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促发展论文-陈更亮,吴坚

互促发展论文-陈更亮,吴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学科建设,互促发展

互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更亮,吴坚[1](2019)在《高校体育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互促发展实践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及一流科技期刊培育的时代背景下,梳理我国大陆第一本英文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的创刊背景、支撑学科,及其与主办单位相关学科发展的互促作用,总结其有效做法,为我国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助力"双一流"高校及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阐述《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与其主办单位相关学科的互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梳理《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的成功要素,精准的期刊定位、高效的国际化编委会、标准化的国际学术期刊办刊路线(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获取国际优质稿源、审稿流程国际化等)、优秀的编辑团队都必不可少,而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才是其健康发展的关键。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是《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的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的优势学科,培养了众多优秀体育科研人才和体育教育专家,其中包括2名"长江学者",1名美国体育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一,学科国际专家是期刊编委的重要人选。第二,学科教师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契机,积极宣传、推广《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杂志,增强杂志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第叁,学科国内外重要会议信息分享,使期刊编辑永葆对学科发展热点及趋势的灵敏嗅觉,增强其约稿组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学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期刊提供优质稿件。《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引领、促进学科发展实践。第一,聚焦国际研究前沿,引领学科发展。《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国际化、高质量的办刊标准,使其从创刊号起就密切关注国际运动健康学科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围绕学科热点向全球顶级专家约稿,不仅保障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而且促进学科的发展。第二,国际编委参与学科建设。通过《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的桥梁作用,国际编委参与上海体育学院相关学科建设。主要形式有:国际编委被聘任为客座教授或"海外名师",全方位参与学科发展,包括论证学科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参与学校师资培训;建立校级合作关系,国际编委接受并指导上海体育学院相关学科教师或学生到国外进行高访或博士后研究。第叁,培育学科人才。《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在学校不定期举办青年学者研讨会或英文学术文章写作要点讲座等活动,向师生介绍英文稿件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国际编委介入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通过授课、博士开题、高访或联合培养等形式有力促进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第四,促进跨学科研究。《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报道内容"小综合",为不同学科专家交流学术观点、碰撞思想火花的平台,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思路和想法。第五,增强学科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唯一一本被SCI和SSCI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从未忘记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职责。在稿件选择上,尤其重视对中国优秀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重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特刊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极大彰显了上海体育学院相关学科的科研实力和国际显示度,对促进其国际影响力作用巨大。研究结论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与其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相关学科互促发展的实践证明,一流学术期刊既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其重要支撑,能促进高校学科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对我国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启示有:其一,高校统一规划,共谋学科与学术期刊互促发展。高校需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规划学术期刊与相关学科的发展目标,从学科和期刊2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其二,充分利用国际编委和学科专家,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学科与学术期刊共同发展。其叁,期刊编辑部与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共享,寻找期刊与学科发展交汇点,提高发展效益。其四,期刊编辑与学科专家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共促期刊与学科高水平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远洋[2](2019)在《推动论坛经济与产业融合互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通化·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作为第十二届东北亚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通化市加快培育发展医药健康支柱产业、推动产学研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向南开放窗口建设、创建国际医药健康名城的重大举措。”日前,通化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本文来源于《通化日报》期刊2019-08-07)

王兵[3](2019)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促发展理论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大型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其与西安地区旅游开发的逻辑关系,分析西安地区的旅游开发现状与规划,指出大型体育赛事对西安地区旅游多元化开发路径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增添旅游新节点、完善旅游节点的基础设施、催生大量体育旅游者、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增强旅游空间的影响力;其消极影响主要是:易引起当地物价的上升、增加游客的消费压力、为政府施加财政压力、引发公共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可能会在目标市场中产生"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西安地区以大型体育赛事丰富旅游开发路径的相关支持性对策:第一,转变行政观念,进行西安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的积极制定;第二,以体育旅游管理体制的完善实现对体育赛事旅游政策协同效应的有效发挥;第叁,完善体育旅游财政扶持政策,进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并对体育旅游、体育赛事投入等资金予以定期拨付,用于西安整体旅游形象及体育赛事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广。(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7期)

洪坚鹏,刘荫[4](2019)在《与全球化互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境电商如何面对全球化中的新挑战?如何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消费者的信息应如何进行保护?3月26日下午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跨境电商如何跨越全球化中的新挑战,多位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廖晓淇认为,全球化是电子商务发(本文来源于《现代物流报》期刊2019-04-01)

顾晓平,施科[5](2018)在《特色产品你来我往互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一列载有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日常生活用品的中欧班列驶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奔向万里之外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中欧班列(连云港)开行叁年以来,首次实现“连云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沿线站到站全程铁路运输,进一步畅通了亚欧(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报》期刊2018-12-04)

董丹迪,王沅沅,周颖[6](2018)在《装配式保障性住房互促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强装配式建筑与保障性住房的相互发展和推广,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与保障性住房各自的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互促性,并对装配式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为装配式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决策咨询》期刊2018年04期)

刘艳萍[7](2018)在《5G与人工智能融合互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5G网络与人工智能相互交织通信网络是人工智能爆发的基础,人工智能将在5G时代发挥关键作用,以适应网络高效性和复杂(本文来源于《中国电信业》期刊2018年08期)

刘祥和,刘桂平[8](2018)在《电子商务和社会伦理互促发展优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商务已成为提升社会发展伦理供需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伦理生态是电子商务差异化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工程。电子商务参建各方需要严守契约精神,严格使用格式合同,基于明示或者默认的契约产生不同的伦理责任基础,并在相应的范围内履行各自责任。政府需要增强促进和保障电子商务良性发展的"放管服"综合能力,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和社会伦理融合发展。(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6期)

李艳晔[9](2018)在《互促发展 互利共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李艳晔)6月2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革冰会见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彭正江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达成共识。王革冰对工商银行一直以来为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王革冰说,当前,钦州正紧(本文来源于《钦州日报》期刊2018-06-21)

隋晓航[10](2018)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促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可发挥人才资源、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服务社会体育,社会体育可借助高校平台为未来培养储备社会体育人才。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高校应努力通过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体育和地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社会体育则要通过积极参与高校的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南阳理工学院在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积极探索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促发展的新模式,在与南阳市体育总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之后,启动了校内学生体育社团与南阳市社会体育团体的全面对接合作工作,协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普及、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赛事组织策划、社会体育志愿服务、体育设施与体育人才资源共享、体育文化宣传与交流、体育项目研究、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及大学生社会体育实践。(本文来源于《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互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通化·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作为第十二届东北亚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通化市加快培育发展医药健康支柱产业、推动产学研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向南开放窗口建设、创建国际医药健康名城的重大举措。”日前,通化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更亮,吴坚.高校体育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互促发展实践与启示[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王远洋.推动论坛经济与产业融合互促发展[N].通化日报.2019

[3].王兵.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促发展理论研究分析[J].运动精品.2019

[4].洪坚鹏,刘荫.与全球化互促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9

[5].顾晓平,施科.特色产品你来我往互促发展[N].中国交通报.2018

[6].董丹迪,王沅沅,周颖.装配式保障性住房互促发展的研究[J].决策咨询.2018

[7].刘艳萍.5G与人工智能融合互促发展[J].中国电信业.2018

[8].刘祥和,刘桂平.电子商务和社会伦理互促发展优化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9].李艳晔.互促发展互利共赢[N].钦州日报.2018

[10].隋晓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促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互促发展论文-陈更亮,吴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