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胶质瘤论文-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

低级别胶质瘤论文-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级别胶质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高级别胶质瘤,淋巴瘤,表观扩散系数

低级别胶质瘤论文文献综述

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1](2019)在《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 ~1H-MRS与ADC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颅内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PCNSL组及26例HGG组的扩散系数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图像,测量计算肿瘤病灶区(避开中心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与镜面正常脑组织的ADC数值与单体素长TE ~1H-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Cho/NAA,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单纯应用ADC、MRS及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41例肿瘤实质的ADC与单体素长TE ~1H-MRS各代谢参数比值与镜面正常脑组织相比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除Cho/NAA外,其余参数在PCNSL与颅内HGG中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运用ROC分析,ADC与NAA/Cr、 Cho/Cr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5,联合应用MRS与ADC鉴别颅内PCNSL和HGG的AUC(0.93)大于单纯应用ADC(0.80)或MRS(0.85),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6.2%。结论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 ~1H-MRS与ADC参数对HGG与PCNSL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钧[2](2019)在《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经术后病理检查、生化检查以及治疗随访证实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8例与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方法与结果。结果:(1)所有患者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H-MRS)检查;(2)MIR显示两种疾病病变的T1W1、T2WI以及T2FLAIR的结果均较为相似,病灶周围均存在水肿;(3)H-MR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平均ADC值[(1.472±0.033)×10~(-3)mm~2/s]较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ADC值[(1.074±0.203)×10~(-3)mm~2/s]更高,P<0.05;前者的NAA/Cr、Cho/NAA以及Cho/Cr均较后者更低,P均<0.05。结论:H-MRS与DIW用于鉴别诊断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重大,能作为对常规MR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潘丽民[3](2019)在《预见性护理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选择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8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2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着优于常规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吴静,沈慧聪[4](2019)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7月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31例,治疗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肿瘤实体区最小ADC值,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临床表现,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生存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1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7例复发,1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全部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最小ADC值、病理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术前是否有癫痫症状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中最小ADC值>0.5×10~(-3)mm~2/s患者的PFS明显高于最小ADC值<0.5×10~(-3)mm~2/s者。结论最小ADC值、病理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及术前是否有癫痫症状可能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最小ADC值>0.5×10~(-3)mm~2/s为保护因素。(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李彦东,王昀,更·党木仁加甫[5](2019)在《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384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非手术因素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WHOⅢ级164例,WHOⅣ级220例,均接受同组医生手术。术后接受放疗、化疗者分别为212例和243例。随访1年、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 7%、17. 1%; WHOⅢ级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 3%、29. 5%,WHOⅣ级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 2%、11. 7%。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显着提高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P <0. 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 60岁(RR=1. 701; P=0. 016)、术前KPS评分<70分(RR=2. 231; P <0. 001)、WHOⅣ级(RR=2. 181;P <0. 001)、肿瘤未全切(RR=2. 101; P <0. 001)、术后未联合放化疗(RR=1. 562; P=0. 007),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肿瘤大小、有无坏死/囊变,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年龄<60岁、术前KPS评分≥70分、WHOⅢ级胶质瘤、肿瘤全切、术后联合放化疗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长。结论发病年龄<60岁、KPS≥70分、WHO级别低(Ⅲ级)、肿瘤全切、术后放化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好;术后联合进行放化疗可以提高胶质瘤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华刚,谭红平,张立民,李少春,陈俊喜[6](2019)在《低级别胶质瘤及混合神经元胶质瘤相关癫痫的手术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低级别胶质瘤及混合神经元胶质瘤相关癫痫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癫痫中心2011年至2017年手术治疗的171例低级别胶质瘤及混合神经元胶质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9例患者在无创Ⅰ期评估后行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手术治疗,2例患者(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姚培森[7](2019)在《皮层脑电图的价值:如何提高低级别胶质瘤合并癫痫的手术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约83%合并有癫痫,并且大部分为难治性癫痫。由于低级别胶质瘤生存期较长,因此癫痫治疗成为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的重要因素,目前低级别胶质瘤扩大切除在控制胶质瘤相关性癫痫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低级别胶质瘤常位于功能区,导致了扩大切除存在一定局限(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曾圆圆,刘磊[8](2019)在《高级别胶质瘤内科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级别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为原则的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治疗模式仅能延缓高级别胶质瘤的进程,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会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内科综合治疗有望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该文就初发及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内科治疗现状和高级别胶质瘤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洋洋,高劲,陶振超,何健,杨丽萍[9](2019)在《高级别胶质瘤病人放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术后病人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间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1例HGG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同步放化疗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依据同步放化疗前CD4~+/CD8~+比值将病人分为CD4~+/CD8~+≥1及CD4~+/CD8~+<1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结果 HGG术后病人外周血CD4~+CD25~+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经同步放化疗后均有下降(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范围为2~60个月,2例失访。1、2、3年全组病人PFS和OS分别为51.8%,38.3%,31.9%和71.3%,43.3%,37.2%。CD4~+/CD8~+≥1组病人mPFS及中位m OS均高于CD4~+/CD8~+<1组(16个月比9个月,P=0.004;36个月比11个月,P=0.031)。结论同步放化疗可降低HGG病人外周血CD4~+CD25~+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放化疗前CD4~+/CD8~+比值可以作为评价HGG术后病人预后的有效指标,CD4~+/CD8~+比值低,预后差。(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任龙飞,张辉,王效春,谭艳,秦江波[10](2019)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脑高级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脑胶质瘤全切术+同步放化疗术后出现异常强化灶的患者32例(22例为肿瘤复发,10例为治疗后反应),放化疗结束2个月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DWI、DCE灌注成像,经后处理获得K~(trans)、K_(ep)、Ve、iAUC灌注伪彩图及ADC图,分别测量患者异常强化区K~(trans)值、K_(ep)值、Ve值、iAUC值及平均ADC值,应用秩和检验检验分析两组间各参数差异,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复发组K~(trans)值、iAUC值均高于治疗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及K_(ep)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当K~(trans)值、iAUC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3、0.941时,灵敏度均为95.5%,特异度分别为90%、80%。复发组ADC平均值低于治疗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当平均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64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4%、80%。且K~(trans)诊断效能高于iAUC及平均ADC值,并联试验中使用K~(trans)联合ADC诊断胶质瘤复发灵敏度可提高至100%。结论 DCE-MRI联合DWI在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9期)

低级别胶质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经术后病理检查、生化检查以及治疗随访证实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8例与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方法与结果。结果:(1)所有患者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H-MRS)检查;(2)MIR显示两种疾病病变的T1W1、T2WI以及T2FLAIR的结果均较为相似,病灶周围均存在水肿;(3)H-MR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平均ADC值[(1.472±0.033)×10~(-3)mm~2/s]较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ADC值[(1.074±0.203)×10~(-3)mm~2/s]更高,P<0.05;前者的NAA/Cr、Cho/NAA以及Cho/Cr均较后者更低,P均<0.05。结论:H-MRS与DIW用于鉴别诊断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重大,能作为对常规MR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级别胶质瘤论文参考文献

[1].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联合应用单体素长TE~1H-MRS与ADC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鉴别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2].王钧.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3].潘丽民.预见性护理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4].吴静,沈慧聪.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5].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李彦东,王昀,更·党木仁加甫.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6].华刚,谭红平,张立民,李少春,陈俊喜.低级别胶质瘤及混合神经元胶质瘤相关癫痫的手术治疗策略[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7].姚培森.皮层脑电图的价值:如何提高低级别胶质瘤合并癫痫的手术预后[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8].曾圆圆,刘磊.高级别胶质瘤内科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9

[9].张洋洋,高劲,陶振超,何健,杨丽萍.高级别胶质瘤病人放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J].安徽医药.2019

[10].任龙飞,张辉,王效春,谭艳,秦江波.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脑高级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9

标签:;  ;  ;  ;  

低级别胶质瘤论文-薛旭涛,张箭,杨如武,刘燕,李君旭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