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刘海星,张德顺,商侃侃,陈香波,达良俊

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刘海星,张德顺,商侃侃,陈香波,达良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物学,樟树,黄化,光合色素

樟树生理黄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星,张德顺,商侃侃,陈香波,达良俊[1](2009)在《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应用于中国南方各省,但最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樟树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上海不同典型地段(植物园、休闲广场、公路)和不同黄化程度的樟树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樟树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相对含量降幅达91.2%,叶绿素b降幅达95.1%,类胡萝卜素降幅达82.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降幅为5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幅度为46.4%,过氧化物酶(POD)降幅则为66.6%。3~7级黄化叶片有效铁相对含量则为正常樟树的50%~65%,7级黄化叶绿素a/b比值显着增加,增加幅度为98.7%。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的增加使叶片呈黄色,SOD和POD活性可以表征樟树的黄化程度。图8表2参20(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王稳战,束庆龙,董传媛,余雯雯,曹志华[2](2009)在《樟树黄化病对樟树生长生理方面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樟树黄化病是樟树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研究了樟树黄化病对樟树生长及生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微的黄化对树高和胸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的增长有明显影响;黄化程度越严重,树木的新梢电阻值越大,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越低。(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春霞[3](2008)在《樟树生理黄化叶片养分及叶绿素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合肥市不同健康状况下的香樟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年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不同营养状况下表现显着差异,年变化动态曲线也不一样。健康老叶与黄化老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显着(p=0.0010),健康新叶和黄化新叶叶绿素含量差异极显着(p=0.0004)。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叶龄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有差异,健康叶片老叶和新叶差异显着(p=0.0021),黄化老叶和新叶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极显着(p=0.0004)。总体看来不同营养状况下老叶之间的差异比新叶之间的差异小,不同叶龄情况下,健康的比黄化的差异小。不同营养状况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老叶与老叶相同,都是5月份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1月份出现一年中的最小值;两种营养状况下的新叶和新叶趋势不同,健康新叶还是5月份出现一年中的最大值,11月份出现最小值,而黄化香樟新叶9月出现最大值,3月出现最小值。可以看出黄化香樟新叶叶绿素含量的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间都有所推迟,这样可能导致香樟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树体营养供给不足,来不及合成足够的养分来促进树体生理活动,从而导致黄化。叶绿素a/b的值在不同营养状况下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具体结果为,健康老叶和新叶差异显着(p=0.0424),黄化老叶和新叶差异极显着(p=0.0072),健康老叶和黄化老叶差异显着(p=0.0315),健康新叶和黄化新叶差异极显着(p=0.0011)。叶绿素a/b的年变化曲线在健康香樟和黄化香樟中变化趋势不一致。健康老叶和黄化老叶1~5月份都是上升趋势,但是之后健康老叶又缓慢回到原来水平,黄化老叶则继续上升;健康新叶和黄化新叶变化趋势也有类似变化,先都持续上升,后黄化新叶继续上升,而健康新叶又下降至原来水平,而且变化幅度较小。氮、磷、钾、硫、钙、硼、铁、镁、锰、锌、铝、钠和铜在健康和黄化这两种不同营养状况下的香樟叶片中含量差异显着,变化趋势的差异显着。健康香樟和黄化香樟钙含量t=0.4092(p=0.6890)、锌含量t=1.6028(p=0.1330)、钠含量t=0.7586(p=0.4616)、锰含量t=0.5108(p=0.6761)和铜含量t=1.6653(p=0.1197)都不显着,铝含量t=2.50989(p=0.0261)和全钾含量t=2.879(p=0.0129)显着,硫含量t=7.0777(p=0.0000)、镁含量t=3.1350(p=0.0079)、铁含量t=4.6807(p=0.0004)、硼含量t=4.2063(p=0.0010)、全磷含量t=3.13769(p=0.0079)和全氮含量t=5.9021(p=0.0001)差异极显着。养分元素Mg、Fe、N对于叶片健康状况的影响很大。通过黄化和健康香樟叶片营养元素的因子分析结果的比较研究可知,在香樟叶片营养元素的因子分析中,将健康香樟叶片13个营养元素复杂的关系转化为5个主因子,第一到第四主因子的决定因素分别是:K、N、Mn;Mg;P;Ca、Fe;Zn 5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40.63%、26.62%、10.47%、8.99%、7.84%。同样黄化香樟叶片13个营养元素也转化为5个主因子,第一到第四主因子的决定因素分别是:Fe、Mg、N;P;Mn、Cu、Na;S 5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分别是33.24%、19.02%、13.67%、17.14%、10.36%。健康和黄化叶片重复的是Fe、Mg、N,而且累计贡献率比其他的元素要大,可见这叁种元素对香樟的叶绿素含量和营养状况影响较大。健康香樟叶片中磷、锰、锌和铜这几种元素与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相对于其他的元素更为显着,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3、0.82874、0.9752和0.84796,而在黄化叶片中这些元素却表现很低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319、0.00706、0.2610和0.0659,因此可能是因为这些元素在黄化的香樟中缺乏造成的,而黄化的香樟硼的含量比健康的要高出很多,也可能出现的是硼的过量,导致黄化。通过对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养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含量与养分再吸收比例的进一步相关性研究得出,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再吸收比例都与叶绿素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全氮、全磷和全钾养分利用效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27、0.80644和0.55737,氮、磷和钾的养分再吸收比例与叶绿素含量性关系数分别为0.86536、0.89927和0.79009,从这些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这些与叶绿素相关性高的因素都是导致叶绿素含量的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樟树黄化病是樟树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研究了樟树黄化病对樟树生长及生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微的黄化对树高和胸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的增长有明显影响;黄化程度越严重,树木的新梢电阻值越大,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越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星,张德顺,商侃侃,陈香波,达良俊.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

[2].王稳战,束庆龙,董传媛,余雯雯,曹志华.樟树黄化病对樟树生长生理方面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

[3].李春霞.樟树生理黄化叶片养分及叶绿素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樟树生理黄化论文-刘海星,张德顺,商侃侃,陈香波,达良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