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华德训,顾月

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华德训,顾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工器,高温超导,发夹滤波器,空间映射

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文献综述

华德训,顾月[1](2018)在《高温超导多工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公共端口的散射参数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一款S波段高温超导四工器。提出了一种通过匹配网络将4个平行耦合式发夹滤波器并联的四工器结构,该结构较好地解决了通道间的相互影响,减小了四工器尺寸;采用了主动式空间映射法,缩短了四工器设计周期。最终,4个信道的回波损耗都达到了-23 d B,证明了该文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华德训[2](2018)在《高温超导多工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不同用途的的通信设备在急剧增加,而我们所处的空间有限,所以不可避免在同一地点有多台收发设备同时进行工作。减少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不同的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工作是现在通信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射频多工器具有灵活的频率选择和干扰抑制特性,它在自适应通信、认知无线电和电子对抗中都具有大量的应用需求。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的多工器具有体积小、噪声低、插损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高性能射频多工器重要发展领域。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对于多工器乃至微波通信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温超导多工器结构复杂,直接进行传统的参数扫描或者优化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本文对于多工器的设计,采用了近几年出现的空间映射法,在ADS和Sonnet当中分别获得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寻找两者的映射关系,经过少许的几次迭代就能找到符合指标要求的多工器优化参数。本文首先综述了高温超导多工器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背景。其次研究了传统的滤波器设计理论和多工器的实现方案。利用耦合矩阵综合与奇偶模特性阻抗设计了两款高温超导滤波器,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快速精准设计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利用谐振器与频率响应的对应关系来完成滤波器的设计工作,大大减少了设计周期。随后介绍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并对设计的功分电路进行了加工,实测结果满足性能指标要求。最后是多工器的设计实例,文中共完成了四款高温超导多工器的设计。其中叁款多工器选取微带发卡结构搭建信道中的滤波器,以1/4波长谐振器为匹配网路,最终实现了公共端口的匹配。设计的通带非相邻型四工分器物理尺寸为33.7mm′30.4mm,充分体现了高温超导小型化的优点,最后借助Wilkinson功率分配器设计了一款高隔离度的八工器,相邻信道的隔离度在-30dB以下。(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陈佳斌[3](2017)在《超高频高温超导多工器与NBCO高温超导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得益于超导薄膜材料极低的微波表面电阻,高温超导滤波器具有插入损耗低、带边陡峭、带外抑制度高等优异特性,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射电天文、气象观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超高频高温超导多工应用于卫星通信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信噪比、抗干扰能力等;此外,使用更高临界温度的高温超导材料研制超导滤波器,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论文主要开展了超高频高温超导多工器的研制和钕钡铜氧(NBCO)高温超导滤波器性能的表征的研究,研究工作包括X波段高温超导滤波器、X波段高温超导叁工器、Ku波段高温超导五工器、NBCO高温超导滤波器等内容。论文针对超高频高温超导多工器研制中超高频通道滤波器寄生耦合效应、分支线耦合多工器设计复杂、制作工艺恶化频率响应等难点,分析旋进旋出结构谐振器不同耦合方式的强度关系,优化谐振器耦合组合设计,抑制了滤波器电路中的寄生耦合效应,设计了无不可控传输零点的X波段高温超导滤波器;提出了基于多工器群时延响应的理论设计方法,实现了各通道外部耦合的分离。在这一设计方法的指导下,设计了Ku波段高温超导五工器;使用键合线等效模型对多工器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研制了性能优异的X波段高温超导叁工器。论文系统地表征了NBCO高温超导薄膜制备的高温超导滤波器性能。从二流体模型和伦敦穿透深度概念出发,定性分析了高温超导滤波器插入损耗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定量计算了滤波器中心频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从器件的性能间接得到了高温超导薄膜临界温度和伦敦穿透深度等物理量;以不同电性能作为评估对象,研究了NBCO高温超导滤波器滤波器频率响应的温度依赖性、临界功率的温度依赖、IP3的温度依赖性,并与同构型的YBCO高温超导滤波器性能进行了对比,为NBCO薄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5-01)

葛德永,张旭,何明,赵新杰,胡磊[4](2013)在《基于单端口群时延优化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和四工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以单端口群时延作为目标的空间映射优化法,并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8阶滤波器和一个高温超导四工器.该阶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000MHz,带宽为40MHz.而四工器的四个工作频段分别为3640MHz~3740MHz、3780MHz~3820MHz、3880MHz~3930MHz、3970MHz~4030MHz.仿真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设计得到的滤波器和四工器在通带内回波损耗均可达到-22dB以下,纹波系数小于0.1dB,且四工器各通道间隔离度大于40dB.另外,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得到的S参数曲线基本一致.上述结果验证了基于单端口群时延的空间映射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微波电路仿真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杜佳男,葛德永,杨丰兰,胡磊,何明[5](2013)在《高温超导四工器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基于单端口群时延设计了一款高温超导四工器。该四工器为四个四阶的滤波器并联,采用半波长开环耦合结构和L型谐振器,最终仿真回波损耗可以达到-24.4dB以下,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本设计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以往多工器占用面积过大、不同信道之间影响严重、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实现了超导多工器小型化,并缩短了多工器的设计周期。(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3年02期)

宁俊松[6](2009)在《高温超导多工器及其在宽带数字接收机多通道前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超导薄膜(HTS)在微波频段下,具有极为优越的微波性能:在L、S波段其微波表面电阻R_s比常规金属导体的要低3~5个数量级,并能够实现高达1×10~7A/cm~2的电流密度。利用这些高温超导薄膜已经制造出许多高温超导无源微波器件(如滤波器、多工器、功分器、限幅器、延迟线等)与电路(如放大器、振荡器、高速A/D转换器等),它们具有比常规器件和电路更高的性能,这些高性能的高温超导无源微波器件与电路,应用到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雷达系统以及电子战(EW)侦察接收机系统中,将极大的提升系统性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设计和研制高灵敏高温超导接收机前端的关键器件—高温超导滤波器和多工器,并与数字接收机技术相结合,研制开发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高灵敏高温超导双通道前端样机。虽然现在高温超导微波器件的设计是基于传统的常规微波器件的设计技术,但是由于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有些限制性的条件以及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常规滤波器和多工器设计需要进行一些发展改进以适合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找到一种适合高温超导滤波器和多工器的简便、快速、准确的设计方法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高性能高温超导多通道前端系统。本论文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滤波器CAD设计方法:利用滤波器的谐振器与其频率响应的对应关系,结合计算机强大仿真能力,来完成滤波器的设计。设计过程不再需要优化过程,大大节省了结构较复杂、级数较多的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设计周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设计方法。制作的8级高温超导滤波器和低温工作低噪声放大器组件,工作频段XXX-XXXMHz,通带带宽5MHz,在77K下测试结果:带内增益21dB左右;带内反射小于-12dB;带内噪声小于0.8dB,最小噪声0.58dB。(论文第二章)2、针对设计过程更为复杂、困难的高温超导多工器的设计,发展了直接设计法设计高温超导多工器。通过对多工器的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研究,找到影响多工器性能的主要参数以及其调整变化的趋势,以获得较理想的初值,节省优化时间,避免复杂的理论和冗长的公式演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设计方法。制作的四级高温超导双工器工作在3-4GHz频段,通道带宽500MHz,在温度77K下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通带内插损小于0.8dB,通带间带外抑制大于30dB@通带中心频率,通带内反射小于-10dB;制作的四级高温超导四工器工作在2-4GHz频段,通道带宽500MHz,在温度77K下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通带内插损小于0.8dB,通带间带外抑制大于30dB@通带中心频率,通带内反射在-10dB左右。(论文第叁章)3、开展了高温超导多工器功率容载能力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高温超导连续通带多工器在其交接区域内的功率容载能力并不比其单个通道带内的功率容载能力高,反而要低1dB左右。原因是高温超导连续通带多工器交接区域存在着大量微波电流,这些微波电流增加了多工器在交接区域内的损耗,因而降低了其交接区域内功率容载能力。(论文第叁章)4、研制开发了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高灵敏高温超导双通道前端样机。实验测试样机在频段XXX-XXXGHz,中频带宽为500MHz,各通道灵敏度S在-85dBm和-86dBm之间,换算成系统总噪声系数N_F在1.0dB和1.3dB之间;输出功率1dB压缩点P_(1dB)=15.7dBm,输出功率叁阶交截点OIP3=27.7dBm,系统总增益G=47.8dB(论文第四章)(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3-01)

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不同用途的的通信设备在急剧增加,而我们所处的空间有限,所以不可避免在同一地点有多台收发设备同时进行工作。减少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不同的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工作是现在通信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射频多工器具有灵活的频率选择和干扰抑制特性,它在自适应通信、认知无线电和电子对抗中都具有大量的应用需求。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制备的多工器具有体积小、噪声低、插损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高性能射频多工器重要发展领域。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对于多工器乃至微波通信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温超导多工器结构复杂,直接进行传统的参数扫描或者优化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本文对于多工器的设计,采用了近几年出现的空间映射法,在ADS和Sonnet当中分别获得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寻找两者的映射关系,经过少许的几次迭代就能找到符合指标要求的多工器优化参数。本文首先综述了高温超导多工器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背景。其次研究了传统的滤波器设计理论和多工器的实现方案。利用耦合矩阵综合与奇偶模特性阻抗设计了两款高温超导滤波器,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快速精准设计高温超导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利用谐振器与频率响应的对应关系来完成滤波器的设计工作,大大减少了设计周期。随后介绍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并对设计的功分电路进行了加工,实测结果满足性能指标要求。最后是多工器的设计实例,文中共完成了四款高温超导多工器的设计。其中叁款多工器选取微带发卡结构搭建信道中的滤波器,以1/4波长谐振器为匹配网路,最终实现了公共端口的匹配。设计的通带非相邻型四工分器物理尺寸为33.7mm′30.4mm,充分体现了高温超导小型化的优点,最后借助Wilkinson功率分配器设计了一款高隔离度的八工器,相邻信道的隔离度在-30dB以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参考文献

[1].华德训,顾月.高温超导多工器的设计[J].电子科技.2018

[2].华德训.高温超导多工器的研究与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

[3].陈佳斌.超高频高温超导多工器与NBCO高温超导滤波器研究[D].清华大学.2017

[4].葛德永,张旭,何明,赵新杰,胡磊.基于单端口群时延优化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和四工器设计[J].电子学报.2013

[5].杜佳男,葛德永,杨丰兰,胡磊,何明.高温超导四工器的设计与仿真[J].低温与超导.2013

[6].宁俊松.高温超导多工器及其在宽带数字接收机多通道前端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

标签:;  ;  ;  ;  

高温超导多工器论文-华德训,顾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