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亲子活动论文-李巧蓉

音乐亲子活动论文-李巧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乐亲子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乐,早教,亲子活动,运用

音乐亲子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巧蓉[1](2019)在《音乐在早教亲子活动中的灵活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教亲子活动中,音乐不仅仅是五大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可以渗透到亲子活动的每个环节,如同语言一样伴随着婴幼儿的各类游戏和操作活动。教师在活动的导入、环节的衔接、活动的背景及活动结束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不同性质的音乐作品,把音乐语言和亲子活动的常规教育有机结合,能够营造宽松、愉悦的互动氛围,让婴幼儿潜移默化地听从音乐的指挥,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建立相关的亲子活动常规,从而有效提高早教课堂的质量。(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究》期刊2019年01期)

虞洁[2](2013)在《奥尔夫音乐让亲子活动更有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为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家长经验交流、教育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为广大家长提供了视觉与听觉上的音乐大餐,在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家长们更进一步领会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体验了孩子在园生活、感受了幼儿的发展和变化。(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3年04期)

龚维[3](2010)在《让音乐成为亲子活动沟通的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段好听的音乐,不但能愉悦人的情绪,陶冶和美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激发起人浓厚的参与性。对孩子们来说,教师和蔼可亲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加上一段欢快的音乐,就更能激发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刺激孩子的神经中枢,使之兴奋,达到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0年22期)

丁莉[4](2010)在《亲子活动中音乐节奏的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活动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能够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为其进入幼儿园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节奏比音高更早地被感知的特点,我们积极探讨了在2岁~2.5岁亲子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宝宝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内心感觉,从而让节奏学习始(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0年09期)

陈喆[5](2009)在《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宾塞曾有句名言说:“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先教育母亲。”母亲是关乎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母亲这一身份应该成为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中最应被关注的对象。然而,在实施早期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这一身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母亲身份意识的缺失使得母亲在亲子活动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在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中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母亲身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母亲身份的理论梳理及对郑州A亲子园参加音乐亲子活动的母亲的跟踪调查,来探讨在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本文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方法及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一章对母亲身份理论进行了分析整理,探析了母亲身份的内涵,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早期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谈音乐亲子活动的兴起和开展以及母亲在音乐亲子活动中所处的地位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叁章是本文的调查部分,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跟踪描述、现场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郑州A亲子园参与音乐亲子活动的母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此来探析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通过对A亲子园参与音乐亲子活动的母亲的调查情况来探讨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唤醒母亲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母亲身份意识的关注,使其能更好的作用于音乐亲子活动中,进一步优化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为音乐亲子活动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4-01)

音乐亲子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为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家长经验交流、教育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为广大家长提供了视觉与听觉上的音乐大餐,在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家长们更进一步领会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体验了孩子在园生活、感受了幼儿的发展和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乐亲子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巧蓉.音乐在早教亲子活动中的灵活运用[J].教育探究.2019

[2].虞洁.奥尔夫音乐让亲子活动更有色[J].音乐时空.2013

[3].龚维.让音乐成为亲子活动沟通的桥梁[J].教育教学论坛.2010

[4].丁莉.亲子活动中音乐节奏的学习[J].教师.2010

[5].陈喆.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D].河南大学.2009

标签:;  ;  ;  ;  

音乐亲子活动论文-李巧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