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温度场,载荷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1](2019)在《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温度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某型矿用机车摩擦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欧拉方法求解主从动摩擦片接合过程的角速度及热流密度。建立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片径向热传导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离散热传导方程及边界条件,并利用龙格-库塔法计算矿用机车名义和满载载荷情况下摩擦片的温升值随时间和半径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片的径向温升值随着时间和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且载荷越大,接合时间越长,温升值越高。该结论为摩擦离合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商晓波[2](2019)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车辆行业的兴起,湿式离合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而研究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对湿式离合器的理论设计和实际应用有着重要帮助。本文以校企结合的惯性负载摩擦件试验台项目中的某履带车辆的湿式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来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扭矩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简要分析了目前来说湿式离合器的结构以及湿式离合器与其他离合器相比的优缺点,之后针对本文要研究的湿式离合器的接合特性简述了国内外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一些研究现状。第2章主要对接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CAD建模,首先针对接合过程摩擦副接触状态将接合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挤压阶段、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然后对各阶段流体和摩擦副状态进行分析与判定,接着通过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流体内摩擦定律方程,在传统带排转矩的基础上建立接合过程挤压阶段的粘性转矩模型,利用摩擦动力学原理建立接合过程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的微凸体接触模型,结合负载力模型总结出油膜厚度变化方程,最后根据传递转矩模型分析出转速变动方程。第3章在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理论公式的基础上,通过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第二章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中建立的一些变量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接合过程中的油膜间隙和转速差这两个变量,并最终进行接合过程扭矩变化的仿真分析。第4章用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各个变量的变动来分析其接合过程,主要分析了控制油压大小、表面粗糙度等对不同接合阶段的转矩影响。第5章详细介绍本文试验台的主要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其中包括AKH电动机、ABB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LabVfIEW软件系统,然后结合前几章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试验测试,进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最终深入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区别。(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杨夏,曹雪梅,穆亮圣[3](2018)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油膜厚度和转矩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直接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及其工作性能。基于流体力学理论以及粗糙表面的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油膜厚度和传递转矩的数学模型,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耦合求解,得到控制油压、润滑油黏度以及摩擦材料渗透性对油膜厚度和离合器传递转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控制油压能够有效提升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传递转矩,并且能够缩短离合器的接合时间;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大或摩擦材料渗透性的减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传递扭矩的响应速度变慢,这将会延长离合器的接合时间;润滑油黏度和摩擦材料渗透性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挤压和压紧阶段传递的转矩影响较大,但对粗糙接触阶段传递的转矩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青松[4](2018)在《湿式摩擦离合器空损—接合过程仿真分析及油路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摩擦离合器作为机械设备传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机械性能及流体动力学行为备受关注。湿式摩擦离合器的主、从动盘在接触之前就会由于润滑油粘性作用而产生油膜承载力和摩擦转矩,工作油温的升高会导致润滑油粘度降低,而粘度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接合特性,这是一个瞬态变化过程。因此,开展湿式摩擦离合器空损-接合过程仿真分析及油路结构优化研究,对提高湿式摩擦离合器综合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针对湿式摩擦离合器,开展接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空损阶段热流耦合瞬态仿真、滑摩挤压阶段热流固耦合瞬态仿真和离合器润滑油路结构优化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湿式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离合器片副的摩擦机理、润滑油的粘温特性,建立了离合器片副摩擦系数、润滑油粘度的数学方程,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获得了摩擦系数、粘温特性的数值仿真曲线。(2)针对离合器空损阶段,建立了摩擦片副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带排转矩的数学表达式,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对离合器主动轴启动过程的带排转矩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热流耦合瞬态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复合油槽对离合器热流场的影响。(3)针对离合器接合过程滑摩挤压阶段,借助ANSYS Workbench、Fluent等软件,进行热流固耦合瞬态仿真,得到了离合器动态接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对油膜承载力进行理论计算,并与仿真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而后研究了主动轴转速对离合器接合特性的影响。(4)以出油管孔径为设计变量,建立了离合器油路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 Workbench、CFX等软件,对离合器进行热流耦合动态仿真分析,根据单因素仿真试验分析方法确定离合器片轴向最小位移为目标变量,基于响应面法得到最佳油路结构,优化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乐,李明洋,王立勇[5](2017)在《湿式换挡离合器接合过程黏性转矩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一般分为纯油膜剪切、混合摩擦、粗糙接触3个阶段,其中黏性转矩发生在纯油膜剪切阶段和混合摩擦阶段。在考虑压差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分别计算径向流速和流量,根据修正的雷诺方程牛顿内摩擦定律分别建立摩擦副间油膜厚度模型和黏性转矩计算模型;利用Simulink仿真模块计算得到油膜厚度和黏性转矩;通过引入系数方程修正黏性转矩公式,并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采集分析,确定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黏性转矩试验测试曲线与计算曲线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黏性转矩受离心力和压力差作用影响较大;由于流体的可压缩性和流动性使得控制油压作用减弱,由转速导致的离心力对黏性转矩影响则被加强,因此转速对黏性转矩的影响远大于控制油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7年12期)

陈荣[6](2017)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液体流场特性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湿式离合器技术的逐渐发展与成熟,湿式离合器已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日渐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散热性好,冲击度小,接合更平顺,磨损更均匀等一系列优点。湿式离合器传递动力的方式主要是靠主从动摩擦片接合产生的转矩,这个过程会产生热量。然而若导致摩擦片温度过高,会使之受热产生变形,翘曲,点蚀等,这样会导致摩擦片烧损甚至失效;同理若油液温度过高,则会引起油液受热分解,粘度变化等。二者都会影响湿式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且因此产生的离合器接合时的抖动冲击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很有必要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液体流场内特性进行分析,这对于改善湿式摩擦片的性能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湿式离合器保持良好工作特性。本文结合校企合作项目,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理论基础,并通过流场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液体流场特性的仿真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液体的流动特性,摩擦机理以及不同摩擦材料的性能和表面油槽结构的作用;(2)根据湿式离合器接合时摩擦片间液体流动情况,对相关的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流场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对流换热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3)应用叁维制图软件CATIA创建了叁种不同典型油槽结构的湿式摩擦片的叁维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通过不同油槽结构的湿式摩擦片的仿真建模及网格划分,从而为下一步仿真研究提供必要的物理模型;(4)将以上叁种不同典型油槽结构的湿式摩擦片的叁维模型导入FLUENT中,对这叁种不同油槽结构的湿式摩擦片间流体的速度分布,温度分布与压力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分析;(5)通过进行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流体特性的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校企合作项目,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理论基础,并通过流场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液体流场特性的仿真研究,对于提高湿式离合器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王立勇,李浩,李乐[7](2016)在《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接合过程热机耦合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发热、变形问题,对湿式离合器在换档过程中摩擦副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考虑摩擦片油槽结构、摩擦接触、热机耦合和油压控制等实际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离合器摩擦副叁维有限元模型,揭示了对偶钢片的温度场与应力场沿径向先增大后减小且呈环状分布,接触应力沿周向呈点斑状分布,综合应力随时间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温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基于有限元模型,采用热机耦合方法完成了摩擦副温度与应力的特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杨立昆,马彪,李和言[8](2016)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振颤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的摩擦振颤问题,通过建立四自由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推导由摩擦效应引起的综合导入阻尼,基于特征值分析,获得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了摩擦因数、控制油压历程、转动惯量和传动轴刚度等对离合器摩擦振颤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摩擦因数和控制油压历程决定的综合导入阻尼为负时,系统失去稳定性.同时,控制油压先快后慢的上升方式、增大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及增加输出轴刚度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摩擦振颤.(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杨立昆,李和言,马彪[9](2016)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振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的摩擦振颤问题。基于稳态的非线性LuGre摩擦模型,通过特征值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摩擦因数随相对滑动速度的负梯度变化及接触界面的压力波动是摩擦振颤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不稳定状态下,静、动摩擦因数之差越大,压力波动频率越接近不稳定模态固有频率,振颤越强烈;同时阻力矩激励也会对摩擦振颤产生与压力波动相同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09期)

E.J.Berger,F.Saoleghi,C.M.Krousgrill[10](2015)在《表面粗糙可渗透带油槽的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和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已经开发了粗糙可渗透带油槽的湿式离合器接合的模型,用于确定不同输入参数(作用负荷、油槽面积和摩擦材料的可渗透率)对接合过程的影响。该模型关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按照Patir和Cheng(1978),其摩擦材料的渗透率按照Natsumeda及Miyoshi(1994)和Beavar及Josph(1967),带油槽的摩擦材料按照最近的逼近方法。该方法简化了雷诺和对油膜厚度和时间的一次一阶差分方程的力平衡方程式。一线性的搜索算法。采用对新模型函数计算的低的计算费用用来求得相同接合特性的一组输入参数组合。作为在该参数空间(Fapp,^Φred)内接合等面描述为这样的设计点组合,该等面无疑给出有关接合时间和表示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接合特性的区间的有关数据。输入参数分为接合瞬变部分的影响和稳态部分的影响二类。(本文来源于《传动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车辆行业的兴起,湿式离合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而研究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对湿式离合器的理论设计和实际应用有着重要帮助。本文以校企结合的惯性负载摩擦件试验台项目中的某履带车辆的湿式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来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扭矩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简要分析了目前来说湿式离合器的结构以及湿式离合器与其他离合器相比的优缺点,之后针对本文要研究的湿式离合器的接合特性简述了国内外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一些研究现状。第2章主要对接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CAD建模,首先针对接合过程摩擦副接触状态将接合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挤压阶段、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然后对各阶段流体和摩擦副状态进行分析与判定,接着通过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流体内摩擦定律方程,在传统带排转矩的基础上建立接合过程挤压阶段的粘性转矩模型,利用摩擦动力学原理建立接合过程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的微凸体接触模型,结合负载力模型总结出油膜厚度变化方程,最后根据传递转矩模型分析出转速变动方程。第3章在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理论公式的基础上,通过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第二章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中建立的一些变量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接合过程中的油膜间隙和转速差这两个变量,并最终进行接合过程扭矩变化的仿真分析。第4章用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各个变量的变动来分析其接合过程,主要分析了控制油压大小、表面粗糙度等对不同接合阶段的转矩影响。第5章详细介绍本文试验台的主要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其中包括AKH电动机、ABB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LabVfIEW软件系统,然后结合前几章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试验测试,进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最终深入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区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温度场分析[J].机械传动.2019

[2].商晓波.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

[3].杨夏,曹雪梅,穆亮圣.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油膜厚度和转矩仿真[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王青松.湿式摩擦离合器空损—接合过程仿真分析及油路结构优化[D].重庆大学.2018

[5].李乐,李明洋,王立勇.湿式换挡离合器接合过程黏性转矩计算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7

[6].陈荣.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液体流场特性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7

[7].王立勇,李浩,李乐.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接合过程热机耦合模拟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杨立昆,马彪,李和言.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振颤的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

[9].杨立昆,李和言,马彪.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振颤机理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

[10].E.J.Berger,F.Saoleghi,C.M.Krousgrill.表面粗糙可渗透带油槽的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和数学模型[J].传动技术.2015

标签:;  ;  ;  ;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论文-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