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1.浙江有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12000;2.绍兴南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312000

摘要:我国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地基,在这种地基上进行施工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使其产生足够的承载力的技术,被称为桩基施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基施工工艺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更高质量的建筑基础,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管理

1桩基施工工艺要点

1.1桩基施工前准备工作

(1)勘察施工现场

在施工之前,要优先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作为建筑工程师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在建筑进行施工之前,明确现场的情况是一项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现场勘察时,要将勘察的重点放在地质条件方面上,以便于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防止各种后期施工质量不佳而不得不进行返工的情况出现。勘察施工现场时还要将重点放在对于各种易发问题的处理上,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考虑地质水文和当前施工区域中的潜在危险后,还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土壤来设计适宜的施工技术,并进行后续工程的规划。同时合理规划排水沟,以防止由于排水不畅对施工造成影响。(2)选择施工设备。在完成现场勘查,并制定好合理的施工工艺之后,就需要根据当前想要选择的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设备的选型与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提升施工的效率,并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2预制桩与灌注桩施工工艺

(1)预制桩桩基施工。在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之中需要重点关注沉桩的方式,选择沉桩方式直接影响了桩基施工的质量。预制桩沉桩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水射法、静压法、击打法和震动法等,沉桩技术各有优劣,且适用于不同的土壤和地质环境之中,因此,要结合当前的地势和地质勘测时定下的规定进行综合考虑,以方便做出最佳的选择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桩的浇注工艺也影响了其施工质量,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浇筑过程及其持续性。通过恰当合理的保护层来保护浇筑层的稳定性,以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一般的保护层参数设置在25m左右。(2)灌注桩桩基施工。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就具体而言,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与基础施工工艺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混凝土的终凝质量,进而大幅提升灌注桩施工的有效性。灌注桩施工中,成孔操作也是影响灌注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进行灌注桩成孔的过程中一般使用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和冲击成孔3种成孔方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成孔的方式,以保证最佳的施工质量。(3)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工挖孔成桩的过程中,若是由于突然发松软或者地质复杂等情况使得在孔挖掘的过程中出现土壤回落的现象,则可以设置防护网或者挡板来防范土壤回落。若是岩层风化严重无法进行固定,则可以使用混凝土加固,并将垃圾和淤泥随施工挖掘深度进行实时清理。若是渗透现象严重,则必须对孔壁进行灌浆加固。

图1预制桩施工

2桩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

2.1桩基缺陷

(1)桩基顶部缺陷。在水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泥浆会发生沉淀,难以准确估计浮浆厚度,若桩顶混凝土浇筑不足,混凝土中便会夹杂进泥浆,继而影响混凝土凝固。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后,施工人员须拆拔预埋的钢护筒,此时,若施工人员用力过猛,或左右用力不均,会搅动桩顶的混凝土,破坏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在凿除桩头混凝土时,若使用功率过大的风镐,会扰动声测管四周的混凝土,也会造成桩顶缺陷。(2)桩基中部缺陷。若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较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会出现局部塌孔,在桩基中部的一些部位阻碍混凝土翻浆,导致桩基中部出现局部缺陷。施工人员拆拔导管时用力过大,也可能扰动桩基中部的混凝土,造成桩身局部缺陷。一些导管的密闭性较差,在浇筑混凝土时泥浆流入导管,会破坏导管内外压强的均衡,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甚至导致断桩。(3)桩基底部缺陷。在浇筑混凝土前,若没有将基坑的碎渣清除干净,沉渣会造成桩底缺陷。若浇筑混凝土时没有做好封底,致使泥浆渗入,也会引起桩底缺陷。混凝土发生离析,密实度降低,同样会造成桩底缺陷。

2.2单桩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

桩身沉入深度不足,或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或最终贯入度过大,或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符;都有可能造成单桩承载力下降。

2.3桩倾斜过大

预制桩质量较差,桩顶面倾斜,或桩尖位置不正,或预制桩本身发生变形,极易造成桩倾斜;若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未保持90°垂直,也会造成桩倾斜。桩锤与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会出现锤击偏心,沉桩作业后便会出现桩倾斜。桩端遇到了坚硬的岩石,基坑土方开挖不当,也是造成桩倾斜的成因。桩与桩之间间距过小,进行打桩作业时顺序不当,会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同样会导致桩倾斜。

3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措施

3.1桩身存在倾斜过大情况

在开展桩基施工技术过程中,经常存在倾斜情况,为了有效保障桩基位置准确性,应严格的遵循相关规定要求,在开展桩基过程中需要将倾斜度合理的控制在50mm误差范围内。当桩身倾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内,可能会造成桩体断裂情况,不能满足承载力技术的相关要求,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性能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在桩基施工时导致桩身倾斜的因素有很多,没有装置好桩尖位置、桩体存在质量问题、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安装桩体等都会导致桩身出现倾斜情况。因此,在开展桩基施工时,需要明确的桩基位置,针对安装工序和施工作业程序方法,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并控制好桩体本身质量,当施工时发现存在桩身倾斜情况,工作人员可采用拉动、打击等施工技术进行操作,有效的保障桩基整体施工质量。

3.2隔层

建筑工程中开展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隔层情况的,造成原因有:为了赶施工进程、施工人员施工水平较低或者是混凝土配比不科学。因此,在开展桩基施工时,需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配比情况,并在配比前需要工作人员检查混凝土质量,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水平,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在开展施工项目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操作速度以及施工手法,针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原因导致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情况,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调高电机转速从而加大冲击力,避免出现隔层情况。

3.3吊脚桩

桩基施工时如果出现吊脚桩情况,主要原因在开展桩基施工时,桩尖的质量较低。当桩尖实际高度未达到所设计的参数时,会造成桩基边缘出现严重破损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体桩基承载能力。在开展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桩基控制的相关要求标准,全面的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施工人员针对施工现场土层性质以及施工情况,对桩基间距、打桩顺序应进行有效的控制。

3.4断桩

断桩作为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现断桩的主要情况在于桩身倾斜度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在运输和吊装时存在摆放位置不合理情况,以及桩身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都会导致桩身出现断裂情况。在施工时如果存在桩身断桩现象,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解决措施,明确摆放桩基位置,防止桩身与桩身之间密度过大产生其它不利因素。施工企业在开展桩基施工时应进行严格控制,需要保障混凝土在凝结以后,施工人员才可以进行下个桩基施工。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在进行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时,需要逐渐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保障整体施工的稳定性和性能。在开展桩基施工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开展桩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森林.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69.

[2]翟娜.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河南建材,2018(06):41-43.

[3]喻福东.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9-10.

[4]余小明.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0):52-54.

标签:;  ;  ;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