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王念,朱建宁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王念,朱建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景观生态规划,生态网络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王念,朱建宁[1](2018)在《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初探——以安徽阜阳市南部城乡交错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空间的景观格局分布不断受到改变,城乡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环境受到了威胁。城市近郊区的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类型,是产业、人口、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具有强烈的空间异质性。许多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会导致景观单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进一步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并降低对于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传统的乡村景观规划注重于文化与民居构筑风貌的探讨,对于乡村地区整体的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生态空间关注不足。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以生态导向为优先,整合各类自然资源,提出合理有效的空间规划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本文以安徽阜阳市南部城乡交错带为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以景观连通性确定场地自然空间组分的核心生境斑块,划定生境保育核心区,并结合林带和河渠构建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和保持淮北平原独特地域性的乡村肌理,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以低影响开发为原则,连同农田道路及水上航线串联主要历史村落,结合现有村庄设施,构建慢行游线体系,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村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振兴城市近郊区的都市田园旅游产业,塑造独居特色的生态田园景观,为新时代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0)

王云才,王琼萱[2](2017)在《城景融合的新城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以河南省汤阴县绿色生态新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网络规划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矛盾关系的有效手段。城市发展与生态基础设施的共轭性决定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一体性和有机性。本文以结构、功能为基础,立足社会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来研究城市景观适应性系统。本文以河南省汤阴县为研究对象,为实现预设增效目标,提升服务功能,通过识别重要节点空间、廊道及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构架不同等级生态廊道和景观斑块来修复城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善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的生态连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外围生态建设空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连接,使网络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功效最大化,进而构建城景交融、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共同体。(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7年36期)

水馨,李俊锋[3](2016)在《基于景观生态指数下的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及优化研究——以潮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以潮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指数、廊道指数、网络结构指数建立了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借助FRAGSTATS和GIS软件对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景观生态指数进行了评价,并从景观生态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斑块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景观斑块密度小,斑块相互之间联系密切。2廊道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绿道慢性道宽度在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上仍有欠缺,应当及时调整;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廊道密度较高,生态斑块间连通度和可达性较好。3网络结构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网络环通度、线点率、连接度较差,绿道网络结构不完善。根据结果从绿道慢性道宽度和绿道网络结构指数方面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方案。希望对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6年14期)

王琼[4](2011)在《基于人工鱼群神经网络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改进人工鱼群-BP神经网络混合算法(RAAFSA-BP)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中,建立了景观生态规划的RAAFSA-BP模型,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显着提高,为景观格局预测、模拟分析及景观规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1年12期)

王云才,刘悦来[5](2009)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的空间模式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研究是生态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现今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目的在于依据景观生态网络模式的应用建立起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技术途径。在探讨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总结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并重点分析了水景树的空间生态模式、森林-道路-住宅复合网络模式、平原城市农田-灌木丛-河流交叉网络模式、岛屿城市的绿地-道路生态网络模式4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典型模式的图示特征及其生态意义。依此为理论指导基础,以都江堰为例,在继承都江堰大地景观格局并结合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需求的前提下,研究都江堰市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探讨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上运用4种网络图示进行都江堰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优化调整的空间模式和对策。(1)依据"水景树图式"优化调整纵向维度景观生态格局;(2)依据"森林-道路-住宅"和"农田-灌木丛-河流"网络调整横向维度景观生态格局;(3)依据岛屿城市的"绿地-道路"景观生态网络调整城市组团景观生态格局。(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09期)

祝勇[6](2009)在《皖北濉溪县域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县域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与设计是指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县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网络结构和模式。景观生态网络是联系景观要素廊道和斑块的空间实体,可区分为廊道网络和斑块网络,廊道网络由节点和连接廊道构成,斑块网络由相互联系的不同斑块所构成,各景观要素通过网络,产生能量、物质及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流”的作用是网络的主要功能,网络的连续性与安全性是影响网络内部景观过程和网络功能的关键因素。本文的县域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与设计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网络构建,通过对濉溪县域生态景观要素的现状分析评价,提出网络构建的规划目标与标准,运用适宜性分析和景观过程与格局、功能关系分析等方法,构建出濉溪县域的居住生产网络、旅游资源网络、水系网络、道路交通网络和生态环境网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3-01)

韩向颖[7](2008)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目前,从现有资料来看,城市景观网络研究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就,一些城市的规划中有意识运用景观连接度原理,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但是我国相关研究、实践起步较晚,建设严重滞后,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城市景观的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现象等等。充分认识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征,优化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才能促进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协调好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城市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并指导规划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而对我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及基于我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现状如何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并指导规划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研究以及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并按连接度模型的特点分类比较。对斑块网络进行了特别介绍,以突出景观生态网络的特点。接着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研究的典型范式,为后文特别是进行上海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尝试打下必要和坚实的基础。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基于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上海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尝试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上升提炼提出构建上海市景观生态网络安全格局与生态建设意见。(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2-01)

郭泺,夏北成,江学顶[8](2005)在《基于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广州森林景观生态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各景观要素的专题图层,建立了森林景观生态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应用分维数、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广州市森林景观进行规划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强,对于研究自然、社会驱动因素与城市森林景观结构变化的非线性对应关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森林景观格局预测、模拟分析及景观规划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9](2005)在《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花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最新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采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来解决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的景观生态规划理念,通过将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获得的成果融入总体规划来帮助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学刊》期刊2005年03期)

沈一,陈涛[10](2004)在《城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城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研究指出 :为了保护动、植物和生境地必须有景观连接度 ,满足生物群体的生存条件 ,以达到生物群体在景观中顺利地迁徒、觅食、繁殖和生存。(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4年06期)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网络规划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矛盾关系的有效手段。城市发展与生态基础设施的共轭性决定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一体性和有机性。本文以结构、功能为基础,立足社会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来研究城市景观适应性系统。本文以河南省汤阴县为研究对象,为实现预设增效目标,提升服务功能,通过识别重要节点空间、廊道及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构架不同等级生态廊道和景观斑块来修复城镇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完善关键性生态功能空间的生态连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外围生态建设空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连接,使网络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功效最大化,进而构建城景交融、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共同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念,朱建宁.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初探——以安徽阜阳市南部城乡交错带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2018

[2].王云才,王琼萱.城景融合的新城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以河南省汤阴县绿色生态新城为例[J].城市建筑.2017

[3].水馨,李俊锋.基于景观生态指数下的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及优化研究——以潮州市为例[J].绿色科技.2016

[4].王琼.基于人工鱼群神经网络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J].信息技术.2011

[5].王云才,刘悦来.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的空间模式应用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

[6].祝勇.皖北濉溪县域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与设计[D].苏州大学.2009

[7].韩向颖.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

[8].郭泺,夏北成,江学顶.基于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广州森林景观生态规划[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

[10].沈一,陈涛.城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的研究[J].四川建筑.2004

标签:;  ;  ;  ;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论文-王念,朱建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