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式翻译论文-刘惠玲,乔颖

类比式翻译论文-刘惠玲,乔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类比式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陌生化,再现,类比式翻译

类比式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刘惠玲,乔颖[1](2014)在《类比式翻译视角下文学作品陌生化手法的再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陌生化是指将人们已经熟悉的事物进行变形,使其反常化、间离化,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获得新的体验,通过拉长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时间,从而造成距离感,让人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其艺术魅力。对于文学作品如何成功再现原文的陌生化手法,文章试图用类比式翻译策略使其在译文中再现,从语音、词汇、修辞、句法等方面加以阐述。(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郭晶[2](2013)在《试论对英语文学的类比式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单纯地将故事内容表述清楚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字和语言上的风格和魅力,不仅是对读者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一件艺术作品的亵渎。通过类比式翻译手法不但可以在语义上贴近原文还可以在语言结构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将原作的语言魅力完整地表达出来。本文从模仿原文的韵式特点、词汇特点、句式特点、篇章特点和修辞特点五个方面论述了对英语文学的类比式翻译。(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3年20期)

冯展[3](2012)在《类比式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理论一直作为我国翻译理论的主流。众多翻译理论研究者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比国外而言,我国对文学翻译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特别是对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重视不够。文学作品的本质特性是其文学性,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才使文学性得到真正体现。因此,如何再现陌生化是翻译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和译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对于陌生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再现,国内一些研究者敏锐地觉察到陌生化手法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王东风在《差异还是变异—文学翻译中文体转换失误分析》一文中,提出以“变异对变异”的原则来处理陌生化手法。此外,申丹的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指出了很多译者忽视的现象:“假象对等”,即译文看上去与原文大致相同,但文学价值和意义相去甚远。对于原作中的偏离常规的陌生化形式,她提出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并设法在译文中加以再现。但介于篇幅局限,两位对陌生化手法的追根溯源、具体表现着墨较少。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用“类比式翻译”来再现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手法。通过对《达洛维夫人》叁种中译本的具体对比分析,来证明类比式翻译在再现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优势。“类比式翻译”由赵彦春教授提出。具体来说,就是以可拓逻辑的方法突破源语形式阻碍而又传达源语形式---这就是仿拟原作的形式,为达到应有的交际效度而进行的变通。(赵彦春,2005:223)类比式翻译强调的是运用与原作相似的形式以取得原作类似的艺术效果。根据具体操作手法的差异,可将类比式翻译分为五类:模仿原文的语音特点;模仿原文的修辞手法;模仿原文的造词法;模仿原文的句式;模仿原文的篇章。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结构安排。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回顾了陌生化手法的由来、陌生化手法和文学翻译的关系、陌生化手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达洛维夫人》的作者、创作背景、英译情况、对于中国读者的影响以及为何选取叁种中译本作为本论文分析的文本。第叁章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类比式翻译的理论背景进行回顾,介绍其来历、基本理论观点及相关应用分析。第四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这一章是对伍尔夫的经典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叁种中译本的对比分析。首先从整体上介绍叁种中译本的翻译风格及读者反馈情况。其次,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叁位大师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作陌生化手法效果上的优劣,主要从模仿原文词汇,语言节奏特点和篇章结构叁个角度来分析其优劣异同。第五章为文章的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王家湘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类比式翻译策略,较谷启楠和孙梁译文在再现原文陌生化手法的效果上表现更好;本文认为类比式翻译为再现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在文章的最后探讨了陌生化手法表现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本文运用类比式翻译对《达洛维夫人》叁种中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再现原作陌生化手法的策略问题。其研究意义在于:(1)用类比式翻译为如何再现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2)任何一种翻译策略都是相对的,不存在完美的、理想的或者正确的翻译;希望借对陌生化手法的探讨,唤起更多译者对原作陌生化手法的重视并探索如何更好的再现陌生化手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2-04-01)

类比式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和再创造的过程。如果单纯地将故事内容表述清楚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字和语言上的风格和魅力,不仅是对读者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一件艺术作品的亵渎。通过类比式翻译手法不但可以在语义上贴近原文还可以在语言结构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将原作的语言魅力完整地表达出来。本文从模仿原文的韵式特点、词汇特点、句式特点、篇章特点和修辞特点五个方面论述了对英语文学的类比式翻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比式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刘惠玲,乔颖.类比式翻译视角下文学作品陌生化手法的再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郭晶.试论对英语文学的类比式翻译[J].作家.2013

[3].冯展.类比式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河南大学.2012

标签:;  ;  ;  ;  

类比式翻译论文-刘惠玲,乔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