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代增殖培养论文-梁春辉,黄敏,汤慧敏,李秀平,李荣喜

继代增殖培养论文-梁春辉,黄敏,汤慧敏,李秀平,李荣喜

导读:本文包含了继代增殖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叶良姜,增殖,生根,正交设计

继代增殖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梁春辉,黄敏,汤慧敏,李秀平,李荣喜[1](2019)在《应用正交设计优化花叶良姜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叶良姜组培苗为试材,应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不同因子对花叶良姜丛生芽增殖及生根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于花叶良姜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对花叶良姜增殖影响的顺序为:6-BA>蔗糖>PVP>NAA,适合花叶良姜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5 mg·L~(-1) 6-BA+0.05 mg·L~(-1) NAA+5.0 mg·L~(-1) PVP+25 g·L-1蔗糖,增殖系数为3.079。各因子对花叶良姜生根系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基本培养基>6-BA>活性炭>NAA,花叶良姜组培苗最适生根的培养基为:1/4 MS+0.10 mg·L~(-1) 6-BA+2.0 mg·L~(-1) NAA+2 g·L-1活性炭,生根系数为2.93。(本文来源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海燕[2](2019)在《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马士革玫瑰生枝条茎段为试验材料,结合大马士革玫瑰生产繁殖特点,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旨在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马士革玫瑰出苗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08期)

唐渊,张黎[3](2019)在《玉簪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最优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簪"法兰西"不定芽诱导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不同pH、水质、碳源及光照时长等因素对试验苗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以期获得其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pH为6.0、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白糖代替蔗糖及光照时长12 h/d试验方案下,可以培养出理想植株,不仅简化操作流程而且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宁夏农林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石前,李飞宇,梁秀莉,邓冬丽,李丽芳[4](2016)在《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巨桉3个无性系DH32-26、DH32-29、DH32-28为试验材料,筛选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达到较高的继代增殖系数。[结果]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时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DH32-26(6-BA 0.5 mg/L+NAA 0.2 mg/L);DH32-28(6-BA 0.4mg/L+NAA 0.2 mg/L);DH32-29(6-BA 0.3 mg/L+NAA0.2 mg/L);DH32-26的继代增殖系数在凝固剂为卡拉胶和琼脂的培养基中差异不大,DH32-28、DH32-29的继代增殖系数在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比在以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有所提高,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远比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诱导出根好;继代增殖初期DH32-26、DH32-28需用黑布进行全暗遮光5~10 d,而DH32-29不需全暗培养;用广口瓶继代增殖培养DH32-29可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但DH32-26、DH32-28不适合用广口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结论]要提高无性系继代增殖系数,需要选取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6期)

万珠珠,谭秀梅,牛来春,史阳[5](2016)在《不同处理对油茶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果油茶腋芽和油茶瓶苗为材料,分别对油茶组织培养的最佳灭菌时间和最适增殖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腋芽用0.1%氯化汞分别处理4 min、8 min、12 min的最佳灭菌时间为8 min,成活率接近60%,污染率和褐化率都比较低。固定NAA浓度,改变6-BA的浓度,配制出3种不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其中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1 mg/L 6-BA+0.3 mg/L NAA,增殖倍数达4.1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文摘》期刊2016年04期)

谢君锋,廖韦卫,陆祖正,蒋亚琴,闭德金[6](2015)在《甘蔗组培苗继代增殖的浅层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使用相同配方[MS液体培养基(30 g/L的蔗糖+1 mg/L 6-BA+0.1mg/L NAA)p H 6.0]、不同容量的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并观察对比其增殖效果,以确认浅层培养是否具有较好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增殖F2~F5代的培养中,果酱瓶中加入10 m 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较常用的20 m 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增殖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黄敏,梁春辉,李秀平,叶建荣,揭漫[7](2015)在《应用正交设计优化金线莲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线莲试管苗为试材,应用L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因子对金线莲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及生根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于金线莲茎段增殖及生根的理想培养基。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对金线莲增殖系数的影响顺序为:6-BA>蔗糖>香蕉泥>NAA,适合金线莲茎段增殖的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5mg/L NAA+75g/L香蕉泥+28g/L蔗糖,增殖系数为2.725;各因素对金线莲生根系数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基本培养基>6-BA>活性炭>IBA,适合金线莲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5mg/L 6-BA+5mg/L IBA+2g/L活性炭,平均生根数为2.405。(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01期)

袁丽伟[8](2014)在《国庆菊继代增殖培养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国庆菊的工厂化快繁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初代培养完成的国庆菊截取茎段作为外植体,分别以MS、N6和White为基本成分,附加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组成12种继代增殖培养基,研究了国庆菊继代增殖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培养,第11天开始长新叶,第15天开始长丛生芽,30d后增殖情况差异明显,MS培养基的丛生芽最多,且旺盛;N6培养基的丛生芽较MS少但比White多且旺盛,White培养基的丛生芽最少且最弱。细胞分裂素浓度为1.5mg/L的MS培养基的国庆菊丛生芽增殖倍数最大,达17.5;其次是浓度为0.5mg/L的N6培养基,为11.5;浓度为0.5mg/L的White培养基的丛生芽增殖倍数最小,仅1.7。MS是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1.5mg/L是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李金英,赵春莉,谭莎,段加红[9](2014)在《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BA2.0 mg·L-1+IBA0.2 mg·L-1+GA30.3 mg·L-1,增殖系数为5.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1,生根率达到100%。(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何婷,刘成洪,郭桂梅,陈志伟,杜志钊[10](2014)在《培养基组成对大岩桐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大岩桐组培快繁条件,以其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中无机盐大量成分、蔗糖、琼脂、6-BA对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无机盐大量成分和蔗糖浓度对继代培养的组培苗的鲜重、株高、根长具有显着影响;6-BA对腋芽再生增殖倍数影响极显着,MS培养基使用1/2浓度的无机盐大量成分,添加40 g/L蔗糖、6.0 g/L琼脂配合0.2 mg/L 6-BA可以取得较好的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继代增殖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大马士革玫瑰生枝条茎段为试验材料,结合大马士革玫瑰生产繁殖特点,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旨在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马士革玫瑰出苗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继代增殖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梁春辉,黄敏,汤慧敏,李秀平,李荣喜.应用正交设计优化花叶良姜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王海燕.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9

[3].唐渊,张黎.玉簪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最优方案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9

[4].石前,李飞宇,梁秀莉,邓冬丽,李丽芳.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

[5].万珠珠,谭秀梅,牛来春,史阳.不同处理对油茶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6

[6].谢君锋,廖韦卫,陆祖正,蒋亚琴,闭德金.甘蔗组培苗继代增殖的浅层培养[J].热带农业科学.2015

[7].黄敏,梁春辉,李秀平,叶建荣,揭漫.应用正交设计优化金线莲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5

[8].袁丽伟.国庆菊继代增殖培养技术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2014

[9].李金英,赵春莉,谭莎,段加红.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4

[10].何婷,刘成洪,郭桂梅,陈志伟,杜志钊.培养基组成对大岩桐继代培养和腋芽增殖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4

标签:;  ;  ;  ;  

继代增殖培养论文-梁春辉,黄敏,汤慧敏,李秀平,李荣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