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头检测论文-纪小辉

导引头检测论文-纪小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引头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导引头性能,两轴转台,多光谱反射式准直仪,多光谱光轴一致性

导引头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纪小辉[1](2019)在《导引头性能检测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在室内对多款导引头的目标识别、跟踪、光轴一致性、激光回波接收性能的检测,提出多目标识别方法、基于相对运动的跟踪方法和多光谱光轴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并设计一套由目标模拟器和两轴运动转台组成的检测装置。目标模拟器采用反射望远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灰度值的可见光目标、不同能级的红外目标以检测导引头的目标识别性能;转台带动导引头运动,检测导引头的跟踪性能;目标模拟器的准直系统提供光轴基准,检测导引头的多光谱光轴一致性;目标模拟器发出不同能级和角度的模拟回波激光,来检测激光回波接收性能。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对3~5个目标的识别,跟踪精度优于0.001 rad,光轴一致性检测精度达到15″,可接收视场角±1°,能级1 nW~10μW的激光回波信号。满足在室内对导引头性能检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伍建辉,赵丹,王建超,高文冀[2](2018)在《大下视角下旋转导引头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弹体平台的雷达导引头在大下视角探测目标时,强地杂波背景环境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毫米波波段,杂波单元不再被看成是大量强度相当的独立小散射体回波之和,其幅度分布明显偏离瑞利分布,很难用统一的恒定参数模型来拟合这些不规则的杂波统计特性分布,因此,旋转导引头大下视角下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提出的自适应排序恒虚警和解旋迭加方法解决了旋转导引头大下视角下的目标检测与跟踪难题。(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赵丹[3](2018)在《关于低空雷达导引头海面目标检测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指导式导弹研制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主动雷达导引头制导技术对导弹作战时效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海杂波与雷达导引头检测性能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多径散射与海杂波的影响效果。本文主要从低空雷达导引头海面目标检测的杂波特性入手,对低空雷达导引头海绵目标检测性能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陈天群,高方君,杨海明[4](2016)在《红外玫瑰扫描型导引头扫描检测概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型红外导引头是一种由扫描机构和红外探测器构成的亚成像装置,并且由于导引头指向性误差的存在,以目标落入导引头搜索范围作为其截获的判断准则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对扫描检测的概率进行研究。通过对导引头指向性误差和玫瑰扫描型导引头的建模仿真分析,得到了扫描过程中各个因素对导引头扫描检测概率的影响大小。此方法提高了扫描型红外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截获过程中各环节误差的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李天[5](2016)在《新形势下红外成像导引头目标检测识别共性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制导的原理是利用目标探测器来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以此捕获目标红外图像。简而言之,就是借助目标与背景之间的热辐射差,使图像实现自动导引的一种新型制导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已被普遍应用于多种战术系统中。红外制导技术的核心是目标检测识别技术,而后者又是成像导引头中较为重要的技术。在此,简要分析了红外成像引导头目标检测识别共性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6年19期)

曾永钢,杜晓宁,王永亮,赵美丞[6](2016)在《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多目标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搜索捕捉目标时,如果多个目标存在同一分辨单元内,导引头将难以区分,而无法检测雷达主波束内多个目标的存在就不能进行多目标的分辨,最终无法完成对既定目标的成功打击;采用基于Neyman-Person准则的广义似然比检测(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方法可以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同一分辨单元内多个Swerling II型目标的存在性进行检测,仿真实验证明了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戴幻尧,刘勇,黄振宇,张杨[7](2016)在《极化雷达导引头对多路径干扰的检测识别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路径干扰是对抗机载火控雷达或雷达导引头的有效自卫干扰方式之一,兼具距离、速度、角度维的欺骗干扰效果,目前对该干扰样式难以进行有效识别和抑制。该文提出采用极化雷达导引头工作体制,分析了多路径干扰对雷达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多路径干扰和直达干扰信号的回波信号正交极化信号模型,提出了基于信号极化相位统计特性差异的多路径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物理内涵清晰,实现简单,不仅可以判断干扰信号的存在和类型,还能够鉴别干扰的极化。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有效对抗多路径干扰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仁李,李静,盛卫星,马晓峰,韩玉兵[8](2016)在《HPRF-PD导引头拖曳式诱饵干扰的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PRF-PD体制导引头由于受到拖曳式诱饵的欺骗式或者压制式干扰而无法稳定跟踪目标,为了提高其稳定跟踪目标的能力,研究和设计抗拖曳式干扰的措施尤为重要。本文从检测与识别干扰着手,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似然比(GLRT)的检测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拖曳式干扰,该方法根据跟踪过程中单脉冲比实部和虚部的分布推导出拖曳式诱饵是否存在的判决公式。在识别出目标和干扰时采用双谱线角度跟踪的方法,通过两条跟踪曲线的幅度信息区分出目标和干扰,最后结合实际攻击场景给出了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景永春,谢春思,王晔,施文辉[9](2016)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分布式检测探测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探测目标工作机理的研究,根据贝叶斯假设检验,分别建立了分布式检测(并行结构)最优融合规则、"与"规则和"或"规则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概率模型,经过仿真验算,验证了叁种规则下信噪比与检测概率之间的关系,并以全系统运行风险为指标,对叁种规则条件下的全系统风险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对提升双模导引头探测能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如刚,张林,马良[10](2015)在《基于距离高分辨反舰微波导引头的目标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距离高分辨是反舰导弹微波导引头的发展方向,在分析传统微波导引头经典检测模型及其最优检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周期积累的最优二级二进制检测器,分析了其虚警概率,优化了检测器参数,最后通过试验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提高反舰微波导引头距离分辨力上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导引头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旋转弹体平台的雷达导引头在大下视角探测目标时,强地杂波背景环境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毫米波波段,杂波单元不再被看成是大量强度相当的独立小散射体回波之和,其幅度分布明显偏离瑞利分布,很难用统一的恒定参数模型来拟合这些不规则的杂波统计特性分布,因此,旋转导引头大下视角下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提出的自适应排序恒虚警和解旋迭加方法解决了旋转导引头大下视角下的目标检测与跟踪难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引头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纪小辉.导引头性能检测装置设计[J].中国测试.2019

[2].伍建辉,赵丹,王建超,高文冀.大下视角下旋转导引头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J].火控雷达技术.2018

[3].赵丹.关于低空雷达导引头海面目标检测性能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4].陈天群,高方君,杨海明.红外玫瑰扫描型导引头扫描检测概率研究[J].红外技术.2016

[5].李天.新形势下红外成像导引头目标检测识别共性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

[6].曾永钢,杜晓宁,王永亮,赵美丞.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多目标检测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

[7].戴幻尧,刘勇,黄振宇,张杨.极化雷达导引头对多路径干扰的检测识别新方法[J].雷达学报.2016

[8].张仁李,李静,盛卫星,马晓峰,韩玉兵.HPRF-PD导引头拖曳式诱饵干扰的检测和识别算法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6

[9].景永春,谢春思,王晔,施文辉.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分布式检测探测能力[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

[10].李如刚,张林,马良.基于距离高分辨反舰微波导引头的目标检测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5

标签:;  ;  ;  ;  

导引头检测论文-纪小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