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泄浊法论文-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

化瘀泄浊法论文-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瘀泄浊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病,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

化瘀泄浊法论文文献综述

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1](2018)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10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和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以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为治疗大法的中药方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SGA)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及微炎症状况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 0%,对照组有效率为5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SG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GB、ALB、TRF、PA高于治疗前,治疗组的HGB、ALB、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PD营养不良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11期)

张建强,仝光照,许志会,李鹤,张青天[2](2018)在《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升补宗气、泄浊化瘀中药内服,每日1剂,服用4周。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的第7、14、21、28 d记录疮面大小、渗出、肉芽生长及疮周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疮面情况、疮周情况及疗效评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着,促愈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晨曦,冉颖卓[3](2018)在《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归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机认识及用药经验。本病病机以肾虚为本,瘀浊内阻为标;在治疗上,重视饮食调摄,用药强调益肾填精固其本,泄浊化瘀治其标,随证加减,循序渐进,收效显着。并举例验案进行说明。(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白文汉,金炜[4](2017)在《益肾化瘀泄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泄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MHD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降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血液透析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瘀泄浊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24周的症状、中医证候、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hsCRP、IL-6、TNF-a表达水平均下降,Hb水平上升(P<0.05)。提示益肾化瘀泄浊方能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降低MHD者的死亡率。结论:益肾化瘀泄浊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饶克琅,张宝霞,徐斌权[5](2017)在《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并评价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现代医学的常规方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汤内服,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观察统计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尿蛋白排泄率、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结论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汤能显着改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降低患者血肌酐、胱抑素C,改善肾功能;且能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减轻肾脏的高排泄高滤过;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提高纤溶活性,疏通肾脏血管,改善肾脏供血,防止肾组织纤维化,从而达到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药物配伍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丽莉,王琛,周圆,兰天鹰[6](2016)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4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健脾益肾、化瘀泄浊功效的肾衰Ⅱ号方。2组均治疗24周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及中医症状疗效、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率过滤(e GF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5%,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BUN较治疗前有所降低,e GFR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a、P、PTH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e GF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UN、Ca、P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PT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e GFR、PT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具有健脾益肾、化瘀泄浊功效的肾衰Ⅱ号方,可显着提高CK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中医症状,有效保护其残余肾功能,降低机体代谢产物潴留,减轻PTH毒素,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6年01期)

李靖,李红[7](2015)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和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以健脾益肾、化瘀泄浊为治则的免煎颗粒,对照组治疗期间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及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清磷(P)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CRF,可以有效保护肾功能,起到延缓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范利青[8](2015)在《滋肾益气化瘀泄浊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滋肾益气化瘀泄浊法在慢性肾炎等各型慢性肾脏病(CKD)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都有体现,只是临床根据不同证型侧重点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灵活应用都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5年05期)

段振社,袁建喜[9](2014)在《益气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炎54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对54例慢性肾炎以中药益气化瘀泄浊法(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各10~15g,泽泻、车前子各10g,黄芪、白茅根、玉米须、蒲公英、丹参各15~30g,益母草30~60g)为主方,1剂/日,水煎服,随症辨证加减。结果全部病例经过1~2个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水肿、腰痛疲倦乏力、纳呆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完全缓解26例,基本缓解14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中药益气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炎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药源丰富,安全、无副作用、病人易接受等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07期)

易锐[10](2013)在《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气阴亏虚,浊瘀互阻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Ⅲ-Ⅳ期(气阴亏虚,浊瘀互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肾功能、糖代谢,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初步探索本方治疗DKDⅢ-Ⅳ期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已确诊为DKDⅢ-Ⅳ期,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生活方式干预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方水煎剂每日一剂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肾功能、糖代谢,脂代谢、炎症介质及血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总疗效积分:试验组总有效率79.3%,对照组总有效率59.2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极具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方面,两组均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P<0.01),尤其在口干喜饮、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浮肿、夜尿频多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血压方面,两组均可使血压下降(P<0.05),但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控制血糖方面,两组均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1),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两者无差异(P>0.05)。在控制蛋白尿方而,两组均可减少蛋白尿(P<0.05),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该善肾功能反面,两组均可明显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一定程度上改善肾功能(P<0.01),但试验组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纠正血脂方面,两组均可明显降低TG、TC、LDL-C (P<0.01),升高HDL-C (P<0.05),但试验组降低TC、T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升高HDL-C、降低LDL-C两组无差异(P>0.05)。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5/s)及血浆粘度(P<0.01),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能改善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P<0.05),但对照组对其无改善(P>0.05)。在控制炎症方面,两组均能明显减少C-反应蛋白,控制炎症反应(P<0.01),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由于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患者以气阴亏虚,浊瘀互阻证多见,并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故确立“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法为本病主要治法,并拟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方,本方具有以下作用:①够改善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尤其在口干喜饮、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浮肿、夜尿频多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②能够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尿白蛋白,对血肌酐、尿素氮有一定的减少作用,对肾功能的恶化有一定的延缓作用。③能够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糖、血压,尤其对控制空腹血糖达到目标水平更加容易。④能够调节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脂代谢,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⑤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可能一定程度上防治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死率、致残率。⑥能够减少糖尿病肾脏病的炎症介质,抑制炎症反应,进而阻断肾脏纤维化,保护残存肾功能。(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4-01)

化瘀泄浊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升补宗气、泄浊化瘀中药内服,每日1剂,服用4周。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的第7、14、21、28 d记录疮面大小、渗出、肉芽生长及疮周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疮面情况、疮周情况及疗效评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着,促愈作用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瘀泄浊法论文参考文献

[1].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8

[2].张建强,仝光照,许志会,李鹤,张青天.升补宗气、化瘀泄浊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

[3].吴晨曦,冉颖卓.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8

[4].白文汉,金炜.益肾化瘀泄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

[5].饶克琅,张宝霞,徐斌权.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

[6].王丽莉,王琛,周圆,兰天鹰.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6

[7].李靖,李红.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

[8].范利青.滋肾益气化瘀泄浊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

[9].段振社,袁建喜.益气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炎5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0].易锐.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Ⅳ期(气阴亏虚,浊瘀互阻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标签:;  ;  ;  ;  

化瘀泄浊法论文-范伟,林娜,胡路,吴国庆,龚美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