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血红蛋白论文-郭荫杰

豆血红蛋白论文-郭荫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豆血红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血红蛋白,植物豆血红蛋白,高铁豆血红蛋白还原酶

豆血红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郭荫杰[1](2018)在《大豆豆血红蛋白还原酶(GmFLbR)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红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在植物中,植物血红蛋白在调控根瘤固氮、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抗逆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在大豆(Glycine max L.)中高铁豆血红蛋白还原酶(Ferric leghemoglobin reductase,FLbR)将高铁豆血红蛋白(Ferric leghemoglobin,Lb~(3+))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Ferrous leghemoglobin,Lb~(2+)),在根瘤固氮中Lb~(2+)对于氮素固定来说是必要条件。通过改善GmFLbR的酶活性,增加Lb~(2+)的含量,从而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将为大豆以及其他农作物提高固氮效率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筛选EMS诱变的大豆突变体库,获得了Glycine max Ferric Leghemoglobin Reductase(Gmflbr)突变体,与野生型Williams82相比,突变体Gmflbr叶片苗期出现红褐色斑点,随着生长发育,斑点数量逐渐增多且叶片变黄脱落;同时,突变体Gmflbr次级根系量、根瘤数量及体积显着降低。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随着植物生长发育逐渐降低,然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持续显着高于野生型Williams82;2.通过原位杂交分析GmFLbR在叶原基的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叶芽及叶原基均有表达,说明Gm FLbR基因在植物叶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构建GmFLbR的CRISPR/Cas9载体,目前正进行大豆遗传转化工作,预期获得与突变体相同表型转基因植株,进行进一步基因功能的验证;4.筛选EMS诱变的大豆突变体库,通过对叶形突变体msp6214的F2群体进行了图位克隆,将突变基因定位于18号染色体6.02 M-6.55 M区间内;5.通过石蜡切片对突变体msp6214叶片进行观察分析,推测由于木质部、韧皮部、韧皮部纤维及厚角组织的一系列变化,导致叶片近-远轴极性紊乱,从而造成突变体叶片翻卷表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许丽丽[2](2011)在《密码子优化对豆血红蛋白基因在莱茵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和产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结构简单,遗传学背景清晰,易于进行分子操作,培养容易且成本较低,尤其是氢化酶的活性高,能够利用太阳能和水产生氢气,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开发潜力的生物制氢的模式物种。莱茵衣藻的氢化酶活性高但是对氧气特别敏感,而氧气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在产氢的过程中,氢化酶很容易受氧气抑制而失活,这是衣藻产氢的最大障碍。要想提高产氢效率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就要降低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保证氢化酶的活性。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去除培养基中的硫元素或加入某些抑制剂来抑制光系统Ⅱ的活性,以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但是同时这样也会降低光解水产生的电子量,使光合产氢的电子来源减少,导致产氢量降低。如何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又不影响电子的供应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的关键问题。豆血红蛋白(leghemoglaobin,Lb)与氧气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快速的氧周转率,能帮助降低根瘤细胞内的氧气浓度和保证氧敏感的固氮酶的活性,没有豆血红蛋白的根瘤没有固氮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经尝试分别将大豆血红蛋白的球蛋白基因lba和血红素-球蛋白基因hemH-lba分别转化到莱茵衣藻的叶绿体中表达,以帮助降低细胞内氧气含量和提高产氢量。由于衣藻叶绿体中蛋白表达具有密码子AT偏向性,本实验尝试将hemH-lb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转入莱茵衣藻的叶绿体中表达,以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和更好地发挥豆血红蛋白的作用,提高衣藻产氢量。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将密码子优化后的豆血红蛋白基因送公司合成,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cg401-1-hemHc-lbac。该表达载体中的hemH基因和lbac基因设计为多顺反子表达形式。2.利用基因枪法将载体cg401-1-hemHc-lbac转化到衣藻藻株cc849(以下简称对照藻849)的叶绿体中,用抗生素——壮观霉素筛选出转基因藻。3.通过PCR和RT-PCR对转基因衣藻hemHc-lbac进行DNA和RNA水平的检测,PCR结果表明hemHc和lbac基因片段已异质化整合到转基因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RT-PCR结果表明hemHc和lbac基因在在叶绿体中成功转录。4.通过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转基因衣藻hemHc-lbac进行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和产氢培养条件下hemHc基因和lbac基因的蛋白在衣藻叶绿体中都得到了表达,且都在第五天达到了最大值,表达量都是未优化密码子转基因藻hemH-lba的6.8倍。在非变性胶上的Western blotting杂交结果表明两个多顺反子表达的亚基电泳分离后在同一位置。5.用定量Real-time PCR的方法对氢化酶的表达量进行检测表明,产氢条件下转基因藻hemH-lba和hemHc-lbac的氢化酶转录水平比对照藻849都有所提高。6.对对照藻849和转基因藻hemH-lba、hemHc-lbac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表明:对照藻849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2左右,转基因衣藻hemH-lba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5,转基因衣藻hemHc-lbac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3。达到饱和期时转基因衣藻hemHc-lbac、hemH-lba的最大叶绿素含量均为41mg/L左右,而对照藻849的最大叶绿素含量为35mg/L左右。说明转基因藻的生长并未受到抑制,其叶绿素含量反而有所增加。7.用气相色谱对转基因藻和对照藻产氢量和耗氧量进行检测表明无论在黑暗耗氧法除氧还是冲氩法除氧的条件下转基因衣藻hemHc-lbac比hemH-lba和对照藻的产氢量都高。8.用乙醚萃取血红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样品,在550nm处转基因衣藻hemH-lba和hemHc-lbac有小的血红素吸收峰,表明有微量血红素合成。9.通过对对照藻849和转基因藻hemH-lba、hemHc-lbac的呼吸速率和光合放氧速率的检测表明,两种转基因藻的净光合放氧速率都比对照藻的偏低,而hemHc-lbac的净光合放氧速率比hemH-lba的更要低。两种转基因藻的呼吸速率比对照藻的都高,尤其是转密码子优化的藻hemHc-lbac的呼吸速率最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刘燕,谷慧琳,熊小波,李一星,李友国[3](2010)在《紫云英AD-cDNA文库构建及与豆血红蛋白Lb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构建紫云英酵母双杂交AD-cDNA文库和互作靶蛋白筛选平台,为深入研究共生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奠定工作基础。【方法】以接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的豆科植物紫云英不同时期根部组织为材料,抽提和纯化RNA,构建了一个酵母AD-cDNA文库。库容量达到1.02×106/3μg pGADT7-RecDNA,插入片段大小1-1.5 kb左右。以紫云英豆血红蛋白基因AsB2510构建诱饵载体pGBKT7-AsB2510,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靶蛋白。【结果】在含有X-gal的SD四缺培养基上筛选得到26个克隆,经过质粒抽提、PCR鉴定、回转酵母验证获得10个阳性克隆。【结论】对阳性克隆的外源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发现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含有tify domain和Divergent CCT motif的转录调控因子。(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12期)

刘燕[4](2010)在《紫云英AD-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豆血红蛋白Lb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紫云英—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是我国具有长期研究历史,特色鲜明的一种共生固氮资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一共生固氮体系,阐明其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了高质量的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侵染紫云英后的根部组织cDNA文库,同时选取豆血红蛋白Lb作为诱饵构建载体筛选文库。选取接种了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的豆科植物紫云英不同时期——2d、4d、6d、8d、10 d、12 d、15 d、18 d、21 d、24 d、28 d、32 d、36 d、40 d、45 d、50 d和55d 17个时间点收获根部组织,分别将12d以前和12d以后的根部组织按比例混合均匀。抽提RNA,经过RT-PCR和LD-PCR后得到双链cDNA.对双链cDNA进行纯化和浓缩后,将其与线性化的pGADT7-Rec质粒共转化酵母AH109,在酵母体内cDNA插入片断整合到GAL4AD之后,在酵母体内与GAL4AD融合表达。待转化子长出后,洗脱转化子到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涂四缺平板验证,结果无污染也无野生型酵母生长后,混匀液体、分装后-80℃保存。以此方法构建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酵母AD-cDNA文库。经检测:库容量均达到1.02×106/3μg pGADT7-RecDNA,插入片段大小1.5 kb左右,且无污染。高质量的文库为实验室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克隆紫云英豆血红蛋白LB基因AsB2510构建诱饵载体pGBKT7-AsB2510,确定没有有自激活活性和毒性后,利用酵母的有性生殖筛选紫云英AD-cDNA文库。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多个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在含有X-gal的SD四缺培养基上进一步筛选到26个克隆,经过质粒抽提、PCR鉴定和回转酵母验证最终获得10个阳性克隆。挑选阳性克隆测序,测序结果利用NCBI-BLAST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到四种序列。其中LY-53克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tify domain和Divergent CCT motif结构域,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tify domain包含有锌指结构,常见于植物转录因子中,在拟南芥中研究较多,与多种调控功能相关;Divergent CCT motif结构域与核定位有关。基于该基因片段的两个结构域功能特点,初步推断该候选靶蛋白序列代表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转录因子。对其进行进一步验证,确定它在酵母体内确实与诱饵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阎光宇,刘晓磊,王全喜,吴双秀[5](2009)在《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的克隆及其转化衣藻叶绿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首次尝试将豆血红蛋白基因lba转入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利用豆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可逆结合的特性,期望降低转基因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提高衣藻产氢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lba成功转入到衣藻叶绿体中,且对其生长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为下一步调控lba在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活性和提高衣藻产氢效率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阎光宇[6](2009)在《衣藻叶绿体中表达豆血红蛋白lba基因对其产氢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式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遗传学背景清晰、培养容易、生长速度快、实验操作容易,尤其是其氢化酶活性高、能利用太阳能和水生产氢气而被认为是非常有开发潜力的生物制氢的模式藻种。目前利用衣藻产氢的最大障碍是氢化酶对氧气敏感,这导致衣藻产氢效率低,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所以,从分子水平研究衣藻产氢代谢机理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衣藻产氢效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氢化酶的氧耐受性或者降低细胞内氧浓度以及提高电子传递效率来达到提高产氢效率的目的。目前降低衣藻细胞内氧浓度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缺硫培养基,因为培养基中缺硫导致衣藻叶绿体光合系统II(PSII)的D1蛋白修复受阻,抑制光解水产氧,使衣藻细胞处于缺氧状态而产氢,但抑制PSII光解水产氧的同时也抑制了光解水所释放的电子,而实验证明光合电子对产氢非常重要,所以抑制PSII活性最终也导致产氢率下降。本实验尝试将能与氧可逆结合的大豆血红蛋白的基因lba转入衣藻的叶绿体中表达,希望通过lba蛋白的表达帮助降低叶绿体内氧气含量,增加产氢酶Hase活性;同时结合部分恢复PSⅡ活性以增加电子供应量,实现PSⅡ和氢化酶同时最大限度行使其功能,实现高效且持续产氢的设想。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①提取大豆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从cDNA中克隆出了豆血红蛋白基因lba、lbc1、lbc2、Flbr。并成功构建了衣藻叶绿体转化表达载体cg401-1-lba。②利用基因枪法将载体cg401-1-lba转入到衣藻叶绿体中,通过壮观霉素筛选及继代培养,获得叶绿体转化突变株。③通过PCR及RT-PCR方法对转基因衣藻进行DNA及RNA水平的检测,确认质粒cg401-1-lba已成功转化到衣藻叶绿体中,并整合到叶绿体DNA上,获得正确转录。④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转基因衣藻进行蛋白水平的检测,确认lba基因在衣藻叶绿体中得到表达。⑤对转lba基因的衣藻生长情况进行检测表明:在对数生长后期时,转基因藻849-lba的OD750为2.7,比849低了20 %左右;细胞数比849低了1.0×106个/ml;叶绿素含量比848低了约11 %。说明lba基因的转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衣藻的生长。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分析仪检测转lba基因衣藻的产氢效率,结果表明在TAP培养基中转基因藻lba的氧气含量降到5 %,比849低了1-4倍,转基因藻的产氢量达到91μl,比849的产氢量高出50 %。在TAP-S培养基中转基因藻lba的氧气含量比849低了33-56 %,转基因藻的产氢量达到178μl,比849的产氢量高出29 %。⑦不同缺硫培养时,当培养基中的硫浓度为0时,转基因藻lba的氧气含量最低,产氢量和产氢速率最高;不同光照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0μM·m-2·s-1时,转基因藻的氧气含量最低,产氢量最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左元梅,刘永秀,张福锁[7](2003)在《与玉米混作改善花生铁营养对其根瘤形态结构及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培方法研究了与玉米混作对花生根瘤形态结构及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玉米与花生混作能够明显地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根瘤豆血红蛋白的含量。同时 ,单作花生根瘤细胞液泡化程度较高 ,正在发育的根瘤细胞内类菌体数量明显地比混作的花生低。成熟根瘤细胞类菌体周膜外空间 (细胞壁以内、周膜外的空间 )体积变大。说明单作花生固氮酶活性较低的原因是缺铁抑制了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改变了根瘤形态结构以及类菌体的超微结构。(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袁剑刚,杨中艺[8](2002)在《重金属胁迫对长喙田菁茎瘤豆血红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盆栽试验种植长喙田菁 ,栽培介质分别为纯铅锌尾矿 (T)、改性铅锌尾矿 (ST )和纯土壤 (S) ,对各处理长喙田菁茎瘤的豆血红蛋白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T、ST组的茎瘤数量分别为S组的 5 5 %和 89% ,茎瘤生物量则分别为S组的 6 6 %和 90 % ,但各实验组长喙田菁茎瘤的豆血红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无显着性差异 ,暗示尾矿环境对茎瘤的固氮活性可能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赵亚兰,尉亚辉[9](2000)在《豆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豆血红蛋白的制备分析方法和基本特征及生物学功能 ,概括了其生物合成的机理 ,并初步归纳了近年来有关豆血红蛋白研究方面的主要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罗广华,王爱国[10](1996)在《从吸收光谱的变化看H_2O_2对豆血红蛋白的定位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豆血红蛋白(Lb)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大豆(Glycinemax)的根瘤中含量很。从新鲜根瘤中提取制备的氧合豆血红蛋白(LbO2,含二价铁的蛋白质)是Lb的活性形式。LbO2在可见光区577nm和540nm有吸收峰,这两个峰与LbO2中血红素(铁卟啉)的结构密切相关;另外,LbO2在紫外区280nm处还有一个吸收峰,此峰与珠蛋白(LbO2的蛋白质部分)的构象有关.LbO2在一定浓度的H2O2作用下,可见光的特异吸收变化迅速,而紫外吸收相对稳定,因而推测H2O2对LbO2的损伤是有着固定的位点,这个位点是在含二价铁的卟啉环上,而不在珠蛋白中.(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豆血红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结构简单,遗传学背景清晰,易于进行分子操作,培养容易且成本较低,尤其是氢化酶的活性高,能够利用太阳能和水产生氢气,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开发潜力的生物制氢的模式物种。莱茵衣藻的氢化酶活性高但是对氧气特别敏感,而氧气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在产氢的过程中,氢化酶很容易受氧气抑制而失活,这是衣藻产氢的最大障碍。要想提高产氢效率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就要降低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保证氢化酶的活性。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去除培养基中的硫元素或加入某些抑制剂来抑制光系统Ⅱ的活性,以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但是同时这样也会降低光解水产生的电子量,使光合产氢的电子来源减少,导致产氢量降低。如何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又不影响电子的供应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的关键问题。豆血红蛋白(leghemoglaobin,Lb)与氧气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快速的氧周转率,能帮助降低根瘤细胞内的氧气浓度和保证氧敏感的固氮酶的活性,没有豆血红蛋白的根瘤没有固氮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经尝试分别将大豆血红蛋白的球蛋白基因lba和血红素-球蛋白基因hemH-lba分别转化到莱茵衣藻的叶绿体中表达,以帮助降低细胞内氧气含量和提高产氢量。由于衣藻叶绿体中蛋白表达具有密码子AT偏向性,本实验尝试将hemH-lb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转入莱茵衣藻的叶绿体中表达,以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和更好地发挥豆血红蛋白的作用,提高衣藻产氢量。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将密码子优化后的豆血红蛋白基因送公司合成,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cg401-1-hemHc-lbac。该表达载体中的hemH基因和lbac基因设计为多顺反子表达形式。2.利用基因枪法将载体cg401-1-hemHc-lbac转化到衣藻藻株cc849(以下简称对照藻849)的叶绿体中,用抗生素——壮观霉素筛选出转基因藻。3.通过PCR和RT-PCR对转基因衣藻hemHc-lbac进行DNA和RNA水平的检测,PCR结果表明hemHc和lbac基因片段已异质化整合到转基因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RT-PCR结果表明hemHc和lbac基因在在叶绿体中成功转录。4.通过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转基因衣藻hemHc-lbac进行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和产氢培养条件下hemHc基因和lbac基因的蛋白在衣藻叶绿体中都得到了表达,且都在第五天达到了最大值,表达量都是未优化密码子转基因藻hemH-lba的6.8倍。在非变性胶上的Western blotting杂交结果表明两个多顺反子表达的亚基电泳分离后在同一位置。5.用定量Real-time PCR的方法对氢化酶的表达量进行检测表明,产氢条件下转基因藻hemH-lba和hemHc-lbac的氢化酶转录水平比对照藻849都有所提高。6.对对照藻849和转基因藻hemH-lba、hemHc-lbac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表明:对照藻849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2左右,转基因衣藻hemH-lba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5,转基因衣藻hemHc-lbac饱和时的最大OD750值是3.3。达到饱和期时转基因衣藻hemHc-lbac、hemH-lba的最大叶绿素含量均为41mg/L左右,而对照藻849的最大叶绿素含量为35mg/L左右。说明转基因藻的生长并未受到抑制,其叶绿素含量反而有所增加。7.用气相色谱对转基因藻和对照藻产氢量和耗氧量进行检测表明无论在黑暗耗氧法除氧还是冲氩法除氧的条件下转基因衣藻hemHc-lbac比hemH-lba和对照藻的产氢量都高。8.用乙醚萃取血红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样品,在550nm处转基因衣藻hemH-lba和hemHc-lbac有小的血红素吸收峰,表明有微量血红素合成。9.通过对对照藻849和转基因藻hemH-lba、hemHc-lbac的呼吸速率和光合放氧速率的检测表明,两种转基因藻的净光合放氧速率都比对照藻的偏低,而hemHc-lbac的净光合放氧速率比hemH-lba的更要低。两种转基因藻的呼吸速率比对照藻的都高,尤其是转密码子优化的藻hemHc-lbac的呼吸速率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豆血红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郭荫杰.大豆豆血红蛋白还原酶(GmFLbR)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

[2].许丽丽.密码子优化对豆血红蛋白基因在莱茵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和产氢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刘燕,谷慧琳,熊小波,李一星,李友国.紫云英AD-cDNA文库构建及与豆血红蛋白Lb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J].微生物学报.2010

[4].刘燕.紫云英AD-cDNA文库的构建及与豆血红蛋白Lb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0

[5].阎光宇,刘晓磊,王全喜,吴双秀.豆血红蛋白基因lba的克隆及其转化衣藻叶绿体[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

[6].阎光宇.衣藻叶绿体中表达豆血红蛋白lba基因对其产氢影响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7].左元梅,刘永秀,张福锁.与玉米混作改善花生铁营养对其根瘤形态结构及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

[8].袁剑刚,杨中艺.重金属胁迫对长喙田菁茎瘤豆血红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9].赵亚兰,尉亚辉.豆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0

[10].罗广华,王爱国.从吸收光谱的变化看H_2O_2对豆血红蛋白的定位损伤[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

标签:;  ;  ;  ;  

豆血红蛋白论文-郭荫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