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

混凝土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工程总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混凝土冬季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然后分别探讨了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期为相关技术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冬季施工是指在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小时稳定在5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小时稳定在-3摄氏度以下时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由于冬季施工条件较为恶劣,且施工质量事故出现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和隐蔽性,由此造成冬季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频发,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因此,加强有关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的分析,对于提高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冻害损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材料选择和使用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主要质量控制内容是在低温条件下采取防冻保温、防风、防干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养护环境,使混凝土能够在创造的常温环境下顺利凝结硬化。其施工材料选择和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按照不同防冻剂、外加剂、早强剂的使用条件和方法进行规范使用,使用前应当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添加粉剂性的外加剂,要按照规定要求将适量外加剂直接撒在水泥表面;如果添加液体性的外加剂,要在使用前先将其配置成具有特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按照使用条件,将溶液配置成所需的施工溶液,且将各施工溶液区别放于贴有标签的容器中,每次使用的外加剂溶液都应当一次性配成[1]。

(2)应当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作为冬季施工混凝土水泥材料,且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应不小于300kg/m3,水泥标号应当不小于32.5。

(3)为了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得到有效提高,应当严格控制水灰比。而降低水灰比,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添加适量的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相关实践分析发现,当添加0.5%左右减水剂时,可以减少用水量20%,使混凝土抗冻性提高15%、强度增加25%。

(4)要选用清洁、无冻块和冰雪及易冻裂物质的骨料进行混凝土拌制,当使用含有钠、钾离子的外加剂使,禁止使用活性骨料,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在零上温度条件下筛洗砂石,同时要用油布或塑料纸做好保护。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混凝土冬季施工养护方法主要有:

1、综合蓄热法和蓄热法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覆盖保温,可以利用混凝土在水化热中引起的温度变化,确保混凝土在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达到需要的临界强度。综合蓄热养护法就是在将适量防冻剂添加到正在拌制的混凝土中,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强混凝土的覆盖养护工作。

2、负温养护法

负温养护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掺加适量防冻剂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迅速硬化。根据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规定,在要对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外表面进行薄膜覆盖保护。此种方法在对混凝土强度无特殊要求和较难进行加热保温的结构工程中比较适用。

3、化学外加剂法

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将化学外加剂法运用到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其主要类型有减水剂及其复合剂、三乙酵胺及其复合剂、氯盐及其复合剂、亚硝酸钠及其复合剂、硫酸钠及其复合剂。氯盐冷混凝土具有节省成本、施工简单、无需加热等优点,但也有较多缺陷,如早期强度较低,硬化速率较慢、内部钢筋易腐蚀等。所以在使用中要注意限制氯盐适用范围和用量[2]。

4、电热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电热法有间接加热法和直接加热法两种。电热法适用于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效果明显且设备安装要求简单,因此在需要缩短工期的加紧工程中经常采用。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

1、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当混凝土没有完全冷却时会具有较高的脆性,以此在结构冷却钱应当加强对成品的保护,避免动力荷载或冲击荷载的破坏;采用添加减水剂、使用高效减水剂、调整塌落度等方法来控制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尽可能时用水量降到最低以避免冻害影响;在混凝土温度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才可以拆除保温层和模板,当混凝土外部环境温度与表面温度相差20摄氏度以上时要采取措施覆盖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以促进其冷却;当对添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保证搅拌时间是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当混凝土添加早强剂时要先在掺拌前进行模拟试验,以确保相关技术措施稳定可靠,对于部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拆模的混凝土,还应当提前设计好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应当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入模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以上[3]。

2、混凝土的浇筑和运输

对于上部结构或重点部位要进行连续施工的工程,要对混凝土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确保在施工前达到预期要求的强度,另外要采取重要的保暖防冻措施;应当将混凝土搅拌场地尽可能设置在施工场地附近,从而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消耗,另外要对运输用的容器的大小、形状、保温效果等进行恰当选择;在施工现场应当安排具有同样条件要求的混凝土试块,将此作为是否拆模的主要依据;应当先清理钢筋、模板和新老混凝土接触部位的垃圾和冰雪,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要先对选用浇灌的混凝土进行预热或者选用温度较高的混凝土、砂浆、水泥浆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立缝或孔道灌浆,浇灌完成后要在常温条件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且保证养护强度在15Mpa以上;对于进行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应当保证在进行上层混凝土覆盖前,已浇筑层温度在规定条件的2摄氏度范围内。

3、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

避免直接将保温材料覆盖在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上,应当先进性塑料薄膜覆盖,然后在将麻袋、草袋等保温材料覆盖在上面;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应当符合规定要求,通常情况下0摄氏度以上要铺设一层,0摄氏度以下要铺设2~3层,对于已完成浇筑或压实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应当在短时间内及时进行覆盖保温,并根据相关公式模型计算所需保温层材质和厚度;对于在冬季进行浇筑的混凝土,应当在由常温转换到负温的养护时间内,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在设计强度的50%以上,而C10以下的混凝土也应当保证其抗压强度在5Mpa以上;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而出现细小裂缝,要将保温材料及时覆盖在完成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在进行模板外部保温过程中,基础部位可以采取随浇筑随保温的技术措施,其他部位则必须先设置好正确的保温材料,然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要先将麻袋、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并扎牢在钢模表面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4]。

四、施工测温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应当在整个工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测温,并绘制相应的测温孔位置图。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要每昼夜进行4次测量,在相应时间点分别记录混凝土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测量记录要及时备案。

结束语:

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制定严格材料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要充分做好标准化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并根据温度条件采用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在各个环节做好防冻保温措施,以不断提高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承业.浅谈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J].黑龙江冶金.2010,05(35):57-58

[2]张铁民.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9):62-63

[3]沈钰.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J].河北水利.2011,13(14):74-75

[4]杨胜.钢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06(10):61-62

标签:;  ;  ;  

混凝土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