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赵腾飞

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赵腾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原,史前,夏商,毁器葬

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赵腾飞[1](2019)在《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毁器葬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流行于夏商周时期、秦汉以后延续发展的一种特殊葬俗。本文依据相关考古发现材料,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历史文献学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对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的毁器葬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在确定毁器葬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毁器葬的发现情况、葬式差异以及发展演变过程、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并探讨毁器葬俗的文化内涵及其与族属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对“中原”、“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等概念进行界定,简要分析学界对毁器葬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毁器葬的确认标准及发现情况研究。分别提出毁器随葬、毁器敛葬和毁器祭祀叁种类型毁器葬各自的确认标准,整理统计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的发现情况,认为毁器随葬习俗的起源可以向裴李岗文化中追溯,毁器敛葬习俗至迟在仰韶时期就已出现,而毁器祭祀习俗则可能至龙山时期才开始形成。第叁章是毁器葬的葬式研究。在将毁器葬分为叁种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毁器随葬墓在器物选择和摆放位置方面的差异,毁器敛葬墓在器物选择和毁器方式方面的差异,毁器祭祀遗存在祭祀对象和地点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时期的毁器葬表现出不同的葬式特点。第四章是毁器葬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研究。梳理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的发展演变过程,将其总结为起源、形成、流行、发展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史前、夏、早商、晚商四个时期。大致梳理中原周邻地区毁器葬的起源和发展状况,与中原地区进行比较,认为中原与周邻地区的毁器葬是独立起源的,随着商文化的扩张,中原地区的毁器葬俗对周邻地区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是相关问题研究。分析叁种类型毁器葬俗各自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认为毁器葬俗总体上反映的是先人的灵魂观念和敬鬼神思想。探究毁器葬俗与文化族属之间的关系,从族群的角度理解毁器葬的发展演变过程。认为毁器葬俗使用者的族群变迁,是导致毁器葬俗应用范围及葬式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贺俊[2](2018)在《关于史前夏商时期奠基遗存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史前夏商时期奠基遗存的相关研究中,目前存在以下叁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奠基"的内涵;二是如何确立甄别奠基遗存的标准;叁是如何进一步论证部分瓮棺葬的奠基性质。本文分析认为,"奠基"是人们在建造一切形式的建筑的过程中,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而举行的某种祭祀仪式;其不仅包括为生者奠基,还应包括为死者奠基。结合"奠基"一词的内涵和判别仪式遗存的基本方法,甄别奠基遗存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要确定遗存与建筑物之间存在内在的时空关联;二是要认定遗存中存在某些具有宗教祭祀意义的物质遗存或特殊形式。瓮棺葬与其附近建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部分瓮棺葬符合甄别奠基遗存的两项原则,它们应属于奠基遗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2018年10期)

尚元昕[3](2018)在《史前夏商时期都城防御模式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都城即一国之都,既是统治者施政之地,亦是其生活之地。《左传·隐公元年》载:"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杨伯峻注:"都谓都邑,城谓城垣。"可知都城即一国之首都,而通常其又有城垣环绕,既讲到城垣也涉及都城的防御。可见的城市防御设施有城墙、环壕、瓮城、马面、门房等,而不可见的城市防御设施可能涉及的内容更广,如其所选择的地形、地势,周围所建之卫星城等都可视作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8年20期)

杨智红[4](2018)在《单元教学中史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模仿与迁移——以“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具备了史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模仿与迁移能力,对史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与运用才是比较牢固的。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课"、"单元"或"跨单元"的教学达成目标。本文以单元教学为例探讨说明。一、史学思想方法的理解高中历史"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中华文明(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06期)

马明志[5](2013)在《中国北方地带史前至夏商时期陶鬲的谱系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陶鬲是中国上古文化最为重要的指征性物质文化因素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空间范围之内,并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影响更为广泛,东至大兴安岭两翼,西至甘青地区,甚至在西伯利亚地区也有蛇纹袋足鬲的踪迹。陶鬲存续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500年,它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中国古代社会各层级人群中被普遍认同。因而,对陶鬲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考古界长期以来的重要课题,而对于陶鬲的产生、演变、谱系、源流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北中国地区早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之一。陶鬲始终存在中心区与流播区的差异,各地发现的陶鬲在相关考古学文化遗存中的比例悬殊、兴衰年代参差不齐、陶鬲谱系繁杂多样、文化关系错综复杂。因而,要分析清楚这样一盘看似杂乱无章的“大棋局”及其背后隐藏的人、社会及历史文化关系,就需有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本文结合自然地理单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区域文化的历史延承性,将北方地带划分为不同的9个文化区块,主要有: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河套地区、岱海地区、陕北地区、冀西北地区、燕山西辽河地区、东北地区、六盘山甘青地区等,分别排列出每个地区含陶鬲遗存的年代序列和整个北方地带龙山时期至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再对每个时代各种陶鬲的谱系进行甄别和区分,编排出主要谱系的时代性演变规律和源流,进而探讨各谱系间的横向互动关系及文化格局变迁历程,归纳出陕晋蒙地区作为北方地带多种谱系陶鬲的核心策源地的历史地位。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归纳出北方地带以陶鬲流播为标志之一的文化联系趋势,探索陶鬲,特别是袋足鬲的流播对于中国北方文化带形成的重要参与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韩香花[6](2010)在《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是古代文明起源与初始发展的重要地区,手工业在中原地区文明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结合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工艺技术、手工业分工、手工业者、手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以及手工业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与分期进行了分析、梳理与归纳,并根据这一序列与分期,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石器、木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漆器、纺织、建筑和酿酒等手工业门类的发展过程、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探讨,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发展面貌和脉络,并与周边地区的手工业进行了扼要的横向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特点,即连续性、包容性和重实用性。其次,探讨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的条件、发展过程和意义。农业的发展、手工生产技术的复杂化、具有专业技能的手工生产者的大量出现,以及手工产品社会需求的增加,是手工业与农业发生社会分工的条件。手工业的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氏族内部以自然分工为主,手工业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少数手工业部门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夏代已经出现较多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商代早期一些手工业部门内部又有了进一步分工,商代晚期分工程度更高。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第叁,对史前至夏商时期手工业者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古史传说,对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经历了逐渐上升并进一步分化的过程。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手工生产者与其他氏族成员的地位基本相当。仰韶文化中晚期以后,多数手工业者占有较多的财富,同时手工业者之间也进一步分化,少数上升为权力的拥有者。其次,运用考古材料并结合文献和甲骨卜辞的记载,对夏商时期手工业者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夏代手工业者可能延续了史前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商代手工业者的情况比较复杂,手工业者队伍以下层贵族和平民为主,但也有一些工奴。第四,对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首先,运用聚落考古的成果,对史前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仰韶文化早期及其以前,手工生产以家族、氏族或更高一级的社会组织为单位集体生产,仰韶文化中晚期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家庭或家族。其次,运用考古材料、文献与甲骨卜辞的记载,对夏商时期手工业的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夏商时期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工商食官”之制始于夏商时期。夏商手工业者仍以族为单位进行生产,王室设有专门的官职对手工业进行管理。第五,探讨了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手工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便利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手工业生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增多、贫富的分化、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礼制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加快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手工业的发展与诸文明要素的孕育、起源与发展关系密切。史前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对于青铜器、城邑、文字等文明要素的孕育和萌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夏商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对文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0-05-01)

鲍颖建[7](2008)在《从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功能的演变看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的功能不断演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址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增强且最终占据主导地位。政治及防洪功能为各个时期城址所共同具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址防御猛兽侵袭的功能却逐渐衰落甚至消亡了。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功能的演变既反映了其所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酋邦社会—阶级社会,同时也体现了筑城目的由重在保民到重在卫君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史前夏商时期奠基遗存的相关研究中,目前存在以下叁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奠基"的内涵;二是如何确立甄别奠基遗存的标准;叁是如何进一步论证部分瓮棺葬的奠基性质。本文分析认为,"奠基"是人们在建造一切形式的建筑的过程中,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而举行的某种祭祀仪式;其不仅包括为生者奠基,还应包括为死者奠基。结合"奠基"一词的内涵和判别仪式遗存的基本方法,甄别奠基遗存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要确定遗存与建筑物之间存在内在的时空关联;二是要认定遗存中存在某些具有宗教祭祀意义的物质遗存或特殊形式。瓮棺葬与其附近建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部分瓮棺葬符合甄别奠基遗存的两项原则,它们应属于奠基遗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赵腾飞.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贺俊.关于史前夏商时期奠基遗存的几个问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

[3].尚元昕.史前夏商时期都城防御模式浅析[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

[4].杨智红.单元教学中史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模仿与迁移——以“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

[5].马明志.中国北方地带史前至夏商时期陶鬲的谱系源流[D].西北大学.2013

[6].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D].郑州大学.2010

[7].鲍颖建.从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功能的演变看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J].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史前至夏商时期论文-赵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