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物论文-李培英,孙宗玖

附生物论文-李培英,孙宗玖

导读:本文包含了附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田间试验附生物统计,草业科学,存在问题,改革设想

附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英,孙宗玖[1](2014)在《草业科学专业田间试验附生物统计教学改革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间试验附生物统计是草业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科研实践中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文章以草业科学专业开设的田间试验附生物统计课程为例,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设想,以期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4年13期)

韩斌[2](2009)在《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生物固氮》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固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固氮生物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叁大类。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主要是由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组成,在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苔藓等附生物,缺乏广泛分布的共生固氮高等植物。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验证该生态系统中附生物是否存在固氮能力。我们用乙炔还原法对附生物是否有固氮能力进行了验证,发现固氮能力是广泛存在的,然后对附生物固氮能力变化范围进行了推测。通过预备实验,在建立标准曲线后,确定了培养瓶内加入的乙炔量以及培养时间等乙炔还原法测定的主要要素,为应用该方法测定附生物固氮能力奠定了实验基础。实验数据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变化是不规律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在几天内出现几个高峰,我们选择测量一个长时间段内乙烯平均生成速率,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固氮酶的真实固氮活力。在干季和雨季分别对上层和下层林冠的附生物的固氮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在干雨季不断变化,随着在林冠所处不同的高度而异。雨季长期的降雨和干季长期的干旱都会导致固氮能力的下降。经历长期干旱接近风干状态的附生物丧失固氮能力,但湿润后重新出现固氮能力。水分是影响固氮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所测试的附生物种类、不同宿主树木之间固氮能力无显着差异。本研究还应用15N自然丰度法来测定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干季和雨季的两次测量中,不同样地、不同采样层和不同样木对δ15N值均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参照植物等原因应用该方法难度较大。根据乙炔还原法所测定的结果,除去干旱情况下固氮能力太低接近零,观测期内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乙烯生成速率变化范围在6.95×10-7 ml/g/h-5.63×10-5 ml/g/h之间,固氮能力在0.027-2.24 kg/ha/year之间。采集的林冠附生苔藓植物样品经过物种鉴定,发现了39种苔藓植物,高于该地区已报道的物种数37种,说明样品中包含了该区大部分的附生物物种。本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冠附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该发现将为今后探索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源及氮循环提供一新的研究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期刊2009-07-01)

朱荣远,张立民,郭旭东[3](2006)在《表情复杂的中国城市化附生物——城中村——有关深圳市城中村调查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城中村问题作为城市化历程中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多视角的调查研究及深度解剖的基础上,提出对城中村较为全面的认识观,探讨与城中村有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总结作为先发展地区的深圳城中村的典型特征,为改造和整治城中村的规划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06年09期)

徐海清,刘文耀[4](2005)在《林冠附生物对水分的截留及对环境的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林冠附生物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林冠附生物在营养物质循环、水循环等方面均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湿性森林中附生物对云雾水的截留、对水分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附生物在森林环境监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我国今后附生物研究积累资料。(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刘文耀[5](2000)在《林冠附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s a component of many forest ecosystems, Epiphytic material (EM) plays important ecological roles in nutrient cycling and conservation. The ecological research on EM in forest, which has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 of forest canopies study and the basis for significant reappraisal of ecosystem function i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forest environment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of ecology, biology, hydrology, etc. recently. This paper gives definition of EM, introduces background and contents of EM study, summarizes the advances on ecological researches of EM, and looks into the prospect for developing trend of EM study in the futur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EM and its effects on nutrient cycling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in the study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forest ecosystem and make rational use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0年02期)

张肇富[6](1997)在《用铜镍合金薄板代替油漆防止钢船壳的附生物与腐蚀》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铜镍合金薄板代替油漆防止钢船壳的附生物与腐蚀的试验是在一艘9万吨级的美国油轮上进行的。即在这艘274m的油轮吃水线下方嵌包上总面积约33m~2的90/10铜镍合金护壁板。嵌包用周边焊接法,再加以补焊、槽焊或预粘(两种胶)。该船在世界大洋各海区航行6个月后,用超声波仪器探测铜镍护壁板,发现没有附生物、生锈、凸出;它的表面光洁也没有破坏。整个试验周期为18个月,充分显示了这种防护方法的发展前景。大船的船壳附生物是航速减慢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由于船壳有附生物,航行5年约减速8%。对(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1997年05期)

赵红军,韩晓光,许竞斌,郭光林,李殿宁[7](1996)在《军训中下肢应力骨折的机理与防治──附生物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自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共治疗股骨干应力骨折8例,胫骨干应力骨折96例。经临床观察研究,并从解剖和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骨折发生的机理。认为下肢应力骨折是由于骨本身的结构不能适应训练时应力的变化所致。当骨结构的破坏超过了骨的塑形能力时,便导致应力骨折。由于解剖上的因素,股骨中下段和胫骨内侧中段在运动时是受力的薄弱点,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预防的办法是安排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到骨的塑形能力,而不是仅考虑肌肉的适应程度。以8周一个层次进行,跑步训练初期以慢跑为主,可减少股骨的倾斜度,减轻股骨中下段弯矩和剪应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1996年04期)

陈功友,郑铁民,任国兰,时向阳,郭艳春[8](1993)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苹果叶面附生物种群演替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生态条件下苹果叶面附生物种群演替的初步研究陈功友,郑铁民,任国兰,时向阳(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郭艳春,宋爱仙(河南省植保总站,郑州450002)(郑州市园艺场,450002)SuccessionofEpiphyticMicrofloraPopulationsonApplePhylloplaneunderDiffcrentEcologicalCondi-tions¥.ChenGongyou,ZhengTiemin,RenGuolan,ShiXiangyang(Henan,AgriculturalUniuersity,Zhengzhou450002),GuoYanchun(HenanGeneralStationofplantprotection,Zhengzhou450002),SongAixian(HorliculturalFarmofZhengzhouMunicipality,Zhengzhou450002).(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7-13.Seasonalvariationsofepiphyticmicrofloraonapplephyll(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1993年04期)

李叁青[9](1985)在《防止海洋附生物附着于钻井平台的新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悉,英国科学家们宣称,他们已经解决了海洋附生物附生于水下结构物这个难题。在英国西北部的壳牌研究中心经过七年的研究,研制成一种新型的涂料,采用这种涂料使水下结构物的表面完全达到平顺光滑,使贻贝、藤壶和海藻无法附着生长。(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1985年05期)

刘爱丽[10](1983)在《船体附生物的清除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如图所示:1.是清除海洋附着生物装置。这个装置是由:刮掉海洋附着生物的刮棒2、固定刮棒的 V 字形框架3、沿刮捧纵向加宽的推压板4、靠近刮棒两端紧(本文来源于《渔业现代化》期刊1983年03期)

附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固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固氮生物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叁大类。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主要是由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组成,在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苔藓等附生物,缺乏广泛分布的共生固氮高等植物。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验证该生态系统中附生物是否存在固氮能力。我们用乙炔还原法对附生物是否有固氮能力进行了验证,发现固氮能力是广泛存在的,然后对附生物固氮能力变化范围进行了推测。通过预备实验,在建立标准曲线后,确定了培养瓶内加入的乙炔量以及培养时间等乙炔还原法测定的主要要素,为应用该方法测定附生物固氮能力奠定了实验基础。实验数据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变化是不规律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在几天内出现几个高峰,我们选择测量一个长时间段内乙烯平均生成速率,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固氮酶的真实固氮活力。在干季和雨季分别对上层和下层林冠的附生物的固氮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在干雨季不断变化,随着在林冠所处不同的高度而异。雨季长期的降雨和干季长期的干旱都会导致固氮能力的下降。经历长期干旱接近风干状态的附生物丧失固氮能力,但湿润后重新出现固氮能力。水分是影响固氮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所测试的附生物种类、不同宿主树木之间固氮能力无显着差异。本研究还应用15N自然丰度法来测定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固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干季和雨季的两次测量中,不同样地、不同采样层和不同样木对δ15N值均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参照植物等原因应用该方法难度较大。根据乙炔还原法所测定的结果,除去干旱情况下固氮能力太低接近零,观测期内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乙烯生成速率变化范围在6.95×10-7 ml/g/h-5.63×10-5 ml/g/h之间,固氮能力在0.027-2.24 kg/ha/year之间。采集的林冠附生苔藓植物样品经过物种鉴定,发现了39种苔藓植物,高于该地区已报道的物种数37种,说明样品中包含了该区大部分的附生物物种。本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冠附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该发现将为今后探索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源及氮循环提供一新的研究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附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培英,孙宗玖.草业科学专业田间试验附生物统计教学改革设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2].韩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附生物的生物固氮[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

[3].朱荣远,张立民,郭旭东.表情复杂的中国城市化附生物——城中村——有关深圳市城中村调查研究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6

[4].徐海清,刘文耀.林冠附生物对水分的截留及对环境的监测[J].水土保持研究.2005

[5].刘文耀.林冠附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0

[6].张肇富.用铜镍合金薄板代替油漆防止钢船壳的附生物与腐蚀[J].腐蚀与防护.1997

[7].赵红军,韩晓光,许竞斌,郭光林,李殿宁.军训中下肢应力骨折的机理与防治──附生物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1996

[8].陈功友,郑铁民,任国兰,时向阳,郭艳春.不同生态条件下苹果叶面附生物种群演替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3

[9].李叁青.防止海洋附生物附着于钻井平台的新涂料[J].造船技术.1985

[10].刘爱丽.船体附生物的清除装置[J].渔业现代化.1983

标签:;  ;  ;  ;  

附生物论文-李培英,孙宗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