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特征论文-余浩,赵会艳

风特征论文-余浩,赵会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昌,墓表,美学,风格

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余浩,赵会艳[1](2019)在《高昌墓表书风特征及分类探析——以《二十四画品》为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昌墓表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尤其是那些保存完整的墨迹墓表,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书写状况,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书法提供了一手资料。这些墓表既保留着墓志书法特有的庄重,同时又杂糅了当时社会流行书体的特征,风格多样,书法价值极高。本文对高昌墓表的书法风格进行了对比,并按照其不同的书风进行了分类,以期对当代书法的学习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16期)

魏哲花,冯广麟[2](2019)在《2014—2018年哈密巴里坤机场风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河气象站为代表站,对2014年7月—2018年6月巴里坤机场风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里坤机场主导风向受地形影响,白天盛行W风,夜间盛行E风;(2)巴里坤机场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白天风速大于夜间,春季风速大,冬季风速小;(3)巴里坤机场大风多出现在4—6月,风向频率多为偏西北风;(4)西北路径(经向型)和偏西路径(纬向型)的强冷空气造成巴里坤机场西北大风,冷平流强,气压梯度大,锋区明显。偏东大风时为"Ω"型环流,脊前出现东北大风,脊后出现东南大风,低层锋区不明显,东北大风时无明显冷暖平流,东南大风时暖平流较强。(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何礼,束炯,钟方潜,段玉森[3](2019)在《上海海陆风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3—2016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提出上海地区海陆风判断标准,统计了该地区的海陆风发生规律。同时,结合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海陆风环流对臭氧(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的海陆风发生频率在3—8月份较高,与海陆温差年变化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海风通常开始于当地时间9:00前后,结束于20:00前后,最大风速出现在15:00前后,平均风速为3. 9 m/s;海陆风发生时O3质量浓度峰值被抬高(16μg/m3),且峰值出现时间延后;海陆风的影响可深入上海内陆青浦淀山湖地区,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程度沿海大于内陆。(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贾春晖,窦晶晶,苗世光,王迎春[4](2019)在《延庆-张家口地区复杂地形冬季山谷风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12月—2017年2月和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两年冬季的近地面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数据以及张家口探空数据分析延庆-张家口一带(包括张家口崇礼、赤城、海坨、小五台山区,延怀、怀涿、洋河、蔚县盆地以及北京延庆、昌平、怀柔部分平原地区)复杂地形的风场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不同复杂地形下局地风场的时、空变化规律,加深对复杂地形动力、热力作用对近地面风场影响的认识,为冬季山区风场预报以及复杂地形数值模式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晴朗小风天风持续性作为矢量平均风速和标量平均风速的比值,可以作为研究风场变化规律的重要参数。根据风持续性的日变化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站点分为10种类型,分别代表不同局地地形特征的影响,风持续与风向变化的相关也很强。研究区域主要有3种类型的地形风:斜坡风、峡谷风以及较大尺度的山区平原风。不同地形特征下的风场、风持续性存在明显不同的日变化特征,山风和谷风相互转化的时间也不同,山区最早,盆地次之,平原区最晚;山风时段持续时间较谷风时段长,风速小;晴朗小风天实测风反映了实际风场的特征,而排除环境背景风场,弱化地形动力作用后整个冬季的局地风作为理论山谷风,更能反映热力作用下的山谷风特征。(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沈斌,谢锋,李梦琪,陈星宜,姜静敏[5](2019)在《基于WRF模拟的晋江市海陆风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环境恶化,研究弱大气环流背景下的海陆风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晋江市为例,利用站点风要素观测数据,结合海陆风判别条件,提取并分析了两个典型海陆风日海陆风的基本特征;采用WRF与Noah陆面过程模式耦合,选用BEP多层城市冠层模型,对典型日进行了风场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分解出局地风,在验证海陆风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风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WRF模拟的逐小时局地风向时序与实测情况吻合较好,通过了信度为0.05的显着性检验,但局地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存在显着差异,平均达到1 m/s。从WRF模拟结果提取的海、陆风起始和终止时间、持续时间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别。两者持续时间在空间上的变化与各自起始时间的空间变化一致,且未明显出现随离岸距离增加,海陆风减弱的现象。上述结果表明,WRF能够较好地模拟海陆风日的风场特征,尽管对海、陆风速的模拟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所得结论对晋江市城市规划和微环境改善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吉敏,黄泓,王学忠[6](2019)在《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特征及其环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葫芦岛观测站1980—2009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葫芦岛沿岸海陆风风速的季节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以及海陆风环流对沿岸环境的影响。结论如下:1)葫芦岛站点在冬季出现海陆风日数最多,其他依次为秋季、夏季和春季。陆风风速从春季到冬季呈现递减趋势;海风在春季最大,其次为秋季的,冬季的最小。总体上,海陆风日中海风要强于陆风。2)对海陆风风速椭圆拟合结果表明,海陆风在10:32由陆风转化为海风,海风在16:32达到最大,在21:42由海风转化为陆风,陆风在04:32达到最大。3)由于海风的存在,沿岸地带在春夏两季日最高气温在12时出现,秋冬季的在13时出现。4)能见度日变化在四季中表现一致,早晨能见度转好的时刻比最低气温出现时刻滞后约2 h,在海风维持较长时间后空气绝对湿度增加导致能见度开始转差。5)冬季静止型海陆风日比例最高,再循环型海陆风日在秋季出现最多,而夏季通风型海陆风日出现最多。(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吴小姣[7](2019)在《不同来流风特征条件下典型高层建筑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密集建筑层出不穷。高层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利用问题节约了土地资源,但也必然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高层建筑和来流风耦合作用下引致建筑周围风速紊乱,由此导致的行人受伤案例屡见不鲜。因而建筑周围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的评估,已成为从舒适到安全角度出发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此外,建筑周边污染物扩散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建筑周围交叉污染问题的研究。目前针对建筑周围行人高度处风环境以及近建筑污染物扩散问题的研究有很多,而考虑到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升效应对建筑周围流场和污染物扩散场的研究却较少。本文主要考虑了温度升高对建筑周围行人高度风环境以及近建筑污染物扩散特性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建筑风环境的评价方法与CFD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对国外典型风洞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首先选取常见的2类典型类别6种构型为例,先在无温差条件下以行人高度处平均风速比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来流风向下的流场特性,再以尾流区长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地面温升对建筑风环境的影响;随后以办公室常用的内部分区为例,研究了不同的送、回风方式以及污染源分布对内部分区流场以及扩散性能的影响;最后建立典型高层建筑的缩尺模型,先在无温差条件下以无量纲参数Kc为评价指标评价了不同污染源位置的扩散特性,再以尾流区涡心位置和Kc的变化量评价壁面温升对近壁面流场和交叉污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张茜,杨军,高雅[8](2019)在《博斯腾湖的湖陆风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本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博斯腾湖的湖陆风日变化特征和季节特征,进而通过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天山山谷风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北侧湖风与中天山南侧谷风迭加效应造成局地环流增强,从湖岸到山体,迭加效应造成的局地环流最大振幅表现出增大、减小、再增大的特点;湖岸区域湖风开始时间与距离的关系不显着,当离岸距离增大到约20 km以上,距离每增加约6 km,湖风开始时间推迟1 h;湖北侧湖风锋穿透内陆距离比受天山主体影响较小的湖南侧远约11 km;随着湖北侧湖风锋向天山靠近,湖风与谷风耦合作用不断加强。(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毕波,赵建伟,杨航[9](2019)在《大理机场风特征分析及对飞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理机场近5 a自动观测系统资料,对平均风向、风速以及大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盛行偏南风,风向夜间到上午为东南风,午后风向逐渐转为西南风,傍晚转为东南风;大理机场年平均风速为5.4 m/s,白天风速大于夜间,且夜间风速稳定;大理机场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次年4月,出现时间多集中在下午06—11UTC,白天多于夜间,起风时间一般为中午03UTC以后,大风风向为西南风;大理机场干季受大风、颠簸和低空风切变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中低纬山地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刘炳荣,李晴岚,杨琳,李辉,曹宇麟[10](2019)在《深圳地区季节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深圳地区8个沿海、陆地自动气象站200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11年的小时风速观测数据,按不同季节对各站历史阵风观测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并计算比较各站的阵风系数。结果表明,沿海气象自动站四季风力观测普遍高于陆地自动站的风力;8个气象台站在夏、秋季受台风影响的最大阵风大于冬春之际受冷空气影响的最大阵风。各台站中,距离海岸最近的港口码头气象站,盐田港、妈湾港、蛇口码头具有最小的阵风系数;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气象站的阵风系数变大,即距海岸线远的气象站的大风更具阵性特点。各台站中背仔角与盐田港是大风记录最为频繁的气象站,历史上受台风影响下的最大阵风达到了12级以上,最大平均风分别达到了9级和10级。进一步的大风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台风、冷空气条件下的大风,深圳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大风更具有阵性的特征,大风发生地点更随机。本研究可以为不同季节条件下深圳地区的风力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大河气象站为代表站,对2014年7月—2018年6月巴里坤机场风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里坤机场主导风向受地形影响,白天盛行W风,夜间盛行E风;(2)巴里坤机场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白天风速大于夜间,春季风速大,冬季风速小;(3)巴里坤机场大风多出现在4—6月,风向频率多为偏西北风;(4)西北路径(经向型)和偏西路径(纬向型)的强冷空气造成巴里坤机场西北大风,冷平流强,气压梯度大,锋区明显。偏东大风时为"Ω"型环流,脊前出现东北大风,脊后出现东南大风,低层锋区不明显,东北大风时无明显冷暖平流,东南大风时暖平流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余浩,赵会艳.高昌墓表书风特征及分类探析——以《二十四画品》为观照[J].中国书法.2019

[2].魏哲花,冯广麟.2014—2018年哈密巴里坤机场风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3].何礼,束炯,钟方潜,段玉森.上海海陆风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

[4].贾春晖,窦晶晶,苗世光,王迎春.延庆-张家口地区复杂地形冬季山谷风特征分析[J].气象学报.2019

[5].杨沈斌,谢锋,李梦琪,陈星宜,姜静敏.基于WRF模拟的晋江市海陆风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9

[6].刘吉敏,黄泓,王学忠.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特征及其环境效应[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

[7].吴小姣.不同来流风特征条件下典型高层建筑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8].张茜,杨军,高雅.博斯腾湖的湖陆风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19

[9].毕波,赵建伟,杨航.大理机场风特征分析及对飞行的影响[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

[10].刘炳荣,李晴岚,杨琳,李辉,曹宇麟.深圳地区季节风特征研究[J].气象.2019

标签:;  ;  ;  ;  

风特征论文-余浩,赵会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