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李小坤

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李小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旱轮作,根际,土壤钾,根区

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坤[1](2009)在《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旱轮作是我国南方主要耕作制度之一,在作物持续增产、维持地力和土壤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旱轮作区一年两熟或多熟,随作物收获带走大量钾素;同时由于轮作区高温多雨,土壤钾素淋失严重,因此该种植制度下常出现土壤钾素亏缺的现象,并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钾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条件下,开展水旱轮作条件下的土壤供钾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分室根箱试验,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特征,水旱轮作方式、外源钾、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与作物吸钾量的相互关系,轮作后的根区与非根区土壤的固钾和释钾规律,以揭示根际土壤供钾特性及对作物生长的意义,从而为不同性质土壤下的水旱轮作制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样品风干后测定低估了土壤对当季作物的供钾能力。不施钾(-K)条件下,不同含水量时(微湿、近饱和、淹水),红壤、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速效钾含量与鲜样测定值相比均有所降低,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11.5%、3.8%、12.1%和5.0%;施钾(+K)条件下,风干样速效钾含量与鲜样测定值相比降幅更大,4种土壤分别为15.1%、9.5%、21.0%和20.2%。-K条件下,红壤、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也有所降低,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8.7%、13.4%、18.4%和22.8%:+K条件下,红壤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显着增加,平均增幅为34.7%。黄褐土、潮土和灰潮土风干样缓效钾含量与鲜样相比则有所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8.7%、7.7%和9.9%。试验结果还显示,采用鲜样直接测定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时,同一土壤不同含水量间的钾素含量无显着差异。2.无论种植油菜还是水稻,作物吸收利用的钾主要来自于根区。根区钾含量降低时,非根区土壤钾向根区迁移。黄红壤非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v)与距根区距离(x)线性拟合达显着相关,距根区越近,含量越小;黄褐土各形态钾素含量与距离的相关性不显着。3.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首先吸收利用根区土壤水溶性钾,随着作物生长和吸钾强度的增大,根区土壤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转化。同时,非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向根区迁移;非根区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方向转化,也有一定程度降低,距根区越近对作物吸钾量贡献越大。一个水旱轮作期内,黄红壤主要供钾形态为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作物吸收利用的非交换性钾较少;黄褐土主要供钾形态为非交换性钾,其次是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4.油菜—水稻轮作(先旱后水)条件下,无论黄红壤还是黄褐土,施钾对前季作物油菜干物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着提高轮作后季水稻干物质量。水稻—油菜轮作(先水后旱)条件下,对于黄红壤,施钾对前、后季作物干物质量均没有明显影响;而在黄褐土上,施钾对前季作物水稻增产显着。无论是先旱后水,还是先水后旱,施钾均可明显提高作物非籽粒部位的钾含量,且黄红壤上种植作物的各部位钾含量明显比黄褐土上的高。整个轮作期,+K处理作物吸钾量与-K处理相比显着提高。两种轮作方式下,黄红壤上种植作物的吸钾量明显高于黄褐土。5.水旱轮作条件下,外源钾的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外源钾施入黄红壤后主要以水溶态和交换态钾存在,施入黄褐土后主要以交换态和非交换态钾存在。由于作物生长吸钾,根区土壤钾素与不种作物处理相比显着降低,施钾可以缓解根区土壤钾素的亏缺,并显着提高非根区土壤钾素含量,且当季施钾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施钾对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6.水旱轮作条件下,作物生长吸钾改变了土壤粘土矿物组分。与基础土壤相比,轮作后黄红壤不施钾处理根区土壤绿泥石含量增加;黄褐土不施钾处理根区土壤蛭石、绿泥石和1.4 nm过度矿物均相对增加。距根区较近的非根区土壤粘土矿物组分也有相应改变。外源钾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粘土矿物组分的变化。7.水旱轮作后,根区与非根区土壤的固钾和释钾能力不同。以1:1型高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黄红壤固钾能力较弱。以2:1型水云母和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黄褐土固钾能力较强,且固钾量随着外源钾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根区土壤固钾能力显着高于非根区土壤,释钾量则相反。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也是影响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能力的因素之一。外源钾的施用降低了土壤的固钾率,提高了轮作后土壤的供钾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李小坤,鲁剑巍,吴礼树[2](2008)在《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中各形态钾之间存在着渐变性,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对这一平衡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钾对植物的有效性,其反应方向依赖于土壤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的浓度及环境条件。系统阐述了土壤钾素形态的划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概念、强度及意义,并主要从矿物种类和结构方面综述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机理,展望了土壤钾素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刘金华[3](2006)在《吉林省黑土钾素释放、固定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吉林省黑土中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进行了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研究、钾的吸附动力学研究、钾的解吸动力学研究、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和释放量研究,以及生物耗竭试验。从土壤供钾强度、供钾容量和供钾速率叁方面来全面评价黑土的供钾特性,为科学施入钾肥,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土壤的非交换性钾进行研究时,采取了传统的平衡振荡法。利用Elovich方程、零级方程、一级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对土壤的累积释放量进行模拟,研究探讨了描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及其速率较为理想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5℃恒温培养和冻融交替处理下,抛物线方程是描述黑土钾素释放的最优动力学模型,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r=0.8629-0.9918和r=0.9272-0.9972,实测值和拟合值之间的标准差最小,分别为s=0.3-2.46和s=0.69-13.11。供试的10种土壤中1、2号土壤的释放量最大,释放的速率也最大;3、4号土壤居中,其它土壤次之。供试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均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冻融交替条件下的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高于25℃条件下恒温培养的释放速率,两种处理之间的差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递减的趋势。总体来说,冻融交替处理可以加速土壤中的非交换性钾素的释放,无论是在释放量上,还是在释放速度上,都明显高于25℃恒温培养的处理,并且其释放时间持续长。 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法研究了供试土壤钾素吸附和解吸的动力学特征。不同土壤钾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持续吸附和解吸时间、最大解吸或吸附量、平均解吸或吸附速率以及最大解吸或吸附速率上。供试土壤钾的解吸过程和吸附过程都可以用双常数方程进行描述。就土壤对钾素的吸附来说,具有较高平衡吸附量的土壤,其相应的平衡时间就较长,吸附量小的土壤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就短。将两种不同钾离子浓度的淋洗液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淋洗液中k~+浓度越大,表观平衡吸附量就越大,吸附过程越快,达到平衡时问就越短。 为了进一步探讨土壤对外源钾的吸附固定情况,以及其对所吸附、固定的外源钾的释放,采用了恒湿法来研究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与释放。结果表明,在施钾量为200-3200mg/kg土时,土壤的固钾量与施钾量之间存在着直线递增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固钾量与原始土壤的非交换性钾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培养5天相比,土(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高淑涛,李华兴,郭庆荣[4](2006)在《广东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钾素的固定与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和化学方法研究了广东几种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的钾素的固定与释放特性。结果表明,砂页岩、珠江叁角洲沉积物、石灰岩和玄武岩发育的水稻土的固钾量均随钾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却相反;砂页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发育的水稻土的固钾量在淹水时最高,而沉积物和石灰岩发育的水稻土则在恒湿时最高;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的非交换性钾累计释放量和平均释放速率显着高于其它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施钾肥对非交换性钾释放的影响因土壤所含粘土矿物类型而异。(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06年01期)

刘春生,黎文文[5](1994)在《山东省几种土壤钾素的固定与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电超滤方法、化学方法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钾素的固定与释放性能。结果表明,8种供试土壤的固钾率为57.33%~83.07%,释钾量在106.5mg/100g~183.5mg/100g土之间,固钾能力强的土壤,释钾能力也强,两种方法研究的土壤固钾与释钾顺序大体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范钦桢[6](1993)在《铵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铵对钾素固定释放影响的研究表明,铵在提高土壤原有钾素的有效性方面作用不大,相反,它可使钾更紧闭在矿物层间复叁角孔穴中,从而使酸溶性钾减少。铵的吸附固定可减少施入土壤的钾肥的固定,从而提高钾肥的肥效,伹也易造成肥料钾的流失。在铵、钾施用次序上,先施铵后施钾时肥料钾固定最少;先施钾后施铵时肥料钾固定最多;铵、钾同时施用时固定率居中。(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1993年03期)

李伏生[7](1991)在《南方几种土壤镁素释放和固定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分析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我国红壤区土壤镁素的释放和固定.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镁素的释放和固定能力很低.不同土壤非交换性镁的释放难易程度不同,且不能满足作物对镁的要求.红壤对镁肥的固定能力很弱,一般固定率低于10%.土壤镁素有效性受石灰和水分状况所左右.施用石灰后,交换性镁的固定量增加,非交换性镁的释放减少.干湿交替也会增加镁的固定.(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1991年03期)

鲍士旦,马建锋[8](1988)在《土壤钾素供应状况的研究——Ⅲ.几种不同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一般化学浸提法、盆栽耗竭试验和恒湿培养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恒湿条件下不同土壤固钾能力相差很大,固定钾的绝对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黑麦草连续收割6次后,土壤交换性钾降到最低值,尔后不再下降,该最低值因土壤不同而异。它表示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对溶液中钾的缓冲能力的即土壤钾的释放速率。同时也说明了层间钾(非交换性钾)的释放对作物钾素供应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8年03期)

彭千涛,范钦桢[9](1984)在《水分和温度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钾是植物的重要养分之一。由于土壤中存在着不同的矿物,因而产生钾的释放和固定,但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水分状况是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水分状况对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问题,受到了土壤研究者的注意,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无一致的结论,例如Omuetiand等认为。用风干土测定的交换性钾能很好反映土壤供钾状况,而Luebs等则认为,以用新鲜潮湿土测定为好。为了更好的反映土壤当季的供钾水平,合理使用钾肥,以及发挥土壤钾素的潜力,因此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有实践意义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1984年04期)

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中各形态钾之间存在着渐变性,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土壤钾素的固定和释放对这一平衡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钾对植物的有效性,其反应方向依赖于土壤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的浓度及环境条件。系统阐述了土壤钾素形态的划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概念、强度及意义,并主要从矿物种类和结构方面综述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的机理,展望了土壤钾素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坤.水旱轮作条件下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钾素变化及固定释放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2].李小坤,鲁剑巍,吴礼树.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机制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8

[3].刘金华.吉林省黑土钾素释放、固定动力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

[4].高淑涛,李华兴,郭庆荣.广东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钾素的固定与释放[J].土壤通报.2006

[5].刘春生,黎文文.山东省几种土壤钾素的固定与释放[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

[6].范钦桢.铵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

[7].李伏生.南方几种土壤镁素释放和固定的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1991

[8].鲍士旦,马建锋.土壤钾素供应状况的研究——Ⅲ.几种不同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

[9].彭千涛,范钦桢.水分和温度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影响的初步研究[J].土壤学报.1984

标签:;  ;  ;  ;  

钾素释放与固定论文-李小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