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发酵论文-吴翔,谢丽源,谭昊,甘炳成,彭卫红

烟草发酵论文-吴翔,谢丽源,谭昊,甘炳成,彭卫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烟草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草根际促生菌(PGPR),鉴定,响应面分析法,发酵条件

烟草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吴翔,谢丽源,谭昊,甘炳成,彭卫红[1](2019)在《一株烟草根际促生菌的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类地位和生产条件明确的功能菌能更高效地应用于产品研制。为给烟草(Nicotiana tobacum)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分类地位明确、发酵条件最佳的促生功能菌株,根据表型特征、遗传特征等对分离自植株根际的烟草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MT-002-B-12进行鉴定,并利用单因素优选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产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T-002-B-12是一株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其最佳发酵条件是:装液量30%(V/V),培养基初始pH 6.0,温度25℃,转速150 r/min,培养时间34 h;培养基中营养最适成分含量:1.11%蔗糖,1.36%蛋白胨,0.15‰MgSO4·7H2O,0.34‰CaCl2·2H2O。该菌株的获得丰富了促生菌的种类,可作为研制烟草生物肥料的菌株资源。(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田永峰,杨柳,董高峰,段沅杏,韩熠[2](2019)在《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在口含烟烟草原料发酵中的提质降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口含烟烟草原料品质,以大理红大CL314烟叶为材料,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UHP-86进行发酵并分别对发酵烟叶中纳豆激酶、蛋白酶酶活、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同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烟草原料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烟叶中的醇相对含量大幅上升,酸相对含量大幅下降。此外,烟叶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过程中逐渐下降,21 d后下降了73%。同时,GUHP-86发酵烟叶中生成了具纳豆激酶活力、蛋白酶活力等对人体有益的酶,20%接种量发酵15 d后纳豆激酶活力能达到10.53 FU/g,蛋白酶酶活为54.45 U/g。口含烟发酵中产具纳豆激酶活力的酶是一个新发现。该研究可为开发适用于口含烟烟草原料提质降害的微生物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李小兰,周芸,陈志燕,黄善松,李小明[3](2019)在《针铁矿强化剩余污泥与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剩余污泥和烟草废弃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针铁矿对有机物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针铁矿投加能提高消化产气率至359.4mL/g,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针铁矿有助于混合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升高并减少CO2的体积分数.针铁矿利于剩余污泥和烟草废弃物共消化过程有机物溶出,纤维素减量,从而为产甲烷古菌提供充足的消化底物.针铁矿利于酸化代谢过程,在针铁矿投加组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最大产量仅为56.2mg/g,显着低于空白组,此外针铁矿促进丙酸的合成.针铁矿促进乙酸降解,在消化第1d,针铁矿投加实验组中乙酸降解率高达65.5%,较高于空白组中的56.6%.酶活性分析表明针铁矿促进水解,酸化及产甲烷过程关键酶.Methanothrix和Methanobacterium是产甲烷阶段重要微生物,454高通量测序表明针铁矿提高Methanothrix和Methan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至59.6%和23.5%,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文凤,张丽娜,朱启法,汪文杰,周本国[4](2019)在《枯草芽孢杆菌BC80-6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控病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了3种枯草芽孢杆菌BC80-6处理液对烟草根黑腐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开展田间控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1)倍枯草芽孢杆菌BC80-6的活菌液对烟草根黑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93.2%、95.3%。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菌株BC80-6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1.5%、酵母浸出物0.5%、硫酸镁0.06%(质量体积比)。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8℃、时间24 h、初始pH 6.5、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5%、装液量40 mL(250 mL叁角瓶)。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液对烟草根黑腐病的田间防效为88.19%。(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艳军,郭荣[5](2019)在《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液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药剂,减少该病害对烟草生产的影响,利用琼脂块法和管碟法从土壤中筛选烟草赤星病拮抗菌,并进行鉴定,考察其抗菌谱和发酵稳定性.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得到一株拮抗菌株ZJNU968,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3.60 cm;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为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ZJNU968菌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同时,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因此,ZJNU968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防治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农药.(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何亚登[6](2019)在《2种生防菌的发酵、土壤定殖及防治烟草土传病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THGY-01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YB-1是实验室筛选保存的优良生防菌。本研究对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B-1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与优化;测定了棘孢木霉菌THGY-01和芽孢杆菌YB-1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木霉菌THGY-01和芽孢杆菌YB-1对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以及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效果;盆栽试验测定了木霉菌THGY-01和芽孢杆菌YB-1单独及混合应用对烟草青枯病、镰刀菌根腐病以及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B-1液体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芽孢杆菌YB-1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发酵培养基优选配方为:黄豆粉0.5%,玉米淀粉1%,磷酸二氢钾0.2%,磷酸氢二钾0.2%,硫酸锰0.1%。优选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5、温度30℃、接种量4%、摇床转速160 r/min、装液量120 mL/500 mL。优化发酵21 h活菌数可达到2.03×10~100 cfu/mL。2.明确了2种生防菌在土壤中有不同生态位的定殖能力:采用棘孢木霉THGY-01固体发酵物与无菌土混合、木霉THGY-01固体发酵物平铺于土壤表面、木霉THGY-01发酵液+固体基质与无菌土混合、木霉THGY-01发酵液+固体基质平铺于土壤表面4种方法测定了木霉THGY-01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木霉THGY-01能在土壤中定殖,且在土壤表面以下3 cm土层中的孢子数显着高于6 cm和9 cm土层中的孢子数,9 d后其在3 cm土层处产生的孢子数依次为1.59×10~7个/g、0.67×10~7个/g、0.91×10~7个/g、1.69×10~7个/g。通过浇施法,测得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B-1能在不同的土层定殖,其中土层下6 cm处菌体量最大,6 d后菌量可达2.07×10~9 cfu/g。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防菌在土壤中定殖的最佳生态位存在差异,为后续二者混合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明确了木霉菌THGY-01和芽孢杆菌YB-1对3种烟草土传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平板对峙法测试表明棘孢木霉THGY-01对茄病镰孢菌、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的拮抗效果,第6 d抑制率分别为67.28%、77.31%;易挥发性代谢产物与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2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6 d对茄病镰孢菌抑制率分别为55.46%和50.46%,对立枯丝核菌抑制率分别为60.74%和56.73%。芽孢杆菌YB-1对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4.05%、68.32%;芽孢杆菌YB-1发酵滤液对烟草青枯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4.盆栽试验表明2种生防菌混合使用对烟草青枯病、镰孢菌根腐病以及立枯病可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对上述3种病害的盆栽防治试验,单独施用时,棘孢木霉THGY-01相对防效分别为59.2%、33.3%、69.9%;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B-1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9.7%、65.1%、54.8%;二者混合防治的防效分别为83.3%、82.6%、77.4%。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种生防菌在土壤定殖的不同优势生态位,通过二者发酵物混合应用,可达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为后续生防菌剂的混合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许春平,孟丹丹,王充,姜宇,马扩彦[7](2019)在《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改善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烟草薄片的品质,利用产香酵母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工艺中的浓缩液进行发酵处理,研究了产香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浓缩液内几种常规成分和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酵母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浓缩液内氨基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均有显着影响,且发酵时间对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浓缩液接种质量分数1%的产香酵母发酵12 h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到最低;②浓缩液经产香酵母发酵可增加浓缩液内香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最优处理条件是接种质量分数1.0%的产香酵母,发酵78 h,浓缩液含有香味成分最多53种,总含量最高为1 061.69μg/mL;③接种质量分数1.0%产香酵母,发酵36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含量为842.86μg/mL,酮类香味物质含量高达182.86μg/mL,定义为酮香型浓缩液,而发酵48 h的浓缩液的香味成分总含量为847.29μg/mL,酸类物质含量最高为460.74μg/mL,将其定义为酸香型浓缩液,这两种生产工艺最有利于在薄片生产中应用。(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9年01期)

李小杰,李成军,刘红彦,邱睿,赵辉[8](2019)在《烟草疫霉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本研究从烟草黑胫病病圃地采集健康烟株的根际土样,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8株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其中编号为LB-9的菌株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效果稳定,抑菌率为60.6%,且抑菌谱广,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后将该菌株鉴定为多粘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初步探究了多粘芽孢杆菌LB-9的最适发酵条件,明确了LB-9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最适发酵温度、最适发酵时间和最适发酵初始pH值,对其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龙章德,陈皓睿,刘鸿,薛云,农李政[9](2018)在《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的发酵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梗丝的发酵效果,为散囊菌属真菌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从六堡茶中筛选得到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Aspergillus chevalieri E2(简写E2)、Aspergillus chevalieri E3(简写E3)和Aspergillus cristatus E6(简写E6)在自制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的发酵情况,采用DNS法测定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茚叁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普鲁士蓝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DPPH·降解法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3株真菌在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均能很好生长,在其表面形成金色有性子囊果结构,产生香气;且在此培养基中3株真菌均能产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3种酶的最高活力约5.00、1.10和0.50 U/mL,其中E2的产酶速度不及另外两株真菌。与未发酵的对照相比,发酵上清液的还原糖含量均有大幅提升,其中E2提高了289.18%,达31.64 mg/mL;E2、E3和E6总糖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下同),分别是对照的83.71%、60.03%和70.37%,发酵液的还原糖与总糖比例均接近1∶1,而对照的还原糖含量为总糖含量的20.83%;E3和E6发酵液的氨基酸含量显着减少(P<0.05),分别为对照的82.71%和82.12%;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但E2和E3发酵液的DPPH·清除能力极显着增强,分别提升了14.71%和21.26%。【结论】来自六堡茶的散囊菌属真菌在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能大量生长,具有产糖水解酶特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改善烟制品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夏鸣,汪云,孙运兰[10](2018)在《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烟草废弃物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方式,本文说明了近年来烟草行业利用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可行性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分别阐述了其产气规律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并重点对预处理方法和接种物的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展望。利用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不仅可以为生活生产提供优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对于日益严峻的化石能源形势和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18期)

烟草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改善口含烟烟草原料品质,以大理红大CL314烟叶为材料,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UHP-86进行发酵并分别对发酵烟叶中纳豆激酶、蛋白酶酶活、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同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烟草原料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烟叶中的醇相对含量大幅上升,酸相对含量大幅下降。此外,烟叶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过程中逐渐下降,21 d后下降了73%。同时,GUHP-86发酵烟叶中生成了具纳豆激酶活力、蛋白酶活力等对人体有益的酶,20%接种量发酵15 d后纳豆激酶活力能达到10.53 FU/g,蛋白酶酶活为54.45 U/g。口含烟发酵中产具纳豆激酶活力的酶是一个新发现。该研究可为开发适用于口含烟烟草原料提质降害的微生物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烟草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吴翔,谢丽源,谭昊,甘炳成,彭卫红.一株烟草根际促生菌的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2].田永峰,杨柳,董高峰,段沅杏,韩熠.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在口含烟烟草原料发酵中的提质降害研究[J].中国酿造.2019

[3].李小兰,周芸,陈志燕,黄善松,李小明.针铁矿强化剩余污泥与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9

[4].王文凤,张丽娜,朱启法,汪文杰,周本国.枯草芽孢杆菌BC80-6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控病效果[J].烟草科技.2019

[5].张艳军,郭荣.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液稳定性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何亚登.2种生防菌的发酵、土壤定殖及防治烟草土传病害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7].许春平,孟丹丹,王充,姜宇,马扩彦.利用产香酵母发酵改善烟草薄片浓缩液品质的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9

[8].李小杰,李成军,刘红彦,邱睿,赵辉.烟草疫霉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烟草科学.2019

[9].龙章德,陈皓睿,刘鸿,薛云,农李政.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的发酵效果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10].夏鸣,汪云,孙运兰.烟草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标签:;  ;  ;  ;  

烟草发酵论文-吴翔,谢丽源,谭昊,甘炳成,彭卫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