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郑佳薇,崔明月

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郑佳薇,崔明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运动,体质

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郑佳薇,崔明月[1](2019)在《融入体适能训练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校开展融入体适能训练的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一年级新生中的6个班级共2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个班级)。对照组(132人)按照正常的公共体育课程大纲开展教学,实验组(148人)在公共体育课程大纲中引入体适能训练内容,实验时间为1个学期。实验前后,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体能健康测试。结果两组大学生实验前的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实验后的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2.52,12.39,P值均<0.05)。实验组男生及女生实验后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评成绩均较实验前提高(男生t值分别为6.87,7.99,8.05,5.02,6.94,10.05,女生t值分别为5.88,6.32,7.08,9.84,6.17,4.06,P值均<0.05)。实验组男生实验后的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 000 m跑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6,4.30,8.07,2.34,8.31,4.20,P值均<0.05)。实验组女生实验后的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 m跑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64,5.81,5.53,22.27,9.60,13.06,P值均<0.05)。结论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体适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积极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探寻适合各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模式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郑杰政[2](2019)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大学生有氧健身实施成效的研究——基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培养学生有氧健身的体育习惯。【方法】从学院大二年级体育选项课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男32人,进行一个学期的有氧健身,对比前后实验数据,分析有氧健身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课外每周健步走平均次数为5次,超过了每周3次的基本要求;实验组在实验后,12分钟有氧跑指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平均成绩提高了169米;实验组在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标呈显着性差异(P<0.05),其平均成绩提高了288ml;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晨脉指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晨脉平均降低了4次/min。【结论】有氧健身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发展学生的关键心肺机能;有氧健身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有氧健身能使晨脉缓慢下降,促进人体机能节省化;学生对800m/1000m测试存在"谈虎色变"的畏惧、抗拒心理,但对"12分钟有氧跑"比较容易接受。(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李超,卢小萍,李永保,陈燕青[3](2019)在《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构建分析与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显着进步,在此背景下,微信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体育生活化的含义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内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而合理阐述将微信公共平台作为主要载体,实行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最终相应的具体措施展开讨论,以此推动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刘木圈[4](2019)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而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对于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标准也随之变得更高。高校毕业生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身体素质的优劣对于其以后的工作也有重要影响,这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体育教学作为必修课程,应致力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但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仍存在些许弊端。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意义,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出发,分析如何改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以实现优质安全体育教学。(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施庆富[5](2019)在《公共体育课与运动APP联动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互联网+体育发展而来的运动APP近几年迅猛发展,迎合了人们在运动健康精神层面的追求,尤其是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对运动APP尤为青睐;在如今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佳和国家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帮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较为现实且急需解决的事情。因此,研究公共体育课与运动APP联动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充分了解运动APP的发展以及引入校园与公共体育课联动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周口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这4所河南省高校的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高校公共体课与运动APP联动的现状、联动下的学生体育课、联动下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为主线,科学合理地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充分的了解联动下校园运动APP的特征和校园运动APP的实施状况以及联动下的校园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公共体育课与运动APP联动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多方位需求等多方位因素下应运而生,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高校公体课与运动APP联动下的校园运动APP对大学生公共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整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参与态度、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坚持性等方面效果显着;同时联动下校园运动APP有监管范围偏窄、运行中存在功能单一和代跑漏洞、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不纯,参与方式单一、以自己心里需求为导向的体育参与目标缺失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根据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联动下的运动APP对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应该从实际出发鼓励运动APP向校园转进,推行运动APP进校园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相联动与公共体育课深度融合,用运动APP指导教学、监督检验教学、补充教学;完善联动下校园运动APP已有功能的同时还要以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兴趣导向为原则进行功能的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使用兴趣以及运动兴趣;完善联动下校园运动APP的相关措施,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安全化、便捷化、效率化,拓宽校园运动APP的监管范围,使学生的运动项目更加多元化和运动反馈指标更加准确合理化。(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8-01)

侯广斌,曹俊霖,赵剑平,王峰[6](2019)在《企业资助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创新性地引进企业横向资金进校,资助教师安排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笔者意欲探索以企业资助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来缓解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和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美好需要的矛盾,实现企业、学校品牌形象的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继而丰富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叶衍青[7](2019)在《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游泳课参与动机的因素调查分析——以集美大学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集美大学自主选修公体游泳课的5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并结合从指导老师手中取得的相关公体游泳课的资料信息,客观地以集美大学学生数据为例,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公体游泳课参与动机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肖永红[8](2019)在《大学生在公共体育游泳课中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游泳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并且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如今我国很多具备一定条件的高校都已经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设了游泳课程,然而,对于初学游泳的大学生来说,学习游泳课程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心理障碍,这一心理障碍会对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游泳教学效果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在游泳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障碍的表现进行分析,深刻把握这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克服游泳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从而有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游泳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王晓云[9](2019)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及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全面细致分析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情况,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要采用更为科学可行的方式,切实有效的保障大学生安全,又试着提出了一些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及大学生安全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建议,即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大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强化体育活动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期望能够为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继超,常继斋[10](2018)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多元化构建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可以提升体育运动弱势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改善其体育参与现状,满足其日趋多元化的体育参与需求,进而发展其核心素养,营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体育学习氛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初步提出"校本"模式,"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体医融合"混合式模式、"理论+实践"融合育人模式等四类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并对不同模式嵌入大学特殊公共体育教学及其与体育运动弱势学生公共体育教育之间的匹配融合度进行了思考,以期能为优化体质弱势大学生公共体育教育,践行大学体育"公平普惠,全面育人"的公共体育教育理念以及后续推动各模式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操作提供发展思路。(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培养学生有氧健身的体育习惯。【方法】从学院大二年级体育选项课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男32人,进行一个学期的有氧健身,对比前后实验数据,分析有氧健身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课外每周健步走平均次数为5次,超过了每周3次的基本要求;实验组在实验后,12分钟有氧跑指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平均成绩提高了169米;实验组在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标呈显着性差异(P<0.05),其平均成绩提高了288ml;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晨脉指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晨脉平均降低了4次/min。【结论】有氧健身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发展学生的关键心肺机能;有氧健身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有氧健身能使晨脉缓慢下降,促进人体机能节省化;学生对800m/1000m测试存在"谈虎色变"的畏惧、抗拒心理,但对"12分钟有氧跑"比较容易接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郑佳薇,崔明月.融入体适能训练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郑杰政.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大学生有氧健身实施成效的研究——基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探索[J].体育科技.2019

[3].李超,卢小萍,李永保,陈燕青.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构建分析与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4].刘木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5].施庆富.公共体育课与运动APP联动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侯广斌,曹俊霖,赵剑平,王峰.企业资助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证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9

[7].叶衍青.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游泳课参与动机的因素调查分析——以集美大学学生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肖永红.大学生在公共体育游泳课中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王晓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及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郑继超,常继斋.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公共体育大学生论文-郑佳薇,崔明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