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群体论文-郑振华,陈鸿,彭希哲,杨柳

劣势群体论文-郑振华,陈鸿,彭希哲,杨柳

导读:本文包含了劣势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幸福悖论,收入水平,相对地位,消费支出

劣势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郑振华,陈鸿,彭希哲,杨柳[1](2018)在《中国“80后”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相对优势群体与相对劣势群体的“幸福悖论”及其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YRST调查数据,以"80后"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方法探讨了收入水平、相对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消费支出的中介作用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相对地位影响幸福感的路径存在显着差异,相对收入效应只适用于相对优势群体,并不适用于相对劣势群体。相对优势群体普遍低估了自己的相对地位,因此在相对收入效应的压抑作用下,形成了"80后"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的"幸福悖论"。相对收入效应的群体选择性成为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幸福悖论"的决定因素,而消费支出则是影响幸福—收入相悖程度的重要经济因素。(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王娟娟[2](2016)在《思辨散户投资:群体庞大 劣势明显 “见贤思齐”或能解忧》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评选的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召开。在第一场圆桌论坛中,益盟股份副总经理梁丛林、上海贝格计算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李常青、聚源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姚红琼等专业人士就国内个人投资者的特点,以及未来散户应该如何(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6-12-08)

于静[3](2015)在《基于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的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偏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内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引发诸多社会道德偏失的问题,伴随实习情境的恶化自然划分出工作场所中以企业基层管理者为成员的优势群体与实习生组成的劣势群体。然而实地观察发现在企业基层管理者的外显态度中表现出对实习生群体的偏爱,即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的偏爱,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优势群体内化的外群偏爱还是迫于社会压力而对内隐态度做出的掩饰仍有待于深入研究,但促进该情境下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的偏爱将有助于改善当前无法被取缔的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所陷入的困境。(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5年06期)

朱勋克[4](2013)在《收入倍增计划要重点照顾一线职工和劣势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国首次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各地据此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然而,在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谱系中,一线职工和劣势群体分别处于次低端和最低端。因此,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要重点照顾一线职工和劣势群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人》期刊2013年03期)

黄帝荣[5](2010)在《论农村弱势群体的环境劣势及其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弱势群体实质上是环境弱势群体,表现为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弱势等。环境劣势使农民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制约了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在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着眼,制定保护农民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农民利益诉求与维权的机构和机制,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邓炜辉[6](2008)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劣势群体形成及其对策分析——以权利资源运行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劣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劣势群体形成并进一步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权利资源动态运行的失衡,对劣势群体的保护应该以人性尊严为基础,只有通过对人性尊严保护才能逐步建立完善劣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相关制度。(本文来源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刘隽[7](2008)在《劣势群体的媒介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劣势群体是与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制度性不合理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劣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边缘群体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因为生理缺陷导致生活贫困和社会困境的社群,如残障人、老人、儿童等;劣势群体则指虽具备完全劳动能力,但因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缺陷,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被边缘化且长期处于相对主流社群生存状态的不利境遇的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劣势群体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主流价值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劣势群体各有不同,其多样性、复杂性和流动性要大于弱势群体。当前学界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劣势群体(亦被一些学者称为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四类人,他们分别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这些群体大多是我国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阶级或社会阶层,他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们的劣势境地是与我国经济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相联系的——社会的极速转型、社会结构断裂、社会流动的刚化一系列缺陷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因不适应社会结构、制度变化和劳动力市场要求而被甩到社会位置的边缘地带,在社会利益重新分配格局中被劣势化,逐步转变为劣势群体。众所周知,生理性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不幸者,他们与社会不公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和密切,因此,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与社会不公无涉的弱势群体。而劣势群体则是与社会不公直接相关的,具有较强相对剥夺感,因而也与社会稳定密切相连的社会边缘群体类型。从社会学理论角度来看,弱势、劣势和强势群体的形成是社会分层(social agradation)的结果。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先天生理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必然性,也就是说边缘群体在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社会分层一方面可以通过制造差异激励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流动,为社会进步贡献才智,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社会分层过度或者分层速度过快,则会出现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强势群体与边缘群体利益失衡以及劣势群体相对剥夺感加剧等负效果,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如何均衡主流与边缘群体之间利益分配、如何在极速转型下抑制或缓和劣势群体成员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公感、以及如何控制社会分层程度与进度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说过度的社会分层给弱势群体带来的社会后果是生存困境,那么给劣势群体带来的将是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社会排斥”,原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或偏见现象,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也就是说劣势群体“往往由于民族、等级地位等原因而遭到社会排斥。特别严重的是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决策之处,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而这种排斥和话语缺失是非常危险的——“假如越来越多的人被排斥在能够创造财富的、有报酬的就业机会之外,那么,社会将会分崩离析,而我们从进步中获得的成果将付诸东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型过程中,而这种转型期由于社会资源重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部分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因此也是社会动荡风险最高的时期。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和谐社会的本义首先是形成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建立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商机制、利益冲突解决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而且,“在利益协调机制建立中的首要问题是利益表达问题,没有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其他利益协调机制都无从谈起。”而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利益表达机制时,又需要高度关注劣势群体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因为,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根据信息博弈理论,要在利益博弈中实现参与者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孙立平教授所谓的“均衡的利益格局”,关键在于博弈前能够进行“廉价协商”(cheap talk)。孙立平教授所谓的“利益表达机制”就是一种利益分配开始前的廉价协商方式。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大众传媒则是实现这种廉价协商的重要渠道之一。制度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完成之前,作为社会信息传递、文化传承、舆论监督、服务娱乐重要工具的大众传媒将承担着为社会各方提供表达平台的重要使命。那么,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传媒表达平台作用,如何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削弱劣势群体相对剥夺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便是本文要探讨的重要问题。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本文通过对重庆报刊传媒中对当代中国社会劣势群体之一的农民工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将劣势群体的社会边缘地位在传媒中被复制,而这种媒介劣势又强化了劣势群体在社会话语和资源分配中的劣势地位的现状进行了呈现,并通过对劣势群体形成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尝试性探讨了有助于劣势群体现状改善和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的劣势群体传媒报道和表达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8-04-01)

蔡科云[8](2006)在《我国的劣势群体问题与法律对策——以拾荒者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进城农民为主力军的拾荒者是集弱势与边缘于一身的“劣势群体”。他们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等一样,也是社会竞争综合能力较低的弱势群体,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垃圾处理滞后的现状而产生的。我们应在超越对弱势群体予以保护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同时,提出社会法上的综合“导向性平衡”对策,以寻求劣势群体问题之系统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刘玄,王志峰[9](2004)在《弱势与劣势群体的人权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可以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弱势群体创造公平有利的条件 等3方面对弱势与劣势群体进行人权保护。(本文来源于《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王志峰,刘玄[10](2004)在《我国弱势与劣势群体人权的法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什么是弱势群体?什么又是劣势群体?他们人权保护的基础是什么?本文在深入探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中的弱势和劣势群体的人权现状,人权保护的出发点,依据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构建的人权保护工程理论作一阐述。(本文来源于《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劣势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评选的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召开。在第一场圆桌论坛中,益盟股份副总经理梁丛林、上海贝格计算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李常青、聚源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姚红琼等专业人士就国内个人投资者的特点,以及未来散户应该如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劣势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郑振华,陈鸿,彭希哲,杨柳.中国“80后”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相对优势群体与相对劣势群体的“幸福悖论”及其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8

[2].王娟娟.思辨散户投资:群体庞大劣势明显“见贤思齐”或能解忧[N].第一财经日报.2016

[3].于静.基于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的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偏爱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

[4].朱勋克.收入倍增计划要重点照顾一线职工和劣势群体[J].中国工人.2013

[5].黄帝荣.论农村弱势群体的环境劣势及其改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6].邓炜辉.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劣势群体形成及其对策分析——以权利资源运行为视角[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7].刘隽.劣势群体的媒介表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8].蔡科云.我国的劣势群体问题与法律对策——以拾荒者为个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9].刘玄,王志峰.弱势与劣势群体的人权保护[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

[10].王志峰,刘玄.我国弱势与劣势群体人权的法理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

标签:;  ;  ;  ;  

劣势群体论文-郑振华,陈鸿,彭希哲,杨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