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卢颖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卢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卢颖[1](2018)在《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河南省虞城县部分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家庭在子女的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上存在投资能力不足、投资动机不明确、投资形式单一、投资预期不理想等现象。在影响虞城县农村家庭子女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子女自身情况。为此,文章提出了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父母和子女受教育意识,树立理性的教育投资理念等优化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卢颖[2](2018)在《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建议。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加快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对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行为经济学的锚定效应、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理论对虞城县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路径,即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投资能力,增加农村父母及子女的爱教育意识,树立理性的家族教育投资理念。(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卢颖[3](2018)在《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并向义务教育的方向发展。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部分家庭生活较为困难。近年来,虞城县普通高中教育投资费用不断增加,几乎是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3倍,很多家庭难以承担高昂的教育投资费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女初中毕业后外出辍学打工。探讨虞城县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问题,对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虞城县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情况进行分析,为优化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行为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界定了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等概念,阐述了羊群效应、风险厌恶、锚定效应和心理账户等相关理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一个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整理与分析发现,虞城县农村家庭在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资动机多样化、投资内容和形式单一、投资期望不高、投资风险大等主要问题。第叁,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子女性别、子女个数、子女成绩、对子女就业前景是否担心、信贷的可获得性和子女对接受教育的态度对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有显着的影响。最后,根据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优化投资的建议。主要包括充分的发挥政府在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发挥家庭在普通高中教育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子女自身接受教育的积极向性。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虞城县的实地调研,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羊群效应、风险厌恶、锚定效应和心理账户等相关理论,分析虞城县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行为,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8-04-01)

郭童川[4](2017)在《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困惑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困惑,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出路,即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政府和群众对农村教育的认知;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供优惠政策;提高教师水平,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7年11期)

陈攀红[5](2017)在《网络化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高中阶段的教育一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比重,农村劳动力较低,将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提升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教育。然而,现如今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阻碍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此,本文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研究依据,以江苏省的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注重基础、多样化发展、有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坚决全面准确地推进和深化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网络化治理这一理论主题,集中研究江苏农村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将网络化治理理论运用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中,以便以后该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公共事业,更好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其主要包括农村普通高中、网络化治理等相关概念以及网络治理理论内涵。第叁部分,主要描述了江苏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江苏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对于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不公平、监督和激励制度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等等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江苏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据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缺乏合理的网络设计框架、网络主体间的连接纽带不健全、网络责任机制不完善、网络化治理能力不足等等。第五部分,江苏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从构建合理的网络设计框架、健全网络主体间的连接纽带、完善网络责任机制到提升网络化治理能力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江苏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4-01)

封玮[6](2015)在《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收益现状及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与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有较大差异,对农村普通高中投资与效益的相关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现状、制约教育投资效益的因素,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效益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以便为促进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5年33期)

赵立伟,王倩,赵璇[7](2015)在《西南地区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叁台县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教育与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四川省叁台县农村地区的家庭及其子女成员的数据资料的调查,对西南地区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井桂[8](2014)在《浅析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之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近几年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发现农村普通高中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家长对教育的漠视等。从根本上来分析,一是由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二是由于网络发展、手机普及所导致的。教师可以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采取净网行动、加强家校联系等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下)》期刊2014年12期)

刘宏利[9](2014)在《浅析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前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要扩大现有高中招生规模,加快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步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的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创办特色普通高中。(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4年05期)

童长灯,何声钟[10](2013)在《谈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出路——以玉山县樟村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普通高中由于诸多原因,总难走上优质发展的健康道路。高中学校的布局向县城集中,城区出现"超大中学"的同时,农村高中却面临着规模缩小、优秀教师外流问题,与农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相去甚远。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如何健康、有序发展,已经不是一两所学校的问题,而是关乎中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文章试以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中学为例,对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或困惑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建议。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加快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对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行为经济学的锚定效应、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理论对虞城县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路径,即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投资能力,增加农村父母及子女的爱教育意识,树立理性的家族教育投资理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卢颖.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

[2].卢颖.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3].卢颖.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

[4].郭童川.现阶段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西部素质教育.2017

[5].陈攀红.网络化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7

[6].封玮.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收益现状及路径选择[J].亚太教育.2015

[7].赵立伟,王倩,赵璇.西南地区农村家庭普通高中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叁台县的调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8].李井桂.浅析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之现象[J].新课程学习(下).2014

[9].刘宏利.浅析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4

[10].童长灯,何声钟.谈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出路——以玉山县樟村中学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论文-卢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