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MS技术分析生物检材中三唑磷

GC-MS-MS技术分析生物检材中三唑磷

陆亦在(广西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0023)

【中图分类号】R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24-02

【摘要】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生物检材中三唑磷。方法生物检材经丙酮-水混合液浸泡提取,提取浓缩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用GC-MS-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中毒生物样品中三唑磷的快速分析。

【关键词】三唑磷有机磷杀虫剂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

三唑磷是一种中等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果树,棉花,粮食类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害螨、蝇类幼虫及地下害虫等。在种植前,以1~2千克拌土处理,可防治地老虎和其他夜蛾和盗夜蛾。本品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效果好,杀卵作用明显,渗透性较强,无内吸作用。轻度中毒: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胸闷、视力模糊、胃口不佳等。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稳、大汗、流涎、腹痛、腹泻等。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惊厥,呼吸麻痹[1,2]。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一串联质谱联用仪(Agilent7000B)、色谱柱:毛细管柱HP一5MS(30m×0.25μm×0.25mm、超声波提取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旋涡振荡器、水浴锅、丙酮、甲醇、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三唑磷标准溶液:100μg/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临用时用甲醇稀释至浓度为1.0μg/ml。

1.2仪器条件

GC条件: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带自动进样器,进样口电子压力控制,模式恒压;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口温度250℃;柱温100℃,保持1min,15℃/rain,升至280℃,保持10min。不分流进样;柱流量:1.0mL/min。

MS条件: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仪Agilent7000B系列

模式:EI;传输线温度280℃,溶剂延迟3.75min,离子源温度300℃,四极杆温度Q1和Q2=150℃,采集质量(m/z)范围:50-550amu。碰撞气流量氮1.5mL/min,氦2.35mL/min;SIM模式条件:三唑磷的主要特征峰设定为:m/z161(基峰)、77、97和m/z313(分子离子峰)

1.3实验方法

检材处理:

丙酮-水混合液浸泡法固体样品匀浆后称取约2g~20g或液体样品2mL~20mL,用丙酮-水(固体样品V:V=8:2,液体样品V:V=8:1)混合液10mL~100mL浸泡3h以上(或超声1h以上),水浴浓缩至约2mL,浓缩液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待净化。

固相萃取柱净化活化:分别用3ml甲醇、3ml去离子水淋洗C18;加样:取上述样品提取液加入到活化好的柱子,流速为0.5mlml/min;洗涤:用3ml去离子水淋洗,流速为1.0mlml/min;洗脱:用3mL氯仿以流速为1.0mlml/min洗脱,将收集的洗脱液在50℃下用平稳的N2流吹至近干,用100μL甲醇定容,供GC-MS-MS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有机磷农药的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GCMS法[3,4,5]。对基质复杂样品,这两种方法受基质干扰影响大,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采用GC/MS/MS(EI)二级质谱(MS/MS)和MRM扫描模式检测复杂基质中的三唑磷,检测灵敏度更高、准确性更好,受基质影响更小。

2.2质谱条件优化用GC-MS-MS-MRM模式测定三唑磷时,针对不同的质谱条件,包括特征离子对、碰撞电压等,进行逐一优化。首先选择特征离子对,为了得到最大的灵敏度,并降低干扰,选用三唑磷全扫描质谱图中的基峰(m/z161)的离子作为母离子,再通过Daughter模式得到该离子的特征子离子(m/z134、106、91),特征子离子与母离子形成特征离子对(161>134、161>106、161>91),进行MRM模式分析。三唑磷分析谱图(总离子流图、二级质谱图及MRM色谱图)如下:

2.3取食物中毒案件中血液、胃内容物样品,按照上述实验方法进行提取并用GC-MS-MS分析,获得满意结果。色谱图如下:

结论:实际操作中,MS/MS检测技术具有有效排除样品基质干扰能力,因此可简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用GC-MS-M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对生物检材中三唑磷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华小梅,单正军.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状况及其污染环境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进展,1996,4(2):33—45.

[2]冯秀琼.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展概况[J].农药,1998,37(2):8-10.

[3]周珊.GC-MS-MS测定蔬菜中八种有机磷农药[J].环境科学,2006,06.

[4]李秀杰,姜敏怡.三唑磷的气相色谱分析[J].农药,36(2):32-33.

[5]易盛国,张义蓉,韩梅,等.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GC-MS-SIM分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7(1):117-118.

标签:;  ;  ;  

GC-MS-MS技术分析生物检材中三唑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