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顾村公园论文-茅冠隽

上海顾村公园论文-茅冠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海顾村公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大地景观,富林,日客流量,辰山,植物园,儿童活动,浦江,脚踏船

上海顾村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茅冠隽[1](2019)在《郊野公园如何营造“城市人喜欢的郊野味”》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8日11时30分,天气晴好,浦江郊野公园3号停车场的六七十个车位只停了34辆车,“上座率”约一半。同一天15时30分,广富林郊野公园内游客寥寥,除了在公园门口处有一些游客支起帐篷在野餐,公园深处游客极少。4月20日星期六,阴天未(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4-30)

方家,王德,谢栋灿,王灿,王昊阳[2](2016)在《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叁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6年06期)

陆锡明,李青华,朱浩[3](2016)在《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以上海顾村公园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大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居民周末、节假日休闲出行的重要目的地。而公园客流与常规用地吸引客流有所不同,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距明显等特征,低峰时期客流极低,高峰日大规模客流集聚对公园以及周边地区交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的规划不能完全参照其他用地的规划开展,需统筹考虑公园客流特征、城市交通系统等。本文以上海顾村公园地区交通枢纽的研究为例,分析、探讨了特大公园地区的交通出行特征,并提出交通设施的规划策略等。(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4-15)

俞秋田[4](2015)在《轨交公园站点区域城市地下道路一体化规划实践——以上海15号线顾村公园站下穿公园道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大城市轨交客流和地下道路客流走廊部分重迭,轨交站点区域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利用困难。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站点同时存在轨交7号、15号线和下穿公园地下道路,将轨交15号线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生态规划、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统筹考虑,在规划阶段对上述功能进行协调、实现同步建设,避免地下交通工程重复开挖,旨在构筑城市新型综合生态立体交通系统。(本文来源于《交通与运输(学术版)》期刊2015年02期)

任梦非[5](2015)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制约与创新——上海最大郊野公园顾村公园(二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顾村公园二期基地现状主要由苗圃、农田和工厂组成,但它作为上海市外环林带西北部的重要环节,规划有若干城市快速干道及市政公用设施穿越其中,将基地分隔成支离破碎的几块。规划设计从"制约与创新"这一设计理念出发,不仅着眼于对基地的生态保护,同时对制约本项目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因地制宜"和"叁位一弧"的设计手法,完成了公园的总体设计。为这些在市郊结合部、制约因素众多的大型郊野公园建设工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本文来源于《上海建设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田诗韵,张凯旋[6](2015)在《上海顾村郊野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市民出行游玩的机会增多,城市郊野公园成为热门选择,政府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成了重要问题。游憩机会谱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理论框架,从游憩体验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游客多样的游憩需求,寻求游憩环境资源与游客游憩体验之间的良好平衡点。本研究以上海顾村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游客的活动需求、游憩特征、游憩喜好进行调查,并对游憩环境分类指标进行确定,构建了上海顾村公园游憩机会谱,以此对上海顾村公园游憩机会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对上海郊野公园的发展与经营提出建议及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31)

汤雨琴[7](2013)在《郊野公园游憩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跨入新阶段,饱受“城市病”困扰的都市居民渴望和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烈。位于城市周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郊野公园成为衔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富有野趣的自然风光、适当的离城距离、日益发达的城市交通以及现阶段我国的节假日的安排使得人们能在都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迅速转换。同时我国各大城市也在进行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郊野公园游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郊野公园游憩评价进行研究在理论上补充郊野公园的游憩研究,在实践上能为郊野公园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游憩质量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首先对郊野公园游憩发展和郊野公园相关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取合适的指标,以层次分析法构建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并以已有的相关研究、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通过专家咨询法反复推敲确定评分标准。最终从空间适游度、设施完备度、环境舒适性、优美度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再向10名资深的专家获取权重意见的数据资料,输入YAAHP软件进行群决策计算,得到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个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指标层权重最高的依次为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0.1563)、可游面积适宜性(0.1168)、游憩项目类型多样(0.106)、植被自然度(0.0904)、空气清洁度(0.0777)。郊野公园的游憩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感舒适、清洁、野趣。在建立起评价体系并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后,对上海顾村公园游憩进行评价。按照指标体系内的15个指标,运用旅游学、植物群落学、景观美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对顾村公园进行调查、分析,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顾村公园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游憩项目类型多样、设施种类齐全度、水体清洁度得分在最高级别;地形地貌奇特度、地形形态多样性得分在最低级别。顾村公园游憩评价的最后得分为81.5875分,游憩等级为Ⅱ级。调查结果基本体现了顾村公园的游憩特点:游憩活动强度低、游人密度低、环境污染少,环境美景度一般。最后,综合考虑顾村公园评价体系指标调研结果和实地观察,本文从植被、地形、水体、游憩设施种类等方面对顾村公园的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其中植被的营建从生态空间的林相改造出发;地形营建则在开敞性草坪、疏林草地、密林叁类绿地基础之上进行;水体营建则通过驳岸的处理提高水体的亲水性;设施的设置应突出生态游憩活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上海顾村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通过2014年上海顾村樱花节开幕后周六(文中简称"节日")和前周六(文中简称"平日")客流的比对,对樱花节引发大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游客行为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大客流进行预警。研究发现节日和平日樱花节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规律:与传统同心圆形态不同,总体格局呈"锥形",该形态并未因节日发生明显改变,均呈现以顾村公园为核心,沿1号、3号、7号地铁线向市中心蔓延的趋势。客流增加最多的区域大多地铁出行便利、居住人数密集,出游率增加的空间统计单元占总数的88.43%。通过追踪发现:90.38%的游客游憩行为类型发生了变化——樱花节的开幕,使以上游客的行为从以居家放松、购物为代表的室内被动型游憩行为转化为亲近自然的主动型户外游憩行为。本文最后通过可预测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的站点和时段(文中简称"标志时站")的选择,明确了标志时站手机信令数据(节日比平日的)增率与顾村公园在园人数增率的关系;提出基于节日顾村公园在园人数预测的叁级预警方案。研究证明,手机信令数据在人流预警与跟踪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实现从被动监测到主动预测,从监控到预警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海顾村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1].茅冠隽.郊野公园如何营造“城市人喜欢的郊野味”[N].解放日报.2019

[2].方家,王德,谢栋灿,王灿,王昊阳.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大客流特征及预警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6

[3].陆锡明,李青华,朱浩.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研究——以上海顾村公园地区为例[C].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6

[4].俞秋田.轨交公园站点区域城市地下道路一体化规划实践——以上海15号线顾村公园站下穿公园道路为例[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5

[5].任梦非.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制约与创新——上海最大郊野公园顾村公园(二期)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5

[6].田诗韵,张凯旋.上海顾村郊野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2015

[7].汤雨琴.郊野公园游憩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标签:;  ;  ;  ;  ;  ;  ;  ;  ;  ;  

上海顾村公园论文-茅冠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