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刘锴栋,郑小林,肖浪涛,张涛,黎海利

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刘锴栋,郑小林,肖浪涛,张涛,黎海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番木瓜,果实,成熟,CpARF2

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锴栋,郑小林,肖浪涛,张涛,黎海利[1](2019)在《番木瓜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pARF2调控果实采后成熟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果实采后在常温下迅速转黄、软化并完成后熟,贮藏期较短,限制了番木瓜产业的发展。果实采后成熟是一个受到多种生理生化因素影响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在调控果实成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番木瓜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pARF2调控果实成熟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克隆得到了CpARF2基因全长,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果实采后成熟及外施乙烯诱导了CpARF2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CpARF2定位在细胞核中。利用番茄遗传转化体系证实异源超量表达CpARF2转基因番茄具有缩短果实从授粉到破色期天数、加快乙烯释放量高峰期的出现、并加速叶片衰老等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GST Pull-down、BiFC和LCI等技术,证明CpARF2不但能与自身形成二聚体,还能和1个重要乙烯信号途径蛋白实现体外体内互作。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互作复合体能显着诱导CpACS1、CpACO1、CpXTH12和CpPE51等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从而调控番木瓜果实采后成熟的进程。本研究初步揭示CpARF2参与番木瓜果实采后成熟调控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4)

[2](2019)在《重庆大学邓伟课题组揭示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对光合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重要的果实农作物,也是茄科果实研究的模式植物,其果实的形成和发育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机制来调控,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化和分子改变的过程。生长素,作为植物激素在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ARFs (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一类重要的生长素响应因子,由特异性调控依赖生长素的发育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唐桂英,崔维佩,徐平丽,李鹏祥,朱洁琼[3](2019)在《花生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是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花生种子萌发前后转录表达差异分析,克隆到1个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ORF区为2 115 bp,编码704个氨基酸,推测相对分子量为72.92 kD,等电点6.86。不同器官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AhARF3为组成性表达,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与花中的表达量较低且近似,干种子中最低。种子萌发过程的表达分析显示,萌发10~72 h的种子中AhARF3表达量均比干种子中极显着增加,尤其是萌发48~72 h,AhARF3的表达水平不仅比萌发前期各阶段种子中的大幅上调,与根、茎、叶、花及各发育阶段的种子相比,也具有明显的表达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沈思言[4](2019)在《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CsARF8-2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茶园干旱灾害频发,对茶叶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茶树如何响应干旱胁迫很有必要。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参与植物干旱胁迫响应,而生长素响应因子作为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转录因子,研究其是否在茶树干旱胁迫响应过程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何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茶树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获得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CsARF8-2的cDNA和启动子序列,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龙井43等4个品种两年生盆栽扦插茶苗进行自然干旱处理,通过测定自然干旱胁迫后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色素含量,利用耐旱性隶属函数值分析法比较品种间耐旱性关系,分析CsARF8-2在干旱胁迫后的表达模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CsARF8-2的组织特异性表达。通过观察GFP荧光确定CsARF8-2的亚细胞定位。借助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过表达CsARF8-2进行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并测序获得茶树CsARF8-2基因cDNA和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496 bp,编码83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B3-DBD、Auxin_resp和CTD结构域,启动子区包含激素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2.利用耐旱性隶属函数值分析法比较4个品种耐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龙井43、宁州2号、槠叶齐和白叶1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干旱胁迫后的表达模式,表明干旱胁迫诱导CsARF8-2下调表达,且茶树品种耐旱性越强,其表达量下降程度越高。3.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CsARF8-2在茶树各个组织部位均有表达,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分别是花和一芽一叶,成熟叶中最低。构建proCsARF8-2::GUS表达载体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对其进行组织化学染色,表明转基因材料生长点、幼嫩叶片主脉、侧根根尖、花蕾和果荚均有表达。4.构建35S::CsARF8-2::GFP融合表达载体,分别转入野生型拟南芥和烟草,通过观察GFP荧光表明CsARF8-2定位在细胞核。5.对过表达材料进行ABA敏感性分析和干旱胁迫处理,未观察到与野生型拟南芥有明显差异,推测可能是ARF家族基因功能冗余造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4-01)

姜倩倩,曹慧,张保仁,张慧玲[5](2019)在《平邑甜茶生长素响应因子MhARF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MhARF2,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2 532 bp,编码843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结构分析表明,MhARF2包含13个内含子和14个外显子;进化分析表明,MhARF2属于ARF2成员,与苹果(Malus domestica)、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甜樱桃(Prunus avium)ARF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MhARF2含有ARF家族特有的B3 DNA结合域、CTD结构域和Auxin-resp结构域;MhARF2定位于细胞核;MhARF2启动子区域含有光响应元件、生长素应答元件和MeJA响应元件、ABA响应元件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表明,MhARF2在平邑甜茶叶、根、茎、花和果实中均表达,其中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根次之。30 mg·L~(-1) IAA处理下,MhARF2在根中的转录水平受到诱导,6 h时最高;在100mmol·L~(-1)NaCl和200 mmol·L~(-1)甘露醇处理下,根系中MhARF2转录水平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降低,这说明MhARF2可能参与调控平邑甜茶生长素信号转导以及渗透胁迫响应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刁锐琦,徐耀[6](2018)在《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及植物遗传育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素响应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具有很大影响,生长素响应因子产生的作用机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其缺失突变体的功能来实现。对此本文将深入、全面研究植物中ARF家族的具体情况、蛋白基本结构和作用机制,这些不同类型的候选基因资源对植物的整体改良与育种目标将会产生很大作用。因此,只有深入分析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及植物遗传育种,才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23期)

李菲,何小红,李欲轲,乙引[7](2018)在《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RFs (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植物生长素信号感知和信号传导途径非常关键的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生物、非生物胁迫和生长趋向性的响应等方面起到极端重要的作用。对番茄全基因组ARF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番茄基因组中共有22个ARFs基因。9个番茄ARFs基因由600~700个氨基酸编码,是番茄ARFs基因大小比较集中的区间。72.7%(16/22)的番茄ARFs基因等电点小于7,在pH 5.39~6.84的区间内。绝大多数番茄ARFs基因结构较为复杂,有数十个内含子。不过有一个番茄ARFs进化分枝,内含子较少。番茄和拟南芥ARFs全部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番茄缺少拟南芥1号染色体上7个ARFs基因组成的一个进化分枝。番茄ARFs基因表达表现出显着的组织特异性和随发育阶段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9期)

李慧峰,张文芹,董庆龙,王小非,冉昆[8](2018)在《苹果生长素响应因子(MdARF)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Zihong Fuji’)MdARF基因,研究其在生长素和逆境处理下的表达特性。【方法】以‘紫弘富士’叶片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运用Array技术检测MdARF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运用qRT-PCR技术检测MdARF在生长素、盐和甘露醇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MdARF4-13,GenBank登录号为MG021615~MG021624),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2 136、3 345、2 052、2 400、2 532、2 691、1 782、2 532、3 342和2 034 bp。进化分析表明,MdARF3/7属于AtARF3/4-like,MdARF4/10属于AtARF10/16/17-like,MdARF1/6/11/13属于AtARF1/2-like,MdARF5/9/12属于AtARF5/7/19-like,MdARF2/8属于AtARF6/8-like。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10个MdARF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MR结构域氨基酸组成预测分析表明,MdARF2/5/8/9/12可能为转录激活子,MdARF1/3/4/6/7/10/11/13可能为转录抑制子。Array结果显示,MdARF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IAA处理条件下,MdARF1/7/9/10转录水平受到诱导,MdARF2/3/4/6/8/11/12转录水平降低;在盐处理条件下,MdARF9转录水平受到诱导,而MdARF1/5/7/10/12/13转录水平下调;在甘露醇处理条件下,MdARF6/9转录水平受到诱导。【结论】克隆得到10个MdARF基因,其表达水平受IAA、盐或甘露醇诱导或者下调,可能参与调控生长素信号转导以及逆境响应等过程。(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苏丽艳[9](2018)在《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5.73、76.78kD和8.12、6.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10与苎麻BnARF10聚为一个分支,FvARF18与桑树MnARF18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较密切。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10、FvARF18基因均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vARF10和FvARF18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FvARF10在果实中表达较高,且在半熟果中表达量最高,而FvARF18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外源激素IAA处理1h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受到强烈诱导均呈上调表达,而后渐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可能参与草莓的营养生殖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调控,且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宋顺,黄东梅,马蔚红,王甲水,周兆禧[10](2018)在《生长素响应因子(ARF)与植物遗传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特异结合生长素初期响应基因启动子中的Aux RE而发挥激活或抑制作用的转录因子。其对生长素合成的调控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ARFs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中普遍表达,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缺失突变体的功能来发挥。本研究综述了植物中的ARF家族的情况、其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并重点阐述ARF参与的植物多种代谢途径和生长发育过程,分别从其与植物器官形成、果实生长及发育和抗逆特性等方面具体说明,这些候选基因资源对植物遗传改良和设定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08期)

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重要的果实农作物,也是茄科果实研究的模式植物,其果实的形成和发育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机制来调控,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化和分子改变的过程。生长素,作为植物激素在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ARFs (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一类重要的生长素响应因子,由特异性调控依赖生长素的发育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锴栋,郑小林,肖浪涛,张涛,黎海利.番木瓜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CpARF2调控果实采后成熟的机制研究[C].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重庆大学邓伟课题组揭示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对光合和果实发育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唐桂英,崔维佩,徐平丽,李鹏祥,朱洁琼.花生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AhARF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9

[4].沈思言.茶树生长素响应因子CsARF8-2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5].姜倩倩,曹慧,张保仁,张慧玲.平邑甜茶生长素响应因子MhARF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9

[6].刁锐琦,徐耀.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及植物遗传育种分析[J].南方农机.2018

[7].李菲,何小红,李欲轲,乙引.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8].李慧峰,张文芹,董庆龙,王小非,冉昆.苹果生长素响应因子(MdARF)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果树学报.2018

[9].苏丽艳.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8

[10].宋顺,黄东梅,马蔚红,王甲水,周兆禧.生长素响应因子(ARF)与植物遗传育种[J].分子植物育种.2018

标签:;  ;  ;  ;  

生长素响应因子论文-刘锴栋,郑小林,肖浪涛,张涛,黎海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