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药材论文-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单味药材论文-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味药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参类保健食品,总皂苷,人参皂苷,紫外分光光度法

单味药材论文文献综述

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1](2012)在《含单味药材参类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含单味药材参类(人参、西洋参)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采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与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西洋参药材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相比较。结果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少量产品的测定结果比较接近,大部分产品的测定结果有显着性差异。结论为达到产品质量可控和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对于以单味药材投料的参类产品应采用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同时达到监测产品投料的目的,尽快淘汰UV法测定总皂苷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2年16期)

孙艳清,马冯飞,朱杰,冯芳[2](2011)在《栀子厚朴汤及相关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栀子厚朴汤及相关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在上述分析条件下,各样品中共存成分实现了基线分离;栀子苷、橙皮苷、和厚朴酚以及厚朴酚质量浓度分别在9~1 500、15.6~650、4.5~750和6~1 000 mg.L-1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6、3.1、0.9和0.6 mg.L-1。多指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全方及药对和单味药材中相应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可用于栀子厚朴汤及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1年08期)

段旭光,周崇文,陈科,曾雷[3](2009)在《中药复方及单味药材中淫羊藿苷的大鼠体内药动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比较复方与单味药材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数差别,探讨配伍对药效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别灌胃复方及单味药材提取物后,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淫羊藿苷的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3P97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药动学模型拟合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复方及单味药材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分别呈二室和一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复方组Cmax=(3.133±0.290)μg/ml,t1/2(Ka)=(0.753±0.809)h,Tmax=(2.089±0.144)h,AUC0-24=(30.839±3.680)μg·h/ml。单味药材组Cmax=(2.318±0.218)μg/ml,Tmax=(1.497±0.521)h,AUC0-24=(19.947±2.555)μg·h/ml。结论:与单味药材相比,复方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增加、消除及达峰时间延长、血浆清除率减少,因此复方配伍对淫羊藿苷体内过程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9年19期)

张磊[4](2009)在《聚酰胺树脂对复方山楂提取液及单味药材分离纯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复方山楂提取液与单味药材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复方山楂提取液及各单味药材经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前后所含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单味药材与复方山楂提取液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以及通过液质联用技术(HPLC-MS)指纹图谱来定量检测单味药材及复方山楂提取液中各成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各成分的含量在经过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后的变化情况,为复方山楂提取液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如下:复方山楂提取液中所包含物质众多,通过传统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发现,经聚酰胺树脂纯化后,二苯乙烯苷主要集中在前4.0BV醇洗脱液中,其中在1.5BV时达到最高,5.0BV之后均未洗出,检测合并醇洗脱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得率为92.60%;总黄酮主要集中在前6.0BV醇洗脱液中,其中在1.0BV时达到最高,7.0BV之后洗出量很低,与提取液相比,前6.0BV醇洗脱液中总黄酮的累积得率为90.25%,检测合并醇洗脱液中总黄酮的得率为90.35%,因此二者都具有很高的得率,实现了药液质量的精制纯化。同时单味药材中二苯乙烯苷的损失率较复方山楂提取液低,而黄酮类成分的损失率较复方山楂提取液高,洗脱液当中的二苯乙烯苷、总黄酮类成分主要集中在1.0-6.0BV样品当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液质联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复方山楂提取液及单味药材主要药效成分二苯乙烯苷、黄酮类、蒽醌类、萘骈-吡咯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各成分经聚酰胺树脂吸附后的洗脱规律,不同成分之间由于其各自的化学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导致了其与聚酰胺分子之间形成的作用力强弱不同,发现不同成分在不同体积收集的洗脱液中,都有存在,但分布在0.5-7.0BV样品中的物质种类、含量居多,所以综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考虑,在工业大生产中,从企业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可以采用只收集0.5-7.0BV体积的洗脱液,这样可以将绝大部分的有效成分进行收集,将会大大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5-01)

边洪荣,潘海宇,黄木土[5](2006)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单味药材中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各单味药材中多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②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PSM),λ为4 9 0 nm,显色在4.5小时内稳定。③结果煎剂中多糖含量分别为黄芪3 5mg/g,桂枝0mg/g,芍药2 0.4mg/g,生姜0mg/g,大枣30.5mg/g。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合煎多糖含量为1150.76mg/g;单煎得到的多糖等于各单味药多糖之和: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含量为1658.66mg/g。④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多糖的含量可因不同配伍发生变化,5种药合煎比单煎多糖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张珊珊,贺福元,胥新元[6](2001)在《补阳还五汤及单味药材多糖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补阳还五汤及单味药材多糖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两者的含量差异。方法:酚硫法(PSM,phenol sulfaric method),结果:本法入max为490nm,显色在4.5h稳定,RSD为3.351%,回收率为96.4%,补阳还五汤多糖成分含量为(44.40±1.49)mg/g,各单味药分别为:黄芪(50.34±1.70)mg/g,当归(124.50±4.17)mg/g,川芎(23.57±0.79)mg/g,赤芍(41.74±1.40)mg/g,桃仁(16.16±0.54)mg/g,红花(16.90±0.57)mg/g,地龙(1.37±0.05)mg/g。结论:单味药材多糖含量与文献报道相符。而复方补阳还五汤的多糖含量为其之和,提示复方用水混提对多糖成分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高文博[7](1981)在《易混药材及单味制剂紫外光谱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复杂,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也常有差异,但原则上,一个混合物的紫外光谱应是各个组分光谱的综合和迭加。据此,设想每一种药材只要它所含诸成分的质和量基本相同,则其紫外光谱当会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1981年04期)

单味药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栀子厚朴汤及相关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在上述分析条件下,各样品中共存成分实现了基线分离;栀子苷、橙皮苷、和厚朴酚以及厚朴酚质量浓度分别在9~1 500、15.6~650、4.5~750和6~1 000 mg.L-1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1.6、3.1、0.9和0.6 mg.L-1。多指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全方及药对和单味药材中相应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可用于栀子厚朴汤及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定量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味药材论文参考文献

[1].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含单味药材参类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研究[J].中国药业.2012

[2].孙艳清,马冯飞,朱杰,冯芳.栀子厚朴汤及相关药对和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定量分析[J].药学进展.2011

[3].段旭光,周崇文,陈科,曾雷.中药复方及单味药材中淫羊藿苷的大鼠体内药动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

[4].张磊.聚酰胺树脂对复方山楂提取液及单味药材分离纯化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边洪荣,潘海宇,黄木土.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单味药材中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

[6].张珊珊,贺福元,胥新元.补阳还五汤及单味药材多糖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

[7].高文博.易混药材及单味制剂紫外光谱鉴别[J].中国药学杂志.1981

标签:;  ;  ;  ;  

单味药材论文-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