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关系论文-余晓慧

云南民族关系论文-余晓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南民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和谐,民族地区,民族文化

云南民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慧[1](2019)在《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关系研究——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更难能可贵的是民族关系和谐融洽,一定程度上,这得益于云南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认同,这种部分与整体交融互摄的认同模式,既是繁荣民族文化、彰显民族个性的有力武器;同时,又是促进民族融合、凝聚中华整体力量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岳宗凤,杨冬玫[2](2018)在《微探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是地处于中国西南的边疆山区省份。同时,云南省是国内拥有最多的世居民族、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自治民族的省份、也在拥有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人口的省份中位于全国第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所以,一直以来,云南省的民族关系在国内都具很强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改革开放至今,党和国家不断地对云南进行民族政策引导,云南的民族关系不但继承了传统和谐的基础,也不断修正负面的影响,形成了多个民族团结一心,不断发展的现状,进入了有史以来最蓬勃的时期。(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4期)

刘堇[3](2018)在《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与昆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广大游客。昆明作为云南省旅游中心城市、游客进出云南的交通枢纽,同时旅游业作为昆明对外开放的窗口行业,向来云南旅游的大批国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昆明乃至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旅游的重要旅游景点,其发展与昆明市经济有些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关系,而现有的这方面的研究又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做进一步的扩充。本文以云南民族村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围绕云南民族村主题公园发展与昆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在对国内和国外的理论进行综述、界定关概念、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市经济发展对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以及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对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云南民族村主题公园依托所在的昆明市为背景进行开发和建设,在自身发展成长的同时,也对昆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昆明市经济的发展对云南民族村旅游的发展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该论文的选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选题研究意义、选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界定了相关概念,归纳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阐述了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及变迁;第四部分,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经济发展对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的多方面影响;第五部分,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对昆明市经济增长的多方面影响;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论:昆明市经济的发展对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有拉动作用,同时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也为昆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和间接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2)

马喜梅[4](2016)在《爨氏统治时期云南民族关系的演变——基于“二爨”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爨"碑是爨氏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南碑瑰宝,爨氏统治时期也是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当前中国民族和谐共生的多元一体化进程中,从"二爨"碑的角度对爨氏统治时期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地方势力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王朝的支持,中央王朝统治的稳定有赖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中央王朝和地方之间是互助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始终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发展中实现着各民族间和谐共生、共存共荣式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6年01期)

杨林兴[5](2015)在《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对历史上云南民族关系的研究较为关注,而对于当代云南民族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长时段综合研究的更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云南民族政策和民族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较多,但是对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特征和格局及形成原因研究不够,特别是关于云南各民族长期保持友好和谐的内外因素探讨相当不足。继承民族关系和谐的传统因子,促进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实现意义。云南民族关系主要由国家政权与云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民族内部的关系叁个维度组成。古代云南民族关系是由历史上的王朝国家与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云南各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云南各民族内部之间的互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因素使这些关系得到发展和稳固。而近代云南民族关系由古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而来,同时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转型密切相关,是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的重要内容。云南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国家认同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指导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重构了当代云南的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关系,各民族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将走向更高层次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民族关系趋同性和趋异性两种趋势的发展规律,也将影响着云南民族关系的未来发展。总之,云南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本文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深入系统的探讨,可为深刻认识与理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复杂历程与基本规律提供借鉴或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11-01)

段剑源[6](2015)在《云南民族手工艺与村落经济结构演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农耕经济结构的补充,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手工艺对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变更,这种变更既有积极的影响,使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广为弘扬,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使手工艺得到了改进,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应注意对民族村落手工艺的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少数民族手工艺能长久的为村落发展做贡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李沙青[7](2015)在《中印将在滇共建首所瑜伽学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沙青) 15日,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关于联合共建云南民族大学瑜伽学院的合作备忘录。该项合作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第二十一条。云南民大瑜伽学院成为印度在中国建立的首所瑜伽学院。(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5-05-17)

杨福泉[8](2015)在《略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及其与“示范区”建设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强省的标志是什么?文章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正在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标志与意义:云南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繁荣发展为世界提供有说服力的范例,不断彰显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及其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提供我国民族政策成功的范例;文化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文化在物质生活上造福于民,惠及民生;文化促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文化促进绿色云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文化能持续发展繁荣和充满创新精神与活力的示范区。文章继而列举诸多实例,进一步探索了"示范区"建设对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5年02期)

徐杰舜[9](2015)在《怒江峡谷人地关系史研究的回忆——云南民族大学王东昕教授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人地关系问题的讨论历时甚久,无论是观察与分析的视角和方法,还是形成的观点及解释,可谓千差万别,甚至截然对立。究其原因,在研究中对观察与分析对象所处生存空间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关注度的差异显然是个重要因素。20世纪怒江峡谷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空间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在处理人地关系时的指导思想从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到以国家政策以及市场为导向的转变。这一转变深刻地影响着该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未能充分考虑怒江峡谷地区特殊自然条件的外来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人地关系陷入了失衡的困境。(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5年03期)

岳亮,房飞飞,李诗洋,薛珂[10](2014)在《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对466名大学生进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和主观幸福感量表(SHS)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为(3.03±0.80);29.8%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为"振作向上",66.1%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为"中等程度",4.1%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征状"颓废萎靡";主观幸福感总分为(4.70±0.83),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P<0.05)。不同心理健康组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显着正相关(r=0.250~0.435;P<0.001);EWB和PWB依次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主观幸福感21.8%的方差变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显着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是主观幸福感有效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4年12期)

云南民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云南是地处于中国西南的边疆山区省份。同时,云南省是国内拥有最多的世居民族、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自治民族的省份、也在拥有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人口的省份中位于全国第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所以,一直以来,云南省的民族关系在国内都具很强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改革开放至今,党和国家不断地对云南进行民族政策引导,云南的民族关系不但继承了传统和谐的基础,也不断修正负面的影响,形成了多个民族团结一心,不断发展的现状,进入了有史以来最蓬勃的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南民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余晓慧.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关系研究——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岳宗凤,杨冬玫.微探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8

[3].刘堇.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与昆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4].马喜梅.爨氏统治时期云南民族关系的演变——基于“二爨”碑的研究[J].学术探索.2016

[5].杨林兴.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D].云南大学.2015

[6].段剑源.云南民族手工艺与村落经济结构演变的关系[J].艺术研究.2015

[7].李沙青.中印将在滇共建首所瑜伽学院[N].云南日报.2015

[8].杨福泉.略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及其与“示范区”建设的关系[J].学术探索.2015

[9].徐杰舜.怒江峡谷人地关系史研究的回忆——云南民族大学王东昕教授访谈录[J].民族论坛.2015

[10].岳亮,房飞飞,李诗洋,薛珂.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城市地理.2014

标签:;  ;  ;  ;  

云南民族关系论文-余晓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