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

身份证号码:14262319801019XXXX

摘要: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多种问题,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要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农村土地,储备耕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村土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土地规划还有着各种困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其现状。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配合好国土资源部门的策略及方案,构建好土地规划的资源共享网络,并充分行使部门职责,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农村土地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土地规划的目标,重视细节,充分兼顾村民的需求,协调好土地规划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实现农村土地规划的发展步伐,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1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依据,需根据村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村民意愿,综合研究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统筹安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以及文化传承等各项用地,在村域空间内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土地重点保障方面等问题,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利用方向等制定正确的引导方案,这种方式能够将土地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村土地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生命线,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规划,能够对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对其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由此可以看出,新形势下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2.1 耕地减少,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用地转化速度加快,非农业用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村土地面临危机。而且土地资源配置不科学,利用形式不合理,具体体现为:土地资源使用偏离其所处自然环境、地形条件。一些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不科学,导致土地使用效率较低。

2.2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差

现阶段,由于缺少生态种植意识,再加上农村土地保护不到位,使得农村土地质量下降,体现为:过度施肥造成土壤酸化、盐碱化,或者为了眼前利益,无休止地开发与滥用土地,滥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从而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整体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较差。

2.3 农村土地集约化落后

农村土地集约化水平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亟待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很多地方依然实行小包小户经营,这样的土地经营模式不仅不利于农村土地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

3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3.1完善法规,明确责任

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首先完善法规,建立并逐渐健全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例如,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村规划法规体系,积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并加大对该法规的执法力度,运用法律的手段,确保农村规划项目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合理。农村土地的各种规划管理项目只有在健全统一的管理准则以及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还要明确责任,清楚认识到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法规的相关职责,并积极执行相关建设任务,重视并落实履行农村规划管理中的职能和职责,完善并丰富相关管理手段,达到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基本目标。

3.2构建完善有效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在对农村土地实施规划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我国的农村土地现状进行优化,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管理系统设立的核心是构建信息系统,因此,应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相关动态,积极主动推进。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基本构建好后,重心应转移到发展规划管理信息化上,认真研究农村土地规划发展现状,目的在于让系统规划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再在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严格监管农村土地规划,让农村土地规划的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进行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时,还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实现农村土地规划的网络资源共享,能够基本符合省、市、县提出的关于集中管理的网络结构要求。

3.3提升农村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

将农村土地规划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法律层次,并积极推广以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将能极大地推进农村土地规划的有效实施。首先,在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时,可推行等量置换政策,例如,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进行等量流转、等量易主以及等量易用等。其次,对农村规划管理体制现状进行改革创新,并确保相关部门不得无理干涉规划。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合理调整,设立规划执行的社会监督制度并逐步完善,如有违规现象,将严惩不贷。

3.4明确目标,重视细节

在进行农村土地规划工作时,必须明确土地规划的目标及重点,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土地情况,并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合理科学的进行用地规划。例如,进行集中村民的房屋这样一项土地规划项目,该项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字面含义,也就是集中村民房屋,而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让村民集中居住后,再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腾出来的土地。同时,在规划中,要重视工作细节。例如,对村民的搬迁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并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好这些细节工作,将会事半功倍,既能促进项目进展,又能加快土地规划的实施。

3.5建立责任制,加强监督力度

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中,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项目责任,清晰项目责任人,项目出现问题,要有法可依、有责可究,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规划项目的管理以及监督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均要严格执行监督项目的职责,预防发生不良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普遍存在土地矛盾越来越尖锐、“空心村”随处可见及社会未给予土地规划管理充分关注等不足,所以理应自当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现状着手,采用倡导农民集中居住、鼓励城市人至农村创建房屋、重视农村土地建设规划及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及复垦工作等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孙桂清.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12):123-124.

[2]刘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工业C,2016(8):278.

[3]周洪吉.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32.

标签:;  ;  ;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