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飞腾八法针刺及中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

灵龟、飞腾八法针刺及中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

张巧兰

静宁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甘肃静宁743400

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肠易激综合征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145例,对照组245例,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根据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减轻率75%以上。③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减轻率50%-75%。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减轻率小于50%。对比疗效。得出结论,使用灵龟、飞腾八法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灵龟;飞腾八法;针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慢性腹泻范畴,指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排便异常(粘液便、稀便)、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且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并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紊乱;排便次数增多(>3次/天),粪便量增多(>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程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是临床上多种疾病常见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笔者自2000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135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40岁,男女比例1:2。临床症状如下:因过食生冷而致泄泻,每天2-3次,夹有粘液,腹胀,腹痛;由于失治迁延而成慢性腹泻,每日便溏,进食油腻之物上述症状加重,纳少倦怠,形体消瘦,舌质淡红,有齿痕,舌苔薄而腻,脉濡细。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1.2对照组1:西医治疗方案:一般诊疗采用心理疗法、饮食疗法、体力活动。教育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给予解痉剂(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止泻剂(思密达2包,每日3次)、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金双歧1.0口服一日三次,乳酸素片菌1.2口服一日三次)、胃肠肽制剂(奥曲肽50ug皮下注射g12h)。

1.3对照组2:除采用对照组1的西医药物外,再给予藿香正气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藿香2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厚朴15g大腹皮15g

人参3g桔梗10g山药10g白扁豆10g莲子肉10g砂仁10g

薏苡仁10g甘草10g6付水煎服一日两次

1.4治疗组:除对照组1、对照组2: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外,采用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应用灵龟、飞腾八法针之,待下午申时取公孙、内关。公孙施泻法,首先祛湿醒脾;内关平补平泻,宣畅胸气,且使气机升降。针后自觉小腹、胃脘部有蠕动感,至30分钟舌下口中粘液增多,令其吐之,留针45分钟。次日申时来诊,自述昨日针后四肢乏力,胃脘隐痛,大便出大量粘液,此为祛脾湿而伤及中气。遂用飞腾八法,公孙穴施补法,仍觉小腹内蠕动,胃蠕动较昨日轻,至25分钟左右,口中津液增多,令其咽之,留针45分钟。第三日(辛丑)午时来诊,自述四肢有力,胃脘隐痛消失,大便开始变黄,质软成形,仍公孙穴施补法,小腹胃脘有轻微蠕动,口中仍有津液分泌,留针45分钟。第四日(壬寅)午时来诊,饮食尚差,守公孙穴补法。第五日(癸卯)申时来诊,自述有饥饿感,饭谷香,大便正常,谨守公孙和内关,经6次治疗而愈,嘱其忌烟酒、慎生冷。随访2年无复发者。

2.1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慢性腹泻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与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减轻率75%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减轻率50%-75%。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减轻率小于5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x100%。

2.2疗效评价

3.讨论

西医认为:

一、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性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在欧美国家成人患病率10%-20%左右,我国10%左右。临床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病因病机是多种因素和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为:1、IBS胃肠动力学异常,结肠电生理研究显示,腹泻型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2、IBS内脏感觉异常,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降低,患者对明显肠道充溢扩张、肠平滑肌收缩等生理现象敏感性增强,易产生腹胀、腹痛;3、肠道感染治愈后: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4、胃肠道刺激:胃肠道肽类激素与之有关;5、精神心理障碍:IBS患者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

二、目前常用诊断标准:Manning标准和罗马标准III。Manning标准: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器质性病变相鉴别。诊断要点:1、腹痛伴便后缓解;2、腹痛伴大便频率增加;3、腹痛伴稀便;4、腹胀。罗马标准III:1、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3个月;2、腹痛经排便后减轻,或有大便次数或粘稠度的改变;3、大便不规律,至少有25%的发生率:a、排便次数改变;b、大便性状改变、c、大便过程改变(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d、粘液便;e、腹胀感。中国IBS的临床诊断标准:1、以腹痛、腹胀、腹泻等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检查仅发现腹部压痛;3、多数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性;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现象;5、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血、尿常规正常;7、无菌痢、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实验性治疗无效。

三、诊断明确后、给予病因及对症治疗。但应注意:肠易激综合征一旦诊断确立,即要建立一种医患关系,并建立治疗的连贯性,帮助患者对自己疾病以及有关加剧因素的理解,如果患者期待通过一种神奇的方法来治愈此病,那将会很困难;医生应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疾病是慢性的、间歇性的、从而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协助关系。2、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认为饮食是自己发生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生可给患者提供合适的食谱,饮食处理包括增加纤维量,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品。3、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特点常常为高度的抑郁、焦虑和对身体的担心。因此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治疗作用相当重要。

中医认为:

一、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脾胃不和级肾阳不足,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粽子,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盛则濡泄【1】”。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2】,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以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二、辨证论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为特征。首先应区分寒、热、虚、实。患者因进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到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困脾,脘闷食少。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疼痛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肢体乏力。所以辨证为寒湿困脾,脾胃失运,日久脾阳不振,不能温化而致腹泻。

三、治疗:祛湿醒脾,健脾益胃。处方:藿香正气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大腹皮理气消满,健脾宽中,调理胃肠,使湿浊内化,脾胃功能受到恢复,而泄泻自止。参苓白术散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达到治疗寒湿困脾,脾胃失运,日久脾阳不振,不能温化而致腹泻。

四、中医采用针刺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注重辨证,上午8-10时便溏,恰为脾胃经所主,证明脾经受累。首次治疗泻公孙意在解脾之湿困。公孙穴有振脾气、温脾阳作用,内关穴宣通气机,助津液输布,致使脾运谷化而疾却。针刺在开穴时10多分钟,旨在刺经之方盛之时,留针45分钟。至始至终都取用了公孙穴,第一、五、六日三天配合应用内关穴,第四日在辰时。其针刺时间的确是依据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的取穴法则,治愈此病。

参考文献: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清气在下,则生飱泄”。

[2]《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标签:;  ;  ;  

灵龟、飞腾八法针刺及中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