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

一、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梁燕珊[1](2021)在《肺部弥漫性囊腔表现的CT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刘斯润,蔡香然,邱麟[2](2020)在《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发行的第5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册中骨肿瘤分类有一定的改变,笔者就该部分的主要改变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归纳为新版中整体骨肿瘤分类的调整、各骨肿瘤的分级和命名、新增/删除的病变、重新归类的病变和已知肿瘤的重新定义等,与2013年发行的第4版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应用新分类的内容,指导临床诊治。

孙祥水,王晓东[3](2020)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影像学表现》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8月至2018年9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1例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患儿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本组41例患儿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为(6.2±2.2)岁,范围为11个月至13岁。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6例,下肢跛行11例,髋部疼痛伴低热9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臀部包块1例。病变累及部位:髂骨33例,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1例,累及髂骨、骶骨1例。病程为2 d至1个月,时间(12.6±4.3)d。结果 41例患儿摄骨盆前后位DR片,36例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26例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盆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溶骨性骨质破坏(27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0例),膨胀性骨质破坏(4例),病灶边界清楚(21例),边界模糊(20例)。12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7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16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5例,尤文肉瘤3例,结核2例,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 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LCH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董蔚蔚,李苗苗,陈鹏宇,李新星[4](2019)在《29例儿童颅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并提高临床认识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29例颅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颅骨骨质破坏均以溶骨性骨破坏为主,额骨病变5例,颞骨病变10例,枕骨病变2例,颅骨多灶性病变12例;合并脊柱椎体骨质受累10例,周身多骨受累5例;合并尿崩4例;皮疹3例,肝脾肿大2例,淋巴结肿大1例。随访0.5 ~ 5.0年,手术联合化疗组18例,其中单系统受累患儿9例病情消退,2例病情平稳,1例患儿病情进展;多系统受累1例病情消退,2例病情平稳,3例病情进展,多系统受累患儿预后相对不佳(P<0.05);单纯手术组11例,其中单系统受累5例病情消退,1例病情平稳,1例病情进展;多系统受累1例病情平稳,3例病情进展。结论 儿童颅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表现单发或多灶性颅骨溶骨性病损改变,常伴有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且多系统受累患儿预后不佳。

孙祥水[5](2018)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文中认为骨盆的功能是传导躯体的重量和参与构成髋关节。骨盆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变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常为肿瘤、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引起破骨活动增强的结果,皮质骨或松质骨均可受累。由于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因而此处肿瘤常具有病理组织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例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数见于个案报道。由于骨盆部位复杂的解剖关系,盆腔内脏器重叠等原因,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骨质破坏改变。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相结合是诊断骨质破坏的基础。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各异,多数病例术前难以依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得到正确诊断,漏诊及误诊时常发生。儿童骨盆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坐骨、耻骨及骶骨也有累及。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骨盆解剖结构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相毗邻,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3D(three-dimensional)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类型,将计算机生成的3D图像转换为物理模型,采用不同材料打印的骨肿瘤实体模型、个性化手术导板和个体化仿真金属植入体能够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对骨肿瘤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借助3D打印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盆肿瘤的位置和边界,骨科医师能够在术前直观地观察到骨盆肿瘤侵袭的范围,从而确定肿瘤的界限,把握病变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并事先规划手术过程,进行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及手术设计,尽可能避免手术失误的发生。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儿童骨盆肿瘤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借助3D打印的解剖模型,探索其应用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价值。第一部分 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2例儿童髂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32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4例,下肢跛行8例,髋部疼痛伴低热6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为5.2±2.2岁;病变累及部位:左侧髂骨11例,右侧髂骨19例,双侧体骨2例。病程为2天~1个月,平均为12.6±4.3天。32例患儿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28例行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18例患儿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髂骨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发生在髂骨翼29例,髋臼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8例),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病灶边界清楚(19例),边界模糊(13例)。10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4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骨嗜酸性肉芽肿14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4例,尤文氏肉瘤2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骨嗜酸性肉芽肿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8例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伴低热为首发症状3例,髋部疼痛2例,下肢跛行2例,臀部包块1例。男6例,女2例;年龄3岁~13岁,平均为9.4±3.2岁;病变累及部位:坐骨4例(左侧坐骨3例,右侧坐骨1例),耻骨2例(左侧耻骨1例,右侧耻骨1例),右骶骨1例,累及左髂骨及左骶骨1例。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为16.2±6.2天。8例患儿均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及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骨质不同形态的破坏,发生在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混合性骨质破坏(2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边界模糊(6例)。2例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共有5个病种: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结核2例,慢性骨髓炎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结论:儿童耻骨、坐骨及骮骨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伴低热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6例骨盆肿瘤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6.8±3.8岁,右侧4例,左侧2例。按照Enneking和Dunham骨盆肿瘤部位分型,累及骨盆范围:Ⅰ型3例,Ⅱ型1例,Ⅳ型2例。术前经活检或病灶活检明确病理诊断:骨盆尤文肉瘤1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髂骨软骨瘤1例,髂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术前进行32排CT连续扫描骨盆,根据CT数据使用Mimics和Geomagic Design Direct软件。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的STL格式文件数据导入3D打印机,采用树脂及石膏材料打印出1:1骨盆物理模型,分析骨盆解剖、术前评估并进行术前模拟,结合三维重建数据,在3D打印骨盆模型指导下行精准病灶切除。结果: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及骨盆3D打印,3D打印骨盆模型能清晰显示骨盆及病灶组织解剖形态、肿瘤与骨盆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准确计算病灶体积等。6例患儿均精准切除病灶,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手术规划完全符合(6/6),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可清晰显示儿童骨盆肿瘤复杂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规划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精准切除病灶及骨盆重建。

周威,何骞,李红星,芮昱雯,宗亚雯,李培,张方,施毅,苏欣[6](2017)在《成人肺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0岁,于2015-06-11晚间散步中突感右侧胸部阵发疼痛,伴轻度颈背部酸痛、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黄白痰,持续约5分钟左右,后右侧胸痛间断发作,持续5-10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病程中无发热、头痛、咯血、痰中带血。2015-06-22患者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8.1×109/L、淋巴细胞比例21.3%、单核细胞比例

刘文婷[7](2016)在《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3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CH)是一组未成熟树突细胞增生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LCH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由于疾病较为罕见,且多见于儿童,成人患者尚无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本文旨在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分析该病的预后,对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干部保健科血液/肿瘤专科3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成人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自2010年-2015年关于国内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治疗的相关报道,对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6例,加上述3例,共计69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人群分布特点、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等进一步分析。结果本文报道的3例患者均为成年发病,均经病理学确诊,均为多系统受累,其中2例为复发病例,2例为高危组患者;均给予单药阿糖胞苷化疗后,2例复发患者均达到无疾病活动,并随访1年以上;1例患者肝脏病变进展,口服依托泊苷后病情好转。69例患者中,男39例,女30例,中位年龄36岁,平均年龄38.1岁。SS-LCH37例,MS-LCH32例。受累器官包括骨骼31例(23.9%),肺28例(21.5%),淋巴结15例(11.6%),垂体-下丘脑13例(10.0%),皮肤黏膜10例(7.8%),女性生殖系统11例(8.6%),甲状腺5例(3.9%),骨髓、颌下腺各2例(1.5%),脑实质、肾脏、舌下腺各1例(0.7%)。SS-LCH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为主,MS-LCH则以系统性化疗为主。SS-LCH较MS-LCH复发率低,生存率高,预后较好。结论LCH是一组由于单克隆的病理性朗格汉斯细胞在不同器官浸润所致的一组罕见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临床多个科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因其受累器官及系统的差异,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案不同,预后亦有差别。阿糖胞苷作为第一个与VP方案联合的药物用于治疗MS-LCH的药物,目前已观察到较好疗效。为提高成人LCH患者生存率,应积极采取个体化治疗,进一步开展成人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和关于病因学基础性研究。

董金鑫[8](2016)在《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眼眶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和MRI影像学主要表现,并比较CT和MRI在检查眼眶LCH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使眼眶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提高,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至今32例经病理证实为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研究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相关鉴别诊及确切的颅内受侵征象。分别计算CT和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及病变对相邻骨质和软组织结构侵犯的诊断符合率,采用SPSS17.0专业软件进行处理,运用χ2检验方法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眼眶LCH的临床症状以突眼为主。32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0.335岁,平均年龄为2.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67∶1。32例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生于眶上壁(眶外壁)22例、眶内壁4例、眶下壁2例,多眶壁累及4例,其中位于左侧22例;位于右侧10例。HRCT表现多为软组织密度影,骨窗上骨质破坏的影像更加清晰。MRI信号表现为T1WI信号均为低信号,T2WI信号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CT、MRI呈中度至重度强化。CT和MRI检查对眼眶LCH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43.75%与62.50%,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χ2=2.26,P>0.05);CT与MRI检查对眼眶LCH侵犯周围骨质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3.75%与56.25%,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χ2=12.00,P<0.05),即CT检查眼眶LCH是否侵犯周围骨质优于MRI;CT与MRI检查对眼眶LCH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59.38%与87.50%,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χ2=6.48,P<0.05),MRI检查眼眶LCH是否侵犯周围软组织优于CT。讨论MRI作为眼眶疾病诊断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可以清楚、准确的显示病变的范围,HRCT可以明确骨质破坏。本病以儿童多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育,且是否侵犯颅内对该病患预后有决定性作用,应采用MRI增强扫描结合脂肪抑制检查方法,出现脑膜强化征象有助于诊断是否侵犯颅脑,因此我们致力于提高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率,且确定是否侵犯颅内尤为重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学习掌握眼眶LCH疾病的相关鉴别诊断,提高疾病的认知率及诊断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孙瑶[9](2016)在《多器官受累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ulmonary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PLCH)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LCH的认识及早期诊治PLCH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文献,复习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吸烟史、影像学(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特点以及病理特点等。从而对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诊治、预后进行讨论。结果:1、两例均为成年女性,均经外科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资料,显示朗格汉斯细胞聚集,免疫组化示CD1a和S-100染色阳性。2、二者均伴有以肺部损害为主的多器官受累,胸部高分辨率CT显示大小不一的多发薄壁囊腔,以中下肺为着。3、超过90%的PLCH发生于吸烟者,但本文报道的两例病例均无主动及被动吸烟史,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结论: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病因不详、临床极易误诊、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罕见病,及时诊断、治疗,可使肺部病变改善。吸烟史并非为诊断PLCH的必要条件,可能存在烟草刺激以外的发病机制。文献报道,PLCH囊腔与结节影的分布以中上肺野明显,也有少数患者与之相反。本文报道的两例患者肺部病灶皆以中下肺为着,这一表现是否为PLCH的另一常见表现,尚有待大宗病例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庞其军,赵颖,郗艳国,段世博,王龙龙,李国京,李新春[10](2014)在《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9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LC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 9例患儿均以头部一过性软组织包块就诊,其中伴局部疼痛2例,突眼1例,咳嗽1例,乏力及低热3例,多尿1例;CT表现为局限性或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缺损,边界清晰,周围无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MR示板障破坏累及颅骨内外板,伴软组织肿块,病变部位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9例经病理证实为LCH,术后3例辅以泼尼松+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化疗6周,2例行局部放疗(36 GY/20 F),随访3个月10年,死亡1例,余8例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 LCH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对以一过性头部软组织包块为首诊的小儿患者,要考虑到LCH的可能。

二、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整体比较
2 分类对比介绍
    2.1 软骨源性肿瘤
    2.2 骨源性肿瘤
    2.3 纤维源性肿瘤
    2.4 骨的血管肿瘤
    2.5 富含破骨巨细胞的肿瘤
    2.6 脊索源性肿瘤
    2.7 骨的其他间叶性肿瘤
    2.8 骨的造血系统肿瘤
    2.9 骨与软组织未分化的小圆细胞肉瘤
    2.1 0 骨与软组织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3 小结

(5)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儿童骼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简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成人肺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资料
文献复习
治疗
预后

(7)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3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8)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病理
        1.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3 影像学表现
        1.2.4 临床表现
        1.2.5 临床治疗及预后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扫描设备与方法
        2.2.1 扫描设备
        2.2.2 扫描方法
        2.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年龄
    3.2 性别
    3.3 发病部位
    3.4 眼眶LCH的CT的影像学表现
    3.5 眼眶LCH的MRI的影像学表现
    3.6 眼眶LCH的CT和MRI检查方法的优势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LCH的影像诊断分析
    4.2 LCH的鉴别诊断分析
    4.3 临床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获得成果
致谢

(9)多器官受累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历资料
    2、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学习工作经历

(10)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四、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肺部弥漫性囊腔表现的CT分析[D]. 梁燕珊.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 [2]新版(2020)WHO骨肿瘤分类解读[J]. 刘斯润,蔡香然,邱麟. 磁共振成像, 2020(12)
  • [3]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影像学表现[J]. 孙祥水,王晓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0(01)
  • [4]29例儿童颅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分析[J]. 董蔚蔚,李苗苗,陈鹏宇,李新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02)
  • [5]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D]. 孙祥水. 苏州大学, 2018(04)
  • [6]成人肺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及文献复习[J]. 周威,何骞,李红星,芮昱雯,宗亚雯,李培,张方,施毅,苏欣. 临床肺科杂志, 2017(08)
  • [7]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3例并文献复习[D]. 刘文婷. 山东大学, 2016(02)
  • [8]眼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D]. 董金鑫. 吉林大学, 2016(12)
  • [9]多器官受累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并文献复习[D]. 孙瑶. 首都医科大学, 2016(11)
  • [10]小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9例临床分析[J]. 庞其军,赵颖,郗艳国,段世博,王龙龙,李国京,李新春. 山东医药, 2014(38)

标签:;  ;  ;  ;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