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论述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论述

揭阳明利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522000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对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目前很多公司开始尝试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而建设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因此,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强化配电运行管理研究十分重要。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

1配网自动化建设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农网升级改造同步实施,采用“主站+配电终端”的二层架构,配电终端采用一体化柱上开关,创新尝试配网联络开关采用电动刀闸模式,具备开关和刀闸遥控功能,在设备间增加机械及电气防误闭锁。开关电源采用双PT取电,当配网全部无电失效后,仍有备用48h电池确保开关遥控动作。同时增加配电终端视频监控系统,每个配电终端均安装监控装置,对配电设备状态实现可视化监控,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配网的自动化实时监控,同时可以对配网环节进行自动控制管理。由此可见,配网自动化建设在配网运行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自动化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本身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诸多设备和技术,因此,为了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管理质量,就需要在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就实际来看,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自动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很多供电企业在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成本,因此忽略了对电网运行根本需求的考虑,进而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出现质量问题。自动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时还会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

2.2管理模式与配网自动化不符合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合理有效的管理尤为重要,但是就实际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来看,其中管理确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比如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另外,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存系统和设备不协调的问题,再加上在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配网自动化的运行。

2.3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专业性、系统性、复杂性,所以为了确保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质量,就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作为电力配网运行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动化技术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相关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比较低,进而就会直接影响到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2.4配网设计与建设存在问题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自动化设计必须要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这样才能保障主站、通信、设备等达到自动化建设标准,为此供电公司必须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但是部分供电公司过分的重视成本投资而忽视了设计质量,从而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之初就出现了设计方案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配网自动化建设质量。其次由于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复杂,并且在建成后还对自动化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很多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建设技术达不到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要求,或者DMS与EMS相等、配电网网架规划不合理、忽视配电网自动化潜在功能、忽视具体地理环境、负荷性质存在问题等,这些建设问题的存在,致使后期无法对系统应用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

3优化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对策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是电网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3.1提高配网自动化设计水平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要保证配网自动化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适用性。比如在配网自动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供电需求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考虑到配网自动化的目标及要求,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得设计既能够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又能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配网自动化设计过程中,不应该盲目节约成本,盲目追求片面功能,每一设计环节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电力系统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3.2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交互融合,因此为了能够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解决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十分重要,具体而言,配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通讯方式、网络平台、控制电源、操作电源等。如在通信方式方面,供电公司选择的通信工具必须要经过实际检验,同时为了能够弥补通信远程监控系统的不足,可以广泛的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通讯质量。或者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网络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操控平台,同时也是供电公司的自动化管理中心,具有系统维护功能,因此在计算机设备上就要尽量的选择比较可靠的产品。而在控制电源、操作电源方面,可以通过系统设计攻克技术难关,从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3.3优化配网运行模式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运行模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运行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这就需要加强优化配网运行模式,以此来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不同地区的供电企业其配网运行模式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地理位置、用电消耗等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配网运行模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只有合理、适用的配网运行模式才能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效益。对于配网运行模式的优化,可以从供电不平衡的区域着手,对于供电不平衡问题,需要根据区域的用电消耗、环境、地理位置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及规划,使得区域的配网运行模式达到最优化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保证供电的平衡、稳定、可靠。

3.4提升配网设计和建设的水平

提升配网设计和建设水平是保障电网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关键,首先在设计方面供电公司必须要选择经验丰富业内口碑较好的设计单位,在技术的可靠性基础上与配网建设设计情况有效结合,确保通信、主站、设备等符合建设管理要求,通过可靠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当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未来系统的兼容性。其次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必须要明确具体的责任范围,同时可以成立专门的自动化技术部,确保在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时,不会出现DMS与EMS相等问题,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系统建设中的简单集成,减少配网系统的负荷性质差异,保障网架规模合理,最大限度的满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管理需要,这是提升配网计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

4结束语

电力配网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配网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因此,为了保证电力能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对于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展开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比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提高自动化系统自动控制能力、建立自动化系统维护工作部门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大棣.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风,2017(26):162.

[2]魏廷科.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44,148.

[3]黄嵘彪.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121-122.

标签:;  ;  ;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化论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