降,减缓了MACC含量的积累,同时提高了果实中的ACC含量和SAM合成酶、ACS、ACO的活性,从而增加了乙烯释放量。采前CPPU处理同样加速了贮藏期内海沃德果实中Met、SAM含量的下降,提升了ACS和ACO的活性,促进了乙烯的生成,给贮藏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ACC含量和SAM合成酶的活性影响较小。40mg/m~3 O_3处理对秦美和海沃德猕猴桃乙烯代谢的抑制效果均较好,能有效抑制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减轻因使用CPPU而对猕猴桃带来的后熟软化加快、贮藏性下降等负面影响。(3)研究了O_3处理对2个品种猕猴桃贮藏过程中PAL、GLU、CHI和CAT等抗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CPPU处理抑制了秦美猕猴桃果实中的PAL、GLU、CHI和CAT活性,减弱了秦美猕猴桃的抗病性;CPPU处理也抑制了海沃德果实中PAL和CHI的活性,而GLU和CAT活性稍有增强,但无显着性差异。O_3处理能有效提高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中PAL、GLU、CHI和CAT等抗性酶的活性,增强果实抗性,延缓果实后熟衰老。40mg/m~3 O_3处理对秦美和海沃德抗性酶活力的提升与维持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CPPU对猕猴桃抗性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后40mg/m~3 O_3处理对猕猴桃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抗性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油炸过程对调理肉制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问题,研究面糊中添加0%~40%的抗性淀粉对油炸调理鸡排品质特性(色泽、脆性、水分和油分含量、丙烯酰胺含量、微观结构及感官评价)的影响,以改善产品质量并实现低脂化。结果表明:添加20%~40%抗性淀粉的鸡排可获得良好的感官可接受性;添加20%抗性淀粉能显着降低油炸调理鸡排的含油量(P<0.05),提高油炸后外壳的黄度值,鸡排外壳表现出更好的金黄色,形成密实、连续的面糊微结构,改善外壳脆性,降低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提高产品安全性。因此,添加20%抗性淀粉能更好地降低油炸调理鸡排的含油量,提升产品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邹敏,王永清,杨洋,陶涛,周珊珊.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9

[2].陈日新,王昱,王伟,王赛,李沛军.抗性淀粉对油炸调理鸡排品质特性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9

[3].黄政.水溶性抗性糊精的性质及其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崔成,李浩杰,张锦芳,郑本川,蒋俊.远缘杂交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性和品质研究[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5].毛宇飞,陈阳,张倩,马慧坤,李愿.不同种衣剂对小麦品种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8

[6].郑康,程菲,鲍喜峰,陈红,孙雄军.不同番茄砧木苗期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嫁接后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8

[7].商金颖,张博,李喜宏,张新,潘艳芳.抗性淀粉对复合营养强化米质构和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8].刘勇,龚林忠,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LED不同光质对设施葡萄品质与抗性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

[9].王桂跃,赵福成,韩海亮,包斐,谭禾平.浙江省鲜食玉米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分析及其育种目标选择[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

[10].苏苗.采后O_3处理对猕猴桃品质、乙烯代谢及其抗性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  

抗性品质论文-邹敏,王永清,杨洋,陶涛,周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