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所得税优惠与转让定价关系研究

关联企业所得税优惠与转让定价关系研究

一、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虞琪琪[1](2021)在《美国REITs反避税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文中研究表明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是推动REITs发展、拓宽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但REITs与其他纳税主体税收负担上的差异很容易引发避税问题。在美国REITs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公司利用REITs的税收优惠政策避税,包括逃避清算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REITs与其应税子公司之间通过转让定价避税。为此,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反避税规定,包括征收内置收益税、对REITs实施禁止交易的行为征收违禁交易税、排除股息扣除规则的适用以及对转让定价行为征收惩罚性税收。鉴于避税方法的一致性,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给予REITs税收优惠存在同样的避税问题。我国在制定REITs税收政策时,应当制定相应的反避税规定来防止企业滥用REITs税收优惠政策。一是要明确项目公司持有底层资产的期限,对利用REITs买卖房地产套利的行为征收惩罚性税款;二是做好REITs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免税规定的衔接,将企业投资者获得的REITs分红认定为应税收入。

史雯[2](2021)在《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后BEPS(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时代,国际转让定价行为日益透明化。我国跨国制造企业往往容易被母公司操控,通过转让定价将利润转移至境外,以规避集团全球总体税负。这一方面加大了我国政府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让企业容易受到转让定价调查调整承担违法风险。本文试图揭示跨国制造企业在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剖析成因的基础上为企业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企业对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也有利于确保发生在我国的价值创造行为所产生的利润相关税收收入能合理征收入库。结合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现状,本文提出合理建议,帮助企业提高自身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水平,对未来征管体制改革尤其是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方面做出理论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转让定价、BEPS方案及跨国制造企业相关的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内部控制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税收套利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实质课税理论、不完备契约以及博弈理论等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别从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现状、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识别、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评估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之后讨论了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分别讨论了外部环境、宏观政策、企业制度、违法风险、利益动机对转让定价的影响,介绍了BEPS前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BEPS方案对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影响,以及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具有的特点。结合上述理论研究,本文对两个不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研究。CT电装有限公司案例是传统的高进低出转让定价,通过交易净利润法对其进行调整。WZ建机有限公司案例是通过支付商标使用费转让定价,通过利润分割法对其进行调整。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都存在未设立健全的转让定价风险管理制度、承担经济职能和获得收益不匹配以及转让定价相关资料不完整的问题;不同点是关联关系类型、转让定价手段、调整方法不同。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在后BEPS时代,传统转让定价方式与多样化转让定价形式并存,转让定价风险管理趋于复杂多样化,跨国制造企业应根据BEPS方案及我国最新相关政策针对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进行完善。最后,对上述研究做出总结,针对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提出在事前加强转让定价风险识别、事中做好转让定价风险控制、事后巩固转让定价风险应对、关注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管理新要求等方面的启示作为经验借鉴。本文的创新点是,结合后BEPS时代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分析研究了传统和新兴的两种类型转让定价案例,较之传统的转让定价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另外,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施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跨国制造企业列为研究对象,更切合时代需求。

谢颖珺[3](2021)在《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战略高度,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性技术,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因此,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对带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步入了迎接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方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反,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起步较晚,创新成果积累不足,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落后。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不足。为了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美国在国际市场的高科技垄断,防止中兴事件再次发生,国家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政府给与了特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本文是在国内外争相展开科技竞赛的国际背景下,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结合当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现状,探究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行业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所得税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并通过面板回归得出了以下结论:(1)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有促进作用。(2)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正向影响显着,但激励效果较行业整体而言较弱。(3)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研发投入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对创新产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了进一步的稳定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激励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作用的研究,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及所得税激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

特日格乐[4](2021)在《科创板新股破发企业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以久日新材为例》文中指出科创板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意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为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科创板在2019年7月开板后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热闹非凡。然而在2019年11月,科创板却迎来一轮“新股破发”潮,多只股票在短短时间内便跌破发行价格,令投资人大失所望。这一现象与发行人在IPO前的盈余管理不无关系。原因在于,即使科创板的上市条件相比其他版块有所降低,但仍对发行人的市值、收入、现金流、净资产等指标设定了门槛。发行人难免为满足上市标准有着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股票跌破发行价格后,发行人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压力,重则影响企业后续经营和融资事宜。因此,为提振投资者信心或为应对外部环境,管理层也很可能操纵利润,美化报表。基于此,对新股破发企业的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显得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久日新材(688199.SH)为案例研究对象。久日新材的特点在于它是业内产品线最为齐全的龙头企业,其主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0%,却在科创板IPO次日便惨遭破发,随后股价逆大盘涨势持续下跌。本文在简要介绍IPO定价效率相关理论的同时,对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影响因素和方式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作为后续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围绕久日新材的概况、IPO情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案例背景进行介绍后,用净现比和收现比两项指标对公司IPO前后的盈利质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公司盈利质量逐渐下降。在此基础上,对公司可能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有通过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盈余管理之嫌,其中真实盈余管理的比重更高,对盈余的影响更大。前者具体表现为将利润表项目进行错误归类,将原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计入营业外支出,混淆视听。后者表现形式则更为多样,具体有放宽销售信用政策,削减酌量性固定成本,安排隐性关联方交易,利用所得税税收优惠等等。公司从2019年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在2019年11月上市后,久日新材将部分超募资金用于购买金融产品,导致投资性资产增幅较大。为了解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公司有无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径,本文对比了久日新材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和其核心利润率的匹配程度,并对投资收益的可重复性进行了分析。最终,排除了公司利用投资收益操纵利润的迹象。在文章的最后,从改善科创板新股发行制度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建议监管层从制度设计上引导发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丰富信息披露形式,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建议公司善用治理层的监督职能,同时设计合理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弱化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制约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冯玮茜[5](2021)在《税务筹划视角下L公司转让定价分析》文中指出

张文君[6](2021)在《基于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反避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20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企业谋求突破,另避蹊径。自从新浪开创性地搭建了VIE架构并在美国成功上市后,“新浪模式”便掀起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新浪潮。VIE架构既满足了企业海外融资的需求,避开了产业投资的限制,又能通过协议控制境内营运实体,保证利益顺利转移至境外。因此,VIE架构成为了海外上市公司的首选。VIE架构企业通过避税地的多层级设计和该架构下各类控制关系的构建,实现了独特的避税目的。同时,VIE架构企业的避税行为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给企业带来避税风险。因此,反避税管理成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加强VIE架构企业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对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反避税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反避税管理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其次,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研究,分析了我国VIE架构企业主要的特征与转让定价避税现状以及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G公司避税管理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反避税管理的对策。本文研究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反避税管理:一是规范反避税法规及执法程序,主要包括完善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制度文件和预约定价安排制度。二是完善涉税信息获取机制,构建国际反避税管理信息网,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强化关联申报,丰富可比分析信息数据库,开通群众信访渠道,并在税收征管系统中构建避税风险预警模块。三是加强反避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反避税管理的人才培训,促进不同地区间交流,建立健全反避税人才质量考核制度。本文对加强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反避税管理和VIE架构企业降低避税风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高金平[7](2021)在《企业所得税常见争议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涉税争议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是证据的理解与定性,二是税法的理解与适用,或者兼而有之。实务中需要结合业务的实质及税法规定两个层面判定纳税义务。对于税法的理解及适用的争议,需要从政策的出台意图、出台背景、出台依据、历史沿革、相关法律法规、税会差异、执行时间、

谢地[8](2020)在《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如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面向高质量需要,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是现阶段重要课题。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盈利,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纳税。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必然包含了税务管理的更新。停留在传统经济业态下只从企业自身出发的税务管理视角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传统单一税种和税率的税务管理思维也无法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的理念,为了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企业需要借助供应链管理的思路,结合企业所处的整个供应链条中不同环节,充分运用供应链的结构安排与税务管理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支持的特点,从供应链的上游、内部、下游三个环境去控制企业成本、增获利益,力求整个供应链条上的整体价值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企业在获得节税利益、降低税务风险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税务管理的文献综合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我国某设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S公司作为本文的案例;其次,在分析S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基础上,剖析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的主要环节,结合近期主要税收政策,研究S公司与供应链上游关联中增值税税负较高且进项税难以抵扣、所得税处理复杂且亏损弥补困难,供应链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管控力弱、税收重复缴纳、税务风险及税收成本高;供应链下游合同签订环节税务管理不当税负增加及合同分期导致阶段性纳税负担增加等问题;再次,针对以上问题,分析S公司与供应链上游税务管理中税务管理整体意识较弱、主营业务复杂税务管理办法难以涵盖,供应链内部未配置税务机构和管理人员、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且业税融合不深,供应链下游分包合作中合同管理较弱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最后,结合供应链的视角,分别从供应链上游、内部及下游,针对管理制度、项目管理、税务风险意识、税务政策理解、合同管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税务管理办法。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的企业税务管理是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以整体利益最大、税负最优为目标,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信息交互、流程管理、过程监控,有利于使得公司的税务管理更加便捷,降低税务风险及负担,对供应链类型的企业的税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赖汉霄[9](2020)在《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已经在国内、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绩。近年来,随着我国5G通信、移动芯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信息通信行业“走出去”成绩显着,不少企业已经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封锁、实体清单、关税等多种贸易壁垒措施,不断打压我国通信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全球营商环境不容乐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税务成本是跨国企业经营不可忽视的一项经济成本,跨国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会演变成“黑天鹅”事件,这就要求“走出去”企业在基本具备一定税收筹划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税法遵从意识。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的国际税收筹划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走出去”企业运用国际税收规则进行筹划的能力有待提升,很可能因不熟悉东道国的税收政策以及国际税收协定等遭受经济利益上的损失。如何找到跨国企业全球布局中新的利润增长点是目前我国通信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国际税收筹划的角度,研究先进跨国企业如何综合、有效运用国际税收筹划手段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加速企业进行全球战略布局、加强企业全球财务管理、降低企业全球税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和事实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查阅和学习大量国际税收筹划理论文献和实务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和提炼,找到了新形势下我国通信企业国际税收筹划的突破口。第一,本文阐明了国际税收筹划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分别介绍了国际税收筹划的动因、方法、效果,指出选取我国通信行业领军企业M通信公司作为典型案例研究的合理性;第二,从国际税收筹划的定义入手,从税收管辖权、税率、税基、税收优惠、税收协定五个方面分析跨国企业国际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接着阐述转移定价、资本弱化、组织形式、控股结构、避税地这五种典型国际税收筹划方法的运用机制,为接下来M通信公司案例分析做好理论铺垫。第三,以M通信公司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具体介绍M通信公司在跨国经营活动中运用到的五种筹划方法。第四,采用因果分析法和控制变量法,论证M通信公司运用不同筹划手段达到的节税效果,同时指出国际税收筹划运用不当将带来的税务风险。第五,指出完善国际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为通信行业及其他行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税务指和纳税服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了国际税收筹划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我国着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M公司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量化分析了国际税收筹划的机理和带来的节税效果,有助于拓宽“走出去”通信企业税务筹划思路和方向,提高企业整体税务战略意识,丰富企业海外税务筹划实践。本文的不足之处是,M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其筹划案例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缺乏更多事实数据的支撑,此外本文还缺乏一定理论创新,只在现有国际税收筹划理论下开展实证研究。

贺佳[10](2020)在《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决定国力,科技改变国运。在现代经济体系下,企业是一个国家的创新主体,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在诸如高速铁路、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然而,这些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高端芯片、光刻机、高端精密制造设备、航空发动机、精密数控机床等前沿高端技术的研发和装备制造方面,也表现在高新技术在企业生产的应用方面。基于科技投入的风险特征,为了促进企业加快科技竞争力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减税措施。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对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的程度如何?如何更加合理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财政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又需要注意怎样把握和其他财政政策相协调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和国内人口老龄化、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需求持续高压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刚性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财政赤字率攀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如何让必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产生出更加有效的成果,这对于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亦具有参考价值。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对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总体上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优惠措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还有可能造成非税收入的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和市场的分割。所以,应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税收优惠法定、公平效率兼顾、循序渐进为原则,完善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内容和结论为:(1)理论分析。以税收调节理论、创新理论、外部效应理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以依据,阐述了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提高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此外,还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科技投入方面,利用预算约束线、等产量线、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发现税收优惠能够增加企业科技投入;在科技产出方面,以拉姆齐经济增长模型为框架,引入政府税收要素,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企业的平均税率与资本的边际产出的关系和企业的平均税率与劳动的边际产出的关系。可以看到,税收优惠能够增加企业科技产出。(2)评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首先,从总体发展状况、整体实力、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等方面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如研发效率不高、地区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次,梳理了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对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得出的结果是: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中适合实证分析的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减按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呈现以税务规章为主、多元化、直接优惠多等特点。(3)实证分析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效应。利用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别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支撑、科技转化效率这四个方面,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效应。此外,在模型中引入特性变量,从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创新意愿、企业所在地理位置、企业金融约束这四个方面,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异质性对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从具体的效应来说,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科技投入的促进效应最强,然后依次为科技支撑促进效应、科技转化促进效应、科技产出促进效应。从具体的税收优惠措施来看,研发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的促进效应较强,减按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的促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创新意愿强、东部地区、金融约束小的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4)阐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主动让渡,固然能够激励或保护受惠人更好地实施其正常的经济活动,从宏观上来说,也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长远的发展目标。但是,就某一特定时期而言,政府的减税措施必然会对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市场运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还应当阐述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与税收相关的其他经济问题。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与非税收入、地方政府债务、公共支出效率、市场分割的关系。研究表明,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会促进非税收入的增长、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公共支出效率的提升、市场分割程度的加剧。(5)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税收优惠法定、效率与公平兼顾、循序渐进为原则,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包括:加大研发加计扣除优惠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考虑高新技术企业的异质性。同时,为了避免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经济方面的其他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地方债务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支出效率、促进市场融合。论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机理,税收政策通过影响预算约束线、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得出税收优惠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以拉姆齐经济增长模型为框架,引入政府税收要素,通过数理推导,得出税收优惠对企业科技产出的影响;其二,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差异性,考虑了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在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创新意愿、所在地理位置、金融约束等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是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特征变量而体现的,并没有采用分组回归的方式;其三,系统思考了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时所面临的其他经济问题,该项研究不仅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在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效应,同时还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政府的非税收入、地方政府债务、公共支出效率、市场分割的影响,有助于丰富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理论;其四,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参考以往的研究并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了本文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同时,使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

二、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REITs反避税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美国REITs的发展及避税问题
    (一)利用REITs免税分配企业增值财产
    (二)利用股息扣除规则避税
    (三)利用转让定价避税
三、美国REITs反避税法律制度
    (一)内置收益税(Built-In Gains Tax)
    (二)违禁交易税
    (三)排除股息扣除规则的适用
    (四)转让定价惩罚性税收
四、我国现行税制下REITs税收优惠可能导致的避税问题
    第一,利用REITs逃避房地产交易相关纳税义务。
    第二,利用REITs将企业的应税所得转变为免税所得。
    第三,具有关联关系的管理公司之间转让定价问题。
五、对我国构建REITs反避税制度的建议

(2)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后BEPS时代
        1.2.2 关于转让定价
        1.2.3 关于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风险管理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转让定价
        2.1.2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方案(BEPS方案)
        2.1.3 跨国制造企业
        2.1.4 风险管理
    2.2 基础理论
        2.2.1 内部控制理论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2.3 税收套利理论
        2.2.4 市场内部化理论
        2.2.5 实质课税理论
        2.2.6 不完备契约以及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现状
        3.1.1 L市经济区跨国制造企业基本情况
        3.1.2 L市经济区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现状分析
    3.2 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识别
        3.2.1 资料信息不完备的风险
        3.2.2 关联交易监控不到位的风险
        3.2.3 利润分配与经济实质不匹配的风险
        3.2.4 相关配套制度落后的风险
        3.2.5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不规范的风险
    3.3 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评估
        3.3.1 分析转让定价关联交易安排
        3.3.2 核查相关风险评估指标
        3.3.3 评估转让定价风险等级
    3.4 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3.4.1 问卷调查背景和目的
        3.4.2 调查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3.4.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4 调查问卷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BEPS时代的转让定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4.1 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影响因素
        4.1.1 外部环境
        4.1.2 宏观政策
        4.1.3 企业制度
        4.1.4 违法风险
        4.1.5 利益动机
    4.2 BEPS前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特点
        4.2.1 转让定价风险资料管理不足
        4.2.2 转让定价风险日常管理的忽视
        4.2.3 新兴转让定价风险管理观念落后
        4.2.4 相关配套制度缺乏实施
    4.3 BEPS方案对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影响
        4.3.1 报送资料更加全面
        4.3.2 无形资产交易管理更加严格
        4.3.3 利润与经济职能更匹配
        4.3.4 预约定价安排制度更规范
    4.4 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特点
        4.4.1 传统转让定价风险管理得到加强
        4.4.2 新兴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更加多样
        4.4.3 关于BEPS的风险管理重视不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以CT电装有限公司和WZ建机有限公司为例
    5.1 案例的典型代表性
    5.2 传统的转让定价案例——以CT电装有限公司为例
        5.2.1 公司基本情况
        5.2.2 转让定价风险识别
        5.2.3 转让定价风险评估
        5.2.4 转让定价风险应对处理结果
    5.3 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案例——以WZ建机有限公司为例
        5.3.1 公司基本情况
        5.3.2 转让定价风险识别
        5.3.3 转让定价风险评估
        5.3.4 转让定价风险应对处理结果
    5.4 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相同点
        5.4.1 未设立健全的转让定价风险管理制度
        5.4.2 承担经济职能和获得收益不匹配
        5.4.3 企业提供的转让定价相关资料不完整
    5.5 转让定价风险管理不同点
        5.5.1 转让定价关联关系的不同
        5.5.2 转让定价操作手段的不同
        5.5.3 转让定价风险管理调整方法的不同
第6章 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的启示
    6.1 事前加强转让定价风险识别
        6.1.1 设置专门的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机构
        6.1.2 创建识别和评估转让定价风险机制
        6.1.3 加强与集团公司的转让定价信息沟通
        6.1.4 建立转让定价风险管理流程
    6.2 事中做好转让定价风险控制
        6.2.1 交易过程配备专业人员
        6.2.2 运用转让定价价值链管理
        6.2.3 利用可比信息合理分配利润
        6.2.4 细化企业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6.2.5 完备转让定价备查档案资料
    6.3 事后巩固转让定价风险应对
        6.3.1 建立内部关联交易企业信息库
        6.3.2 聘请转让定价风险管理专业机构
        6.3.3 完善企业预约定价安排
        6.3.4 加强企业相关岗位责任管理
    6.4 关注后BEPS时代转让定价管理新要求
        6.4.1 补充企业无形资产相关规定
        6.4.2 强化对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判断
        6.4.3 更新企业转让定价资料管理要求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调查问卷
致谢

(3)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综述小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收优惠促进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税收优惠的内涵
        二、信息技术企业的界定
        三、研发创新的内涵
    第二节 税收优惠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税收激励理论
        三、创新理论
    第三节 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机理
        一、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
        二、税收优惠影响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选择
        三、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风险
        四、税收优惠增加企业创新产出
第三章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及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现状
        二、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梳理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经验借鉴
第四章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取
        一、研究假设
        二、指标选取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分析
        一、模型设计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税制结构,凸显政策目标
        一、增加企业所得税间接优惠比重
        二、收拢受惠范围,防止政策优惠与激励目的脱钩
    第二节 坚持产业性优惠为主,提升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一、坚持所得税产业性优惠为主,统筹地区性优惠政策
        二、提升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三节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坚持绩效导向
        一、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加强事后动态监督
        二、适当降低受惠企业的标准
        三、坚持政策执行的绩效导向原则
    第四节 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提升企业信用管理
        一、增加风险投资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加强涉税数据管理,实现多方信用联动
    第五节 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深层次合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科创板新股破发企业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以久日新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IPO定价效率
    2.2 盈余管理
        2.2.1 盈余管理概念
        2.2.2 盈余管理动机
        2.2.3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
        2.2.4 盈余管理方式
    2.3 IPO定价效率与盈余管理
第三章 久日新材案例背景
    3.1 久日新材基本情况
        3.1.1 久日新材公司概况
        3.1.2 久日新材IP0情况
        3.1.3 久日新材IP0后市场表现
    3.2 久日新材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2.1 久日新材经营状况
        3.2.2 久日新材财务状况
第四章 久日新材盈利质量分析
    4.1 收现比
    4.2 净现比
第五章 久日新材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
    5.1 费用方面的盈余管理手段
        5.1.1 利用销售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5.1.2 利用管理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5.1.3 利用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5.1.4 从节税目的对研发投入进行盈余管理
    5.2 隐性的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
        5.2.1 天骄辐射、聚联光固
        5.2.2 天津欧赛德、濮阳钰成、新绛保昌
    5.3 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
    5.4 相关盈余指标的变化
        5.4.1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5.4.2 销售毛利率
        5.4.3 经营性策略与盈余管理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改善新股发行制度
        2.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参考文献

(6)基于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反避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VIE架构企业特征与转让定价避税现状分析
    3.1 VIE架构产生的原因
    3.2 VIE架构企业特征
    3.3 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现状分析
4 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的现状
    4.2 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5.G公司案例分析
    5.1 公司简介
    5.2 G公司转让定价避税事件概况
    5.3 税企双方对G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争议
    5.4 对G公司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管理分析
6.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对策研究
    6.1 规范反避税法规及执法程序
    6.2 完善涉税信息获取管理机制
    6.3 加强反避税人才队伍建设
7.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企业所得税常见争议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能否扣除折旧?
二、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返利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三、“应取得未取得发票”的扣除项目,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四、委托代持股应以哪一方为纳税人?
五、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无法判断股票持有期是否满12个月,股息红利所得能否享受免税优惠?
六、对赌协议利润补偿,双方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七、母公司无偿借款给子公司,计算企业所得税需要作纳税调整吗?

(8)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定义
        2.1.2 税务管理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税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关于税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3.2 税务管理理论
        2.3.3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企业税务管理思想
第3章 S公司现状及供应链视角下税务管理现状
    3.1 S公司的基本情况
        3.1.1 S公司的发展历程
        3.1.2 S公司简介
        3.1.3 S公司的税务管理特点
    3.2 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税务管理的特点
    3.3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的主要环节
        3.3.1 S公司目前的纳税情况
        3.3.2 S公司与供应链上游的税务关联
        3.3.3 S公司供应链内部的税务管理流程
        3.3.4 S公司与供应链下游的税务关联
    3.4 主要税收政策
第4章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问题分析
        4.1.1 S公司与供应链上游关联中的税务管理问题
        4.1.2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内部的税务管理问题
        4.1.3 S公司与供应链下游关联中的税务管理问题
        4.1.4 其他外部问题
    4.2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4.2.1 S 公司与供应链上游关联中的税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2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内部的税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3 S 公司与供应链下游关联中的税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4 外部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5章 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5.1 供应链上游税务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5.1.1 不断完善和规范企业发票管理制度
        5.1.2 加强重大项目的事前和事中的管理
        5.1.3 围绕供应链条信息研究制定税务管理方案
    5.2 供应链内部税务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5.2.1 增强税务风险意识,全面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5.2.2 灵活掌握税收政策,有效享受税收优惠
        5.2.3 持续提升财税人员业务能力水平
    5.3 供应链下游税务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5.3.1 加强合同签订的过程的管理
        5.3.2 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税务管理
    5.4 税务部门帮助 S 公司类型企业发展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国际税收筹划的动因研究
        1.2.3 关于国际税收筹划的方法研究
        1.2.4 关于国际税收筹划的效果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
2 通信企业国际税收筹划理论概述
    2.1 国际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及原则
        2.1.1 国际税收筹划的概念
        2.1.2 国际税收筹划的特点
        2.1.3 国际税收筹划的原则
    2.2 国际税收筹划的成因
        2.2.1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异
        2.2.2 各国税率的差异
        2.2.3 各国税基范围的差异
        2.2.4 各国税收优惠措施的差异
        2.2.5 各国之间税收协定的差异
    2.3 国际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2.3.1 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税务筹划
        2.3.2 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税务筹划
        2.3.3 利用合理的投资控股架构进行税务筹划
        2.3.4 利用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税务筹划
        2.3.5 利用公司组织形式进行税务筹划
    2.4 国际税收筹划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2.4.1 有利于降低企业全球税负
        2.4.2 有利于加强企业全球财务管理
        2.4.3 有利于企业全球战略布局
    2.5 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
        2.5.1 通信行业概念界定
        2.5.2 我国通信行业纳税情况
        2.5.3 我国通信行业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2.5.4 我国通信行业税务筹划的可行性
3 M通信公司全球税务筹划案例介绍
    3.1 M通信公司基本情况
        3.1.1 M通信公司发展简介
        3.1.2 M通信公司组织架构
        3.1.3 M通信公司财务状况
        3.1.4 M通信公司纳税情况
    3.2 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的应用
        3.2.1 M公司全球运营中心分布
        3.2.2 M公司各运营中心具体实施过程
    3.3 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取得的效果
        3.3.1 降低了公司整体的实际税负
        3.3.2 提升了公司的资金价值
        3.3.3 间接降低了涉税风险
4 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成功的原因分析
    4.1 恰当选择避税地
        4.1.1 税后所得分配到有税收协定关系的所在国
        4.1.2 税前所得留在低税地区
        4.1.3 避税地多持留税后所得
    4.2 有效设置中间控股公司投资架构
        4.2.1 降低子公司利润汇回的预提所得税
        4.2.2 降低母公司取得海外投资收益的资本利得税
    4.3 有效设置组织形式
        4.3.1 降低母公司取得海外投资收益的资本利得税
        4.3.2 降低母公司取得海外投资收益的资本利得税
    4.4 合理筹划跨国经营的资本结构
        4.4.1 利用债务筹资利息扣除增大子公司税后利润
        4.4.2 在避税地成立筹资公司规避资本利得税
    4.5 利用转移定价工具
        4.5.1 通过转让定价与避税地结合运用降低公司所得税
        4.5.2 通过转让定价降低预提所得税
        4.5.3 通过转让定价降低关税
5 本案例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国际税收筹划的成因建立在不同国家税法制度差异上
        5.1.2 全球化经营中的五大税收筹划基本方法
        5.1.3 妥善制定和实施国际税收筹划方案能带来巨大的税收利益
        5.1.4 每种国际税收筹划方法都要注意筹划风险
    5.2 研究启示
        5.2.1 跨国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税收筹划策略
        5.2.2 跨国企业应强化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
        5.2.3 跨国企业应有效应对税务机关调查及事后补救
        5.2.4 跨国企业应加强反避税的研究和准备
        5.2.5 跨国企业应建立和培养税收筹划的专业化团队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减税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1.2 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2.1.3 减税政策促进科技竞争力提升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减税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研究
        2.2.2 提升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
        2.2.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
        2.2.4 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3.1 相关概念
        3.1.1 税收优惠
        3.1.2 高新技术产业
    3.2 理论基础
        3.2.1 税收调节理论
        3.2.2 创新理论
        3.2.3 外部效应理论
        3.2.4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3.3 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机理
        3.3.1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3.3.2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影响机理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现状评价
    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4.1.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
        4.1.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4.1.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4.1.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4.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整体实力评价
        4.2.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状况
        4.2.2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
    4.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现状评价
        4.3.1 中国高新技术研发经费投入
        4.3.2 中国科研人员队伍
    4.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出的现状评价
        4.4.1 专利申请数量
        4.4.2 产品产值
    4.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支撑评价
        4.5.1 固定资产投入
        4.5.2 高新技术研究平台
    4.6 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4.6.1 企业初创期的税收优惠政策
        4.6.2 企业成长期的税收优惠政策
        4.6.3 企业成熟期的税收优惠政策
        4.6.4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实证分析
    5.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权重计算
        5.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1.2 指标权重的计算
    5.2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效应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问题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4 稳健性分析
    5.3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产出效应分析
        5.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3.2 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问题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4 稳健性分析
    5.4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支撑效应分析
        5.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4.2 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问题
        5.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4 稳健性分析
    5.5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转化效率的效应分析
        5.5.1 科技转化效率的计算
        5.5.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5.3 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问题
        5.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5 稳健性分析
    5.6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的汇总
        5.6.1 对科技竞争力的效应汇总
        5.6.2 高新技术企业特性对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影响汇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6.1 减税与非税收入的关系
        6.1.1 减税与非税收入的变化
        6.1.2 构建模型、变量解释、描述性统计
        6.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4 小结
    6.2 减税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
        6.2.1 减税对政府债务形成的影响
        6.2.2 政府债务的规模及风险
        6.2.3 模型构建、变量解释、数据说明
        6.2.4 实证分析
        6.2.5 小结
    6.3 减税与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关系
        6.3.1 减税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
        6.3.2 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现状
        6.3.3 模型构建、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
        6.3.4 实证分析
        6.3.5 小结
    6.4 减税与市场分割的关系
        6.4.1 减税对市场分割形成的影响
        6.4.2 市场分割的现状
        6.4.3 模型构建、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5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基本结论
        7.1.1 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
        7.1.2 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并不十分理想
        7.1.3 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具有差异性
        7.1.4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会导致非税收入提高
        7.1.5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
        7.1.6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会导致政府公共支出效率提升
        7.1.7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会导致市场分割问题加剧
    7.2 政策建议
        7.2.1 总体目标与原则
        7.2.2 加大研发加计扣除优惠力度
        7.2.3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
        7.2.4 考虑高新技术企业的异质性
        7.2.5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7.2.6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
        7.2.7 进一步提高政府支出效率
        7.2.8 促进市场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REITs反避税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J]. 虞琪琪. 南方金融, 2021(11)
  • [2]后BEPS时代跨国制造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管理研究[D]. 史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D]. 谢颖珺.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科创板新股破发企业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以久日新材为例[D]. 特日格乐.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税务筹划视角下L公司转让定价分析[D]. 冯玮茜. 长安大学, 2021
  • [6]基于VIE架构企业转让定价行为的反避税管理研究[D]. 张文君.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企业所得税常见争议解析[J]. 高金平. 注册税务师, 2021(03)
  • [8]供应链视角下S公司税务管理研究[D]. 谢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9]M通信公司国际税收筹划案例分析[D]. 赖汉霄.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10]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 贺佳. 河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关联企业所得税优惠与转让定价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