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X线影像平片分析的临床意义

肠梗阻X线影像平片分析的临床意义

(兰州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常见肠梗阻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探讨了肠梗阻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影像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临床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各类肠梗阻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性肠梗阻25例,其中小肠粘连性肠梗阻16例,小肠粪石性肠梗阻6例,不明原因小肠梗阻3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小肠扭转2例,盲肠扭转1例;1例乙状结肠扭转。动力性肠梗阻6例。结果大部分肠梗阻表现为肠环扩张,积气积液,可见液气平面,单纯性肠梗阻肠环分布规律性、连续;绞窄性肠梗阻,有特殊征象“巨大肠环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结论认真分析影像X线平片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对确定有无梗阻,梗阻部位及梗阻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X线;影像平片分析;肠梗阻;

肠梗阻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疾患,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影像X线征象复杂,如果诊断思维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误诊或不能定性诊断。本文收集了2012-2015年经临床、手术证实且资料完整的肠梗阻患者35例,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对肠梗阻的临床及影像平片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肠梗阻的定性诊断率,为临床术前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3~85岁,病程最短5小时1例,6小时~18小时3例,1天8例,2天10例,3天9例,一周4例。临床症状、体征:腹痛22例,腹胀23例,腹部包块5例,呕吐25例,停止肛门排气排便17例,腹部压痛16例,反跳痛5例,排血便6例,腹泻10例,发热1例。大部分患者行X线立卧位照片,部分重病人不能站立用右侧卧位水平照片。

2结果:2.1单纯性小肠梗阻:单纯性小肠梗阻25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6例,小肠粪石性肠梗阻6例,不明原因肠梗阻3例。2例手术证实广泛肠粘连,X线表现小肠环扩张较轻,3cm左右,积气积液成堆成组分布排列,但小肠分布保持规律。其余23例单纯性小肠梗阻:表现小肠扩张一致、连贯,液气平面表现阶梯状,积液、积气小肠环分布分离,上腹部小肠环以积气明显,下腹部小肠环以积液明显,卧位肠环是大跨度排列。这组病例临床症状、体征特点:阵发性绞痛,呕吐,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2.2麻痹性肠梗阻:大小肠环均扩张,大肠扩张明显,缺乏定位征象,直肠见扩张,液平面小、低位,有时肠环扩张,表现紊乱,呈蜂窝状。临床特点:婴幼儿多见,有呕吐,腹泻胃肠炎病史2例。

2.3单纯性左半结肠梗阻:4例,3例为结肠癌,l例肠粘连,有手术史,4例均手术治疗。X线表现大、小肠环扩张,胀气积液,大肠环扩张超过6cm,大的达l0cm,小肠环扩张超过3cm,结肠环扩张,肠袋存在,肠管连续,肠环分布正常,直肠未见充气扩张,有定位征象。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腹痛较轻,呕吐少,病程时间长,最短1例4天,其余在一周以上,1例一个月,腹胀明显。

2.4绞窄性肠梗阻:2例小肠扭转,表现为空回肠换位征,扩张的粘膜皱襞密集排列的空肠位于右上中腹,粘膜皱襞稀疏排列的回肠位于左上腹,肠环失去正常的分布规律,扩张小肠环固定,呈小跨度,结肠积气较多。1例盲肠扭转病例,表现为左中上腹有一巨大扩张肠袢,约12cm,有一宽大液气平面,其余扩张小肠环位于右侧腹,同时失去肠环正常分布规律。1例乙状结肠扭转表现巨大咖啡豆征,扩张肠环达14cm,固定,扩张的乙状结肠呈马蹄形,马蹄两肢并拢向下直达盆腔,钡灌肠梗阻点呈鸟嘴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起病急,均在1天内,持续性绞痛,呕吐明显,腹部局限性膨隆,压痛,反跳痛。

3讨论:肠管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为肠梗阻。系常见的急腹症,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及血运性肠梗阻三类。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的狭窄或肠外的粘连、压迫等原因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麻痹,是因腹部炎症、外伤或手术等所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所以又称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是因肠系膜血管栓塞而致肠管血运不良,引起肠运动能力丧失所致[1]。

单纯性小肠梗阻,典型的X线表现为小肠扩大胀气,呈边疆的管状影或成层状排列。立位片、肠管呈阶梯状液平面,有时可见其移动。结肠内无气体或有少许气体。麻痹性肠梗阻最常见于手术后和急性腹膜炎,x线表现为大、小肠和胃均胀气扩张,尤以大肠胀气明显,内有较小的气液面,分布范围广,无梗阻的定位征象。麻痹性肠梗阻应与低位结肠梗阻鉴别,结合临床诊断并不困难,若行钡灌肠,钡剂可达盲肠,从而排除结肠梗阻之可能。

肠梗阻后,肠腔扩张、胀气,分清大、小肠环有时有困难。正确定位是关系到肠梗阻鉴别诊断问题,所以应先分清大、小肠环,常规按大、小肠环部位,肠管形态、肠环粘膜进行区分,如果扩张肠环紊乱、重叠难于辨别,必须认真寻找有无扩张的大肠环,这是关键,扩张的大肠环位于四周,肠腔较大,有肠袋,粘膜皱襞不横贯肠腔,如遇有困难,可以钡灌肠确定[2]。

对特殊征象的认识问题,肠梗阻征象很复杂,对一些特殊征象能加以认识,可以提高定性诊断率。空、回肠换位征是小肠扭转绞窄性肠梗阻征象,表现粘膜皱襞密集排列、横贯肠腔的扩张空肠袢位于右侧腹部,而粘膜稀少的回肠位于左侧腹。肠梗阻临床、影像诊断虽然复杂,但我们只要建立正确的、良好的思维方法,应可以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重视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常规应询问手术史,腹泻、血便史,然后询问其它梗阻症状、体征,做到分析影像时有的放矢,确定有肠梗阻后,一定要认真区分大小肠环,这是定位的关键,然后注意肠环分布情况,有无肠梗阻的特殊征象,最后结合临床进行定性诊断。

参考文献:[1]张保庆,王培军.放射学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9,22:288.

[2]陈星荣,沈天真,段呈祥,等.全身CT和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0702-703.

标签:;  ;  ;  

肠梗阻X线影像平片分析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