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群体论文-高权丽,卜炜玮,吴琴,邹何辉,张莉敏

内外群体论文-高权丽,卜炜玮,吴琴,邹何辉,张莉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外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歧视知觉,合作行为,状态自尊,初中生

内外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高权丽,卜炜玮,吴琴,邹何辉,张莉敏[1](2019)在《初中生歧视知觉的发展及对内外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歧视知觉主要是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的不公正的消极性或者伤害性对待,是一种直接与群体成员资格相关的主观体验。作为社会排斥的一种,歧视知觉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健康和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合作行为是个体或群体之间为了实现某种有益的结果而进行的协同行为。为了探究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行为的关系,本研究以734名初一学生为被试,通过为期一年的追踪,考察了初中生歧视知觉的发展特征,且利用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范式,探讨了初中生的歧视知觉水平对内外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且性别差异显着,女生的歧视知觉水平低于男生。(2)歧视知觉水平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初中生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歧视知觉水平越高,其合作行为水平越低。(3)群体类型会影响初中生对公共账户的贡献率,个体对内群体的贡献率显着高于外群体。(4)状态自尊在初中生歧视知觉和与外群体的合作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贺淑娴[2](2019)在《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对道德伪善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道德沦丧事件,引起了学者们对影响个体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因的重视。当前有研究提出,羞耻感对于个体道德未来行为具有预测功能,因为羞耻感本身就是道德情绪的内容之一,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积极任务分配范式,探讨内群体和外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并探究羞耻感是否在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对个体的道德伪善行为起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被试先完成Tajfel的点估计虚假任务,然后再运用积极任务分配范式和典型羞耻事件的材料,以被试选择抛硬币的人数以及被试分给自己和他人的积极任务的数量作为因变量,测量个体道德伪善的行为。实验一采用2(陌生人身份:内群体/外群体)x2(陌生人数量:2人/5人)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二聚焦于羞耻感的情绪体验,通过2x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羞耻感对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道德伪善行为是否起中介作用。结果:(1)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男女在分配任务的选择上不存在差异;(2)内群体陌生人在场与外群体陌生人在场时相比,男女选择抛硬币的比例显着;.(3)外群体陌生人在场与内群体陌生人在场时相比,个体将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的比例显着;(4)在2个、5个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内群体组与外群体组相比选择抛硬币的比例显着高于自己分配;(5)在5个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他人的比例显着;(6)羞耻感对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时个体的道德伪善行为起到中介作用。结论:内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的增加,被试会通过适度降低自身利益所得来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在外群体陌生人在场面前,则相对不会降低自身利益;内群体陌生人相对于外群体陌生人在个体道德伪善的抑制方面更具优势;羞耻感的诱发会减少个体道德伪善行为的发生,印证了羞耻感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导善性以及约束性能够发挥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玉花[3](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SEB实证研究——来自内外群体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社会大众和初中留守学生对留守儿童群体刻板印象的现状和差异,运用留守儿童刻板解释偏差SEB问卷,对社会大众和初中留守生进行内隐刻板印象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留守学生对内群体不存在内隐刻板印象,社会大众普遍存在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其中中小学教师有着显着的刻板解释归因偏差。(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王慧颖[4](2019)在《《经世报》与戊戌时期浙江维新群体内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经世报》是戊戌时期浙江地区一份鼓吹改革维新的新式刊物。该刊的创设是浙江各方维新士人合力的结果,但各方从一开始就在办刊动机上存有歧见,且多勉强为之。创刊后不久,《经世报》就因章太炎和宋恕两位主笔言论多涉敏感政治话题,并与广东康梁维新派对垒,而遭受内外异议。宋、章两位主笔的离职,固然使该刊言论转趋平实,但也削弱了该刊的社会影响力及各方的支持,增加了经费困难,加速了该刊的夭折。《经世报》的兴废与浙江士人与康梁维新派之间的矛盾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浙江维新群体内部的各种分歧及政治上的局限。(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9年01期)

丁道群,来棘[5](2018)在《内、外群体关系影响个体对核心厌恶刺激的行为反应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内、外群体关系对核心厌恶刺激行为反应倾向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GNAT范式(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和主观评定方法探讨被试对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核心厌恶刺激的内隐和外显行为反应倾向。结果:实验一以血缘关系区分内、外群体,发现相对于外群体成员,被试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对内群体成员核心厌恶刺激表现出更弱的回避行为反应倾向。实验二以乡土关系区分内、外群体,发现相对于外群体成员,被试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对内群体成员核心厌恶刺激也表现出更弱的回避行为反应倾向。结论:内群体关系在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均显着减弱了个体对核心厌恶刺激的回避行为反应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吴伟[6](2018)在《权力感知与内/外群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力与道德判断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权力是对重要资源的一种控制,而道德判断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对道德事件的发生、过程或结果所形成的判断。本研究将人与环境的理论引入到权力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从权力感知(特质权力、情境权力)的角度对道德判断进行探讨,同时,本研究将判断事件的主人公与判断主体的关系考虑进来,更深入的探讨影响道德判断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权力感知与内外群体对道德判断的联合影响,从而丰富、充实了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并使得研究结果更加接近现实。研究一采用个人权力感问卷及道德判断问卷对62大学生的特质权力以及道德判断方式进行测量,探讨特质权力是否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特质权力的被试在道德判断上的思维方式不同,并且存在显着差异,即低特质权力的被试更加倾向于结果导向的道德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而高特质权力的被试更加倾向于规则导向的道德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研究二采用个人权力感问卷、词语搜索任务及道德判断问卷对159名大学生的特质权力以及道德判断方式进行测量,探讨特质权力与情境权力的匹配程度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个体权力感知的匹配程度会影响道德判断。在低情境权力下,个体权力感知匹配的被试(即低特质权力感的被试)倾向于采取结果(认知加工)导向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个体权力感知不匹配的被试(即高特质权力感的被试)倾向于采取规则(情绪直觉加工)导向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在高情境权力下,个体权力感知匹配的被试(即高特质权力感的被试)与不匹配的被试,都倾向于采取规则(情绪直觉加工)导向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但是,相比于个体权力感知匹配的被试(即高特质权力的被试),个体权力感知匹配的被试(低特质权力的被试)的这种倾向性更大。研究叁采用个人权力感问卷、词语搜索任务及设计内外群体的道德判断问卷对160名大学生的权力感知匹配程度与对内外群体的道德判断进行测量,探讨权力感知匹配程度与内/外群体对道德判断产生的联合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权力感知与内/外群体对道德判断的交互作用显着。当低特质权力被试处在低情境权力下时,相比于外群体成员,被试对内群体成员进行道德判断更加倾向于采取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当低特质权力被试处在高情境权力下时,被试对内群体成员与对外群体成员进行的道德判断无显着差异;当高特质权力被试处于低情境权力以及高情境权力下时,对内/外群体成员都采取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道德判断,只是相比于内群体成员,被试对外群体成员的规则导向的倾向性更强。(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章海洋[7](2018)在《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内外群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行动的主要动力,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自利行为,随着近年来腐败问题的频发,自利行为的影响机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信心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影响判断与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信心存在着迁移效应,即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信心变化将影响在另一情境中行为结果。过分自信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信心类型,是决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过分自信是否也存在着迁移效应,是否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作用。另外,依据过分自信的进化理论,人们表现过分自信是为了能够占有更多有价值的资源,在内群体中,与其他成员是竞争关系,在外群体中,竞争关系将解除。因此,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因为行为对象的不同来源而存在差异。基于以往信心与自利行为研究中并没有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过分自信是否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效应,具体的影响效应是怎样的;在对行为对象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后,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是否会因为行为对象不同群体归属而存在显着差异。实验一以69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采用一般性知识问题作为过分自信的测量工具,独裁者游戏作为自利行为的测量工具。探讨不同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过分自信组)与非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存在着显着影响。过分自信组被试相对非过分自信组被试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利行为。实验二以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班级的66名学生作为被试,在实验一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增加群体倾向评定问卷作为群体认同倾向的测量工具,在测量自利行为的独裁者游戏中将行为对象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采用2(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2(行为对象群体归属:内群体,外群体)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探讨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过分自信组)与非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组)对来自不同群体(内群体组,外群体组)被试的自利行为存在的差异是否显着。结果显示,对同群体倾向的群体成员的自利水平显着低于对不同群体倾向群体成员的自利水平;过分自信组被试对内群体成员较外群体成员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利行为,即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存在外群体偏好。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效应,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效应因行为对象的不同群体归属而存在显着的差异。过分自信的人在人际互动中较非过分自信的人表现的更为自利;过分自信的人在对待内群体成员时较外群体成员表现的更为自利。本研究基于信心与自利行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为信心的迁移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邹小燕[8](2018)在《同步动作对彝、汉两族大学生内外群体亲社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步动作是指以相同频率和(或)周期对周期性行为进行匹配的趋势。同步动作对个体亲社会性有影响。研究表明,同步动作能增加群体凝聚力,促进亲社会行为,从而增进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使人们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同步动作亲社会效应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大规模群体中的合作行为,进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群体。首先,就同步动作亲社会效应的指向对象而言,当前研究主要存在狭义和广义之争。持同步动作引起狭义亲社会性的观点认为:同步动作只会增加个体对内群体成员的亲社会性;持同步动作引起广义亲社会性的观点则坚持:同步动作不仅能增加个体对内群体成员的亲社会性,还能增加个体对外群体成员的亲社会性。最近研究表明,同步动作产生的是广义亲社会性,但这一结果尚未在中国被试身上得到验证。其次,当前研究缺乏对竞争情境下同步动作亲社会效应的验证。再者,研究发现,短暂的同步动作经历能增加个体亲社会性。那么,同步动作参与经历的多少是否会造成个体亲社会性的差异呢?基于上述叁个问题,研究采用情境实验,以“左脚舞”为蓝本设计同步动作,通过两个实验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1考察非竞争情境下,同步动作对彝、汉两族大学的内外群体亲社会性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竞争情境下,同步动作的亲社会效应及其机制。研究1探讨无竞争情境时,同步动作对彝、汉两族大学生内外群体亲社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情境实验,对164名被试进行研究。采用2×2×2叁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动作条件(同步动作、非同步动作)、帮助目标(延伸内群体、外群体)以及民族(彝族、汉族),因变量为被试的帮助意愿以及帮助时间。实验前,先启动被试的民族身份,接着完成不同的动作任务,然后进行亲社会性测量,最后填写活动后问卷。结果发现:无竞争情境时,与非同步动作相比,完成同步动作的被试其亲社会性更高;帮助目标和民族的主效应不显着;所有交互作用均不显着。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群体实体性、社会联结、延伸融合以及延伸认同的中介作用均不显着。研究2考察竞争情境下,同步动作对彝、汉两族大学生内外群体亲社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情境实验,对186名被试进行研究。实验为2×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动作条件(同步动作、非同步动作)和民族(彝族、汉族),因变量为被试投给既定舞蹈队的票数。除了亲社会性测量材料,其余材料以及实验程序均同研究1。结果发现:竞争情境下,同步与否不会对被试的亲社会性产生影响;但是彝、汉两族大学生的亲社会性存在显着差异:当投票目标为延伸内群体时,彝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性;当投票目标为外群体时,汉族大学生比彝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群体实体性、社会联结、延伸融合以及延伸认同的中介作用均不显着。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同步动作能提高个体的亲社会性,但同步动作的亲社会效应与其帮助目标无关;(2)群体竞争阻碍了同步动作的亲社会效应;(3)竞争情境下,彝、汉两族大学生的亲社会性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当帮助目标为延伸内群体时,彝族大学生的亲社会性显着大于汉族;当帮助目标为外群体时,彝族大学生的亲社会性显着小于汉族;(4)不管竞争还是非竞争情境,同步动作都不能通过群体实体性、社会联结、延伸融合以及延伸认同来提高被试的亲社会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张媛媛[9](2018)在《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社会群体不断壮大。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传统“单位”组织中的群体相比,新社会群体出现在“单位制”组织之外的劳动部门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因此也被称为体制外群体。那么这些新分化出来的群体在当前的社会格局中有着怎样的社会影响呢?这是植根于当前社会转型期的重要问题。社会转型伴随着这种新生群体的出现导致了体制内外群体在客观地位和主观态度上的差异,社会整合面临挑战。而利他行为作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视角,有利于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加强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凝聚和整合。因此本文正是基于体制内外群体的比较来探讨群体分化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本文根据CSS2015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按照“单位体制类型→心理因素→利他行为”这一关系链,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单位体制类型与其它变量的对比探究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二是加入主观心理因素变量,寻找单位体制类型对利他行为影响的实现路径,同时作为这一关系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还加入了单位体制与心理变量的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并不广泛,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户口性质以及收入、受教育程度都不显着,这其中单位体制和心理因素尤为显着,证实了体制因素具有结构制约性的特点,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二、心理因素在单位体制影响利他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单位体制确实会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然而这种影响能够发生的前提在于这种外在的体制因素能否被行动者感知到并且转化为主观的心理因素,当加入心理因素的变量时,体制因素的作用被转移了,因此呈现出表面上的无关。另外本文还对不同层次的心理因素做出了区分,包括贴近生活层面的生活满意度和和宏观层面的社会信任度,生活层面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弱于宏观层面的,它们在人们内心的升华作为一种传递关系构成了中介作用即心理途径中的一环。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任何一种行动都包含着其特殊的结构背景和行动者的心理因素,行动者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要按照既定的规范做出行为,同时这种制度环境又建构了行动者的主观心理状况。研究不同体制类型组织下的群体对于利他行为的不同选择,就是理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行动者进行行为选择的特定制度环境和特殊心理。因此,应该同时从制度和思想层面去强化利他行为导向,弘扬利他主义和利他精神,引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8-05-01)

刘雍江,林可勇,左全顺[10](2017)在《布依、苗族大学生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内、外群体认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布依族、苗族大学生双文化认同整合、内外群体认同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0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外群体认同上,布依族大学生显着高于苗族大学生,而内群体认同不存在显着民族差异,布依族、苗族大学生均表现出外群体偏好现象;(2)双文化认同整合不存在民族间差异;(3)双文化认同整合对内、外群体认同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7年11期)

内外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针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道德沦丧事件,引起了学者们对影响个体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因的重视。当前有研究提出,羞耻感对于个体道德未来行为具有预测功能,因为羞耻感本身就是道德情绪的内容之一,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积极任务分配范式,探讨内群体和外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并探究羞耻感是否在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对个体的道德伪善行为起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被试先完成Tajfel的点估计虚假任务,然后再运用积极任务分配范式和典型羞耻事件的材料,以被试选择抛硬币的人数以及被试分给自己和他人的积极任务的数量作为因变量,测量个体道德伪善的行为。实验一采用2(陌生人身份:内群体/外群体)x2(陌生人数量:2人/5人)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二聚焦于羞耻感的情绪体验,通过2x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羞耻感对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道德伪善行为是否起中介作用。结果:(1)外群体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男女在分配任务的选择上不存在差异;(2)内群体陌生人在场与外群体陌生人在场时相比,男女选择抛硬币的比例显着;.(3)外群体陌生人在场与内群体陌生人在场时相比,个体将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的比例显着;(4)在2个、5个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内群体组与外群体组相比选择抛硬币的比例显着高于自己分配;(5)在5个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他人的比例显着;(6)羞耻感对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时个体的道德伪善行为起到中介作用。结论:内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的增加,被试会通过适度降低自身利益所得来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在外群体陌生人在场面前,则相对不会降低自身利益;内群体陌生人相对于外群体陌生人在个体道德伪善的抑制方面更具优势;羞耻感的诱发会减少个体道德伪善行为的发生,印证了羞耻感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导善性以及约束性能够发挥正向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外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高权丽,卜炜玮,吴琴,邹何辉,张莉敏.初中生歧视知觉的发展及对内外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贺淑娴.内外群体陌生人在场及其数量对道德伪善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王玉花.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SEB实证研究——来自内外群体的比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4].王慧颖.《经世报》与戊戌时期浙江维新群体内外关系[J].史林.2019

[5].丁道群,来棘.内、外群体关系影响个体对核心厌恶刺激的行为反应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

[6].吴伟.权力感知与内/外群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8

[7].章海洋.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内外群体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邹小燕.同步动作对彝、汉两族大学生内外群体亲社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9].张媛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0].刘雍江,林可勇,左全顺.布依、苗族大学生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内、外群体认同的关系[J].科教导刊(下旬).2017

标签:;  ;  ;  ;  

内外群体论文-高权丽,卜炜玮,吴琴,邹何辉,张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