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降解菌论文-曾宪烘,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

功能降解菌论文-曾宪烘,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茶酚,分子对接,相互作用,催化机理

功能降解菌论文文献综述

曾宪烘,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1](2019)在《PAEs高效降解菌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并结合多种光谱学手段阐明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催化儿茶酚的相互作用机制。我们成功克隆表达了一种新的C23O (命名为C23O-2G)并鉴定为外二醇双加氧酶亚家族1.2的新成员。通过对重组C23O-2G进行表征显示其在温度30℃和pH 7.5下的条件下具有最佳活性,并且在底物特异性实验中发现儿茶酚(100%比活性,Km=39.35μM)和4-甲基儿茶酚(92%)为最佳底物。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儿茶酚在C23O-2G上的精确结合位点,并提出了一些关键残基介导的催化机理。从荧光光谱得到的结合和热力学参数表明,儿茶酚可以通过静态和动态猝灭机制有效地猝灭C23O-2G的内在荧光,并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自发形成C23O-2G/儿茶酚络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同步荧光,CD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C23O-2G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明显变化,C23O-2G二级结构含量变化尤其显着。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从外观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变化。本研究扩展了我们对芳香族化合物分解代谢中涉及的代表性双加氧酶的催化机理的理解。(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张永芳,王明明,张东旭,李宝元,白海[2](2019)在《头孢菌素类降解菌Achromobacter sp.YF-1的筛选与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无污染地利用头孢菌素类废弃药渣,以长期堆放的头孢菌素类药渣土壤为样品源,从中获得浸出液,通过第叁代头孢药品头孢克肟驯化、筛选出具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革兰氏染色法、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双染色法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序列分析;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对菌株的生长特性及最佳降解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菌为杆状细菌,无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该菌株属于Achromobacter属,并命名为Achromobacter sp. YF-1;该降解菌在温度37℃、pH 6~7、转速120 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7 d,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率达92.71%;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降解能力稳定,可用于处理药渣中残留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7期)

尹向阳[3](2019)在《煤化工废水特征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菌群降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化工废水中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酚类、氨类和多环芳烃类物质等,是一种难降解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出水中仍有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存在,增强生化降解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择苯酚和菲为目标污染物,从煤气化废水中筛选了两株高效降解菌,考察了降解菌对菲的降解性能,以及腐植酸、羟丙基-β-环糊精(HPCD)等表面活性物质对污染物降解的强化作用。另外,模拟不同组成的含酚废水,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强化微生物菌群,探讨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酚类污染物降解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生化出水中筛选出两株菌,经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两株菌分别属红球菌(Rhodococcus)和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命名为Rhodococcus XY916和Chryseobacterium H202。(2)细菌Rhodococcus XY916作降解菌,考察其生理生化特性和粘附特性,确定了最适生长环境条件,并探讨了腐植酸对XY916降解性能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红球菌XY916在11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最适生长pH为弱碱性,可耐受矿化度范围为0-20000 mg/L,并可在初始菲含量120 mg/L以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加入腐植酸,低浓度的腐植酸能够增强XY916疏水性,同时提高菲的表观溶解度,从而促进菲的降解,降解率可达95.3%。而高浓度腐植酸(100 mg/L以上)对菲的吸附阻碍了菌与菲的接触,从而导致菲的降解率略微降低。(3)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是去除难降解污染物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微生物对苯酚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可利用苯酚作为底物强化多环芳烃的降解。本研究以Chryseobacterium sp.H202作降解菌,苯酚和菲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H202对菲的共代谢作用以及羟丙基-β-环糊精对共代谢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苯酚可促进H202对菲的降解,并通过水杨酸和原儿茶酸两种代谢途径实现菲的降解。共代谢过程中,羟丙基-β-环糊精与菲形成包合物,增大了菲的表观溶解度并降低了菲的生物毒性,进而提高降解菌的脱氢酶活性,强化H202对苯酚和菲的共代谢,当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含量为50 mg/L时,菲的去除率高达80%。(4)采用MBBR处理酚类模拟废水,研究了苯酚、对硝基酚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当模拟水中只含有625 mg/L的苯酚时,COD去除率达94%,苯酚去除率可达100%,优势菌种为Acidocella、Rhodanobacter、Acinetobacter、Burkholderia。当模拟废水中加入30 mg/L对硝基酚时,COD去除率为92%,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0%,优势菌转变为耐酸性的Acidocella和Acidisoma。调节反应器pH至7.3-7.5,反应器运行稳定后,COD去除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90%左右,对照组优势菌减少为Rhodanobacter和Burkholderia,实验组群落结构变化显着,优势菌有Burkholderia、Salinispora、Pandoraea、Chryseobacterium、Methylo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Delftia、Cupriavidus、Comamonas和Pedobacter,但对硝基酚去除率反而降低,约70%,表明偏酸性环境有利于对硝基酚的去除。(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6)

何怡雯[4](2019)在《DDT降解菌Ochrobactrum sp.DDT-2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氯农药曾广泛用于农业害虫与公共卫生防治,虽早已被禁,但如DDT等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残留依然可以检测出来,存在一定的健康与生态风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作为一类保守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超基因家族酶系,普遍存在生物体中。GSTs主要功能是催化内源、外源等有毒物质形成低毒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排出体外,减少或避免对机体造成损害。本文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DDT降解菌Ochrobactrum sp.DDT-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Illumina Hiseq和SOAPdenovo(v2.04),测序、组装、优化和补洞后获得了 DDT降解菌Ochrobactrum sp.DDT-2基因信息。通过组装序列、ncRNA信息、编码基因、COG、GO、KEGG功能注释,绘制得到了 DDT降解菌Ochrobbactrum sp.DDT-2基因组圈图。预测全基因组注释中编号为U1GM001187的基因序列,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命名为dhc基因,作用于DDT→DDE的转化。(2)利用PCR方法从DDT降解菌Ochrobactrum sp.DDT-2菌株中克隆到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dhc,构建重组表达菌株,在IPTG(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的诱导下,在26kDa左右有明显的表达蛋白条带。试验表明其具有降解DDT、DDE和DDD的作用,DDT在dhc基因作用下降解为DDE,随后继续脱氯化氢生成DDMU,DDE和DDD都降解为DDMU。(3)纯化经IPTG诱导的重组表达蛋白,研究其酶学基础特性。纯化后的蛋白酶可在一个较宽的温度(20-45℃)和pH(6.0-7.0)范围内具有降解作用,同时还能降解七氯、林丹、百菌清和β-666,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分析得到纯化酶对其作用途径是:β-HCH→五氯环己烯;林丹—→五氯环己烯→叁氯苯;百菌清→1,3-二酰胺-四氯苯;七氯→外环氧七氯。本研究获得的降解酶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且具有较好的底物广泛性,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启全[5](2019)在《生物炭及降解菌剂对污染土壤微生物及功能基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等特性,可成为廉价高效的环境吸附剂,能够应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本研究以农用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在300℃、500℃和700℃的条件下使用管式炉限氧热解制备生物炭。在此基础上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元素及官能团组成等性质的影响,同时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中的菲(PHE)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PAHs降解菌(Achromobacter sp.LH-1)固定于生物炭制备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开展了生物炭及降解菌剂对PHE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通过高通量微生物分类测序技术对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土壤环境样本中的全部DNA信息进行定量分析,重点考察了生物炭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对污染土壤C、N、P、S元素循环过程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影响,探究生物炭的使用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循环代谢过程的影响情况,进而揭示生物炭的应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考察不同温度下所制备生物炭的结构性质影响规律及对多环芳烃吸附能力的影响,发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产率逐渐下降、灰分含量逐渐上升、极性官能团逐渐减少、还原性以及芳香化程度逐渐增强,产生更多的孔径结构;同时在叁种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对PHE吸附能力存在差异性,300℃、500℃及700℃下热解的生物炭对PHE吸附率分别达到了76.3%、91.2%和76.3%。表明500℃下制备的生物炭吸附PHE能力最强,适合作为吸附剂对PHE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试验。通过向无污染土壤施加生物炭的模拟盆栽试验发现,在施加生物炭后,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有机质含量上升,蔗糖酶、磷酸酶以及脲酶的酶活升高,并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pH值,表明生物炭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升土壤养分。研究结果表明经生物炭处理的PHE污染土壤的PHE降解率为85.4%,经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处理的PHE污染土壤的PHE降解率为93.4%,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磷酸酶及蔗糖酶酶活升高。表明生物炭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对PHE污染土壤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经生物炭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处理的PHE污染土壤中微生物丰富度及群落结构变化进行考察,发现向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的丰富度。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可知,土壤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土壤中的优势菌门,这两种菌门丰富度接近土壤整体门丰富度的50%。在属水平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发现生物炭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着的影响,生物炭的添加使Subdivision3 genera incertae sedis sp.、Ohtaekwangia sp.、Lysobacter sp.恢复至无污染土壤水平,使土壤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并在菌液处理组与菌剂的处理组中均检测到了较高丰度的菌属Achromobacter sp.,此菌属为菌剂中所包含的外加菌属,表明多环芳烃降解菌剂中的Achromobacter sp.能够在土壤稳定存在,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起到了积极的降解作用。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考察了生物炭与多环芳烃降解菌剂治理PHE污染土壤的过程中,参与土壤碳、氮、磷及硫元素循环过程中微生物酶的功能基因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会使参与土壤碳、氮、磷和硫循环过程关键酶的调控基因丰度发生显着的变化。这表明生物炭在对土壤进行修复的同时,能够将结构复杂的纤维类物质降解为易被利用的碳化合物,促进了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与迁移,对于碳循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加速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氮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生物炭的添加会使固氮过程中关键的酶基因丰度以及硝化作用关键的酶基因丰度降低,导致土壤中由微生物活动所生成的氨含量降低;生物炭提升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丰度,但降低了一氧化氮还原酶及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的丰度。生物炭由于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会流入土壤中使土壤中硝酸盐积累,同时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还原酶的基因丰度降低,最终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上升;一氧化氮还原酶的基因丰度降低,可以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在对磷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生物炭对PHE污染土壤磷循环关键酶的基因丰度影响较小,表明生物炭对土壤的磷循环过程影响较小;在对硫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生物炭的添加提升了土壤硫氧化过程中硫氧化酶的基因丰度,降低了硫还原过程的相关酶基因丰度,使土壤中氧化态硫的含量升高,硫酸盐及硝酸盐含量增加。多环芳烃降解菌剂会使土壤碳、氮、磷和硫循环过程关键酶的调控基因丰度发生显着变化。在对碳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向土壤中添加多环芳烃降解菌剂提升了土壤固碳酶的基因丰度,使土壤中碳含量增加,同时也提升了碳降解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丰度,加快了土壤中碳素的生物地化循环过程;在氮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菌剂的添加会使固氮过程中关键的酶基因丰度降低,提升硝化作用关键的酶基因丰度,降低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还原酶基因丰度;在硫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对硫循环基因的影响较小,并不能改变土壤中硫循环过程;在对硫循环酶基因的研究中发现菌剂能够提升土壤硫氧化过程中硫氧化酶的基因丰度,降低硫还原过程的相关酶基因丰度,表明硫的代谢可能逐步增加土壤中硫酸盐及亚硫酸盐的含量。综上所述,通过相关酶基因的变化分析,多环芳烃降解菌剂的添加会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使土壤中易被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的碳含量升高,加快了碳循环过程;多环芳烃降解菌剂增加了硝化作用的酶基因丰度,土壤中微生物产生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同时菌剂提升了硫氧化酶的基因丰度,使土壤中的硫向氧化态转化,硫酸盐及亚硫酸盐的含量升高。(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Tesso,Tujuba,Ayele[6](2019)在《吲哚降解菌及其除臭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类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动物养殖中,来源于L-色氨酸无氧代谢产生的粪臭素(3-甲基吲哚,3MI)等吲哚类化合物是养殖场臭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治理吲哚污染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本研究使用富集培养法从家禽粪便中分离出能够利3MI和吲哚的可培养细菌,在进行生化和分子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生化特性、培养条件、除臭功能及其机理,为吲哚生物除臭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分离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粪臭素的细菌2株,通过使用Biolog GEN III MicroPlate评估所分离菌株的生化特征并依据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NTA1-2A(A.Toweneri)和不动杆菌TAT1-6A(A.guillouiae)。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降解粪臭素(3MI)、吲哚的最佳温度和pH值,评估对粪臭素和吲哚的初始浓度的耐受性以及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NTA1-2A和TAT1-6A降解3MI的最佳温度和pH分别为31℃和6,两菌株可有效降解初始浓度范围为65~200mg/L的3MI;当初始浓度小于200mg/L时,两株菌在6天内的降解效率均大于85%;NTA1-2A和TAT1-6A菌株培养上清对初始浓度65mg/L 3MI的6天降解率分别为71.46%和60.71%;菌株NTA1-2A和TAT1-6A在8天内对家禽粪便中的3MI降解率分别达到84.32%和81.39%;两个菌株可降解初始浓度范围在58.58-300mg/L之间的吲哚,当吲哚初始浓度小于300 mg/L,6天内吲哚降解率为66.36%(NTA1-2A),94.87%(TAT1-6A)和96.00%(混菌);NTA1-2A和TAT1-6A菌株培养上清可完全降解初始浓度为120mg/L的吲哚;NTA1-2A和TAT1-6A及其混合菌株用于发酵家禽粪便在8天内分别降解粪便中78.67%、83.28%和83.70%的吲哚。采用LC-MS/MS对菌株发酵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讨两个菌株对粪臭素和吲哚的代谢机理。结果发现,两个菌株均降解3MI生成代谢物亮氨酸(C_6H_(13)NO_2)和正缬氨酸(C_5H_(11)NO_2),而TAT1-6A还可代谢3MI生成亚硝基吡咯烷(C_4H_8N_2O)。NTA1-2A降解吲哚生成吲哚-5-甲腈3-苯甲酰基(C_(16)H_(10)N_2O)、二甲基亚砜(C_2H_6OS)、脱氧鸟苷(C_(10)H_(13)N_5O_4)、亮氨酸(C_6H_(13)NO_2)和N-亚硝基吡咯烷,而NTA1-2A和TAT1-6A代谢吲哚也生成相同的代谢产物——神经碱(C_5 H_(13)3 NO)和正缬氨酸(C_5 H_(11)1 N O2)。该两株菌产生的3MI和吲哚的降解代谢物不同于其他报道,表明不同微生物菌株对吲哚类化合物的代谢具有多样性。综上,本研究筛选获得的菌株A.toweneri NTA1-2A和A.guillouiae TAT1-6A具有较强的降解吲哚类化合物的能力,在控制畜牧养殖业中恶臭气味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也有望应用于化工等行业吲哚类及含氮杂环污染物的治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王亚娥,王萍,郑莹,柴志龙,李杰[7](2019)在《1株具有铁氧化功能的苯胺降解菌的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模拟苯胺废水驯化以海绵铁为载体的SBBR反应器,从中分离出1株高效苯胺降解菌ZL-1,该降解菌具有铁氧化功能。经16S rDNA鉴定,菌株ZL-1为1种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sp.)。通过平行对比实验,考察了菌株ZL-1适宜的生长条件,研究了菌株ZL-1介入下的生物海绵铁体系对苯胺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ZL-1适宜的pH为4~9,温度为20~35℃,苯胺初始浓度为1 000 mg/L时,降解速率最快。此外,菌株ZL-1作用下的生物海绵铁体系,较单独海绵铁和单独ZL-1菌液体系对苯胺的降解率迭加之和高出10.1%。介入菌株ZL-1的海绵铁体系较介入非铁细菌PF-1的海绵铁体系,铁溶出量高出41.7%。生物海绵铁体系中生物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共同促进了海绵铁的溶出,尤其是铁细菌作用下的生物海绵铁体系,腐蚀效果更为突出。该体系中存在大量的Fe~(2+),形成了类Fenton反应,提高了苯胺的降解效果。该研究为经济高效降解苯胺废水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英,周剑忠,夏秀东,胡彦新,李莹[8](2018)在《L-苹果酸降解菌酿酒酵母降酸功能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降酸酿酒酵母FM-S-115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挥优良的降解L-苹果酸的功能,利用单因素实验分析影响FM-S-115菌株降酸功能的主要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建立FM-S-115菌株降酸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取最佳降酸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发酵温度、接种量和SO_2质量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26.26℃,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15%,SO_2质量浓度为81.08 mg/L。采用上述优化后的条件,FM-S-115的降酸率达38.11%,与37.98%接近,说明该实验模型的可操作性高。(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张毅然,高伟,张佳林,徐广飞,林法祥[9](2018)在《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戴河碱蓬-芦苇滨海湿地采集的5个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使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降解菌,采用重量法评价降解效率,通过GC-MS分析研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利用排油圈法测定降解菌的表面活性剂产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获得22株石油降解菌,在25℃降解21d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解率为17%~38%,其中qhd2B降解率最高,为38%,其中8株具有较好的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16s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所分离获得的22株菌中,8株菌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株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有一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丽水菌属(Yeosuana)。选取石油降解率在31%以上菌株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烷烃和多环芳香烃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菌株qhd2B对烷烃和芳烃的总降解率分别为79.9%和76.7%,是一株优良的石油降解菌。(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余丹,李斌,屈东,邹成义,汪林书[10](2018)在《芥子碱降解菌对肉种鸡产蛋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试验研究一次性腹腔注射芥子碱降解菌1(sinapine-degrading bacteria 1,SDB1)对肉种鸡产蛋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4只50周龄肉种鸡,平均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第1天,组1一次性腹腔注射1 m L生理盐水,组2~6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1 m L浓度为106、107、108、109、1010CFU/m L的SDB1菌液。试验期14 d,各组饲喂同一基础饲粮。试验结束后,测定产蛋性能、血清Ig M、Ig G、s Ig A、IL-1、IL-2、IFN-γ、C3、C4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1)低剂量组产蛋率显着(P<0.05)高于高剂量组。(2)高剂量组血清Ig M、IL-1和IL-2水平显着(P<0.05)高于低剂量组。(3)各组血清Ig G、s Ig A、C3、C4、IFN-γ和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例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低剂量SDB1(≤107CFU/m L)对肉种鸡产蛋性能和免疫功能没有不良影响,高剂量SDB1(≥108CFU/m L)能显着提高肉种鸡部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水平,但会降低其产蛋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功能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合理、无污染地利用头孢菌素类废弃药渣,以长期堆放的头孢菌素类药渣土壤为样品源,从中获得浸出液,通过第叁代头孢药品头孢克肟驯化、筛选出具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革兰氏染色法、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双染色法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序列分析;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对菌株的生长特性及最佳降解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菌为杆状细菌,无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该菌株属于Achromobacter属,并命名为Achromobacter sp. YF-1;该降解菌在温度37℃、pH 6~7、转速120 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7 d,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率达92.71%;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降解能力稳定,可用于处理药渣中残留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降解菌论文参考文献

[1].曾宪烘,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PAEs高效降解菌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的功能研究[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张永芳,王明明,张东旭,李宝元,白海.头孢菌素类降解菌Achromobactersp.YF-1的筛选与功能鉴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

[3].尹向阳.煤化工废水特征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菌群降解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4].何怡雯.DDT降解菌Ochrobactrumsp.DDT-2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王启全.生物炭及降解菌剂对污染土壤微生物及功能基因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

[6].Tesso,Tujuba,Ayele.吲哚降解菌及其除臭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7].王亚娥,王萍,郑莹,柴志龙,李杰.1株具有铁氧化功能的苯胺降解菌的降解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8].王英,周剑忠,夏秀东,胡彦新,李莹.L-苹果酸降解菌酿酒酵母降酸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8

[9].张毅然,高伟,张佳林,徐广飞,林法祥.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J].海洋科学.2018

[10].余丹,李斌,屈东,邹成义,汪林书.芥子碱降解菌对肉种鸡产蛋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8

标签:;  ;  ;  ;  

功能降解菌论文-曾宪烘,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赵海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