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宋祯

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宋祯

导读:本文包含了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服务贸易,净出口比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模式背离

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宋祯[1](2014)在《中国服务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的相关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服务贸易为代表的第叁产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逐渐超越一二产业。本文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分类方法将中国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根据1982年到2012年这30年的数据,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模式的背离状况。虽然已经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均是对服务贸易整体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对各类服务贸易分别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考虑到各类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整体中的比重不同,对各类服务贸易模式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逐个分析。研究发现出口促进政策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净出口能力普遍低于其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即呈现了负背离倾向,而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呈现正背离倾向。与均衡状态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模式出现了偏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虽然会提高动态比较优势,短期内却有可能是以低经济效率以及服务贸易模式的背离为代价的。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模式的变动状况,笔者考虑到可能对服务贸易模式背离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继而建立了包括服务贸易模式背离,货物贸易模式背离与投资储蓄缺口的时间序列模型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了预测分析。由于目前关于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货物贸易,很少有专家学者对服务贸易展开相关研究,因此笔者关于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投资储蓄缺口对于服务贸易模式背离是有影响的,实证研究证明确实如此,短期内投资储蓄缺口促进服务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的加大,长期表现为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次,货物贸易背离同样对服务贸易背离产生影响,但是货物贸易在中国规模远大于服务贸易,因此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研究发现中国内外失衡的关系是自内向外的,而不是自外向内的。长短期效应不一致使中国的贸易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具有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4-03-01)

丛文君[2](2014)在《中国服装业的贸易模式及背离倾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国际贸易大军行列,将各类国门产品不断推入世界贸易洪流,以期在更大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各行各业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向着国际化产品不断改进,大有“策马奔腾”之势。作为服装行业,自古以来,便被拥有强大的劳动力要素的中国作为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挤进国际大门,成为众所周知的拥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若想持续发展下去,必取决于现有的比较优势与技术含量更高的、生产工艺更复杂的产品的邻近程度。在技术不断革新,生产不断强化的当下,中国服装行业真的如同中国汉字文化一般仍然“蓬勃发展”吗?服装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强大吗?中国服装业的贸易模式还健康吗?服装行业的明天又会是何般景象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近20年中国服装业进出口数据分析,先对服装行业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然后比较中国服装净出口比率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通过服装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结论对中国服装贸易产生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基于原因找到应对措施,以期中国服装业能够在要求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现市场内,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机遇。(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4-03-01)

宋祯,洪宇[3](2013)在《中国的投资储蓄缺口与贸易模式背离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中国1987-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投资储蓄缺口以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背离程度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发现这叁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对以上变量进行了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长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服务贸易背离在短期内对投资储蓄缺口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但长期效应不明显;其次,投资储蓄缺口不论长期还是短期均不是货物贸易背离的Granger原因;再次,投资储蓄缺口对服务贸易背离短期有促进效应,长期存在抑制效应;最后,短期货物贸易背离对服务贸易背离存在正效应,而长期表现为明显负效应。长短期效应不一致使中国的贸易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具有复杂性。(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novation(ICMIBI 2013 V16)》期刊2013-04-21)

洪宇[4](2013)在《日本货物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演进研究:1976~2011》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经济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后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利用1976~2011年的SITC叁位数分类产品的贸易数据,本研究根据产品的技术结构将其重新聚合为10大类别,进而深入分析了日本在各个产品类别上"净出口比率"、"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的静态分布和动态演进特征。在样本期间内,日本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普遍存在着净出口相对能力超出比较优势实际水平的贸易模式"正背离倾向"。在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6年"前川报告"后,日本的贸易模式开始明显地向均衡方向回复,但直至2011年,日本在绝大多数产品类别的贸易模式上仍然存在"正背离倾向"。本研究认为,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并且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转型过程。(本文来源于《现代日本经济》期刊2013年01期)

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步入国际贸易大军行列,将各类国门产品不断推入世界贸易洪流,以期在更大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各行各业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向着国际化产品不断改进,大有“策马奔腾”之势。作为服装行业,自古以来,便被拥有强大的劳动力要素的中国作为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挤进国际大门,成为众所周知的拥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若想持续发展下去,必取决于现有的比较优势与技术含量更高的、生产工艺更复杂的产品的邻近程度。在技术不断革新,生产不断强化的当下,中国服装行业真的如同中国汉字文化一般仍然“蓬勃发展”吗?服装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强大吗?中国服装业的贸易模式还健康吗?服装行业的明天又会是何般景象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近20年中国服装业进出口数据分析,先对服装行业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然后比较中国服装净出口比率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通过服装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结论对中国服装贸易产生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基于原因找到应对措施,以期中国服装业能够在要求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现市场内,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机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1].宋祯.中国服务贸易模式背离倾向的相关实证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2].丛文君.中国服装业的贸易模式及背离倾向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3].宋祯,洪宇.中国的投资储蓄缺口与贸易模式背离倾向[C].Proceedingsof201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InnovationandBusinessInnovation(ICMIBI2013V16).2013

[4].洪宇.日本货物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演进研究:1976~2011[J].现代日本经济.2013

标签:;  ;  ;  ;  

贸易模式背离倾向论文-宋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