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王娟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王娟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7-0385-01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特殊,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科室,供应室护理人员承担着全院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及器具的回收、清洗、灭菌、消毒及发放,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伤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现将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1、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供应室护理人员负责各种医疗器械及注射器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等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手或手套与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频繁接触,若自身防护不到位,容易导致病毒和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从而感染艾滋病、乙型及丙型肝炎等传染病。

1.2物理性因素

供应室护理人员每天与高压锅、电热蒸汽接触容易发生意外烫伤,针刺伤与锐器伤在供应室护理人员中也很常见,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被污染的针头和锐器具有巨大的威胁,此外洗涤机、排气扇等噪声,会损害人的听力神经,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易引起紧张、疲劳、烦躁、头晕等症状,抵抗力也会下降。

1.3化学性因素

用于浸泡器械和熏蒸消毒的消毒剂大都含氯,而含氯消毒剂、酶洗剂等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经常与此类化学品接触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喉头水肿、眼结膜灼伤及皮肤损害等,严重的可中毒或致癌。

1.4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大多缺乏安全防护知识,上岗前未经专业的培训,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不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导致感染的发生。

2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在接触及清洗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防水袖套、帽子及穿防水围裙,所有经临床使用过的物品,必须严格遵守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操作前后都应先洗手,供应室护理人员严禁佩戴首饰。如手部有伤口应小心包扎伤口并佩戴双重防护手套,手套潮湿或破损应立即更换;②加强环境管理,对污染区、无菌区和清洁区进行严格划分,三区域采用实际屏障隔开,各区域采取定岗定位,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交叉作业,各区物品按由“污”到“洁”的操作流程,不得逆行。

2.2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①加强利器损伤防护培训,掌握被利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防护措施可减少污染利器刺伤后的疾病感染。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操作时,一旦发生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受伤部位血液,用流动水冲洗,后用复合碘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包扎,一般的锐器刺伤报告护士长,若确定是被感染患者使用过的锐器刺伤,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取相关措施,随访观察1-6个月;②噪声防护,对供应室的噪声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扩建供应室使空间更宽敞,噪声控制在安全卫生标准以内,对破旧设备进行淘汰,仪器和设备做定期保养和检修,减少噪音的产生。

2.3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配制化学制剂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制浓度必须符合要求,配制过程中应戴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不慎将消毒剂溅至皮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减少化学制剂对皮肤的伤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减少空气中消毒剂的含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化学消毒剂由专人保管,密封存放,以防外溢。

2.4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取各种措施,多种形式定期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供应室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供应室人员对供应室工作职业危害有清晰的认识,并提高自我防范意义,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小结

目前职业危害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全院各种医院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及灭菌,供应室护理人员面临着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等危害因素。因此,供应室护理已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职业,院领导应高度重视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保护,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素质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职业性危害,以保护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莫元.供应室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878-1879.

[2]郑国琴,任爱华.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1018-1019.

[3]林瑞云,李楚萍.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31-32.

标签:;  ;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