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奴意识论文-贺如樟

主奴意识论文-贺如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奴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意识,主奴辩证关系,承认,扬弃

主奴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贺如樟[1](2019)在《论黑格尔自我意识确定过程中的主奴辩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是一个因为矛盾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是黑格尔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认识的矛盾运动中,自我意识通过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在获得另一个自我意识承认的斗争关系里,自我意识寻求确定性的过程是漫长又复杂的,即使双方主奴关系已经确立,奴隶亦会因为死亡的威胁和劳动不断认识到自己自在自为的存在从而开始反抗的斗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不能简单扬弃对象的存在,因而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应该寻求更微妙的平衡关系来获得自身的满足,最终实现对自己自为存在的确证。(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卢增光[2](2017)在《浅谈教师的“精神性”意识——基于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辩证法对教师在哲学方面的启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意义,教师的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一直处于讨论之中,而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来考虑,教师兼具主人和仆人的能力或者意识,在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之间能够游刃有余,达到精神上自由和同一的统一,以致教师达到精神统一的精神境界。(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52期)

张燕[3](2015)在《主奴意识和自我承认》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主要论述了自我意识,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目标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而争取承认的斗争使得自我意识内部产生分化,形成了独立意识和依赖意识,黑格尔根据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将之分为主人意识和奴隶意识。主奴之间的生死斗争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获得承认而进行的斗争,人为了获得自身的确定性,开始了"为承认而斗争"的历程。文章从自我意识出发,简述"为承认而斗争"的主奴意识,强调自我承认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50期)

薛丹妮[4](2015)在《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与主奴辩证法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辩证法与奴隶操持的物质性劳动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完整的意识经验过程中,包括意识、自我意识、欲望、承认、致死的斗争与主奴关系,以及普遍性自我意识与精神等环节,探求上述内容的真实内涵与理论意义就会发现,在此基础上主张强调它们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直接影响是不恰当的,是人本学家或存在论者对黑格尔哲学所做的过度的马克思式发挥。完整的意识经验过程为理解黑格尔这一着名章节提供了更为客观、连贯的理论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林安梧[5](2015)在《论台湾地区“儒教文化”对“公民教养”的可能作用——关于孤儿意识、主奴意识之克服的哲学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台湾地区政治社会转型最难克服的是"主奴意识"台湾地区正由原先的"传统威权社会"转型为"现代公民社会",此与其文化教养、通识养成密切相关,但最难克服的是"主奴意识"的悲情①。(1)大体说来,从20世纪80年代起,台湾地区逐渐由"传统威权社会"转型为"现代公民社会",这是华人自有历史以来又一次大的变局,这变局可以置于近100年来华人历史社会总体大变迁下来理解,亦可以单置于台湾近70年来的发展来理解。(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5-09-27)

郑忠平[6](2014)在《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存在——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自我意识"部分对主奴关系的论述历来是不同倾向和背景的解读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论证,《现象学》"自我意识"章的论证所展示的不是一个最终导致所谓阶级斗争的图景,主人和奴隶关系的产生是个别的自我意识相冲突的结果。根据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阶级斗争是市民社会经济利益对立下私人性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尤其是特定的私有制上的。因此,即使阶级斗争与主奴关系的确存在相似性,但这种相似只是形式上。对人的社会性或普遍性存在的关注是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交集。(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4年01期)

李高荣[7](2013)在《试析黑格尔自我意识自由的本质——再读《精神现象学》主奴关系一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精神现象学》主奴关系一节着手分析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与对象的关系及历史上自我意识的叁种自由形式。他将自我区分为意识和自我意识两个阶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自我意识的概念本身来分析其结构,得出了自我的两个维度:自我意识和对象;从主人与奴隶的辩证关系澄清了自我意识自由的进程;通过分析历史上自我意识的叁种自由形式,阐明了主人自由与奴隶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3年04期)

莫艳娜[8](2011)在《向死而生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中所得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畏却的一个词,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如同对待"有无"问题一样,成为困扰和推动人类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问题。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关系中,对死亡之于主奴关系的形成展开了论述,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来解读的,(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1年18期)

王佳[9](2011)在《树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意识——从黑格尔“主奴关系的辩证法”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的辩证法",探索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改善,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因为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存在"主奴辩证关系"的相关类似性。按照黑格尔的看法,劳动使得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本文借鉴黑格尔对主奴关系的分析,试图重新认识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从而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基本的原则要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高春秋[10](2009)在《黑格尔主奴意识及其历史哲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奴意识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着名的篇章之一,也是对后人思想影响最大的篇章之一。主奴意识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起点,伴随此意识的发生诞生了人类第一个文明形态:奴隶制国家。黑格尔主奴意识学说对我们理解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意义重大。本文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阐述黑格尔的主奴意识学说,共分为两章。第一章阐述欲望、生命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第二章阐述争取承认的斗争以及由此产生的主奴意识。第二部分阐述了主奴意识对理解东西方古代奴隶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古代奴隶制的考察表明:争取承认的斗争是西方古典奴隶制的本质,以古希腊罗马奴隶制为代表;而争取生存的斗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奴隶制”的本质,以中国为代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9-05-10)

主奴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辩证法对教师在哲学方面的启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意义,教师的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一直处于讨论之中,而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来考虑,教师兼具主人和仆人的能力或者意识,在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之间能够游刃有余,达到精神上自由和同一的统一,以致教师达到精神统一的精神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奴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贺如樟.论黑格尔自我意识确定过程中的主奴辩证关系[J].吕梁学院学报.2019

[2].卢增光.浅谈教师的“精神性”意识——基于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理解[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张燕.主奴意识和自我承认[J].商.2015

[4].薛丹妮.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与主奴辩证法新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林安梧.论台湾地区“儒教文化”对“公民教养”的可能作用——关于孤儿意识、主奴意识之克服的哲学反思[C].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2015

[6].郑忠平.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存在——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2014

[7].李高荣.试析黑格尔自我意识自由的本质——再读《精神现象学》主奴关系一节[J].理论月刊.2013

[8].莫艳娜.向死而生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中所得到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1

[9].王佳.树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意识——从黑格尔“主奴关系的辩证法”说起[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

[10].高春秋.黑格尔主奴意识及其历史哲学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

标签:;  ;  ;  ;  

主奴意识论文-贺如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