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小儿气道狭窄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小儿气道狭窄中的价值

(昆明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儿气道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105例患儿行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儿中,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气道狭窄28例(其中2例为气管插管后气道狭窄),多层螺旋CT三维气道重建成像清晰,完整显示段以上支气管气道狭窄的部位、大小、形状。结论:MSCT三维气道重建在支气管狭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道三维重建;儿童;气道狭窄;

儿童气道狭窄病因有气道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气道本身或气道外肿物的压迫、各种炎症,近年来随着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逐渐增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所致的气道狭窄也日渐多见。气道狭窄是造成儿童尤其婴幼儿反复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1],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气促,随着狭窄程度加重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甚至出现气道痉挛、窒息而死亡。以往主要是依靠普通胸透、胸部X线摄片、支气管碘油造影等诊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特别是气道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气道及其毗邻组织的结构,对诊断气道及其周围的病变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帮助临床医生减少了漏诊、误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气道重建技术在小儿气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接受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的患儿共有105例,男69例,女36例,年龄:5天—13岁11月,其中婴儿54例(51.4%),幼儿27例(25.7%),学龄前儿童18例(17.1%),学龄儿童6例(5.7%)。病程为1周至2月、反复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1.2扫描方法:所有患儿均为仰卧位,婴幼儿在熟睡平静呼吸状态下两臂上举、年长儿两臂上举抱头吸气后屏气下扫描。扫描范围自喉部向下至肺底水平。采用64排螺旋CT机行常规扫描,120kV,110mA,层厚1mm,螺距1:1。扫描数据传至同步工作站,利用工作站中自带的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2.结果

105例患儿中,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56例气道重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为炎性病变,气道狭窄28例(其中2例为气管插管后气道狭窄)(26.7%),气道异物6例(5.7%),心脏疾病5例(4.8%),支气管肺发育不全3例(2.8%),纵隔占位3例(2.8%),支气管扩张2例(1.9%),气道内肿瘤2例(1.9%)。

3讨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通过扫描三维采集数据,可以进行多种方向的重建。有比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检查速度快,一次旋转可获得多层图像;图像质量好;整合了CT血管成像、三维成像和容积再现。重建出的轴位像、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都具有一致的空间分辨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具有薄层、大扫描范围、多时像的特点。并且螺旋CT三维重建具有仿真内窥镜优点,其采集气管、主支气管的容积数据后,重建出空腔器官中轴行一致的,多幅器官内表面图像。对于存在气道狭窄的患儿,可完整显示段以上支气管气道狭窄的部位、大小、形状。对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到达的严重狭窄或完全梗阻远端的气道,可确定远端气管的开通及分支情况,尤其是可显示常规CT横断面上不容易发现的轻度狭窄;对于气管内外的肿物,可非常方便地显示纵隔肿物对气管、支气管树的纵向压迫或堵塞;同时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对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的患者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对于纤支镜所不能达到的细小支气管分支病变显示明显优于纤支镜。对病程长、反复呼吸道感染、拔管困难、经积极抗感染等治疗不理想者,建议及早行MSCT三维气道重建检查,以了解有无支气管狭窄病变存在。从上述可以看出,肺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气道三维重建检查十分必要,对诊断和治疗起关键作用,尤其在诊断气道狭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总而言之,MSCT三维气道重建在支气管狭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无条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更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惠民,江载芳,江沁波,等.小儿反复肺炎的基础疾病和诊断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3):153

2.张德强,王莹.多层螺旋CT三维气道重建在支气管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1):73

标签:;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小儿气道狭窄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