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赘婚姻论文-史明萍

招赘婚姻论文-史明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招赘婚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招赘婚姻,家族结构,生育文化,区域,类型差异

招赘婚姻论文文献综述

史明萍[1](2019)在《农村招赘婚姻中的家族结构与生育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理解不同地区的招赘现象,成为学界争论至今还未解决的一个难题。深嵌于村庄社会的招赘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族结构和生育文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家族结构越紧密的地区,血缘密度越高,对外排斥力就越强,地方生育文化就越强调生子,轻视上门女婿,因而招赘婚姻就越少,招赘婚姻由此在全国展现出南北有序的区域类型差异。区域比较的视角有助于辨析不同类型招赘婚姻的不同社会功能,也有利于国家生育、养老、妇幼权益保护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邢成举[2](2018)在《招赘婚姻:家庭本位下青年的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来自宜昌Y村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上看,招赘婚姻是对传统婚姻主流形式的背叛和"革命",但从婚姻的实质看,招赘婚姻实现了传统婚姻所追求的家系维持与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与目标。尽管个别招赘婚姻是由情感因素促成,但是绝大部分的招赘婚姻都是婚姻双方家庭为其儿女和家庭自身所安排的一种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选择。招赘婚姻遵循的是家庭本位的行动逻辑,而并非是婚姻当事人的个人化选择。(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康惠[3](2015)在《农村招赘婚姻法律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地区XX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多加描述。以父系家族本位为特色的中国,嫁娶婚和从父居从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出现导致的是一大批独女和无子家庭,这些家庭为了香火的延续,大多数采取了传统婚姻以外的另一种婚姻模式—招赘婚姻。笔者所观察的山西吕梁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的独女或无子家庭都采用了这一婚姻模式。(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马小花,刘英[4](2014)在《陕南农村招赘婚姻与妇女权益问题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南部地区因历史上的移民活动、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使得男到女家生活的招赘婚姻形式较之其他同类地区更为流行。招赘婚姻不同于传统婚俗中女子外嫁的习俗,已婚妇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解决了农村无儿子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对农村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生育权、土地承包权的影响巨大,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提高其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魏程琳,刘燕舞[5](2014)在《从招郎到“两头住”:招赘婚姻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湘北夏村的数据统计和个案访谈,研究发现夏村的招赘婚姻在2000年以后迅速衰落,新型的"两头住"婚姻模式大量出现。"两头住"婚姻模式具有提高赘婿地位、兼顾双方父母、代际关系柔和、家庭关系和谐等特点。在村落社会中,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女性婚姻自主权、子代和父代的理性考量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招赘婚姻的以上变化。文章最后对学界观点进行简要讨论和回应,期待对招赘婚姻变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14年01期)

李伟峰[6](2013)在《破解抑或操弄:招赘婚姻对父权制的迷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后在传统社会既是一个宗教的和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为了应对无后问题,民间社会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改变或虚拟彼此之间的血亲关系,招赘便是拟制血亲中的主要部分之一。学界和社会对招赘婚姻破除父权制充满了理想。本文指出招赘婚是父系制在无子情境中的一种柔性调节和和弹性运用,是对男娶女嫁婚姻形式的补充,是特定条件下的暂时性做法。招赘婚的逻辑及运转都是在以父权制为理念和中心的传统框架中设计、实施,它尚未从根本上构成对父权制的挑战,相反恰恰,它仍然只是在父权制框架中的操弄,通过它父权制得到了强化和再生产。(本文来源于《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7-20)

高法成[7](2013)在《一个侗族村寨的婚姻、家庭与人口自我调适——人类人口学视角下的贵州黄岗招赘婚》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黔东南的侗族村寨黄岗村之所以为外界所熟知,是源于其多年来的婴幼儿高死亡率,即使是在政府全面介入的2005年后,其婴幼儿死亡率依然高居不下。但另一方面,这并没有成为黄岗人口再生产的难题。本文借助人类人口学的视角,提出通过婚姻、家庭这一载体来观察人口繁衍的内在机制,分析黄岗现有的招赘婚姻形式、家庭结构,在人口自我调适的机制下,解决了婴幼儿高死亡后出现的家庭人口问题,进而形塑黄岗的人口繁衍与继替。(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海渟,仇兆敏[8](2012)在《应妥善处理招赘婚姻纠纷》一文中研究指出招赘,学名叫“入赘”,即通常所说的“倒插门”、上门女婿,即是男子嫁到女方家,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在农村地区,招赘婚姻仍然大量存在,因招赘婚姻引起的矛盾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其中又以离婚纠纷、变更子女抚养关系、赡养纠纷等为主要类型。总体而言,招赘婚姻主(本文来源于《江苏法制报》期刊2012-04-12)

张颖[9](2012)在《冀中农村招赘婚姻现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严格的生育政策,使生育率持续下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人口转变。但长期的低生育率使传统的男孩偏好有所激化,导致出生性别比持续上升、女孩死亡率偏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男孩偏好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的父系家族制度和与之相应的嫁娶婚姻形式,而一系列研究发现,招赘婚姻在消除社会性别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有积极作用。招赘家庭中的女性可以和男子一样继承家业、传宗接代,自然会降低人们“不生男孩不罢休”的男孩偏好,对于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研究运用了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统计学中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个体经历,进一步印证了此次调查研究。结果反映出这种婚姻形式有利于稳定低生育、降低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改善女孩和妇女的生存环境,缓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婚姻压力,解决中国农村有女无儿老人的养老困难,提高妇女地位,因此在中国农村推广招赘婚姻十分有益。在中国农村较长时间内都将缺乏实质性社会养老支持的背景下,随着老龄化的低生育率下没有儿子家庭比例的不断提高,现实和未来的农村社会对招赘婚姻的需求将大大提高,婚姻习俗可能将逐渐改变,招赘婚姻带来的社会人口后果也将日益呈现,而有关招赘婚姻及其后果的研究,也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招赘婚姻对目前社会状况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将系统研究招赘婚姻本身及其社会人口后果,以招赘婚姻盛行的河北省安羊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希望能发现目前招赘婚姻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招赘婚姻在社会上更好的推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解决社会人口问题作出一定的贡献。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招赘婚姻本身的研究、招赘婚姻的现状、招赘婚姻现状形成的原因、招赘婚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2-03-01)

杨余娜[10](2012)在《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处理招赘婚姻家庭矛盾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招赘婚姻自古有之,但主要是嫁娶婚姻的一种补充形式。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在农村越来越多有女无儿的家庭采取招上门女婿这种婚姻形式来解决家族传承和赡养的问题。但近几年不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招赘家庭中发生惨案的实例,而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得当造成的。这不仅对家庭酿成悲剧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了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选取河北省的一个村庄——A村,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角度,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招赘家庭的家庭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招赘婚姻不同于普通的嫁娶婚姻,一些男子之所以会选择入赘,主要是女方的家境比较富裕而男方家境比较贫寒。但由于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和现实生活中女强男弱的现实状况产生冲突,短时间内招赘家庭中的上门女婿在融入女方家庭时陷入角色转变和社会交换不平衡的困境,导致处理夫妻关系和新“婆媳翁婿”关系时,尤其是在面临子女姓氏、赡养父母和掌握家庭决策权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矛盾。本文通过深入访谈了解招赘婚姻家庭的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和新“婆媳翁婿”关系找出导致不良家庭关系的原因并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方法结合案例对招赘婚姻的家庭关系进行调整,以期为今后处理招赘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2-03-01)

招赘婚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表面上看,招赘婚姻是对传统婚姻主流形式的背叛和"革命",但从婚姻的实质看,招赘婚姻实现了传统婚姻所追求的家系维持与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与目标。尽管个别招赘婚姻是由情感因素促成,但是绝大部分的招赘婚姻都是婚姻双方家庭为其儿女和家庭自身所安排的一种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选择。招赘婚姻遵循的是家庭本位的行动逻辑,而并非是婚姻当事人的个人化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招赘婚姻论文参考文献

[1].史明萍.农村招赘婚姻中的家族结构与生育文化[J].当代青年研究.2019

[2].邢成举.招赘婚姻:家庭本位下青年的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来自宜昌Y村的调查[J].宜宾学院学报.2018

[3].康惠.农村招赘婚姻法律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地区XX村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

[4].马小花,刘英.陕南农村招赘婚姻与妇女权益问题考察[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魏程琳,刘燕舞.从招郎到“两头住”:招赘婚姻变迁研究[J].南方人口.2014

[6].李伟峰.破解抑或操弄:招赘婚姻对父权制的迷思[C].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论坛论文集.2013

[7].高法成.一个侗族村寨的婚姻、家庭与人口自我调适——人类人口学视角下的贵州黄岗招赘婚[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李海渟,仇兆敏.应妥善处理招赘婚姻纠纷[N].江苏法制报.2012

[9].张颖.冀中农村招赘婚姻现象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

[10].杨余娜.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处理招赘婚姻家庭矛盾中的运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标签:;  ;  ;  ;  ;  

招赘婚姻论文-史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