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夏坚,李江波

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夏坚,李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并恶嗪酮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溶剂效应,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极化连续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夏坚,李江波[1](2012)在《苯并恶嗪酮衍生物对HIV-1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QSAR研究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计算了19个苯并恶嗪酮衍生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理化参数,建立了相关系数较高(r=0.976)、标准偏差较小(s=0.111)的回归方程;采用留一法获得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Q2)为0.914.对所得到的模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研究结果对设计更有效的苯并恶嗪酮类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刘小君,林涛,蔡新晨,高少伟,杨磊[2](2012)在《态定(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计算中使用了线性响应(LR)、态定(SS)两种溶剂模型和6-31G(d)、6-31+G(d,p)两种基组.计算了DCDHCC在苯、四氢呋喃和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观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吸收光谱的计算,杂化函数的影响大于基组和溶剂模型,在叁种函数中BMK更适于研究DCDHCC的吸收光谱;而对于发射光谱,基组的影响最大,基组通过影响激发态构型从而影响发射光谱,对于激发态构型的优化需要使用6-31+G(d,p)基组.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今后设计类似的发光分子有帮助.(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弓晨,张晨曦,柏静,赵宇阳,张庆竹[3](2012)在《极化连续模型预测水相介质芳樟醇臭氧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芳樟醇化学性质较活泼,易与大气中的臭氧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影响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以芳樟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相介质对芳樟醇臭氧转化的作用。在MPWB1K/6-31+G(d,p)水平上对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应用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水溶剂存在的环境下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同时,得到了气相和液相中能够显示反应趋势的平衡常数。研究表明,(CH3)2C=CH—双键是臭氧的主要加成位置,芳樟醇的臭氧化过程为自发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2年06期)

湛昌国[4](2011)在《基于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计算溶液分子的第一原理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is a brief review of som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irst-principles electronic structure approaches for molecules in solution.In particular,it accounts for the background,theoretical features,and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of a recently developed,truly accurate continuum solvation model which is known as Surface and Volume Polarization for Electrostatics(SVPE) or Fully 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FPCM) in literature.The FPCM-based first-principles electronic structure approaches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to study a variety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problems and serve as an integrated part of various computational protocols for rational drug design.Some perspective of the future of the FPCM-based first-principles electronic structure approaches is also given.(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胡洁,白同春[5](2006)在《若干直链烃、二元醇、二元羧酸水化热力学性质的连续极化介质模型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For biochemical compounds, group contribution is a popular approach to predict chemical thennodynamic properties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Linear correlations of these properties with the number of molecular carbons (or methylene groups) have been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However, large deviations from the group contribution approach were also observed for several homologue molecules. Most notably, homologue molecules with double polar terminal-substitution groups, such as dihydric alcohols and α.ω-alkanedioic acids, show odd-even alternations in the magnitude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the increasing carbon (or methylene group) number.(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吴玮,宋凌春,张乾二[6](2005)在《VBPCM:基于可极化连续介质模型的价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溶剂化效应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是理论化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工作将自洽反应场(SCRF) 模型中的可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和价键理论结合,发展了可考虑溶剂化效应的价键理论方法——VBPCM方法。该方法使用价键波函数来描述溶质的波函数并计算出电荷密度分布,然后通过PCM模型计算出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通过迭代计算使溶质电荷密度的分布和溶剂环境的电场作用达到自洽。VBPCM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溶液中体系的总能量、还可以(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01)

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计算中使用了线性响应(LR)、态定(SS)两种溶剂模型和6-31G(d)、6-31+G(d,p)两种基组.计算了DCDHCC在苯、四氢呋喃和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观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吸收光谱的计算,杂化函数的影响大于基组和溶剂模型,在叁种函数中BMK更适于研究DCDHCC的吸收光谱;而对于发射光谱,基组的影响最大,基组通过影响激发态构型从而影响发射光谱,对于激发态构型的优化需要使用6-31+G(d,p)基组.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今后设计类似的发光分子有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夏坚,李江波.苯并恶嗪酮衍生物对HIV-1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QSAR研究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法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

[2].刘小君,林涛,蔡新晨,高少伟,杨磊.态定(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

[3].弓晨,张晨曦,柏静,赵宇阳,张庆竹.极化连续模型预测水相介质芳樟醇臭氧转化[J].中国科技论文.2012

[4].湛昌国.基于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计算溶液分子的第一原理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1

[5].胡洁,白同春.若干直链烃、二元醇、二元羧酸水化热力学性质的连续极化介质模型研究(英文)[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6

[6].吴玮,宋凌春,张乾二.VBPCM:基于可极化连续介质模型的价键方法[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2005

标签:;  ;  ;  ;  

极化连续模型论文-夏坚,李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