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同步论文-汪悦颀,焦在滨

时序同步论文-汪悦颀,焦在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序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电网故障诊断,同步时序信息,粗糙集,决策表简化

时序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汪悦颀,焦在滨[1](2019)在《基于继电保护同步时序信息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故障后的报警信息存在大量冗余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通过故障诊断及时提取出其中的关键故障信息并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对辅助监控人员进行调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仅基于SCADA系统的遥测信息,WAMS系统利用全网同步时钟为故障警报时序信息提供了统一时标基准,给配电网故障诊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同步时序的SOE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继电保护时序信息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配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阶段式时序配合关系,建立了同步SOE信息的时序关系模型和故障位置判断规则。然后,针对配电网线路特点,对粗糙集中的决策表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泛化能力和实用性更强的故障诊断规则。最后,通过PSCAD平台进行了电磁暂态及诊断方法的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方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赵春华,邓蕾,汤宝平,肖鑫[2](2018)在《基于信标同步触发的机械振动WSNs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IEEE 802. 15. 4协议中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机制(CSMA-CA)在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量原始数据传输需求下存在多次载波侦听导致高侦听能耗、隐藏节点问题导致高重传能耗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标同步触发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方法。首先利用在信标网络中广播信标帧具有全网周期性同步的特点,对超帧结构进行设计,为物理上具有分散性的各节点接收时序调度信息提供基本的时间同步条件;然后以各节点网络短地址为调度信息并利用信标可携带负载的特点,将调度信息载入信标进行广播,实现低开销的调度信息通知机制;最后,各节点根据调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改善并优化CSMA-CA在传输大量原始数据时存在无谓的传输能耗浪费缺陷。较之CSMA-CA,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能耗。(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2期)

葛宝珊,葛扬,李旭杰,潘少军,刘少鹏[3](2018)在《基于1588同步的分布式精确时序控制与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自带1588同步功能的3端口交换机芯片进行控制测量仪设计,使得控制测量系统拓扑结构简单自然,便于使用。较传统方法节省了成本、交换机和专用时序控制电路,布线简单,而且同步精度高达20纳秒范围以内,非常适合工业控制与测量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10-19)

许志辉,冯立,汤茂林[4](2018)在《时序同步下差分信号绕线方式的信号完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FSS叁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差分信号几种主要绕线方式进行建模,通过对S参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ccordion(手风琴)形状的绕线结构为时序控制下最优的差分信号绕线方式,对应的差模信号传输效率较高;在对比差分对内绕线不同间距时,得出在差分信号绕线时,应该增大差分信号绕线间距,可极大减小共模噪声,确保差分信号传输完整性。(本文来源于《印制电路信息》期刊2018年08期)

王希群,陈宇超,柳光乾[5](2018)在《基于KD* P偏振调制和同程异构的图像同步采集时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高分辨率磁像仪对图像采集的需求,研制了基于KD*P偏振调制和同程异构的图像同步采集时序控制系统。通过对KD*P的偏振调制特性和图像采集相机的Rolling曝光及外触发工作特性进行详细分析,设计了同步控制时序,并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在深入研究工作时序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对各时间参数随机波动量进行了大量的实测和统计分析之后,得到了系统运行的时序条件。最后在几种工作状态下对时序系统进行了实测,从而证明了所设计的时序控制系统满足磁像仪对KD*P偏振调制和同程异构的序列斑点图同步采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文研究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秋实,李嘉铭,杨平,杨新艳,郝中骐[6](2018)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系统中微型同步时序发生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激光诱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中,元素特征光谱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在不同采集延时下具有显着差异,直接影响定量分析的结果。LIBS分析系统通常采用通用型延时发生器来控制采集延时,然而其体积大、功耗高、价格昂贵,不利于LIBS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为此,采用单片微控制器芯片和简单外围电路设计实现了具有55ps可调延时精度的多通道微型同步时序发生器(简称LDG3.0),大幅度降低了同步时序发生器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对比LDG3.0与一种典型通用延时发生器DG535作为同步时序发生器的LIBS系统,以钒钛生铁中微量钒(V)元素定量检测为例进行两种同步时序发生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DG3.0和DG535的LIBS系统建立的V元素定标曲线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97,前者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ARSD略小于后者,达到2.28%;前者检测极限LoD略低于后者,达到19.90μg·g-1。因此,自主设计的同步时序发生器LDG3.0与DG535在LIBS系统中的精度基本一致,完全满足LIBS系统的实际控制和集成应用需求,特别适合于体积与功耗受限的LIBS仪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2期)

朱真[7](2017)在《基于持续节能的多周期换热网络与设备清洗时序同步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石油化工工业中,换热网络的操作条件时常发生改变,尤其是结垢热阻随运行时间不断增大。针对操作条件的改变,有研究者提出多周期换热网络最优综合的设计与改造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涉及结垢热阻对设计结果的影响。然而,换热器结垢不可避免,传热系数随之改变,将导致操作工况偏离最优值,难以实现持续节能优化。同时,考虑到结垢热阻对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影响,有研究者提出了换热网络清洗时序优化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针对换热网络的稳态运行过程进行优化计算,并不涉及结垢热阻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动态优化,也不涉及操作条件周期性改变的多周期换热网络优化问题。以多周期换热网络优化为基础,分析换热器结垢对多周期换热网络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持续节能的多周期换热网络综合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换热器结垢动态数学模型,以换热网络累积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对换热网络进行面积裕量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基于持续节能的多周期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方法。然后,考虑到结垢热阻对换热器传热效率的持续影响,分析设备清洗对累积费用的影响,建立换热网络清洗时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持续节能的换热网络面积裕量与设备清洗时序同步优化的设计方法。最后,同时考虑换热网络的操作条件改变和设备的结垢问题,建立多周期换热网络与设备清洗时序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持续节能的多周期换热网络与设备清洗时序同步优化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4-01)

任晋源[8](2016)在《基于同步时序的点目标投射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实物仿真在武器装备研发的初期阶段取代了实物仿真技术。半实物仿真是这样一种技术,它是一种测武器装备与计算机上实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型联接在一起进行试验的技术。传统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存在投影目标亮度低以及对比度低,系统结构复杂,仿真目标定位精度低的缺陷。本文在传统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同步时序的点目标投射系统。本文的工作以及创新点如下:1.利用二轴转台所承载的平面反射镜反射由激光器生成的投影点目标至半球幕,仿真诸如飞机,导弹等实际运动目标。实现较高的投影亮度以及对比度。2.完成了点目标模拟投射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建立了二轴转台角度与仿真点目标角度位置的四元数数学模型。分析了点目标在球幕上精确定位所要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同步时序系统以及非线性的控制算法来保证点目标在球幕上的精确定位。3.设计了同步时序系统来满足系统对于实时性的要求,对整个时序系统的实现过程,外围电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现了整个测试系统同步性以及高采样频率的要求。并利用CAN总线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4.设计了转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算法,满足了点目标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非线性要求。并搭建了实验平台,编写了控制软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测试实验。最终实现了点目标在球幕上的定位误差最小0.015°最大0.045,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阮家港[9](2016)在《“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动态评价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四化"协调发展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以"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新体系为基础,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大陆各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四化"同步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改善,高水平同步型省份还很少,大多数省份某一化或两化的发展明显滞后;"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总体上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查环[10](2015)在《高速并行处理模式下同步时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高速时钟电路时序分析及计算方法,并且对SDRAM在源同步工作方式下的总线时序计算做出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实际电路设计的分析得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并对高速电路的PCB布局给出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5年11期)

时序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IEEE 802. 15. 4协议中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机制(CSMA-CA)在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量原始数据传输需求下存在多次载波侦听导致高侦听能耗、隐藏节点问题导致高重传能耗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标同步触发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方法。首先利用在信标网络中广播信标帧具有全网周期性同步的特点,对超帧结构进行设计,为物理上具有分散性的各节点接收时序调度信息提供基本的时间同步条件;然后以各节点网络短地址为调度信息并利用信标可携带负载的特点,将调度信息载入信标进行广播,实现低开销的调度信息通知机制;最后,各节点根据调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改善并优化CSMA-CA在传输大量原始数据时存在无谓的传输能耗浪费缺陷。较之CSMA-CA,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能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序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汪悦颀,焦在滨.基于继电保护同步时序信息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J].南方电网技术.2019

[2].赵春华,邓蕾,汤宝平,肖鑫.基于信标同步触发的机械振动WSNs传输休眠时序调度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8

[3].葛宝珊,葛扬,李旭杰,潘少军,刘少鹏.基于1588同步的分布式精确时序控制与测量系统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4].许志辉,冯立,汤茂林.时序同步下差分信号绕线方式的信号完整性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8

[5].王希群,陈宇超,柳光乾.基于KD*P偏振调制和同程异构的图像同步采集时序控制[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8

[6].李秋实,李嘉铭,杨平,杨新艳,郝中骐.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系统中微型同步时序发生器研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7].朱真.基于持续节能的多周期换热网络与设备清洗时序同步优化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8].任晋源.基于同步时序的点目标投射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6

[9].阮家港.“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动态评价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查环.高速并行处理模式下同步时序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5

标签:;  ;  ;  ;  

时序同步论文-汪悦颀,焦在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