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鉴定论文-余涵霞,姜朝阳,王纯,LINYi-han,纪雅萍

低温鉴定论文-余涵霞,姜朝阳,王纯,LINYi-han,纪雅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旋扭山绿豆,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物酶

低温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余涵霞,姜朝阳,王纯,LINYi-han,纪雅萍[1](2019)在《优质牧草旋扭山绿豆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快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对低温的耐受性,以在南方各省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紫花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ureum)为对照,研究了旋扭山绿豆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4℃)下,旋扭山绿豆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在第2~8天时下降幅度显着低于紫花大翼豆(P<0.05)。低温处理使旋扭山绿豆和紫花大翼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显着降低;旋扭山绿豆的过氧化物酶(POD)没有显着变化(P>0.05),但紫花大翼豆下降了47.11%。低温处理下旋扭山绿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紫花大翼豆(P<0.05)。回归分析、抵抗力指数和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旋扭山绿豆是一种抗寒性与营养价值均优于紫花大翼豆的优良牧草,其中Yield、ETR、CAT与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以作为旋扭山绿豆耐寒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蒙,郭涛[2](2019)在《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代谢谱分析和关键代谢物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水稻(Oryza sativa.)低温萌发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对该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QTL定位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而低温萌发过程中代谢谱的分析尚未有报道;【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粳稻品种02428和籼稻品种YZX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低温、常温及低温转常温处理,在不同萌发时间点进行取样,共获取16组48个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结果与分析】测到730个代谢物。在低温胁迫处理下,两种水稻上调类型的差异代谢物以黄酮(3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9),有机酸及其衍生(23),酚胺(21)为主,其差异代谢结果,进行KEGG通路富集,表明在低温胁迫处理下上调的代谢物的主要富集在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通路中。为进一步筛选水稻种子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代谢物,我们在730个代谢物中通过筛选低温处理下代谢物含量高于干种子和常温处理下及第4天高于转化点代谢物含量(■)的代谢物,获得35个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代谢物。进而又根据fold change和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 value,对35个差异代谢物做进一步筛选,找到了7个响应低温胁迫的核心差异代谢物。利用SIMCA-P软件进行7个核心差异代谢物与低温胁迫萌发表型的芽长(SL),芽表面积(SSA),芽体积(SV)做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所构建的回归模型R2X、R2Y以及Q2均大于0.5,拟合效果较好。基于回归方程,鉴定出Tri251(N-Caffeoyl putrescine),Tri524(Anthranilic acid),Tri845(Inositol),Tri890(L-ascorbate)四个核心差异代谢物是对低温发芽表型贡献较大的的差异代谢物。根据它们在kegg中所注释的路径,构建了代谢通路图,它们主要参与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肌醇磷酸,谷胱甘肽等代谢途径。【结论】本研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分析了水稻品种02428(粳稻)和YZX(籼稻)低温条件下种子萌发代谢谱。通过代谢物差异比较及PLS分析,从检测到的730种代谢物中鉴定出7个显着响应低温并促进低温萌发的关键代谢物。这7个关键代谢物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谷胱甘肽、肌醇磷酸等代谢途径,为水稻种子低温萌发提供能量和代谢原料。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水稻种子低温萌发机理及鉴定低温萌发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卓晓菲,何苹萍,韦嫔媛,陈晓汉,彭金霞[3](2019)在《凡纳滨对虾低温差异表达miRNA的分析鉴定及靶基因的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析miRNA及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常温(28℃)及低温锻炼(16℃, 6d)下肝胰腺小RNA文库的测序和分析。从常温对虾的小RNA文库测序获得18—32 nt的高质量序列10690259条,鉴定出已知的成熟miRNAs 57条;而从低温锻炼对虾的小RNA文库获得18—32 nt的高质量序列序列8587144条,鉴定出已知的成熟miRNAs 48条。分析获得25个在低温锻炼下呈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s。运用qRT-PCR验证了3条低温下差异极显着的miRNAs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 3条miRNAs的表达模式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预测低温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并与转录组分析获得的低温显着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从二者重合的基因集中挑选出4个基因,即nuclear export mediator factor Nemf-lik、synapse-associated protein、seleno proteins以及DEAD-box RNA helicase Variant 1,运用qRT-PCR验证其在不同条件低温锻炼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的表达规律,为解析miRNAs及其靶基因在对虾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骆业巧,司波[4](2019)在《低温保存肉制品中液化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鉴定引起低温保存肉制品腐败的液化沙雷氏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参考国标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检测,采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VITEKⅡ进行生化鉴定分析;纸片法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生化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使得叁糖铁琼脂底层产酸、斜面产酸,不产硫化氢,产气迟缓,在半固体琼脂中沿穿刺线扩散生长。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VITEKⅡ鉴定结果为液化沙雷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链霉素、利高霉素、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常见的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本实验成功的分离并鉴定了低温保存肉制品中液化沙雷氏菌,为液化沙雷氏菌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李心,杨柳燕,张栋梁,陈敏敏,王桢[5](2019)在《低温胁迫下2个红掌新种质的耐寒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个红掌品种‘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红掌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片冷害指数(LCI)、叶柄冷害指数(PCI)、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呈下降趋势,且‘阿拉巴马’变化较慢,‘轰动’变速中等,‘粉冠军’变化较快,这表明低温下‘阿拉巴马’受害较轻,‘轰动’受害程度中等,‘粉冠军’受害最重。以这3个品种和2个红掌新种质‘C1’、‘C2’为试材进行低温胁迫,并以胁迫后的LCI、PCI、REC变化率、Fv/Fm变化率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耐寒性鉴定。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C2’>‘C1’>‘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聚类结果将5个红掌种质分为3类‘:C2’‘、C1’‘、阿拉巴马’耐寒性最高‘,轰动’耐寒性中等,‘粉冠军’耐寒性最低,这一结果与各种质低温胁迫后的冷害症状比较一致,并鉴定了‘C1’‘、C2’为高耐寒种质,从而为进一步选育红掌耐寒性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6期)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6](2019)在《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不同甘蓝型油菜种质的低温发芽特性,选用7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试验材料,分别在5个温度梯度[适温(20℃)和低温(15℃、10℃、8℃和6℃)]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供试油菜种质种子的相对发芽率之间差异显着;随着温度降低,各油菜种质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发芽种子数减少。当温度低于10℃时,油菜种子发芽率显着降低;当温度降至8℃时,供试油菜种质间的种子发芽率变异幅度较大。在8℃条件下共筛选到耐低温发芽油菜种质9份,其中7份在6℃下的相对发芽率高达90%,这些油菜种质为耐低温油菜新品种选育和基因挖掘提供了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艳青,杜建厂,王盼乔,秦晓东,陈劲枫[7](2019)在《哈氏黄瓜NAC转录因子的鉴定及低温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哈氏黄瓜(Cucumis sativus var. hardwickii)为试验材料,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获得77个NAC转录因子,其结构高度保守,序列长度在151~653个氨基酸之间,在7条染色体中呈非均匀分布;理论等电点在4.54~9.10之间;大部分转录因子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膜上;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所有NAC转录因子聚类为6个亚家族,其中亚家族Ⅲ序列结构较为多样性;进化分析发现NAC转录因子存在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等复制模式,没有发生近代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纯化选择作用;NAC转录因子基因在哈氏黄瓜幼苗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雌花和叶片;荧光定量分析发现,低温处理下,检测的15个NAC基因中有12个显着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并存在一组表达量差异明显的HdNAC32–Hd ANC47片段复制基因对。由此可知NAC转录因子在受低温胁迫的哈氏黄瓜中发挥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文娟,刘志东,宁喜斌[8](2019)在《南极磷虾产低温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筛选出1株高产低温淀粉酶的菌株,研究其酶学性质,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通过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确定其为乳酸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ctis),命名为Pseudomonas lactis A5-2。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最适反应pH为6. 0,属于典型的弱酸性低温淀粉酶。Fe~(3+)、Cu~(2+)和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K~+、Mg~(2+)、Ca~(2+)和Na~+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Na~+对酶的激活效果最强。在酶的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Na~+和Ca~(2+)后,酶的半衰期从20 min延长至80 min,是不加金属离子的4倍,有效地提高了酶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9期)

刘栋峰,唐永严,雒胜韬,罗伟,李志涛[9](2019)在《利用低温水浴鉴定水稻苗期耐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准确鉴定苗期耐寒性是水稻(Oryza sativa)耐寒研究的前提。基于流动水浴温度均一这一特性,建立了一种恒温水浴鉴定水稻幼苗耐寒性方法。该方法中环境温度设定为20°C,水浴温度设定为4°C。根据对2个水稻亚种不同材料的处理结果,总结出几种常见品种的低温处理时间与存活率参考值,并对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杨,刘红弟,王海波,张红军,刘凤之[10](2019)在《越橘低温响应因子VcICE1的克隆和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挖掘越橘低温胁迫响应基因在低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探讨越橘低温逆境胁迫响应机制,以北陆越橘为试材,克隆低温响应基因VcICE1(Inducer of CBF3 expression 1),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对低温的响应,探讨VcICE1在抵御低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差异。利用瞬时转化烟草叶片试验,分析VcICE1对AtCBF3的转录调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越橘低温响应因子VcICE1,该基因ORF为1 566 bp,编码含有52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含有1个保守的bHLH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cICE1与AtICE1同源性最高。表达分析显示,VcICE1在根、枝条、幼叶、花和果实中均表达,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果实中最低,并响应低温处理。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VcICE1,其低温抗性较野生型显着升高。瞬时表达试验结果表明,VcICE1可激活AtCBF3的表达。VcICE1能够对低温处理有明显响应,推测其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低温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水稻(Oryza sativa.)低温萌发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对该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QTL定位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而低温萌发过程中代谢谱的分析尚未有报道;【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粳稻品种02428和籼稻品种YZX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低温、常温及低温转常温处理,在不同萌发时间点进行取样,共获取16组48个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结果与分析】测到730个代谢物。在低温胁迫处理下,两种水稻上调类型的差异代谢物以黄酮(3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9),有机酸及其衍生(23),酚胺(21)为主,其差异代谢结果,进行KEGG通路富集,表明在低温胁迫处理下上调的代谢物的主要富集在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通路中。为进一步筛选水稻种子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代谢物,我们在730个代谢物中通过筛选低温处理下代谢物含量高于干种子和常温处理下及第4天高于转化点代谢物含量(■)的代谢物,获得35个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代谢物。进而又根据fold change和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 value,对35个差异代谢物做进一步筛选,找到了7个响应低温胁迫的核心差异代谢物。利用SIMCA-P软件进行7个核心差异代谢物与低温胁迫萌发表型的芽长(SL),芽表面积(SSA),芽体积(SV)做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所构建的回归模型R2X、R2Y以及Q2均大于0.5,拟合效果较好。基于回归方程,鉴定出Tri251(N-Caffeoyl putrescine),Tri524(Anthranilic acid),Tri845(Inositol),Tri890(L-ascorbate)四个核心差异代谢物是对低温发芽表型贡献较大的的差异代谢物。根据它们在kegg中所注释的路径,构建了代谢通路图,它们主要参与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肌醇磷酸,谷胱甘肽等代谢途径。【结论】本研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分析了水稻品种02428(粳稻)和YZX(籼稻)低温条件下种子萌发代谢谱。通过代谢物差异比较及PLS分析,从检测到的730种代谢物中鉴定出7个显着响应低温并促进低温萌发的关键代谢物。这7个关键代谢物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谷胱甘肽、肌醇磷酸等代谢途径,为水稻种子低温萌发提供能量和代谢原料。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水稻种子低温萌发机理及鉴定低温萌发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余涵霞,姜朝阳,王纯,LINYi-han,纪雅萍.优质牧草旋扭山绿豆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快速鉴定[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杨蒙,郭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代谢谱分析和关键代谢物鉴定[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卓晓菲,何苹萍,韦嫔媛,陈晓汉,彭金霞.凡纳滨对虾低温差异表达miRNA的分析鉴定及靶基因的验证[J].水生生物学报.2019

[4].骆业巧,司波.低温保存肉制品中液化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5].李心,杨柳燕,张栋梁,陈敏敏,王桢.低温胁迫下2个红掌新种质的耐寒性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9

[6].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J].上海农业学报.2019

[7].赵艳青,杜建厂,王盼乔,秦晓东,陈劲枫.哈氏黄瓜NAC转录因子的鉴定及低温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9

[8].王文娟,刘志东,宁喜斌.南极磷虾产低温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9].刘栋峰,唐永严,雒胜韬,罗伟,李志涛.利用低温水浴鉴定水稻苗期耐寒性[J].植物学报.2019

[10].宋杨,刘红弟,王海波,张红军,刘凤之.越橘低温响应因子VcICE1的克隆和功能鉴定[J].华北农学报.2019

标签:;  ;  ;  ;  

低温鉴定论文-余涵霞,姜朝阳,王纯,LINYi-han,纪雅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