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高峰,林军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高峰,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连杆,缺陷,数值模拟,工艺优化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林军[1](2015)在《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连杆热模锻工艺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某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连杆的锻造工艺。方法首先采用传统设计方法设计了连杆模锻工艺,再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优化工艺。结果根据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传统设计方法下的毛坯充型效果,直观地再现了终锻成形过程中的坯料外形演变和容易出现成形缺陷,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毛坯尺寸,满足了终锻充型要求。结论通过工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结果,获得的锻件没有出现缺肉、折迭等缺陷,微观组织较均匀,能够满足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高晗[2](2007)在《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车辆推进系统正向着高紧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热负荷将越来越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冷却系统直接影响着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工作可靠性以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研制高紧凑、高效率的冷却系统已成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建立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计算平台,该仿真计算平台主要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计算数据处理软件和仿真计算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工作原理的研究与改进、仿真计算、性能预测分析、部件的工程选型和数据存储利用等内容。本文以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与改进,应用GT-COOL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与性能预测分析,确定了满足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要求的性能参数组合。并探讨了采用高温冷却技术之后,冷却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仿真计算平台对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与性能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7-12-19)

张永锋,骆清国,马向平,桂勇[3](2006)在《几种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最新的叁种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主要特点,通过与现有装甲车辆发动机进行比较,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优异性能和发展潜力.通过分析我国装甲车辆发动机的技术差距,提出了发展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车辆与动力技术》期刊2006年03期)

吴磊[4](2005)在《坦克"心脏"新秀——德国890系列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世界各国对轻型可空运装甲战车的军事需求,促进了车辆各个部件向轻量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坦克上,发动机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被称为"坦克的心脏"。现有坦克柴油发动机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为了减小其重量和尺寸,对发动机的改造理所当然成为重点。当然,既要缩小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又要保持甚至增大其功率,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种挑战。接受这一挑战的是德国MTU公司,它负责研制重量更轻、更紧凑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作为军用柴油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MTU公司已完成了890系列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与该公司早期的装甲战车用柴油发动机相比较而言,新研制的发动机具有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等特点,是坦克柴油发动机中的一朵奇葩,可称得上坦克"心脏"新秀。凭借这一优势,890系列发动机也成为美国未来战斗系统和英国未来快速反应系统平台的候选发动机,而该系列中的一款机型已被德国陆军"美洲狮"新型步兵战车选用。(本文来源于《国外坦克》期刊2005年03期)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车辆推进系统正向着高紧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热负荷将越来越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冷却系统直接影响着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工作可靠性以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研制高紧凑、高效率的冷却系统已成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建立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计算平台,该仿真计算平台主要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计算数据处理软件和仿真计算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工作原理的研究与改进、仿真计算、性能预测分析、部件的工程选型和数据存储利用等内容。本文以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与改进,应用GT-COOL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与性能预测分析,确定了满足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要求的性能参数组合。并探讨了采用高温冷却技术之后,冷却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仿真计算平台对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与性能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与可信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高峰,林军.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连杆热模锻工艺模拟与优化[J].精密成形工程.2015

[2].高晗.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张永锋,骆清国,马向平,桂勇.几种高功率密度装甲车辆发动机的发展现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6

[4].吴磊.坦克"心脏"新秀——德国890系列高功率密度发动机[J].国外坦克.2005

标签:;  ;  ;  ;  

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论文-高峰,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