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熄风法论文-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崔洁琼

活血熄风法论文-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崔洁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血熄风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活血熄风,经验

活血熄风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崔洁琼[1](2019)在《马丙祥教授运用“活血熄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抽动障碍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精神类药物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明显且易导致症状复发。马丙祥教授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提出运用"活血熄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证思路,临床效果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范多多[2](2015)在《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的系统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为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关于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电子数据库包括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Web),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首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文献质量评价,包括随机方法、盲法、分配隐匿及随访等;再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29篇文献中,28篇为RCT,1篇为CCT。共有29篇文献30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依据修改后JADAD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分,90%为低质量文献,10%为高质量文献。2.mete分析结果:共9篇RCT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与其他中成药对比,其中4篇研究具有相同的疗效判定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合并效应量,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且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中药。以疗程为8周的3篇文献进行亚组分析,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具有同质性,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8周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中药。共7篇以氟桂利嗪片作为对照药物,疗程为4-8周。根据氟桂利嗪片用量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用量为10mg日1次的文献中,3篇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级法。其森林图显示:各组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4-8周有效率高于10mg氟桂利嗪片对照组,远期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其中氟桂利嗪片用量为5mg日1次的文献中,4篇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积分法。其森林图显示:各组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4周到8周有效率高于5mg氟桂利嗪片对照组,远期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活血熄风法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均显着优于其他中成药或氟桂利嗪片组;纳入的文献学质量普遍较低,可能存在的偏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李琪[3](2014)在《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Migraine)大鼠预防性治疗后的行为学变化、脑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ihydroxyphenyl ethylamine,DA)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的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活血熄风法(Huoxue Xifeng method)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1.分组:84只雌性和雄性各半的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镇脑宁组、西比灵组、活血熄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造模:每天给药,连续7天,在最后一次给药1小时后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10mg/kg,其他各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剂量为10mg/kg。3.行为学测定:用数码录像机记录,定位拍摄,造模开始后便以持续时间分段计数的方法,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造模后不同时段里爬笼、挠头的次数。分为4个时间段:皮下硝酸甘油注射液后0~30min、31~60min、61~90min、91min~120min。4.5-HT、 DA、 NE的含量测定:行为学观察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5-HT、 DA、 NE的含量,观察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瘀血挟风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1.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熄风颗粒中剂量、高剂量组、西比灵组大鼠爬笼、挠头次数明显减少,镇脑宁组爬笼次数明显减少,而活血熄风颗粒中剂量、高剂量组、西比灵组、镇脑宁组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DA、NE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熄风颗粒中、高剂量组、西比灵组大鼠脑组织5-HT、NE、DA含量均升高(P<0.05),活血熄风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5-HT、NE含量升高(P<0.05),镇脑宁组大鼠脑组织NE含量升高(P<0.05);在对5-HT含量影响中,活血熄风颗粒中剂量组和西比灵组对其含量影响较明显,但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在对DA含量影响中,活血熄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西比灵组对其含量影响无显着差异;在对NE含量影响中,各治疗组间对其含量影响无显着差异。结论:1.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方法可成功制备偏头痛的动物模型。2.本研究所测各项指标的结果显示:活血熄风法可以调节行为学变化及升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3.活血熄风法可能是防治大鼠偏头痛瘀血挟风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开发。(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1)

郭昊[4](2014)在《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NO、NOS和CGRP含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预防性给予活血熄风颗粒的大鼠偏头痛(migraine)模型的行为学改变和对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Vascular active substance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0c oxide synthase,NOS)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含量的影响,从此角度探讨活血熄风颗粒对偏头痛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1.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比灵组、镇脑宁组、活血熄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等7组。2.各组各自预防性灌胃给药,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第七天给药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造模。3.造模完成后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观察。4.行为学观察后处死全部实验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NO、NOS、CGRP的含量。5.通过数据统计说明活血熄风颗粒对偏头痛大鼠模型的症状及血浆中的NO、NOS、CGRP的含量。结果:1.活血熄风颗粒对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爬笼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熄风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西比灵组和镇脑宁组大鼠爬笼次数明显减少(P<0.05),并且以上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挠头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熄风颗粒高、中剂量组与西比灵组大鼠挠头次数明显减少(P<0.05),并且以上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活血熄风颗粒对偏头痛大鼠血浆中NO、NOS、CGRP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降低(P<0.05);NOS的含量同样降低(P<0.05);CGRP的含量,除了活血熄风低剂量组外均有降低趋势,其余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的造模方法可成功制备偏头痛大鼠动物模型。2.活血熄风颗粒可以影响偏头痛大鼠模型的行为学以及血浆中的NO、NOS及CGRP的含量。3.活血熄风颗粒是防治大鼠偏头痛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1)

贾进[5](2014)在《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中SP、NKA、ET含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活血熄风法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模型中大鼠行为学变化及血浆中SP、NKA、ET含量的影响,探讨活血熄风颗粒预防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镇脑宁组、西比灵组、活血熄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余各组连续服用上述治疗药物7天;于末次给药1h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采用数码录像机定位拍摄的形式记录大鼠爬笼、挠头次数及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SP、NKA、ET的含量。结果:1.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熄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减少大鼠爬笼、挠头次数(P<0.05),活血熄风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镇脑宁组、西比灵组与活血熄风颗粒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中SP、NKA、ET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服用镇脑宁、西比灵和活血熄风颗粒后,血浆中SP、NKA的含量降低(P<0.01);服用镇脑宁、西比灵和活血熄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后,血浆中ET含量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活血熄风颗粒至少可以通过调节大鼠行为学变化,降低血浆中SP、NKA含量,升高ET含量来改善大鼠的偏头痛症状,而达到预防偏头痛的效果。2.活血熄风颗粒可作为预防偏头痛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1)

张成辉[6](2014)在《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瘀血挟风证)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其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据,结合临床探索出以当归、川芎、僵蚕、地龙、天麻、柴胡、丹参等药物组成的活血熄风颗粒剂为有效的治疗方药。通过对偏头痛患者的病例观察,对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瘀血挟风证)的有效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60例偏头痛瘀血挟风证病例。将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活血熄风颗粒剂组30例、对照组3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用活血熄风颗粒剂(当归30g,川芎20g,僵蚕10g,地龙30g,天麻15g,柴胡10g,丹参20g)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房统一调剂;每日1剂,每日2次冲服;对照组选用镇脑宁,由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20037),每粒0.3g,60粒/盒,一次4粒,每日3次口服。结果:1活血熄风颗粒剂能明显改善瘀血挟风型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体征。2偏头痛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63.33%,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说明治疗组疗效达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熄风法是治疗偏头痛(瘀血挟风证)的有效方法,其不仅在缓解偏头痛症状及改善及缓解各种中医症候等方面有明显疗效,而且起效快,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3-01)

罗新富[7](2013)在《台湾地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体质分布以及活血熄风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在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大多属于“肝风内动”的范畴,故又称“中风”“脑中风”等。在现代医学中脑卒中是一组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均极高的疾病,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死亡率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发病率并没有随之下降,需要带病生存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仍不断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如何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论文首先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文献研究,梳理了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念,发病的年龄、性别、地域、人群分布特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发病及复发的原因及诱因,发病与患者体质的关系,以往用药治疗的方法等,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了全面的认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部分对台湾地区部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剖析台湾地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体质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找出其偏颇体质形成原因、演变规律及兼夹规律等,并结合临床辨证论治、辨体调质提出一些改善偏颇体质的治疗或干预措施,以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病痛,预防复发有所裨益。实证分析部分依据对台湾地区部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统计分析结果:其中有85.7%的患者存在着瘀血内阻病机,提出活血熄风法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实际疗效。活血熄风法就是通过活血化瘀治疗内风病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因瘀血导致的内风病症,通过对活血熄风基本方的加减,多数中风后遗症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本研究通过理论文献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的方法为探索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体质特点提供一些借鉴,为探索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为通过改善体质偏颇类型,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预防脑卒中复发提供客观依据,对于丰富中医体质理论,推动中医病理体质的研究,对于发展和完善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和偏颇体质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更加深刻认识各类因素在中风后遗症期的不同病理作用,把握临证调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11-20)

黄海量,蔡明堂,刘昭纯[8](2013)在《活血熄风法在内风病证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风",又称"风气内动",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所涉及的病证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中医称之为中风、眩晕、痫证、颤证等现代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病、癫痫病、震颤麻痹综合证等。临床研究发现其发病机理大多与瘀血有关,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从而证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各种内风证的有效法则,为确立活血熄风法奠定了临床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3年03期)

杨宁,康冰[9](2010)在《滋补肝肾、活血熄风法治疗帕金森病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认为肝肾不足是其发病基础,而血瘀风动是其发病中心环节,滋补肝肾、活血熄风则是其治疗大法,并自拟天乌汤标本兼治。(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马笑昆[10](2010)在《补肾活血熄风法治疗老年椎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熄风法治疗老年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方法:选择53例门诊患者以补肾活血熄风法为治则,运用中药汤剂治疗,5d为1疗程,服用3疗程。结果:治愈2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94.34%。结论:以补肾活血熄风法组方具有扩张血管,防止脑血管阻塞痉挛,改善椎动脉供血的作用,治疗老年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有显着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活血熄风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为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关于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电子数据库包括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Web),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首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文献质量评价,包括随机方法、盲法、分配隐匿及随访等;再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29篇文献中,28篇为RCT,1篇为CCT。共有29篇文献30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依据修改后JADAD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分,90%为低质量文献,10%为高质量文献。2.mete分析结果:共9篇RCT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与其他中成药对比,其中4篇研究具有相同的疗效判定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合并效应量,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且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中药。以疗程为8周的3篇文献进行亚组分析,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具有同质性,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8周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中药。共7篇以氟桂利嗪片作为对照药物,疗程为4-8周。根据氟桂利嗪片用量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用量为10mg日1次的文献中,3篇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级法。其森林图显示:各组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4-8周有效率高于10mg氟桂利嗪片对照组,远期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其中氟桂利嗪片用量为5mg日1次的文献中,4篇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积分法。其森林图显示:各组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4周到8周有效率高于5mg氟桂利嗪片对照组,远期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活血熄风法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均显着优于其他中成药或氟桂利嗪片组;纳入的文献学质量普遍较低,可能存在的偏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血熄风法论文参考文献

[1].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崔洁琼.马丙祥教授运用“活血熄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J].中医药信息.2019

[2].范多多.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疗效的系统综述[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

[3].李琪.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影响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4].郭昊.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NO、NOS和CGRP含量影响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5].贾进.活血熄风法对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中SP、NKA、ET含量影响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6].张成辉.活血熄风法治疗偏头痛(瘀血挟风证)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7].罗新富.台湾地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体质分布以及活血熄风法的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8].黄海量,蔡明堂,刘昭纯.活血熄风法在内风病证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3

[9].杨宁,康冰.滋补肝肾、活血熄风法治疗帕金森病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0].马笑昆.补肾活血熄风法治疗老年椎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3例[J].中医学报.2010

标签:;  ;  ;  

活血熄风法论文-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崔洁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